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抱犊崮风景区-115师遗址怎么样(一一五师抱犊崮)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3-01 12:55   点击:20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一一五师抱犊崮

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抱犊崮,曾称“楼山”、“仙方山”、“抱犊山”、“君山” 、“豹子崮”,属山东沂蒙山脉,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东南部,距枣庄市市区20公里。

为低山丘陵崮山地形,海拔584米,面积13.5平方公里,山型雄伟而险峻, 地质奇特,是华北寒武纪岩层发育和“崮”形山的典型代表,《辞海》等工具书以之为例解释“崮”字。

明末清初农民起义领袖九山王王俊和民国时孙美瑶等曾据此。1923年5月,震惊中外的临城劫车案发生在这里。抗战时期,罗荣桓率八路军一一五师在此创建了抱犊崮山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成为鲁南人民心目中的革命圣地——“小延安”。

自1992年经国家林业部批准成立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枣庄市加大了抱犊崮旅游资源的开发,至2013年,为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2. 115师抱犊崮纪念园

周村附近有 情人谷, 百子庙, 龟山省级地质公园, 周村水库, 八路军抱犊崮抗日纪念园, 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东门, 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西门, 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 恐龙农业生态园, 凤凰城堡, 甘泉禅寺, 熊耳山地震科普馆, 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博物馆, 吊桥, 地震灾害斜屋, 龙爪崖, 情人石, 双龙大裂谷, 枣庄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 万人抬 等景点

3. 抱犊崮抗日根据地时期115师师长

抗战期间之所以出现“黑白汤恩伯”的评价,主要是他在三个战略阶段中的作战表现实在反差太大。尤其是抗战爆发后的初期,或称战略防御阶段,汤恩伯所部其实是华北国军的主力和精锐,是较有战斗力的,“代表作品”就是南口战役和台儿庄战役。

(第13军军长汤恩伯)

南口战役就是标准的“阵地战”,汤恩伯指挥的第13军在华北进入晋绥的要隘南口一线,凭借天险构筑工事,死死顶住了日寇板垣第五师团和独立混成第2旅团长达两周的疯狂进攻,并予敌以万余人的重大杀伤。实际上,也为阎锡山在山西的备战和八路军东渡黄河争取了一定时间,应该说,还是具有一定战术意义的。

但是在日军绝对优势的空地火力之下,被动挨打的“阵地战”也是非常困难的,第13军及其增援、补充的部队共计伤亡29000余人,付出了是日军三倍的惨痛代价,最终仍然不得不放弃阵地,因为再打下去第13军就快拼光了。奇怪的是,蒋介石特别偏爱这种死守城池或要隘的阵地战,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莫不如此。

然而在现代化战争的条件下,大口径火炮、轰炸机的出现已经使任何坚固城墙、工事的作用都大大降低,一味死守的战法非常愚蠢了。象淞沪会战,军事委员会调集当时战斗力最强的70万人马猬集狭小的上海战场,结果在鬼子舰炮、重炮和飞机的立体火力打击下,虽然兵多却完全处于下风,伤亡高达30万人,许多部队建制被打残,是非常不明智的。

南口战役给汤恩伯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不久以后第13军、第52军合编为第20军团,汤恩伯升上将军团长。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在1938年的徐州会战中,汤恩伯坚决不与日军进行正面的攻防阵地战,比如王铭章将军牺牲的滕县战役,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曾经严令汤军团派兵增援川军第122师,然汤恩伯最终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到达战场。

李宗仁当然会批评汤恩伯保存实力和抗拒军令,但是站在汤恩伯的角度,很难说选择就一定是错误的。汤恩伯坚持认为第20军团作为战区唯一的中央军精锐,应该保持机动作战态势,寻机重创日军(这也就是运动战了),而不能分散兵力去打注定不讨好的城市保卫战(自然是阵地战),既无益战局又消耗了自己的力量。

汤军团有两个军五个师60000余人,按当时的中日军队战力比,满打满算可以击败一支万余人以下的日军部队,如果分兵则实力不足矣。事实上,汤军团始终在抱犊崮山区保持机动,然后根据战场情况首先集中主力,在运动中逐退并重创了板垣第五师团的坂本支队,尔后赶到台儿庄城下,参与聚歼矶谷师团瀨谷支队,一举取得“台儿庄大捷”。

(李宗仁和汤恩伯)

