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阅读下列材料:祭祀轩辕黄帝陵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祀大典,每年清明节都会举行。据史书记载,中华民族对轩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1-31 07:31   点击:238  编辑:yyns   手机版

一、阅读下列材料:祭祀轩辕黄帝陵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祀大典,每年清明节都会举行。据史书记载,中华民族对轩

(1)充分体现了华夏儿女对“人文初祖”的崇敬与怀念。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2)他们的发明创造从物质、精神方面改善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推动力人类社会的进步。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3)体现了炎黄子孙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言之有理即可)

二、每年清明节,我们都要举行公祭黄帝陵的祭祀大典,为什么

(1)为了弘扬民族精神。

(2)意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激发爱国主义热情;锻造积极有为的民族品格,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平,我们必须弘扬民族精神。

三、2017年清明节黄帝陵一日游

清明公祭黄帝活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盛事,此活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黄帝的缅怀之情。每年清明节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都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前隆重举行,海外华人华侨也相继从海外归国一起共同缅怀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四、祭祀黄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谢谢了

历史上就有祭祀黄帝陵的传统。黄帝去后,后人对他的遗物进行朝拜,以表纪念。《博物志・史补》:“黄帝登仙,其臣左彻者削木象黄帝,帅诸侯以朝之。七年不还,左彻乃立颛顼,左彻亦仙去也。”《竹书纪年》亦云:“帝以土德王,应地裂而陟。葬,群臣有左彻者,感思帝德,取衣冠几杖而庙飨之,诸侯大夫岁时朝焉。”在司马贞为《史记・五帝本纪》作的《索隐》中引用《大戴礼记》一段话说:

“宰我问孔子曰:‘予闻荣伊言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何人也?抑非人也?何以至三百年乎?’对曰:‘生而人得其利百年,死而人畏其神百年,亡而人用其教百年。’”则士安之说,略可凭矣。

说明对黄帝的祭祀一开始就是为了表达人们对黄帝为功德的纪念和感戴,并出现了祭祖的文化传统。《国语・鲁语上》载“有虞氏E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E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E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E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礼记・祭法》里也说:“有虞氏E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E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E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E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从文献记载看,西汉王朝建立,刘邦入关,曾强调祭祖的重要性。《史记・封禅书》载汉武帝“北巡朔方……祭黄帝冢桥山”。《汉书・王莽传》载:“九庙,一曰黄帝太初祖庙。”魏晋南北朝时期,对黄帝祭祀虽因战乱中断,但总的说来是绵延不断。《通典》载:“后魏文武成帝东巡,历桥山,祀黄帝。”又载:“(隋)l祭轩辕皇帝”。到了唐代宗大历5年,于桥山西麓建庙并规定按时祭典。宋太祖开宝年间,移庙址于今址,祭祀活动相沿不断。明、清两代对祭黄陵十分重视,明代皇室派遣官员祭祀黄陵14次,清王朝共计29 次。清末民初,政局动乱,祭祀中断。20世纪1935――1943年,国民政府多次派遣专官祭祀黄帝陵。特别是1936年清明节,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首次共祭黄帝陵,对唤起中华儿女共同抗日起到巨大作用。建国后,1955――1962年,每年都举行祭典,但均为省级领导主祭,以后祭礼中断,到1980年恢复。由以上可以看出,历史上祭祀黄帝是从建立统一的封建政权开始的,除了战乱和分裂,一般都重视祭祀黄帝。而现代史上国共两党在民族危难时刻共祭黄帝陵,最能显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统一体的存在,已经超越了传统上封建帝王家天下的狭隘意识,而具有现代民族意识觉醒的重大意义。

五、黄陵祭祖的介绍

黄帝陵位于延安境内黄陵县城北的桥山之巅,距县城1 公里左右。 每年清明节那天,黄陵县民众遵从民间传统习俗,纷纷来到华夏始祖轩辕黄帝陵前,举行公祭典礼和民间祭奠活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