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语言学的角度谈民俗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具体指什么呀?
建议去看一下罗常培先生的《语言与文化》。这本书是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开山之作,非常薄的一本,很多关键的内容都可以了解到。
二、中国在语言学的研究方面发展如何?取得了哪些重大的成就?主要偏向于哪一个流派?
国内语言学发展总体还比较滞后。
主要原因可能还是因为:1 起步不同。国外语言学本科生就有语言学专业(课程很细),而我国本科还在教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2 研究传统不同。国内的重点还是偏向于本体研究,国外实证研究是要翻天,天天都是实验实验…。哪怕是纯理论研究,也是偏向计算/逻辑方面。
重大成就:成就主要也还是语言本体/方言方面吧。(比如之前研究汉藏语系那篇?)
流派:国内必须功能派无疑了。但近年来也有转向,比如北京语言大学,形式逻辑/病理语言学就做得很好呀。其他院校也各有各的强项吧,去查一查专业方向老师可以略知一二。
——————————————————————
补充(更新):
直观感受是现在无论欧洲还是美帝,语言学都有向模型/计算转向,纯心理实验手段(眼动/ERP)只是作为一个媒介来证明和修正一些理论。可能在这点上,国内语言学理论发展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另:倒是现在看到很多年轻的学者,无论在网页开发(如国内版linguist list)还是理论创新上,为语言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个人是非常看好国内语言学发展的前景的。
三、有没有哪位语言学专业的朋友能简单介绍一下中国语言学领域的几位大佬?
可以查一下中國語文的編委會
中 国 语 文 编 委 会
主 编 沈家煊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副主编 刘丹青 方梅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编 委 (按音序排列)
贝罗贝 法国东亚语言研究中心
陈 平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东亚系
陈新雄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
陈章太 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戴庆厦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文学院究所
丁邦新 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冯志伟 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系
郭锡良 北京大学中文系
胡明扬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江蓝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
鲁国尧 南京大学中文系
陆俭明 北京大学中文系
梅祖麟 美国康乃尔大学亚洲系
潘悟云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平山久雄 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
裘锡圭 北京大学中文系
单周尧 香港大学中文系
沈家煊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王 宁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王士元 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系
邢福义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系
邢公畹 南开大学中文系
许嘉璐 全国人大常委会
张 斌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郑锦全 台湾中研院语言学研究所
邹嘉彦 香港城市大学语言资讯科学研究中心
四、你认为中国语言学的哪个分支会迅速发展?
本体研究的话,从各院校招生研究生人数和文章发表数量来看,语法研究相对于其他方向是遥遥领先的,而且现在语法研究包括语义和语用研究也是共识了。从流派来看,重视用法和实际语料的功能语法是主流。
应用研究的话,我想在市场需求导向下,中文信息处理会进一步取得发展。语言研究和计算机科学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密,现在很多搞中文信息处理或者说计算机语言学的院校都统一开设编程课作为基础课,大家都变成了“会语法的程序员”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