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看待历史事件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人是向“死”而生,这就是必然性,然而,是一种什么样的死法,就是偶然性,可能长命百岁,也可能短命而亡,可能因为低头看手机被行车误伤,也可能多此灾难幸免于难,但都阻挡不了一个人迟早要走向死亡。
所以,我们讲一个人的必然性的时候,要拉大到一个人的一生才有意义,而我们要做的,却是每天努力保护好当下的自己。
放到人类历史的发展更是如此,
人类从懵懂走向石器时代,可能就是因为某个“疯狂原始人”偶然发现一个锋利的石头,然后更好的获得了食物,于是大家开始利用石器,人类开始进入石器时代。我们站在今天,要说这一人类进化事件,迟早要发生,没有这个疯狂原始人1号,也会有2号。
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某个1号惊奇的发现了锋利的石器所带来的好处,他兴奋的要去报告给自己洞穴的伙伴们,结果一不小心被老虎吃掉了。那么人类社会的进步,可能因此向后延迟了1万年,1万年是什么概念?就像我们现在看氏族公社一样。
放大来看,历史当然是必然的,而促成这一必然的,一定是某一个两个偶然事件,但是,恰恰是这一两个偶然,正在改变着历史的进程。
就像以前我们学历史,说如果没有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美洲地区的人,也迟早会走向资本主义。同样,我们说没有鸦片战争的事件,中国也迟早走向资本主义,这是大势,不可逆,然而真的如此,那么是1万年后,还是5000年后呢?
所以,必然性那是天大的真理,对我们个人来讲,偶然性就是我们的100%,珍惜当下,不要忽视任何一个偶然发生的事件。
二、论历史偶然性还是历史必然性哪个更准确,为什么?
整体来看,历史发展的规律是存在必然性的,比如一个王朝从强盛到衰弱再到灭亡!
但这个必然性的历史趋势中,却又充满了偶然性!这个偶然性,主要体现在人为的因素上。而一连串的偶然因素,让这个事情变成了必然!
因此,我认为这是一个概率问题。一个偶然事件的概率很小,但一串偶然事件加起来概率就很大了。所以也就成为了必然!
这就好比人生,死亡是必然的,但如何死亡(如疾病,车祸),则充满着未知的偶然!
一个例子就是大明朝。从建立初期达到鼎盛后就不断衰落,最终灭亡那是必然的,也是历史的规律。但亡于谁手这个则充满了偶然。
如果当初大明不裁撤驿站,那李自成就不会失业!如果有饭吃,李自成可能也不会去造反;
或者当初孙传庭一努力,在子午岭的时候把李自成也顺道一起抓了,或许崇祯也就不会被起义军逼上景山了;
再或者如果当初崇祯学了宋徽宗跑到南方避难,也许大明还能维持几百年半壁江山;
所以,我一直认为,很多时候当时的历史事件成败,主要就是在当权者做决策的一瞬间。
但是,就算是当时把李自成处理掉,或者说就算是崇祯退保江南,大明朝可能不会毁在崇祯手里,可能会多维持几百年。但谁也保不准,未来会不会还有其他的偶然因素(比如权臣政变)让大明朝灭亡!
另外再说你提到的改革开放。对于当时我国来说,改革开放这个属于必然性,也是大势所趋。但偶然性就在于,这个改革开放是由邓小平来完成的。
换句话说,也许邓小平当时如果不愿意,79年的中国可能就不会对外开放了。但即使是79年不开放,邓之后的其他领导人可能也会选择开放!只是说时间会推后。
因此,对外开放是必然性,但1979年这一年对外开放则充满了偶然!
最后,看完顺道给个赞呗?
三、历史到底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看了一下很多人的回复和答案,无论是支持历史是必然的,还是历史是偶然的,都有一定道理。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呢?
