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深圳十大古镇是哪几个?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2-12 02:35   点击:74  编辑:yyns   手机版

深圳十大古镇是哪几个?

大鹏所城(明清古城)

大鹏古城是深圳八大景点之一。它悠久的历史和建筑是深圳这座年轻城市为数不多的名胜之一。许多古村落和民间文化活动得以保存。这座古城建于明朝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

甘坑客家镇(客家古村落)

赣坑客家镇是一个融合了当地客家风情、客家民居建筑、客家民间艺术、客家传统美食和深圳客家田园风光的文化旅游景点。这里保存了大量客家风格的建筑。

南投古城(千年古城)

南投古城,又名“新安古城”,是深圳1730多年来最古老的古城,也是深圳最大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这座古城的大门有着庄严肃穆的高墙。古城是一条狭窄的街道,有十几个景点,包括拱门、南门、东莞会馆、县政府、新安监狱等。

南澳何塞尔古村落(渔夫的古董)

和石古村落位于南澳旅游区。这个“千年渔村”位于西永海岸。这里有深圳原始的海滩和清澈的海水。它仍然古老而安静。它确实远离城市的喧嚣。四处走走很舒服。俯瞰和石古村落,我们面前有一座典型的岭南建筑。灰色的瓷砖和白色的墙壁隐藏在绿色的山脉和树木中,这种美丽带有古老的魅力。古村里还有许多漂亮的古色古香的民居和房子,非常适合拍照。除了来这里体验海边渔民的古董风味,你还可以去附近的西充海滩玩水。

鹤湖新居

河湖新村是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它是中国大型的客家民居建筑群,也是深圳现存300多个客家围场中保存完好且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它充满了浓郁的客家古老特色。鹤湖新居是全国最大的客家围屋之一。

观澜印刷村

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的观澜版画村,是一个著名的客家小村落,是隐藏在城市繁荣深处的一块净土,被誉为“深圳最美的村庄”。这个古老的村庄建在山和水的附近。它的排屋、池塘、古井、祠堂和瞭望塔都很古老,形成了独特的客家生活方式。这是深圳的一个景点,有很强的仿古风格。

凤凰古村

凤凰古村位于福永街道凤凰山脚下,是民族英雄文天祥后人兴建的小村,其中有60多座明清民居的古建筑群已沐浴了500年风霜雨雪的,这是华南地区罕见的,更是深圳目前保存得较完整的古建筑群。在这片散集着古老的建筑群中,青石板铺就的小径,贯穿整个村落。

半天云村

半天云村位于深圳南澳抛狗岭(海拔426米)的半山腰上,据说是深圳海拔较高的古村落。“一竖两横”就是半天云村的格局。村口有两块被掩埋的石头,前面燃着红烛。这是“井头伯公”,村中五位”伯公”之一。“伯公”是半天云村民心中的山神,老村民都认为,从建村伊始,就得到“伯公”庇佑。进村前有一座桥,过桥前有“大王爷伯公”,过桥后有“桥头伯公”,村口位置有“井头伯公”,沿着村路往高尔夫球场后门岗亭有“牛王伯公”,再往上至大毛田水库有“土地伯公”。

西丽麻磡村

磡村又称麻磡社区,坐落在羊台山西南面的山脚下,西丽水库的上游毗邻白芒关联检站,是西丽镇北部二线关口位置。隶属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办。该村被称为“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拥有近400年历史。在相对偏僻的麻磡村,有一片占地面积近4000平方米的古民居,其中还夹杂着碉楼、教堂等。据当地村民回忆,这些房子建于明末清初,已有近400年的历史。这些民居建筑风格大部分属于客家式,其中也夹杂了部分广府式 。

深圳的名胜古迹

楼上的是现代的,有些没有古迹成分

象赤湾古炮台,大鹏古镇,新安古城,龙岗客家民居,山岗遗迹,咸头岭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沙井龙津古石塔,笋岗老围元勋旧址,赤注天妃庙,中英街,赤湾天后宫.不深圳博物馆

