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学与文学的关系是什么?
我自己觉得两门学科都是从语言出发,密不可分的。语言学比较重视提出规律,观察探究人类怎么运用规律去交流、去记录;文学则比较重视演绎,用不同的演绎方式传递情感和文化。
这么讲比较抽象,我举个栗子吧:
70年代韩礼德先生写了第一篇实际运用及物性分析【语言学理论】,探究文学作品——诺奖得主William Golding的The Inheritors,将语言学和文学更加密切地联系在了一起。
不准确但简单来说,及物性分析就是研究“谁做了什么以及怎么做的”。(韩先生我对不起你)
而这本小说是讲一堆原始人被一群更加进化的原始人取代的故事,所以故事的前半截以落后原始人为主人公,后半截以进化原始人为主人公。
前半截语言为了更加贴近落后原始人的心理,采用了不含“cause and effect”的句子,大多数都是不及物的形式,表现了这堆原始人对自然的无能为力。后半截就更加接近我们现在说话的模式,表示另一群原始人比较先进。
如上,用文学作品作为语言学的分析对象已经并不少见。私以为通过研究怎么用语言去表达文学作品的精神,是这两门学科之间的重要纽带。
略啰嗦小跑题了一点,楼主将就看,希望对你有帮助。
参考资料:
Halliday, M. A. K. Linguistic Function and Literary Style: An Inquiry into the Language of William Golding’s The Inheritors. In J. Webster, ed. Linguistic Studies of Text and Discourse.London/New York: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02.
二、有哪些语言学和文学结合的论文?
结构主义的相关论文,索绪尔,罗兰巴特等,由语言学发展来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
三、我是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四学生,想写文字学相关的毕业论文,请问有哪些题目可以写?
汉语言专业可写的题目有很多,建议你选一个自己感兴趣且擅长的题目来写,毕业论文的话没必要写太难了,选题要基于自己目前所学专业领域,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规划。下面有100个汉语言相关的论文选题,可参考下:
1、中文句法建构中的声象与意象--四字格功能研究
2、复句类型的当代流行构式研究--以“X虽易,Y不易,且A且B”的功能及其演化为例
3、“于/於”字介宾补语历时比较及其认知分析--以《左传》与《搜神记》为例
4、殷商介词的甄辨及确认
5、试论《马氏文通》“统之”“总之”等连字的归属
6、现代汉语独立“的”字结构的功能视角研究
7、对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探讨与研究
8、试论农村宣讲语言的乡土性
9、明清时期“V为”结构中的动词“V”
10、巢湖方言词汇特点初探
11、英汉重叠词的构词、语义及语用对比研究
12、浅析汉字“前”在汉日语中的空间认知语义差异
13、汉藏语码混用现象分析--以拉萨社区调查为例
14、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与体育文化融合的研究--对外汉语教材中体育元素呈现方式的探析
15、《汉语大字典(第二版)》疑难字考辨
16、汉语名词短语左递归现象的“Ground-to-Figure”假说
17、从现代汉字的构形理论看字谜的设置方式
18、汉文佛典异文字际关系考
19、关于网络暴力语言界定与分类的探讨
20、《说文解字》引《论语》考释
21、中日数字文化观比较分析
22、认知隐喻在小品中的幽默功能--以《情感快递》为例
23、传统文化渗透于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
24、课堂讨论模式中教师提出并群集问题的策略研究
25、粤方言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差异
26、英汉语篇关联词对比研究
27、中日同形语的误用
28、英汉层级形容标记性成因探究
29、浅析汉语中的惯性压制现象
30、“难道”的词汇化研究
31、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语言素质的培养
32、量词“台”的发展演变
33、社会语言学下的电商广告语分析
34、汉日敬语表达异同的探究与分析
35、关联·顺应模式下的网络暴力语言模因探析
36、汉语口语课堂活动参与度问卷调查报告--以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37、“淘宝”对话语篇的连贯性研究
38、社会语言学视阈下的中日色彩语码考察研究--以紫色为例
39、异写字与异构字考论
40、基于能力培养的中文专业实践性教学路径研究
41、留学生中国古代文学课的调查与反思
42、高职公文写作思维培养教学探究
43、新媒体视野下高校大学语文微信教学初探
44、高职院校阅读与写作有效教学途径探析
45、山东方言区习得普通话的难点与要点
46、潮州方言中词的文化理据--以食物名称为例
47、网络语言给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分析
48、“NP_1+对+NP_2+?”中NP位置的特点
49、词语模“X虫”分析
50、试析清代朝臣受命应答之辞--“嗻”
51、广告语创意中成语的语义活用现象
52、河南出土两汉买地券词语笺释
53、量词“部”的来源、用法及认知阐释
54、《现6》《牛8》多义词义项数目异同研究
55、古汉语里的纵向时间表达
56、试论早期致使义处置式的产生和来源
57、《经典释文》中的“又音”与音义匹配
58、《曲韵骊珠·恤律》与《中原音韵·鱼模》之比较