从本质上来看,历史是否是必然的或者历史是否是偶然的,取决于人类自身是否承认时间的单向性。
承认时间的单向性,那么历史就不存在所谓的“如果”,秦始皇,朱元璋必然存在并按照既定路线走下去,不存在没有秦始皇和朱元璋的这种假设,因此历史是必然的。
如果不承认时间的单向性,那么就会有一种“假设”性的平行时空存在。如果秦始皇和朱元璋不存在于历史中,中国发展又会是什么样子?但这种假设也只是源自于历史上已经有秦始皇和朱元璋的存在而设立的,因此其讨论起来没有任何意义。但我们不能否定这种“假设”因为这种假设我们不能“证伪”,如果历史上没有秦始皇和朱元璋,那么在第二条平行宇宙时间里,必然会产生一个适合没有秦始皇和朱元璋存在的历史事实。所以从两条平行世界的角度来看,历史具有偶然性。但从第二平行世界来看历史,历史还是必然的。
还有部分回答是鉴于马列主义的历史唯物观:历史是必然的,但以偶然的形式表现出来。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小范围的改变历史的走向。其实马克思也看到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但承认必然性就说明这个世界是没有自由意志的,所有的发生早已是注定的,那么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追求都将失去意义。这就是当时乃至现在哲学领域都很热门的“强决定论”。马克思主义是基于人和世界发展而诞生的哲学思想,服务于人,那么必然有局限性,因此用辩证法看待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充分给予人类主观能动性一定发挥空间。
上述三种对于历史是否是必然的认知均不可“证伪”,但我个人觉得马克思的辩证主义更加符合人类对于历史的认知。承认世界是物质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最终归结于我们要不断改善自己的生活,至于那些脱离于人类社会的哲学形而上问题,探讨起来永无休止,毕竟身在“屎 ”中如何窥得“屎 ”之全貌,但我们要善于探索真理寻求在“屎 ”中活得更加惬意,隐喻不当请多包涵,毕竟真相往往让人难以接受!
四、什么是历史事件的偶然性?
偶然性。例如秦始皇呗。(下文的皇帝是广义的意思即最高统治者大王皇帝可汗单于)
他太爷爷是秦庄襄王本来不是皇帝,是因为他哥哥秦武王举鼎被砸死,又没有儿子,所以秦庄襄王继位当了皇帝。
他爷爷安国君不是太子,他太爷爷秦庄襄王寿命太长,导致把太子(他爷爷他哥)熬死了。他爷爷才成了太子,然后才成了皇帝。
他爹异人是被送到赵国当人质的炮灰,压根不是太子。他爷爷没有立太子,因为最喜欢的老婆没有生儿子。异人在吕不韦的帮助下,认了他爷爷喜欢的老婆当干妈,然后当了太子,成了皇帝。
秦始皇是他爹唯一的儿子,才当了太子,然后当了皇帝。
在中国古代一般都是嫡长子当太子(继承家业)。嫡长子死了,其他儿子按顺序往下排,没有儿子就推给弟弟。
秦武王不死且有儿子,就轮不到他爷爷秦庄襄王继位,也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多么偶然。
但是秦国统一天下是历史的必然性。因为秦国军事力量强大(军功爵制度,砍敌人脑袋加官进爵,打仗特卖力),经济实力强大有关中平原和四川蜀地平原,两个大粮仓。地理位置好,易守难攻。又有灵渠,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灌溉以及运输。人才众多李斯蒙恬王翦等等。六国自毁长城不重用自己的人才让人才跑到秦国,不团结。也就是不用秦始皇统一也会有秦国其他皇帝统一的,不过秦始皇加速了这一进程。
五、历史是由所有必然创造的,还是一个个的偶然创造的?
任何一个喜欢把所谓的“历史必然性”成天挂在嘴边上的人,其本质必定要么是一个历史宿命论者&一神教信徒或者庸俗唯心主义神棍,要么就是一个一心想要宣扬某个客体“天命昭昭”的舔狗奴才。哪怕这些人嘴上跟你把什么“历史唯物主义”和“螺旋进步”之类的话术扯得天花乱坠,你也不用听它们半个字,记住它们不是神棍就是舔狗就完了。
如果一个人真的是个唯物主义者的话,那他恰恰应该相信历史是具有相当程度的偶然性的。个人认为,用一个更为准确地说法,我们最多只能说历史具有“规律性”和“趋势性”,而非什么“必然性”。尤其是当问题具体到某个特定历史格局和事件的发展与变迁的时候,其过程和结果是高度受偶然性因素影响的。
最后推荐一个在此问题上观点与我相似的回答:
你怎么看待历史事件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六、历史的发展是必然还是偶然?