站在纯军事角度,汤恩伯的战术运用是正确的,我们不应当因为他后期的腐败无能,就否定他在抗日前期的战绩。汤恩伯曾经总结过中国抗日军队的两大致命弱点,就是缺少机动性和攻击性,因此他的部队确实极力避免之,华北日军对汤恩伯的运动战深感头疼,谓之“华北第一大敌”,敌人口中的评价,应该是真实的。

八路军115师的平型关战斗虽然采用了伏击的形式,却是不折不扣的“运动战”,为了在指定时间到达预伏区域,各团冒着大雨进行了整夜的急行军。一般来说,“游击战”特指在兵力弱小的情况下,采用小规模袭击、骚扰或者打埋伏的战术手段遂行作战,像林彪这样以数倍于敌的优势兵力实施的突袭,是不能归于游击战范畴的。

平型关战后林彪很是兴奋,发电请求“再打一二次这样的战斗”,也就是大部队的运动战,遭到延安方面的委婉制止。平型关战斗八路军损失600多战斗骨干,那都是身经百战立场坚定的老红军,八路军初建时仅有40000余人,这么打下去是消耗不起的,恐怕也正中蒋介石的下怀。因此,自平型关战后延安特别要求:“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切中战法要害。

红军在井冈山初期只有很小的兵力,此时朱毛还没有会师,因此在击破敌人第一次“围剿”的战史记录中,使用的是“游击战”字样。但是在第三次反“围剿”中,战斗叙述即为:“红军大打运动战,纵横700里,缴枪3000支”,因为红军已经壮大到30000余人的规模,有可能寻找战机对整师敌人发起攻击并歼灭之,当然就是“运动战”。

(汤恩伯视察部队)

4. 八路军115师在抱犊崮主要进行哪些工作

1.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

2.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

3.翼云石头部落

4.葫芦套风景区

5.汉诺庄园温泉

6.八路军第115师抱犊崮抗日纪念园

7.翼云湖柜族部落

8.抱犊崮风景区~一线天

9.枣庄熊耳山洪门葡萄村

10.小邾国故城遗址公园

5. 115师抱犊崮

铁道游击队,是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现山东枣庄微山湖一带为主要区域的抗日武装。其传奇般的英勇事迹及影响,在全国及世界留下光辉篇章。该游击队成立于1940年1月25日,由八路军苏鲁支队命令成立,成立时称“鲁南铁道队”。人员最多时达300余人,铁道游击队由苏鲁支队任命洪振海为队长,杜季伟任政委,王志胜为副队长。铁道队挥戈于百里铁道线上,截列车、打洋行、毁铁路、炸桥梁、与日伪展开殊死搏斗。令日伪闻风丧胆。铁道队还成功护送刘少奇、陈毅、罗荣桓等领导人以及千余名抗日将士过境。被肖华将军誉为"怀中利剑,袖中匕首"!