大鹏所城

国家级文件保护单位。位于龙岗区大鹏镇鹏城村。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历经600多年风雨仍巍然屹立。鸦片战争时抗英名将广东水师提督赖恩爵的“振威将军第”和福建水师提督刘启龙的“将军第”规模宏大,气势不凡。此外还有县丞署、关帝庙、候王庙、赵公祠等。大鹏所城博物馆已正式开放。1839年9月,赖恩爵指挥抗英取得胜利的九龙海战,拉开了鸦片战争的序幕。这里是访古凭吊、了解历史、领略明清古风的好地方。

振威将军赖恩爵墓

位于大鹏镇王岐塘。赖恩爵原葬于大坑上村,清光绪三年迁移到此。

大万世居

位于龙岗区坪山镇大万围村,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是深圳市较为典型的客家寨堡式建筑。规模宏大,占地1.5万平方米,平面呈方形,四角建有炮楼,正面有大门楼,均由高高的围墙相连,围墙上有走马廊相通,围龙屋大门向南,门楼上塑有“大万世居”四个大字。大门前为禾坪,再前是月形池塘,禾坪侧仍保留有旗杆石。

鹤湖新居

位于龙岗区龙岗镇罗瑞合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历经三代人22年建成,是广东省保存较好的大型客家民居建筑。鹤湖新居位于龙岗镇罗瑞合村,为龙岗罗氏家族聚居地,呈城堡式围楼。1000多年前,北族南侵,战乱连年,不少居住在中原一带的百姓为躲避战火兵灾,纷纷举族南迁。200多年前,在这群背井离乡的人当中,有一名河南籍男子罗瑞凤,他初为小贩,因擅长经商,勤俭致富,后积聚了百万家财。嘉庆22年(1817年),他在龙岗河的冲积平原上发现了“鹤湖山”,于是,罗瑞凤选择在此兴建家园,取名鹤湖新居。而鹤湖新居的最后完工耗费了罗氏三代人数十年的心血。老屋大门横额上“聚族于斯”的镌刻向我们昭示着罗氏家族兴建围屋的愿望。传说当年围屋之地被周围的大小7个岭岗包围,围屋自居于中间的小土墩之上,构成“七星伴月”的格局。明显不同于一般的坐北向南。

文武帝宫

位于龙岗区坪山镇,是深圳保存最为完整的文武帝宫。“文帝代表孔子,武帝代表关公,文武帝宫是当地客家文化的象征与体现,客家人崇尚孔子关公,把他们当作神供奉,说明客家文化与儒家文化是相吻合的。”

龙田世居 省级 清 龙岗坑梓镇田段心村 2002.7.17 黄姓客家围屋(清道光年)

茂盛世居 省级 清 龙岗区横岗镇茂盛村 2002.7.17 何姓客家围屋(清咸丰年)

大坑烟墩 市级 明 龙岗区大鹏镇大亚湾 1984.9.6 大鹏古城附属军事设施,历代均有修葺

赖恩爵将军墓 市级 清 龙岗区大鹏镇 1984.9.6 古墓葬

赖太母墓 市级 清 龙岗区大鹏镇 1984.9.6 古墓葬

刘起龙将军墓 市级 清 龙岗区大鹏镇大坑山 1983.5.30 古墓葬

振威将军府 市级 清 龙岗区大鹏镇古城内 1984.9.6 即赖恩爵府,应并入大鹏古城内。

刘起龙将军府 市级 清 龙岗区大鹏镇古城内 1984.9.6 应并入大鹏古城内

深圳的古迹如下所示:

南头古城遗址:南山区深南大道旁

考古档案:南头古城即东莞守御千户所,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在汉武帝时就成为全国二十八处盐官之一的番禺盐官驻地,史称“东官”。现古城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城垣范围东西长为680米,南北宽为500米。城内道路六纵三横共有9条,俗称“南头九街”,现仍保存部分市井门楼。城内尚保存纪念文天祥的信国公文氏祠、东莞会馆、报德祠等历史建筑及39处明清时期具有岭南及南洋建筑风格的民居。

