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咏怀五首?
傲兀乘尸素,日往复月旋。
弱丧困风波,流浪逐物迁。
中路高韵溢,窈窕钦重玄。
重玄在何许,采真游理间。
苟简为我养,逍遥使我闲。
寥亮心神莹,含虚映自然。
亹亹沈情去,彩彩冲怀鲜。
踟蹰现象物,未始见牛全。
毛鳞有所贵,所贵在忘筌。
【其二】
端坐邻孤影,眇罔玄思劬。
偃蹇收神辔,领略纵名书。
涉老怡双关,披庄玩太初。
咏发清风集,触思皆恬愉。
俯欣质文蔚,仰悲二匠徂。
萧萧柱下迥,寂寂蒙邑虚。
廓矣千载事,消液归空无。
无矣复何伤,万殊归一途。
道会贵冥想,罔象掇玄珠。
怅怏浊水际,几忘映清渠。
反鉴归澄漠,容与含道符。
心与理理密,形与物物疏。
萧索人事去,独与神明居。
【其三】
晞阳熙春圃,悠缅叹时往。
感物思所托,萧条逸韵上。
尚想天台峻,彷佛巖阶仰。
泠风洒兰林,管濑奏清响。
霄崖育灵蔼,神蔬含润长。
丹沙映翠濑,芳芝曜五爽。
苕苕重岫深,寥寥石室朗。
中有寻化士,外身解世网。
抱朴镇有心,挥玄拂无想。
隗隗形崖颓,冏冏神宇敞。
宛转元造化,缥瞥邻大象。
愿投若人踪,高步振策杖。
【其四】
闲邪托静室,寂寥虚且真。
逸想流巖阿,朦胧望幽人。
慨矣玄风济,皎皎离染纯。
时无问道睡,行歌将何因。
灵溪无惊浪,四岳无埃尘。
余将游其嵎,解驾辍飞轮。
芳泉代甘醴,山果兼时珍。
修林畅轻迹,石宇庇微身。
崇虚习本照,损无归昔神。
暧暧烦情故,零零冲气新。
近非域中客,远非世外臣。
憺怕为无德,孤哉自有邻。
【其五】
坤基葩简秀,乾光流易颖。
神理速不疾,道会无陵骋。
超超介石人,握玄揽机领。
余生一何散,分不谘天挺。
沈无冥到韵,变不扬蔚炳。
冉冉年往逡,悠悠化期永。
翘首希玄津,想登故未正。
生途虽十三,日已造死境。
愿得无身道,高栖冲默靖。
二、杜甫的5首《咏怀古迹》,分别写的是什么古迹?
分别是:庾信故居、宋玉宅、昭君村、蜀先主庙、武侯祠,
<咏怀古迹五首>
(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永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三、《永怀古迹》中作者在怨恨什么?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来?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怀古迹》组诗写于公元766年(大历元年)杜甫自夔州至江陵途中,经昭君村诗人借咏怀古迹抒写自己身世家国情怀,全诗的主旨在于怨恨。昭君既怨“恨帝始不见遇”,更怨远嫁异域他乡至死而长怀故土。而看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身也未得一展抱负,终于郁郁辞官漂泊西南不得回乡。跟昭君因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远嫁流离身死长恨之遭遇、处境,何其相似!《咏怀古迹五首》其二所谓“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唐宋诗举要》所谓“此自喻其寂寥千载之感也”,正是诗中所欲传递的身世之感。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一联是全诗的转折,上句写不能知遇,下句写魂归故里,正是诗人怨恨之意的高潮。
这五首诗是诗人游江陵、归州一带,访庾信故居、宋玉宅、昭君村、蜀先主庙、武侯祠,因古迹怀古人并自我伤感而作,一气贯成,为一组诗,亦可分首独咏。第一首写庾信。诗人一直是赞美庾信的,诗中由庾的遭遇联系起自己的境况。“且未还”既指自己不能从西南回长安,也指庾信不能从北朝回江陵。第二首写屈原弟子宋玉,既表明诗人崇拜他的词章,又深感同样的悲凉寂寞,感慨中对国运的兴衰怀有讽喻。第三首写王昭君,全诗从“怨”字落墨,并使发出无穷怨恨之声的琵琶作为昭君的化身,别具一格。第四首通过老百姓对刘备崩驾地的四时祭祀之勤,表达了对刘备和孔明君臣的崇敬,同时对诗人的飘泊生活不胜感慨,将荒凉的景象写得分外有情。第五首是对诸葛亮更高的评价,艺术感染力极强,不像是在发议论。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