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徒步跟跑步(为什么徒步会比跑步累?)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3-22 20:35   点击:122  编辑:yyns   手机版

一、为什么徒步会比跑步累?

总得有个比较的前提吧,比方说同样的时间或者同样的路程。走路30公里,正常6公里/小时,就是走5小时,你可以跑5小时体会一下;又或者你就跑30公里试试,看看还能不能得出同样的结论。

二、跑步很厉害的人,如果去徒步,一般也能走很远吗?

说个我们公司的例子,这个同事平时经常跑马拉松,公司组织72公里徒步,早上6点半出发,这兄弟中午2点左右就到了,我们大部分同意晚上7、8点到,最晚的晚上2、3点到,看看这差距。

三、跑步和徒步对于单纯的身体锻炼来说有多少区别?

喜欢的运动,就是最好的运动。

喜欢就是潜意识,它经常比明意识聪明多了。

四、跑步和走路哪一种更为锻炼身体?

功能不一样,徒步重在减脂;

而跑步,除了减脂,对心肺和身体均衡体能有明显的提高,

单纯减肥,二者都可以,跑步效率会更高。

当然,如果体重过大,考虑到膝盖负荷的问题,建议先把体重降到一定再跑步!

五、必须跑步才能锻炼身体么,一直散步不行么?

散步当然有益身体健康,不过除非你已经七老八十、并且长期不运动的人,否则散步起到的锻炼效果还是太低了。当然你可以选择徒步,徒步和散步是两个概念,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走路其实比跑步更伤膝盖。

英国BBC纪录片《锻炼的真相》里就展示了这个研究过程,简单的说,跑步落地时的冲击力比走路落地时冲击力高很多,理论上跑步更容易让人受伤,但是跑步时,人体大多数时间是腾空的,你的脚接触地面的时间,会比走路时脚掌接触地面的时间短得多,综合计算下来,走路比跑步更伤膝盖。

如果希望身体健康,选择任意一项你喜欢的身体运动,量力而行并且长期坚持下去,才是王道。

六、当爱上健身、跑步、骑行、徒步、爬山后,与原来的生活轨迹差距太大,我想离婚,怎么办?

这题有点儿经典啊,回头推荐当案例给学弟学妹看。

1“15年确诊重度抑郁”

已有抑郁症病史。


2“其实老公是个好人,但他腰不好,三年多没几次夫妻生活”

性生活亢奋。(假定是患者先,躁狂发作的时候话不能尽信,我实习的时候就因为信了患者说的,“我没什么毛病就是爱喝酒”,被督导训了一顿,病人一天喝一箱以上,啤酒当水喝。况且题主15年确诊重度抑郁,那期间招不得的,所以三年内性生活少,属于绝对的正常)


3“现在每天早晨跑步,下午健身房,晚上和朋友聊天或者喝喝小酒,每个月都能出去旅游一次,一年跑几次马拉松,刚完成海南环岛骑行,这才是我想要的日子,出去了才知道世界有多美好,以前真是井底之蛙啊,白过了那么多年。以前两点一线的日子想想都害怕,单位知道我重度抑郁症,没人管我,所以我有的是时间,就是工资有点少,每月2000块。”

心境和活动高涨,社会适应性有问题,花钱超出自身消费能力范围。


4“我没吃药,觉得自己现在调整的挺好的相信离婚以后生活会更好的,有时候觉得以前重度抑郁症是不是误诊了”

不听医嘱不吃药。


5“离婚对女儿伤害蛮大的,女儿15岁了,我感觉她心理有问题,但我帮不了,关系挺僵的,以前关系很好的,老公非要说我有双相。”

还是社会适应性的问题,家庭这种亲密关系都很难处好。


好了,单凭题主的描述,已经有5个点能够怀疑题主在心境、活动、社会行为、社会适应能力,这几个维度上存在躁狂症状。加上抑郁病史,如果有家属提供的睡眠、饮食、注意力、易激惹程度、心境程度和活动程度的变化情况的信息,加上问卷,很可能就是双向障碍中的躁狂发作。当然,医生可能省去了甲状腺检查和基本的神经生理状况检查,不过活动那么明显了,那些指标不会低的。


最后,精神障碍患者,缺乏自我保护,自我料理生活的能力,其行事行为需要受到监护人的监护。所以如果真的是确诊的话,离不了。情绪障碍患者的配偶都是真爱。

-------------------------------------------分割线------------------------------------------------------

