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人说:“历史发展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你认同这一观点吗?
这个问题应从三个层面来讲。
第一个绝对性的,即决定论的说法,一切发展变化都是必然的,根本不存在偶然性。
第二个是以人的意识为参考坐标来说的,人永远不可能把握所有影响事物发展变化的因素,所以每一个发展变化的结果都或多或少地偏离了人的意识的判断,因此,每一个结果都可以被认为是偶然的。而这些偶然的结果组合起来,尤其是大数量级的组合起来,就呈现出一定的趋势,也可以称为概率论规律,而这个概率论的规律就可称为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显然必然性不一个固定的结果,而是一种变化趋势。那些个固定的结果只能称为偶然性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就是这么解说的。最为著名也很难理解的说法是:“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了道路,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
第三个是人们通俗的说法。对大概率发生的事件,如第二天9点上班等等类似的事性说成是必然性的,而小概率性事件,如第二天上班迟到了半小时说成是偶然性事件。
如果在讨论中将这三个不层面的概念混起来讨论,那将永远说不清楚问题。 很多人就是这么干的。
可以确定提问中说的是第二个层面的概念,那自然可以说两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如果有兴趣,很认真地思考两者的关系,就可以建立概率论智慧,个人认为概率论智慧是对马克思主义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定性说法以数学量化的方式进行了创新性的解说。
二、怎么看待历史事件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人是向“死”而生,这就是必然性,然而,是一种什么样的死法,就是偶然性,可能长命百岁,也可能短命而亡,可能因为低头看手机被行车误伤,也可能多此灾难幸免于难,但都阻挡不了一个人迟早要走向死亡。
所以,我们讲一个人的必然性的时候,要拉大到一个人的一生才有意义,而我们要做的,却是每天努力保护好当下的自己。
放到人类历史的发展更是如此,
人类从懵懂走向石器时代,可能就是因为某个“疯狂原始人”偶然发现一个锋利的石头,然后更好的获得了食物,于是大家开始利用石器,人类开始进入石器时代。我们站在今天,要说这一人类进化事件,迟早要发生,没有这个疯狂原始人1号,也会有2号。
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某个1号惊奇的发现了锋利的石器所带来的好处,他兴奋的要去报告给自己洞穴的伙伴们,结果一不小心被老虎吃掉了。那么人类社会的进步,可能因此向后延迟了1万年,1万年是什么概念?就像我们现在看氏族公社一样。
放大来看,历史当然是必然的,而促成这一必然的,一定是某一个两个偶然事件,但是,恰恰是这一两个偶然,正在改变着历史的进程。
就像以前我们学历史,说如果没有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美洲地区的人,也迟早会走向资本主义。同样,我们说没有鸦片战争的事件,中国也迟早走向资本主义,这是大势,不可逆,然而真的如此,那么是1万年后,还是5000年后呢?
所以,必然性那是天大的真理,对我们个人来讲,偶然性就是我们的100%,珍惜当下,不要忽视任何一个偶然发生的事件。
三、论历史偶然性还是历史必然性哪个更准确,为什么?
看了前面各位大神回答,做如下思考,仅作参考:
历史的偶然性是在片面、孤立,静止、主观的世界观下得出的结论,不准确;
历史的必然性是全面、整体、客观、运动的世界观下必然得出的结论。
了解的关联因素越多,就越会发现,其实所有事情的出现都是有其必然性的。
任何事情的出现,都是由其过去的所有时间段内的各项决定因素所导致和引起的。
有点像因果论,又有点像马哲学里的量变与质变论。
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是由其过去所有时间里的量变所决定和引起的。
【数学上的微积分的思维模型,要用动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之所以会有偶然性的错觉,是因为导致事件发生的因素里,一定有哪些因素是我们作为后人所无法发现和感知到的。
历史一定是必然性的,而且历史是不允许假设的,否则我们就没有办法通过研究历史来研究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了。
【自己的简单思考,想到什么再做修改和更新,也欢迎大家多多提意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四、如何理解唯物辩证法中“必然和偶然”的辩证关系?
【必然偶然】历史,本来就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历史走向,是其必然性。特殊情况,是其偶然性。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也是如此。所以,我特别喜欢读茅海建先生的书,增进思维思辨性。——看到必然,就是了解本质规律;看到偶然,就是看到人的主观能动性,与人生的不确定性。
五、历史到底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看了一下很多人的回复和答案,无论是支持历史是必然的,还是历史是偶然的,都有一定道理。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呢?
