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语言的文学性和形象性的区别(怎样理解文学的形象性和理性?)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3-22 20:47   点击:181  编辑:yyns   手机版

一、怎样理解文学的形象性和理性?

形象性这个好理解,文章描写的形象性,好比景物描写大海,有些人笔下温情沉静,有些人笔下汹涌澎湃,这就通过非常形象的描写,发现他们特有的特质。

文学的理性,应该是指作品中人物事情的发展要让读者进行深层次思考的部分。

本人觉得课本上的多数理论是空话套话连篇,好比腾讯视频里的广告,没有什么实际意义。除非你要交论文,其他的不需要详细研究。仅个人观点,有没有用你看着来吧。不过勤学好问没有错。

二、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1)文学特定的指物功能使文学含义有具体性;

(2)文学形象间接造型,使得想象具有具体性,自由性,丰富性和真切性。

三、文学语言中隐喻和象征的区别是什么呢?

无论是隐喻还是象征,都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以下的回答主要参考艾布拉姆斯的《文学术语词典》,也是文学领域比较通行的理解。

隐喻,是比喻的一种,是具体的语言使用技巧。艾布拉姆斯的定义是:“指代某事物的词语的字面意义指代另一截然不同的事物,其形式并不构成比较。”无论如何隐晦,一个隐喻,总是能够被识别出喻体和本体(或称喻矢和喻的)。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即彭斯的诗句:“我的爱人是一朵红红的玫瑰。”

而象征symbol,按照艾布拉姆斯的说法,“用来表示指代某一事物或事件的词或短语,被指代的事物或事件本身又指代了另一事物,或具有超越自身的参照范围。”

听起来和隐喻很像,区别在于,在一个象征中,被指代的“另一事物”无法直接从文本中认识,即无法识别出本体。下面这个句子是随手写的——“一朵红红的玫瑰在我心中绽放,永不凋零。”如果这句话是一个完整的文本,没有上下文的话,那这里玫瑰便是一个象征,它可能象征我的爱人,可能象征某种抽象的激情,甚至可能象征某种政治理想,但你无法指明它具体指的是什么。但假如这句话是从一段话中抽出来的,姑且假设是这样的——“认识她之后,一朵红红的玫瑰在我心中绽放,永不凋零”,那么这就成了一个隐喻,因为我们可以识别本体和喻体了。象征可以被转变为隐喻。再举个例子,有一首古老的歌,叫《万里长城永不倒》。但从歌名来看,这里包含了一个象征,因为“永”字赋予了“万里长城”以超出了具体事物的意义。但到底指什么,并不明确。落实到歌词中,我们才能发现一个隐喻,那就是“万里长城”被用来比喻“全民皆兵”的抗敌力量。

总结一下,一般来说:

一个象征在纯形式上表现为一个词、或短语,或一个完整的文本,只包含一个超出自身的主体(subject),其意指是不确定的。(A可能指向B、C...)

隐喻在纯形式上表现为一个句子,或相关联的几个句子,乃至于几个段落(但都可以还原为一个句子),包含有两个主体或多个主体。(A指的是B)

四、什么是文学性?

文学性的本质是人性

承接我上一文章对文学性的初步探究,这一次的观点可能会更加深入且浅显易懂,即文学性的本质就是人性。

那么人性又是什么呢?在汉典中解释到,人性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品性,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智。

其实,人们对一部文学作品的研究,离不开对作品中主人公人性的确定,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离不开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即便是一篇写景类的文学作品,也表现了景物背后,作者在当时社会下的感触,彰显人物性格,即表达了人性。

相对于文化界中多种多样的文化作品,我更青睐于文学类作品。如若要在我研究文学性之前问我为何喜欢文学类作品,我可能会说的恍惚不清,是喜欢里面优美的文字吗?是喜欢里面跌宕起伏的情节吗?

不,现在来说,并不是,或者说并不完全是。我喜欢的是了解文学作品中呈现的多种多样的人性,喜欢的是其通过艺术性的手法,来描写大俗之事,即生活。我们常听人说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一样,但是我们每个人所能知晓的不同的、其他人的生活也只来之于身边的亲朋好友,亦或从身边人口中知晓的别人的“传奇人生”。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忽视了一个我们人类普遍拥有的兴趣,那就是对别人生活的好奇心,无论是表现在打听八卦,还是咨询他人的成功之道等的行为上。

文学讲述的是生活,生活的主体是人,客体是环境和人的行为。所以文学性离不开对人的探究,离不开对人性的分析。

举个例子,之前看《挪威的森林》,刚开始选这本书阅读是因为其在文学界拥有超高的名气,所以也就欣欣然把它从塞满各样书籍的书架上拿下来,快步找到图书馆的一角,抽凳、端坐、阅书。可是,很多事就是有点出人意料且还来的突然。我从刚开始的端坐,到逐渐“萎靡”,从刚开始的自我优越感(指感觉在图书馆的邻桌们都在期末复习中苦苦挣扎时,我却在阅读散发光芒的文学著作,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他们......也许很佩服我呐?),到后来我甚至想用我两个瘦臂膀完全遮住这本书里的文字,连去上卫生间,都想用其他东西,把这本书的名字给完全盖住,不想让别人知道我在阅读这本书。

这究竟是为何呐?因为我后来逐渐发现,这个文学作品是真的描写的很“深度”啊,竟然将性的场面描写的如此之多,甚至作者毫不吝啬语言的表达来使其更具形象化。当然了,当时的内心想的只有:我看的这是文学著作吗?这难道不是个小黄文吗?这样的作品也可以在文坛上拥有如此高的地位?难道不会误导青少年吗?

