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御寒”和“保暖”是近义词还是反义词?
近义词。个人认为两个词存在程度上的递进,御寒即抵御寒冷,保暖即保持温暖,所以御寒暖的程度低,保暖暖的程度高
二、咋暖还寒是形容春天还是秋天的?
“乍暖还寒”形容冬末春初气侯忽冷忽热,冷热不定。
出自,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此词作于秋天,这里的乍暖还寒,是写一日之晨,而非写一季之候。
三、“严寒未尽,微暖为止”是什么意思?
“酷寒的气息还未散尽,微微暖和就可以停止了”,直译出来,毫无美感。缺乏一些特定交代,实在不能品出什么意思,顶多就是暗示冬春交替正在发生,或者一种事物的变化。
四、“乍暖还寒”是指冬末春初还是夏末秋初呢?
“乍暖还寒”直译是忽冷忽热,或者刚暖和又冷起来,个人感觉这个是不能代表季节的,只是描写天气变化,多用于形容春天是因为初春天气特点是忽冷忽热;
我比较同意诗里面描写的是一天温度变化,因为后一句直接说了“怎敌他,晚来风急?”然后再结合其他诗句判断整首诗描写的季节。
所以,使用如何使用这个词其实也要结合前后,描绘季节也好还是其他的,只是一句是不够的,就好像“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未若柳絮因风起”一样
五、形容天气寒冷的古诗词有什么?
北风怒号,像一匹脱缰的烈马卷着杂物在半空里肆虐,打到脸上像鞭子抽一样疼。
2、北方的天气十分寒冷,滴水成冰,寒风刺骨。
3、这天,太冷了。就连路旁的小花小草都缩紧了身子。凛冽的北风呼呼地刮着,怒嚎着,如咆哮的狮子。
4、这个冬季,天气异常寒冷。世界穿上了白色的大衣,电线上的水滴结了冰,成了晶莹的五线谱,松叶也被冰霜凝固了。
5、枯黄的树叶随着萧萧的寒风,纷纷投身于大地母亲的怀抱。
6、大雪随着寒冬来了,街道宛如是银子铸成的,那么亮,那么有灿烂,长长的冰柱像水晶的短剑挂在檐前,行人的呼吸也化作了一股股白烟。
7、冬天,户外那粘满霜雪的柳树上尽是树挂,像是一根根银条悬挂在树上,格外壮观。
8、刚烧开的水,一落地就结冰了。
六、中医里讲的“寒、热、温、凉”什么意思?
寒热温凉平是一组概念,描述中药药性,有清热凉血等效果的药物属于寒凉药物,比如板蓝根、金银花、生地黄等,作用强的为寒,较弱的为凉,相反,有温阳祛寒作用的药物属于温热,如干姜、附子、大枣等等,介于两者之间的药为平,如山药、茯苓等等。
而胃寒、胃热中的寒热,为病性的描述,是中医八纲辨证的一部分。八纲辨证包括对疾病性质的阴阳、寒热、虚实、表里的判定,配合脏腑辨证对疾病进行定位。如阳证-里证-胃腑-实证-热证,是一组完整的辨证,可以依据这个证型开方用针。
病性描述中的寒热,主要以功能亢进为热,功能不足为寒~
七、问病从何来 ,古人云,”宁事温补、勿事寒凉”.现代人往往反其道而行之。如何理解?
首先问病从何来,从我国出现医生这一职业分化开始就已经出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首先是最直观的外感,比如冻感冒、中暑之类现象,以及南方瘴气致病学说,再加上到明清时出现的传染病疬气致病学说等。其次就是内伤七情,很多情志因素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发展,比如我现在在研究的卵巢早衰,就有很多这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阳痿也有心因性阳痿。最后是一些砍伤跌伤之类的外伤,虫蛇鼠蚁咬伤,中毒,到现在还有车祸伤之类,基本从宏观层面涵盖了现在致病的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心理因素,治疗正是针对这些复杂因素而行,而不是凡病皆有一法可以通治,骗术无疑。
然后,“宁事温补,勿事寒凉”这话不是古人说的,现代人也大可不必反其道而行之,天冷了吃喝冷了咳嗽或者腹痛腹泻的人并不少见。我看题主是做艾灸的,这题很大程度上是在为艾灸行为打广告。那应该知道窦材的《扁鹊心书》主张温补,只有注意保暖、艾灸和吃附子三种方案。那要是如果说真的古人宁事温补,为何温补之法没有开发出更多,又给温补之法填了不少禁令呢?我之前在知乎上整理过补药的功效,大部分是补阴,只有附子、肉桂、葫芦巴等少数药物可以温阳,这些药物又往往毒性很强。君不见张仲景明言不得实施火法,用附子也只是对药物认识不足时的不得以而为之,这到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嘴里,就成了滥用温补的依据了。
艾自己都不是一种温补药物,只是能用于止血止泻罢了,还是一种有毒植物,容易导致严重过敏。选择艾作为灸法介质,书上都说了是由于简便易得,燃点合适等等而非药性。其他材料也可以引火取暖,这道理上是完全一致的。气血得温则行,我们现在用TDP烤灯起到的效果也是一样甚至更好的,没有必要推销艾柱艾卷。
知乎用户:张仲景真的擅用附子吗?我们都知道,用上麻醉人就不知道疼,给上激素人就自觉欣快,甚至使用毒品效果更好,但这算得上是治疗行为吗?董仲舒乃至后来的朱熹为了替君主粉饰,一改先秦时的“以阴为体,以阳为用”,出现“阳主阴从”的专制礼教,至于迫使中医更换说法,这在真正有良知的儒医和自我剖析透彻的火神书里都有确论,又为何竟然选择性失明,要无辜的人不死于病而死于药,是有医不若无医也!
中医的精髓是到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发高烧就给物理降温,这时候怕不会有人给拿火烤,毕竟现在即使是医疗行为出现损伤的也算过失伤(杀)人,务必不要在法律的边缘疯狂试探,罗翔老师大呼“专业”并直接一波带走。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