从本质上来看,历史是否是必然的或者历史是否是偶然的,取决于人类自身是否承认时间的单向性。
承认时间的单向性,那么历史就不存在所谓的“如果”,秦始皇,朱元璋必然存在并按照既定路线走下去,不存在没有秦始皇和朱元璋的这种假设,因此历史是必然的。
如果不承认时间的单向性,那么就会有一种“假设”性的平行时空存在。如果秦始皇和朱元璋不存在于历史中,中国发展又会是什么样子?但这种假设也只是源自于历史上已经有秦始皇和朱元璋的存在而设立的,因此其讨论起来没有任何意义。但我们不能否定这种“假设”因为这种假设我们不能“证伪”,如果历史上没有秦始皇和朱元璋,那么在第二条平行宇宙时间里,必然会产生一个适合没有秦始皇和朱元璋存在的历史事实。所以从两条平行世界的角度来看,历史具有偶然性。但从第二平行世界来看历史,历史还是必然的。
还有部分回答是鉴于马列主义的历史唯物观:历史是必然的,但以偶然的形式表现出来。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小范围的改变历史的走向。其实马克思也看到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但承认必然性就说明这个世界是没有自由意志的,所有的发生早已是注定的,那么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追求都将失去意义。这就是当时乃至现在哲学领域都很热门的“强决定论”。马克思主义是基于人和世界发展而诞生的哲学思想,服务于人,那么必然有局限性,因此用辩证法看待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充分给予人类主观能动性一定发挥空间。
上述三种对于历史是否是必然的认知均不可“证伪”,但我个人觉得马克思的辩证主义更加符合人类对于历史的认知。承认世界是物质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最终归结于我们要不断改善自己的生活,至于那些脱离于人类社会的哲学形而上问题,探讨起来永无休止,毕竟身在“屎 ”中如何窥得“屎 ”之全貌,但我们要善于探索真理寻求在“屎 ”中活得更加惬意,隐喻不当请多包涵,毕竟真相往往让人难以接受!
六、历史的发展是必然还是偶然?
历史的发展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结合导致的结果。
一则非常常见的常识,不过我们在使用该常识时往往会忘记这个常识,许多历史现象其实只要归回到这个常识思路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其中的关系。
必然的事件创造了一个历史发展的趋势,偶然的事件则决定了在大趋势下的各个事件,具体的偶然事件则再次塑造了新的社会形势,在新的社会形式当中则孕育了新的必然性事件。
比如大陆文明农业私有制发展成熟后势必会出现小农经济,以小农经济为支撑会形成分散的村落社会,属于必然性事件。
村落社会当中崛起了宗族秩序与宗族道德则是一件偶然性事件。
宗族社会当中重德文化逐步成为主流,则是一件必然性事件。
最终汉代时期,儒家文化与帝制王朝相互结合完整构建了中国古代的宗法道德模式则是一件偶然性事件。
坚持泛宗法道德主义的主流群体成为了帝制王朝的主要支持者,帝制王朝最终形成了重视稳定的核心价值观,则是一件必然性事件。
帝制王朝的内在矛盾成为了帝制王朝必然会走向衰落的必然事件,但以宗法道德秩序为基础的社会环境则还是会孕育出新的集权政体,甚至形成一定的周期律效应,这种现象则是一件必然性事件。
在此必然趋势下,具体的改朝换代大事件则是偶然性事件
帝制王朝在明清时期逐步走上僵化集权的历史模式,也是一件偶然性事件。
必然性事件的发展方向决定了偶然性事件的可变量程度。
多重必然性事件与多件偶然性事件同步发生,形成并列交错彼此影响的局面,最终构建了历史的具体形态。
七、怎么理解“必然性寓于偶然性,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这句话
“寓于”这个词在哲学部分经常能看到。
比如:
①必然性寓于偶然性
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
③共性寓于个性
这些“寓于”的含义其实等同于“存在于”。
一般涉及到「寓于」和「存在于」这类的词,大家只要记住一定是「抽象」寓于「具体」。而「抽象」需要通过「具体」表现出来。
什么叫做必然性寓于偶然性呢?举例来说:
比如,我问你马云、王健林、刘强东、马化腾这些人的成功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呢?