当我无法理解这样的现象时,在一社交平台上分享后,我得到了其他读者们的回复,经过互相的交流,我才逐渐的打开了自己内心的壁垒。

其实,刚开始我对这类文学的否定只是因为只看其表象,而忽略了文学判定上对文学性研究的重点。作者之所以这样描写,是为了刻画主人公渡边的人物形象。渡边只是当时日本20世纪60年代的一个人物缩影。森林很大,人行走在其中很容易迷失方向。渡边就是那个年代当中面对社会的黑暗而无心也无力挽救的迷茫的、难以抵挡诱惑的人物。对渡边以及文中其他各色人物的描写都是对时代环境下人面临不同情况所做出的行为表现,是对人性的深度剖析。

所以,文学性就是用艺术性的表达方式描写人性。

五、文字作为语言艺术具有哪些不同于其他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

文字作为语言艺术,那它的审美特征就是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如下。

一、间接性和广阔性

①间接性:语言艺术的间接性是指通过积极活跃的联想和构想,在自己的头脑中所呈现出活生生的形象、画面。文学运用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传达审美情感,读者必须通过想象才能感受到艺术形象,这是语言艺术的局限,也是他区别于其他一切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

②广阔性:同样源于语言媒介的特性,语言有着最大的自由和极大的容量,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它不仅能描绘外部世界,而且能够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直接揭示各种人物复杂的、丰富的精神世界。

二、情感性与思想性

①情感性:任何文学作品都包含着作家的主观情感,文字的情感性越浓烈,越能感染读者,就越有艺术魅力。而且语言艺术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真实、深刻。

语言艺术的思想性在深度和广度上也远远超过了其他艺术形式

②思想性: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成为不朽的艺术精品,都在于他将高度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作家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述出自己的认识、判断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生活的哲理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

三、结构性和语言美

①结构性:文学作品的结构与语言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他们不仅是构成文学作品的重要艺术手段,而且本身也具有审美价值,结构是对文学作品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整体安排,它是文学作品的内部联系和构成的方式。

②语言美:文字是语言的艺术,语言自然成为这个艺术种类的第一要素,文学以语言为媒介和手段,从而使得文学有了与其他艺术相差别的审美特征,在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

希望可以帮到你哦~

六、学术论文和文学作品在语言风格上有何异同点?

论文要求不带感情,文化作品要求感情共鸣。这就导致了一个语言要客观平实,一个要最求感染力。

例如:论文。在笔者家门口前有两颗鼠李科无刺枣。

文学。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

七、好的文学是应该语言至简至朴还是华丽精致炼字?

谢邀。

首先解决的是文学是什么,好的文学是什么,然后再说质朴和绮丽。

文学,语言的艺术,审美的意识形态。以具有文学性为特点,细分为四个:语言性,情感性,形象性,想象性。还有很多很多概念,这是其中一种。

好的文学,是在文学接受的角度来看,当作品经历了读者的阅读才真正地完成。读者的阅读自然会有一个好坏的判断。这样问题就来了,难道大多数人觉得好的,就是好的吗?大家都在唱《小苹果》《我们不一样》,就是好的?或者哪个批评家说好的作品,就是好的吗?

不过"好"这个字还是很有感性的判断倾向,应该说"有艺术价值"或者"具有可读性"等,否则这种好坏怎么也没有定论。

好了终于说到绮丽和质朴了,举几个例子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绮丽吧

再看思想,好像也没啥特别的思想,就是描写箜篌曲子的声音,但是想到这个场景还真就觉得这人弹得一定很好听。

首先诗人感受到了"形象",激发了"情感",通过丰富的"想象",最后再用"语言"进行表达。当我们看到了语言时,也能找到形象发挥想象触动情感,这就是这首诗能传世的原因之一。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质朴吧(不要说诗经看不懂,其实在当时的人眼里非常通俗,就是语言太古了)看着这首歌仿佛也能看到将士们出征的雄浑。

但可以拿这两首来比个高下吗?

所以文学作品的评判不在于质朴或者绮丽。个人认为好的文学作品应该能经历历史的检验。李贺写得那叫一个绮丽诡谲,现在仍有价值,温庭筠写得更绮丽,有的能传世,有的一般般。质朴的从诗经到杜甫,白居易就更质朴了,有价值的还是能传世。

至于《我们不一样》有没有价值,留给历史来说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