诸位看到症状相似的不要就疑病了,虽然我知道这年头压力大,疑病的神经衰弱多,但是没做详细检查,没有病史,都不足以确诊的。我也提到了医生可能省去了对题主的生理指标检查。觉得有点问题,可以先去找咨询师,合格的咨询师都能判断需不需要去医院检查。


题主貌似还是离婚了,真相我想我们也不会真的知道。双向是个很痛苦的精神疾病,不仅仅对自己痛苦,同时对自己的亲人和周围的人会带来很大的压力,加上精神科情感障碍和精分是大头,也有医生因为受不了一个病人从上班第一天到自己都升主任了还来报道的挫败感退了下来。所以我一直觉得在中国,这样一个没有从社区到医院完善的心理健康体系,又不是日本那种全球最高比例精神问题住院率的国家,那些从一而终,不放弃患病家人的亲属真的是平凡的伟大。

七、走路和跑步,哪个更适合用来锻炼身体?

无所谓哪个更适合。要结合自己的体质以及锻炼的目标来评判。

从运动强度来说,跑步比走要大一些。跑步又有快跑和慢跑。快跑主要用于发展无氧耐力、速度、下肢爆发力,慢跑主要发展有氧耐力(心肺耐力)。走也能发展有氧耐力,但效果不如慢跑。

如果体质虚弱者,如病人,则可以走来锻炼身体。

如果体质正常者,慢跑会有更好的锻炼效果。

如果要提高速度、下肢的爆发力,则用冲刺跑。

题主说之前一直这样跑,不知这个“一直”有多长时间?之前是否有过过度疲劳的情况出现。如果之前也疲劳,并且疲劳逐渐加深,那可能是每次疲劳未完全消除,疲劳积累所致。如果之前一直较正常,近日才突显劳累,那先检视一下日常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是否较以前支出了更多的精力。如日常支出精力过多,运动后更觉疲劳是正常现象。如果未过多支出精力,则建议到医院检查一下身体。

如果是正常疲劳,可如下对待:

1、停跑。待身体恢复后再跑。

2、减量。可减短跑的距离,也可减少每周跑的次数。

3、减强度。跑步的距离不变,但跑步的速度减下来,以第二天基本恢复为度。

4、坚持。身体素质(有氧耐力)提高后,劳累会逐渐消失;

八、每天坚持跑步半小时,身体和精神会有什么变化?

40岁的老爷们儿,年轻时有点运动底子,30岁以后各种不自律,明显发胖。从2019年开始夜跑。一般来说,只要不是极端恶劣(小雨我都跑)天气,或者回家太晚,都会坚持跑,周日休一天,但那天往往运动量更大,会去爬山 游泳、户外徒步什么的。

运动量,目前是每晚5公里,大概半小时左右完成,极限能跑到25分钟。随着年龄增长,我在考虑逐渐减量,慢慢变成4+1(跑4 走1)然后3+2.另外,结合一些简单的拉伸和力量训练。以上背景,下面说说变化。

1、身体状态:体重从最高时的180斤(身高177),降到去年最轻时的145斤,疫情封闭期间有所反弹,现在是150斤,感觉到了平台期,很难减了,不过现在这样也不错。

身体状态明显比以前好太多,之前最差时真是爬楼 拎重物会喘成狗,现在完全不存在这个问题。

并且外形比之前改善很多,身材虽然腹肌还是看不到,但肚子已经平摊很多了。另外,就是脸一改之前松弛油腻的状态,起码年轻5岁以上。

2、精神状态

夜跑出一身汗,那种愉悦感,没跑过的人是没法体会的,对缓解压力 保持乐观的心态 也有巨大帮助,总之就是,跑完真的会很舒服。

很多人觉得夜跑完会疲劳,继而影响第二天工作状态。我的体验是,跑完不仅不会觉得累,而且精神头更足,我之前白天中午饭后困的睁不开眼睛,必须午睡,现在不午睡也没问题。

3、生活习惯

具体表现在,以前绝对是无肉不欢的肉食动物,并且东北人口比较重,现在也不是不想吃,但馋肉馋酒的时候,想想运动时出的汗,忍忍就不吃少喝了。饭局上也刻意控制自己,差不多就行,不会像以前那样胡吃海塞。