历史地位:南头古城是深圳1670年城市历史的见证。1983年至1985年,南头古城内的6处建筑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南头古城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南头古城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屋背岭商时墓群遗址:南山西丽屋背岭村屋背岭山顶

考古档案:1999年发现,2001年4月发掘,发掘面积1400平方米,共发现商时期墓葬94座,皆为竖穴土坑墓。随葬品以陶器为大宗,有釜、豆、罐、钵、尊等。纹饰为拍印的曲折纹、方格纹、卷云纹等。石器以小型石锛为主,还有少量的玉矛、下块、水晶块等。墓葬约可分为三期,第一期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早期,二三期从商中期至西周早期。

历史地位:该墓葬区的二三期材料,填补了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考古编年的空白,有利于研究商时期广东的文化面貌、社会发展、墓葬布局及葬俗,为中国商时期边疆考古做出贡献。其中西丽屋背岭遗址为典型的山冈遗址,是一处以商代为主、比较单纯、规模较大、又比较集中的古文化遗址,填补了深圳文物考古的空白,被称为“有可能揭示出一个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至秦代的古文化遗址全貌”。

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龙岗区大鹏镇咸头岭村海堤上

考古档案:1981年被发现,历经三次发掘。遗迹面积13000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的陶质生活用具,以沙灰陶为主,有少量制作较为精细的泥质白陶和灰陶。个别器物有赭红色陶衣。还出土磨质石器74件,以及16件打质石器和98件天然石器。

历史地位:该遗址引起国家有关专家的高度重视,遗址的文化面貌被认为在珠江三角洲新石器时代中期沙丘文化遗址中具有代表性,从而被命名为“咸头岭文化”。这意味着深圳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不仅在广东省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全国的同时代文化中也享有一席之地。

大鹏古城 遗址:龙岗区大鹏镇鹏城

考古档案:明洪武二十七年,大鹏所城开筑,以防御海盗、倭寇侵扰。城内有东门街、南门街、正街3条主要街道,明清时代城内建筑有左营署、参将府、守备署、军装局等。现县丞署、关帝庙、赵公祠、晏公庙等基址尚存。东、南二城门仍保留明代原样。城内还有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的“振威将军第”,即广东水师提督赖恩爵府第,福建水师提督刘起龙“将军第”等,规模宏大,许多清代民居保存完整。

历史地位:1983年和1984年,深圳市将大鹏城东、南两城门及赖恩爵“振威将军第”、刘起龙“将军第”分别列入深圳市第一、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大鹏古城被广东省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铁仔山古墓群 遗址:宝安区西乡镇铁仔山南坡

考古档案:深圳市考古工作者2000年1月至3月的抢救性考古发掘成果。该墓群面积约1万平方米,发掘面积3585平方米。共发现东晋至明清时期的古墓葬248座,出土文物400余件。在248座古墓中,东晋墓5座,南朝墓36座,宋墓4座,明清墓203座。

历史地位:铁仔山古墓群是深圳1670年城市历史的有力见证。该墓葬区的历史延续时间之长、数量之多、墓葬之密集及形制之多样,不仅在广东省罕见,在全国也属少见,为研究深、港地区乃至粤东南地区的历史发展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该古迹被列入2000年全国重大考古发现。专家指出,铁仔山古墓群中,东晋、南朝墓中出土的瓷器不是深圳本地产品,有可能是位于今江西丰城一带的早期洪洲窑的产品;而明墓中出土的青花瓷器绝大多数是江西景德镇窑产品,可见深圳在这两个时期商品经济已较为发达。

大梅沙春秋时期墓群遗址:大梅沙海边堤上

考古档案:该墓群1982年发现,1992年、1993年分两次被发掘,发掘面积2405平方米。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方向北偏东,长2・3米―4・5米,有的在近墓底中间挖一个直径和深度约20厘米的小坑。出土的随葬品有39件,其中有11件青铜器、21件陶器、7件石器。其中,M6墓葬随葬品最多,共出土4件青铜器、3件陶器和2件石器,表明当时财富多寡差别较大,男女分工明确,族群之间可能还经常发生争斗。