历史的发展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结合导致的结果。
一则非常常见的常识,不过我们在使用该常识时往往会忘记这个常识,许多历史现象其实只要归回到这个常识思路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其中的关系。
必然的事件创造了一个历史发展的趋势,偶然的事件则决定了在大趋势下的各个事件,具体的偶然事件则再次塑造了新的社会形势,在新的社会形式当中则孕育了新的必然性事件。
比如大陆文明农业私有制发展成熟后势必会出现小农经济,以小农经济为支撑会形成分散的村落社会,属于必然性事件。
村落社会当中崛起了宗族秩序与宗族道德则是一件偶然性事件。
宗族社会当中重德文化逐步成为主流,则是一件必然性事件。
最终汉代时期,儒家文化与帝制王朝相互结合完整构建了中国古代的宗法道德模式则是一件偶然性事件。
坚持泛宗法道德主义的主流群体成为了帝制王朝的主要支持者,帝制王朝最终形成了重视稳定的核心价值观,则是一件必然性事件。
帝制王朝的内在矛盾成为了帝制王朝必然会走向衰落的必然事件,但以宗法道德秩序为基础的社会环境则还是会孕育出新的集权政体,甚至形成一定的周期律效应,这种现象则是一件必然性事件。
在此必然趋势下,具体的改朝换代大事件则是偶然性事件
帝制王朝在明清时期逐步走上僵化集权的历史模式,也是一件偶然性事件。
必然性事件的发展方向决定了偶然性事件的可变量程度。
多重必然性事件与多件偶然性事件同步发生,形成并列交错彼此影响的局面,最终构建了历史的具体形态。
七、有什么具有必要性与偶然性的重大历史事件?
很多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精髓之一就是大的历史趋势借助小的偶然的事件得以推动历史进步进步
八、历史的发生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历史的发生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举个例子,比如马克思总结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是偶然性,因为他可能总结不出,可能是别人总结出;但是就算不是马克思,也会有什么张克思王克思之类的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总结出来,这是必然性,因为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主义已经都在那里了,只需要人去总结,批判继承就可以了。其它历史事件同理
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与发展中符合规律,一定会发生的确定的趋势;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与发展中可以发生可以不发生、可以这样发生可以那样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
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受必然性支配与制约,体现必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与补充。没有脱离必然性的偶然性,也没有脱离偶然性的必然性,二者辩证统一。
九、怎样用哲学的角度解释历史发展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偶然、必然,都是宿命论的迷信词汇。
历史发展,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实践是创造历史的唯一途径。
没了。
十、有人说:“历史发展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你认同这一观点吗?
这个问题应从三个层面来讲。
第一个绝对性的,即决定论的说法,一切发展变化都是必然的,根本不存在偶然性。
第二个是以人的意识为参考坐标来说的,人永远不可能把握所有影响事物发展变化的因素,所以每一个发展变化的结果都或多或少地偏离了人的意识的判断,因此,每一个结果都可以被认为是偶然的。而这些偶然的结果组合起来,尤其是大数量级的组合起来,就呈现出一定的趋势,也可以称为概率论规律,而这个概率论的规律就可称为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显然必然性不一个固定的结果,而是一种变化趋势。那些个固定的结果只能称为偶然性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就是这么解说的。最为著名也很难理解的说法是:“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了道路,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
第三个是人们通俗的说法。对大概率发生的事件,如第二天9点上班等等类似的事性说成是必然性的,而小概率性事件,如第二天上班迟到了半小时说成是偶然性事件。
如果在讨论中将这三个不层面的概念混起来讨论,那将永远说不清楚问题。 很多人就是这么干的。
可以确定提问中说的是第二个层面的概念,那自然可以说两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如果有兴趣,很认真地思考两者的关系,就可以建立概率论智慧,个人认为概率论智慧是对马克思主义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定性说法以数学量化的方式进行了创新性的解说。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