以前11点前睡觉是无法想象的,现在10点半躺下,很快就睡着,睡眠质量也很好。

对儿子也起到一定榜样作用,现在他晚上都是跟我一起跑,我俩偶尔还一起踢踢球。小子,正脚背抽球,又平又直、力道十足,被近距离闷中过裆部,痛不欲生。

4、啪能力

这一点我有点困惑,能力上虽然没法恢复到20出头小狼狗的状态,但肯定比肥头大耳时好太多了。但关键不在这,而是我夜跑之后,我觉得性欲下降了,不那么想啪啪,这个反差有点大,因为我没跑之前,完全不是这样。我觉得,这不是疲劳的事儿,因为一点没觉得累。

总结一下,跑步的好处真的非常多,只有跑过才知道。别去纠结什么膝盖 脚踝损伤(这点运动量,没问题),也不用列一大堆公式,穿什么跑鞋、用腰包还是臂包。。。患得患失,跑就完了,别那么矫情。

别为懒惰找借口,跑起来,你会知道这种变化有多棒!

九、问一下各位 是跑步半小时和走路一小时 那个跟有效果?

跑步的消耗更大,因为跑步时你的心率远高于走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很多高中都有60公里的徒步拉练,走一天都可以。但是你试试跑一天。所以显而易见跑步消耗比走路大的多。

十、为什么这么多人徒步,徒步有什么意义?

我喜欢旅行,大多数是以徒步的形式,曾经8天徒步穿越苏格兰高地300多公里。

苏格兰高地

去得地方越多,我越不相信旅行或者徒步有什么意义,甚至于,我认为,旅行或者徒步对我来说更像是现实生活的短暂逃避。

每一次出远门回来,我习惯给自己煮一大碗清水面,吃了就去好好休息,疲惫到完全不想回顾旅途中的种种。先倒头大睡一天,然后做几件之前自己觉得挺颓废的事情:看一上午的漫画书,刷一晚上的日剧,看无聊的搞笑节目然后跟着傻乐,有时候也会想到打扫房间,丢掉各种不要的东西。

接着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愿和别人谈起旅行的事情,被问起的话也是礼貌性回答问题。然后在过了很久之后,在某种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可能是某次和老友的闲谈,又或是在跑步中的冥想,我会突然想起并意识到某次旅行中的有趣片段:某次迷路,某个奇怪的人的奇怪的口音,或是某次糟糕的天气中糟糕的心情……

很多人喜欢给旅行赋予很多意义,打上很多标签:“超脱之旅” 、“童话之旅” 、“反思之旅”……说起来有点像是旅行社们的说辞和做派,一次旅行似乎必须是充满使命感的,仪式感的,是必须完成任务的。“去了西藏没有洗涤灵魂等去白去”,“不到长城非好汉”,“来长沙不吃臭豆腐等于白来”……多的是这样功利性的宣传语和城市标语,让每个在路上的人心里为之一紧,多少还没出门的人已经感受到巨大而无形的压力。

牛背山-银河

有了互联网以后,你可以在网上了解到世界任何地方的详细描述,网上也有数不清的旅行计划和游记,博主们会全方位给你推荐吃喝玩乐,有的游记都详细到让你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去过那个地方。这样的话,访问一个地方的惊喜感降低了,对旅行的期待阀值却被无限拉高了,所以在这点上,我是不建议出行前看太多的游记的,把时间、路线还有住宿定了,就完全可以开始踏上冒险的旅途了。

在我看来,旅行值得去,就仅仅是因为未知而有趣,很多人却偏偏要把单纯的感官体验升华到品味的提升和品格的塑造。说实话,塑造品格的,那不叫旅行,那叫修行,就像是我们从来不会认为玄奘法师是去西天旅行的,不会以为那些徒步跨越沙漠的背包客们是在游玩一样。不过就是简简单单地做一件自己认为有趣的事情,这个理由就已经足够了,就不要再欺骗自己说还有什么更深刻的内涵。

贝尔法斯特-巨人之路

我认识很多旅行次数很多的人,他们并不比其他人更深刻、更聪明,反而更糟糕的情况是旅行让他们之中有的人变得自鸣得意,而开始失去了对生活的敏感度,开始错过一些更加美好的东西,一些更利于成长的经历,令人唏嘘不已。

往往回过头才发现,原来一个人旅行的时候留下的美好记忆,常常都是那些不经意的时刻,从来都不是那些特定的旅游景点;一群人旅游的时候呢,大多是就只剩下好玩的人和好玩的事了,地点和景色都虚化成了背景,至于到底在哪玩,住什么地方,吃什么东西,玩什么都不重要了。

至于旅行中最幸福的一刻。可能是在出发前的短暂时间里;可能是计划购买飞机票火车票的时候;也可能是在机场或是车站里购买旅游杂志的那一刻;还有,在飞机快降落前,从云层俯冲下来,看到城市渐渐清晰明朗起来,飞机放下起落架触地,渐渐停止摇晃的那一刻。

-完-

更多文章请关注个人公众号“YY公社”

十一、为什么高管们都热衷跑步?