其实,如果单从成功这件事来看,成功的人一定是把握住了重要的机遇,所以主要还是以偶然性为主。但是明明别人也可能拥有相同的机遇,却没有能够像他们一样成功。这是因为他们本身拥有了不同于常人的战略眼光、格局、或者是某些成功的品质,所以当机遇来临的时候他们迅速就能把握住。所以对于拥有这样品质的人,成功又像是一种必然。
再举个例子,很多明星会通过某一部影视剧走红,所以很多人认为他掌握好了机遇,其实在这个成名的背后,也有他个人努力的因素。有句话叫做: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所以说他会火我们也可以看做一种必然,只不过在这一部影视剧的偶然中表现出来而已。
总结一下,每一个偶然性的成功都不是纯粹的幸运,而是隐藏在背后的必然性作用的结果,必然性存在于每一个机遇、每一个偶然性之中。所以不要害怕你现在努力学习的东西会没有用武之地,这就是你的必然性,当机遇来临,你也一定会成功的。
我是考研政治吴坤宇老师,如果有帮助到你,可以给我个赞同+关注,我会为你解决考研政治里的各种疑难杂症。
八、历史究竟是研究偶然性还是研究必然性?
必然性是历史的主体,偶然性则成为了经典好看的故事。举个例子,袁绍要建立的天下最后是曹丕建立了,曹操的胜利是偶然性,于是有了精彩的三国,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是必然性,这是无法阻挡的历史车轮。
九、考研政治中,“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这句话是否不太准确?
我个人的理解是,阻碍历史前进的历史人物,暴露出了某段时期历史前进动力的不足,说明前进动力还需要一个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例如北洋政府、满洲国、国军,以及它们的领导干部等(特定的组织或个人,偶然性),象征着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维持现状甚至开历史倒车的力量(社会现象的本质,必然性)十分强大,当然这被更强大更先进的社会主义力量及其在中国的代表人——我们的毛主席击败,一正一负后正向有盈余,我们才能摆脱2千年的封建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而社会主义现在相当于刚刚有自我意识的孩童,资本主义则是正值壮年,这次一正一负后负向有盈余,所以我们现在的世界处于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状态,社会主义力量还需要从初级阶段开始进行方方面面的量变积累。结合起来就是螺旋式的上升——时而前进,时而后退,但我们已经从原始社会走到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存的阶段,虽然曲折缓慢但总体是进步的。
实际上政治是一门比较有魅力的学科,而考研政治和中国近现代历史以及时政关系较大,题主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融入自己的感性理解,结合理性思考产生自己的自圆其说的理解,这样学习政治知识点还有刷题的过程,或许会变得愉快一点。不必怕自己理解错,发现自己无法自圆其说的时候就是自己需要进一步研究改进的时候,只有尝试以自己的方式理解知识点,知识点才有可能真的为你所用。
十、历史的必然性确实存在么?
因果论。
但是因果论有两种看法,一种是结果的产生都是因为原因的积累,结果不为意志转移的;一种是选择怎么做当做原因就是选择怎样的结果,结果是被意志控制的。
历史因为是单向轴向的,不可后退也没有如果可言的,所有发生的都是既定事实的,从某种角度看,所有的历史都是必然。
但是若从现在往后看,书写历史的过程,却充满不确定的各种因素,历史无法被预测。
打个比方,小明中考考的不好,因为小明考试前住院了,原因是被车撞了,车主当时酗酒了,原因是车主的老婆出轨正好被车主看见,车主老婆的情夫是在去年旅游的时候认识的,情夫那时因为事业失败而离婚所以心情不好去旅游,事业失败是因为恰逢禽流感爆发禽类交易完全停止。而小明则因为这次考试没考好而让他与他心中的女神去了不同的高中,从此没了下文。
于是你可以说,小明是命中注定与那位女神无缘。
也可以说,当初要是没有禽流感,小明就有可能有情人终成眷属。
然而,又是什么导致了禽流感呢?
所以历史没有如果。不可控的因素远远大于可控因素。就像每个人都无法选择爹妈一样。世界在不断的累积原因去制造结果,结果又成为新的原因。
这世界充满了偶然,这世界所有的结果也都是必然的。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