敦煌哪些地方值得游玩?大概需要几天?
敦煌的游玩时间大约需要3~5天左右,以下几个地方非常值得一去。
1、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鸣山路,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人票价格在55元左右,70岁以上的老人是免门票的,这里的游玩时间大约需要两天左右,晚上可以住在景区门外的酒店。酒店的价格依照淡季和旺季会有所不同,旺季的价格在300元左右,淡季的价格在100~150元左右。除了住酒店的选择之外,还可以住在敦煌云中歌沙漠露营基地,晚上可以躺在沙漠中看星星。
2、敦煌古城
敦煌古城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敦煌西南18公里处的大漠戈壁滩上,是一座影视基地,很多国内的电影和电视剧都会在这里取景,成人票的价格在35元左右。游玩时间相对较短,大约需要3~5个小时。
3、玉门关
玉门关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玉门关遗址,它是一个名胜古迹,有一句古诗说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里的玉门关指的就是甘肃省酒泉市的玉门关,成人票的价格在90元左右,游览时间相对较短,大约在一个小时。
总体来说这是一条比较经典的旅游路线,时间行程大约需要3~5天,如果交通距离较远,可能需要5~7天左右。除此之外敦煌还有其他很多风景区,例如敦煌博物馆,敦煌夜市,敦煌阳关景区以及雅丹魔鬼城等。这些景区的距离比较分散,自驾游是比较合适的,如果没有私家车也可以在当地的车行租一辆汽车比较方便,一天的费用大约需要100~300元,主要是根据车的品牌价格有所不同。
莫高窟和鸣沙山月牙泉,西千佛洞、玉门关、汉长城、阳关、雅丹魔鬼城等景点,都非常景点。大概需要两到三天,才能玩完。
敦煌游玩的话,现在这个季节挺合适的,大部分景区都可以逛一遍,时间大概需要2~3天,可以去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还有玉门关,汉长城等著名景点,其中鸣沙山最为推荐,那里是由流沙积聚而成,绵延数十公里,因沙动有声而得此名,是非常非常不错的旅游景点,可以去了解敦煌历史中的故事。
都有莫高窟。阳关遗址。名沙山月牙泉。敦煌影视古城这些是值得游玩的,大概需要晚两天左右。
关于敦煌莫高窟的资料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此外还有很多表现当时狩猎、耕作、纺织、交通、战争、建设、舞蹈、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画作。
莫高窟开凿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前临宕泉,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南北全长1680米,现存历代营建的洞窟共735个,分布于高15~30多米高的断崖上,上下分布1~4层不等。分为南、北两区,其中南区是礼佛活动的场所,各个朝代壁画和彩塑的洞窟492个,彩塑2400多身,壁画4.5万多平方米。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
莫高窟(Dunhuang Caves)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近代发现的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Dunhuang Caves)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近代发现的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敦煌莫高窟所珍藏艺术珍品是中外交流的瑰宝。 敦煌壁画形象逼真,尤其是:“飞天”图案,被唐朝人赞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成为敦煌壁画的象征。 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也是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南北长约1600多米,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
莫高窟虽然在漫长的岁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袭和人为的破坏,至今保留有从十六国、北魏、 莫高窟景色。
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个朝代的洞493 个,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两千身,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若把壁画排列,能伸展3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个画廊。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敦煌艺术极感兴趣,不断进行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学科“敦煌学”。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敦煌壁画容量和内容之丰富,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宫殿都不能媲美的。环顾洞窟的四周和窟顶,到处都画着佛像、飞天、伎乐、仙女・赤身女人等。有佛经故事画、经变画和佛教史迹画,也有神怪画和供养人画像,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图案等。莫高窟的雕塑久享盛名。这里有高达33米的坐像,也有十几厘米的小菩萨,绝大部分洞窟都保存有塑像,数量众多,堪称是一座大型雕塑馆,它的石窟主要开凿于盛唐时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后历经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1]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
莫高窟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2]后加麦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3]2019年8月31日,由敦煌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首映。纪录片以亚洲文明对话为题材,向人们展现了不同文明之间命运相通、文化相通、艺术相通的奇妙关联。[4]
2020年2月,为致敬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景区在恢复运营后,对全国所有医护人员实行免费开放,直至2020年底。[5]5月10日,莫高窟恢复开放[6]。
中文名称
莫高窟
所属年代
北魏至元[7]
地理位置
甘肃省敦煌
保护级别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7]
批准单位
国务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精品荐读
荒原之上的敦煌,为什么被推崇为世界文明的中心?
作者:地球旅客
快速
导航
结构艺术价值风格衍变主要景物破坏情况保护现状
建设沿革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另有一说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8]
历史悠久的莫高窟
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
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9]
元代以后敦煌停止开窟,逐渐冷落荒废。明嘉靖七年(1528年)封闭嘉峪关,使敦煌成为边塞游牧之地。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平定新疆,雍正元年(1723)在敦煌设沙州所,三年(1725)改沙州卫,并从甘肃各州移民敦煌屯田,重修沙州城。乾隆二十五年(1760)改沙州卫为敦煌县,敦煌经济开始恢复。莫高窟开始被人们注意。[8]
九层楼内的弥勒大佛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