似乎这是一种错觉,目前应该没有资料统计过,常年跑步的人群里,高管中有跑步习惯的比例高,还是普通人中有跑步习惯的比例高吧。

由于我过去的工作原因,我接触过不少本地企业的高管,绝大部分是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或者三板挂牌公司的,接触的人中间有董秘、财务总监、总经理甚至董事长,这些人都是真正的写到公司章程或者公开披露出来的高管人群了。

我们有一个群,里面也都是各家企业的高管,刚才看了一下群人数263人,但其中真正有跑步或者运动习惯的,数量还是非常少的。

初步统计了一下,常年有跑步习惯的5人,有爬山徒步习惯的2人,有健身习惯的1人,其中跑步的5人中,只有1人跑过半马,徒步的2人中,有一人参加过戈壁,健身的1人倒是肌肉纬度很不错,反正比我大多了。

当然我可能有遗漏,但是西安的跑圈我也是比较熟的了,能活跃在跑圈里常年跑步的,真没有发现。

其实大家某种程度上,也都喜欢或者向往运动,协会组织的羽毛球、乒乓球等活动,也是想积极参与的。

但是他们也和普通人一样,甚至工作、生活和社交应酬的压力可能更大,能够坚持下来的依旧是凤毛菱角。比如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每年光是年报、半年报、季报等定期报告,就够他们这些主要签字负责人忙上一壶了。

日常应付和对接监管机构、券商、银行、投资者的任务,更是让他们难以脱身,所以想规律运动,太难了,只能忙里偷闲了。

去年我还客串户外领队,帮助上市公司董秘协会组织了一场针对企业高管的户外徒步活动,报名参加的人挺多,但是真正跟下来的大约30%,而那是一场难度级别相当低的休闲路线,全长十公里,爬升100米。

但是有一说一,这帮高管中,绝大多数能够保持匀称的身材倒是真的,说明大家即使俗事缠身,但依旧拥有身材管理的意识,只是来自于非运动方面的自我克制会更多一些吧。

高管说到底,也是高级打工人,比普通员工的工作压力普遍更大,工作和生活的边界也会十分模糊,能把自己从繁重的工作任务中抽身出来规律跑步运动的,只能占到非常小的比例。

这类小比例人群中,我认为可能都是运转十分成熟稳定的企业了,所以这类企业的高管也许工作节奏也能更稳定点,而且容易被大众关注到吧。

徒步一天,能不能直接用普通跑步鞋替代徒步鞋?

如果是在公园徒步跑步鞋是完全可以的,如果是越野跑鞋那就更好了。

跑步鞋在路况不好的地方舒适度不好。

徒步行进,现实中人类为什么以走路为主,而很少跑步为主?

跑步和步行最大的差距是双脚是否离地。

也就说会有大量的能量浪费在向上跃起这样的无用功上。

so,主要还是因为懒。


游戏里连命都不是你的,你还在乎体力?

竞走和跑步哪个更适合健身?

谢邀 @付强 ,跑步更适合大众减脂。

我们看下什么是竞走

竞走(Race Walking),是从日常行走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运动,规则规定支撑腿必须伸直,从单脚支撑过渡到双脚支撑,在摆动腿的脚跟接触地面前,后蹬腿的脚尖不得离开地面,以确保没有出现“腾空”的现象,而这也是竞走与跑步的主要分别。
普通走步的速度,每小时约五公里左右,而竞走的速度则快得多。
竞走比赛最先出现于1775年至1800年间的英国,男子竞走于1908年伦敦奥运会正式成为比赛项目;女子竞走比赛始于1932年的捷克,直至1992年的奥运会,女子10千米竞走才正式成为比赛项目。

跑步的规则大家都比较了解:

指陆生动物使用足部移动。
它在运动中的定义是一种步伐,双脚不会同一时间踫到地面,是一种有氧的运动或厌氧运动。

相比竞走,跑步的规则和技巧少很多,更容易入门练习。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进行跑步的减脂意义比竞走要大,更加简单安全和有效。

以上,希望能帮到你。

如果有减脂或者瘦身疑惑,欢迎留言咨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