59、论南部吴语齐韵的读音层次
60、“第七届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征文
61、论修辞手段对表现《女神》“天人合一”境界的作用
62、试论训诂与方言的关系--兹以安庆方言为例
63、《越中名胜杂说》校札
64、明清石刻俗字考释十题
65、论新媒体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66、再论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任务”
67、任务型口语课上的聚焦于形--以任务型中级汉语口语教学为例
68、影响任务型教学有效性的若干因素
69、任务:作为教学内容还是作为教学途径
70、“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汉语国际化人才培养探讨
71、非目的语环境下的零起点汉语口语教学实践与策略研究--以《长城汉语》为例
72、新形势下短期来华“深接触”汉语项目的模式化构建--以北京语言大学汉语速成学院暑期AP项目为例
73、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目的、标准和特点
74、辅助虚词教学的重要思路--编写一本常用虚词用法词典
75、关于汉语(二语)教学语法体系及标准建设的几个问题
76、数字词汇化现象简析
77、汉语教材中语法教学失误举偶
78、任务复杂度对对外汉语写作任务中语言表现的影响
79、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人文关怀与制度保障--基于英国教师入职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80、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轻松学中文》《HSK标准教程》入选美国三个州教育部门教材推荐目录
81、客家委婉语与现代英语委婉语
82、郑玄的方言观、方言研究材料和方言分区观新考
83、大学语文教学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研究
84、英汉网络新词汇文化理据对比研究
85、民国时期婚丧庆吊文告与语言生活--以潮汕地区报纸为考察对象
86、基于成人教育的对外汉语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87、少数民族汉语口语教学策略探析
88、汉字发生同构律
89、理解成语不要以今释古
90、黄石市非师范生普通话使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91、教学模式讨论和对外汉语教学学术环境建设
92、关于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对话
93、我国汉语教学模式的历史、现状和改革方向
94、汉语教学模式的集成、创新和优化
95、试论语言项目视角下国际汉语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96、“学伴用随”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
97、试论汉语语感培养教学模式的确立
98、跨文化视角下的中美汉语教材文化呈现比较
99、现代汉语祈使句的句末助词“吧”语用功能探析
100、民族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汉语教学研究--评《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研究》
四、语言,文学,语文三者有什么关系麽?
语言:语言是用来承载思想的符号系统。这个术语具有多义性,语言学一般研究1日常语言,而日常语言是由2科学语言-3隐喻语言混合而成的。认知语言学研究3。哲学里除了涉及123,还涉及超验语言,超验语言可以是由123超验得到的456。哲学里的现象学研究6再用6解释5。超验在哲学里是超出现实世界而看到的神性世界,456就是神性语言。不管常人是否相信有456这种那么奇幻的语言存在,哲学里就是这么研究的。
语篇:运用语言符号系统就能造出句子,再由句子构造语篇。语篇就是一般说的文章,也就是用来承载思想的对符号的运用生成的应用形式。
哲学:各学科是在区分各种不同的领域来研究,其中社科人文研究的是思想并会涉及到超验思想。而哲学是在研究“为各学科提供思想(包括超验思想)的可能性”。
文学:在区分社科人文的各种学科领域时,会有一个领域很特别:能辅助制造思想的超验,但又是通过讲故事-抒情-写景等隐喻性的语篇来寄寓超验思想而非直接研究某个学科的或哲学的超验思想,由此得到的超验语篇就是文学作品,对文学作品研究的理论就是文学理论。文学作品里用的语言主要是46而也可能涉及5,特别地,诗歌里倾向是提纯的6而非4。
语文:在中小学教育里将语言学知识-语篇读写-文学合并到语文名义里来进行教育,但会只讲较浅的内容,毕竟更深的须要长大之后再进行专业学习或自学。一般来说,是由文学成分来主导的,由文学的教授来驱动语言学知识-语篇读写的教授。这是有道理的,因为文学是超验的,用超验来指导日常,可以更能厘清学习前两者的目标:为了超验地给爱-拯救安抚灵魂而得到隐喻的美好。在哲学的现象学里,海德格尔认为诗歌语言是拯救安抚灵魂的神性语言(深度超验语言),而日常语言只是磨损了神性之后的浅化版。由此,对超验语言掌握得越好,日常语言的学习就越能具有追求美好的意义。教中小学的语文,不仅仅是在教学生掌握语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怎么给爱怎么珍惜美好。但还须区分语文教育和语文考试,考试在一定程度上会考虑到选拔功能,而可能会重视语言学知识-语篇读写的考察。但说到底,教育本身还是以育人为本的,文学成分在语文里是更重要的核心。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