历史地位:该遗址在当时是广东发掘面积最大的沙丘遗址,发现的墓葬和青铜器数量在广东沙丘遗址中也是空前的,并填补了广东考古编年的空白,为研究此时期的社会状况及古越民俗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中英街遗址:深圳沙头角

考古档案:英国殖民主义者在割占香港及九龙后,强行租借九龙半岛界线以北、深圳河以南的230多个岛屿在内的广大地区,为期99年。1899年英国接管新界后,竖立了界碑,东侧为华界沙头角,西侧为英界沙头角。1941年12月,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香港,将中英街3至7号界碑拔除,并改名中兴街。抗日战争胜利后,复名中英街。

历史地位:中英街及界碑是中国贫穷落后、清王朝腐朽没落和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是中国革命胜利和改革开放、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见证;已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已成为广东省和深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深圳的名胜或者旅游场所如第一位回答者所示......

深圳是中国最重要旅游城市之一,重要的旅游创汇基地。虽没有名山大川,短缺名胜古迹,却被誉为中国主题公园和旅游创新之都。形成包括城市景观、山海风光、乡土文化、购物休闲、文化娱乐、商务活动和康复保健在内的全方位旅游休闲体系。

旅游景区

锦绣中华

坐落在深圳湾畔,占地30万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景点最多的微缩景区之一,是中国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精粹的缩影。

中国民俗文化村

深圳华侨城四大旅游景区之一,占地18万平方米,是国内第一个荟萃各民族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和民居建筑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游览区。

世界之窗

坐落深南大道南侧、深圳湾畔,占地48万平方米。将世界奇观、历史遗迹、古今名胜、自然风光、民居、雕塑、绘画以及民俗风情、民间歌舞表演汇集一园。

欢乐谷

华侨城新一代主题公园,向游客展现神奇、惊险、富于参与性的动人场景和活动。

青青世界

位于大南山美丽的月亮湾畔,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是深圳第一家观光农场,以古朴、自然的田园风光吸引都市人。

仙湖植物园

位于罗湖莲塘,园区包括岭南最大寺庙DD弘法寺。建成多个植物专类园,保存植物3000多种。1992年春天,邓小平亲手栽植的高山榕,如今已枝繁叶茂。

香密湖

地处福田中心区以西,紧靠深南大道,是集旅游、娱乐为一体的度假村。

深圳野生动物园

坐落于山青水秀的西丽湖畔,占地面积120万平方米,是我国第一家集动物、植物、科普等多种观赏功能为一体的亚热带新型园林生态环境景区。

深南大道

道路全长26公里,中央花带绵延20公里。每个路口、每栋大型建筑前广场铺花织绵。

滨海大道

全长9.6公里,与深南大道平行,沿途椰风海景,鸥鹭竞翔。

东部黄金海岸

深圳东部大、小梅沙,溪冲连成一线,是休闲、度假、旅游的胜地。大梅沙海滨公园免费向市民开放。

西部田园风光

位于宝安区沙井镇“三高”农业示范基地内。面积20多平方公里,2001年9月建成开放。是深圳生态旅游标志性景点。

地王大厦顶层观光

高384米的地王大厦和高360米的赛格大厦,是深圳的两个最高楼层主题性观光游览点。

明斯克航母世界

启用于2000年5月10日,由被列为世界第五大航空母舰的前苏联“明斯克”号改造而成。位于沙头角大鹏湾,是深圳军事题材观光胜地。

深圳的名胜古迹?二楼列的很全面(遗漏了三洲田起义遗址),但除了中英街还算个数之外,其他的都只是深圳自封的名胜古迹。如果连深圳都有四个以上名胜古迹,那陕西河南任何一个小山村都该算宇宙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