铁道游击队纪念碑从百姓中走来的抗战特种兵部队——铁道游击队 1945年10月,在枣庄和临城的1000多日军向一支不足百人的抗日游击武装投降。这是有史以来军事受降中十分罕见的一幕。 这支由铁路工人、小摊贩、矿工和流浪者组成的非正规部队,舍生忘死,在铁路线上与日军周旋了7年之久,是日寇侵华的心腹之患。 铁道游击队的雏形——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枣庄情报站出手不凡 枣庄是中国东部地区最重要的能源重镇之一。抗战全面爆发前,这里拥有全国最大的华资煤矿——中兴公司。1938年5月,日军占领枣庄后,在此驻扎了一个团的兵力,开始对这里进行疯狂掠夺。 当时,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转移到了抱犊崮山区之后,由于情报比较闭塞,经常和敌人遭遇,使部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为了及时掌握敌人出动的情况,总队选派两个排长洪振海和王志胜到枣庄建立了抗日情报站。 洪振海的姐夫是一位火车司机,正是这个机缘,使洪振海很快学会了开火车,并能在时速40公里的火车上上下自如。日军侵占枣庄后,25岁的洪振海放弃在铁路上的偷煤营生,在一位共产党员的介绍下,他和朋友王志胜一道加入了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 洪振海在微山湖潜伏下来后,迅速在火车站附近建立了秘密情报站,并派王志胜以搬运工的身份,打入日本人开办的“正太洋行”。 1939年8月的一天,一列满载日军的火车驶入枣庄站。王志胜迅速将这一反常现象报告给洪振海。洪振海判断,日军增兵枣庄,其目标极有可能是山中的抗日义勇总队。他一面通知总队迅速转移,一面考虑怎样才能有效地牵制日军。 火车站南边的“正太洋行”吸引了洪振海的注意。表面上,这个小院显得十分普通,但私下里,它却担负着收集山东南部、特别是山区根据地军事情报的任务。打掉它,就打掉了日军在山东南部的眼睛。但是洪振海和王志胜潜入枣庄时并没有携带足够的武器,他们大胆决定使用家家都有的菜刀去袭击洋行。 第二天,洋行里的三具尸体使日军大为震惊。于是,他们中断了扫荡行动,开始全城搜捕,但此时洪振海等人已经转移到山里隐蔽起来,而王志胜正在日本人的指挥下,忙着搬运尸体。 此后,情报站又陆续向山里送出了一系列情报。洪振海感到,枪是他们最需要的。仍在洋行工作的王志胜,在一次装卸日军货物时,意外地发现了枪支,于是他巧妙地做了记号,并迅速通知了洪振海。1939年10月的一个夜晚,当装有枪支的火车缓缓开出车站,早已埋伏在铁路旁的洪振海,飞身爬上火车…… 就在洪振海搞枪的同时,八路军115师的主力也开进了鲁南抱犊崮山区。原在这里活动的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被整编为115师苏鲁支队,其性质也由地方武装升级为正规部队。 八路军精心打造由失业工人和无业游民组成的枣庄铁道队,原来的草莽英雄开始了令敌胆寒的特种作战生涯 1939年11月,洪振海召集6名铁杆弟兄,在枣庄情报站的基础上秘密成立了一支队伍。因为主要在铁路线上活动,洪振海将它命名为“枣庄铁道队”。这也许是当时中国惟一一支在铁路上活动的游击队。 次年2月,苏鲁支队正式将铁道队纳归直属,同时任命洪振海为铁道队队长,王志胜为副队长,并抽调三营副教导员杜季伟任政委。 此时的铁道队,队员已发展到20多人,他们大都是失业工人和无业游民,在他们身上,既有比较勇敢的一面,又有组织纪律性差的一面。在日军重兵把守的枣庄,铁道队散漫的状态令杜季伟格外担心,他下决心整顿好这支队伍。经过整训,队员们的军政素质有了根本转变。铁道队开始向临城方向转移,公开打出“八路军鲁南铁道队”的旗号。 擒贼先擒王,铁道队铲除日军特别侦谍队头目高岗 1940年,日军32师团和独立第10旅团共集结5万日伪军,对115师所在的抱犊崮山区进行大规模扫荡作战。 铁道队战斗胜利后的情景洪振海按上级命令率领铁道队迅速展开行动:5月,再次袭击日军“正泰国际洋行”,击毙日军谍报队员13名;6月,袭击日军押款列车,缴获法币8万余元;8月,破坏津浦铁路韩庄段,致使日本运兵军列脱轨;9月,拆除枣庄至临城铁轨1.5公里,砍断电线杆百余根,使枣庄日军的通讯和交通同时瘫痪。 115师政委罗荣桓在给铁道队的嘉奖信中说:你们就像一把钢刀插入了敌人的胸膛。 铁道队的一系列行动,引起了日军的高度警觉。日军在枣庄和临城紧急组建铁甲列车大队和铁道警备大队。日军还专门从济南调来特高课长高岗,在临城组建第五特别侦谍队。 高岗是个中国通,不但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而且对中国的风俗民情十分了解。他采用极具中国民间色彩的拜把兄弟、认干亲等手段,使临城附近的50多个乡保长,与他结拜为兄弟,从而建立起自己的情报网络;另一方面,利用他指挥的特种作战小队伪装成假铁道队,趁夜间到群众家里敲门,只要群众一开门就被抓住,说是私通八路,所以后来真铁道队来了之后,去敲门,群众分不清真假,不敢开门。一时间,铁道队连喘息休息的地方都没有。 面对日军的步步紧逼,队长洪振海想到了一句古话:擒贼先擒王。一天夜晚,铁道队分成四个小组,化装成日军士兵和搬运工分别潜入临城车站。10点钟,担负攻击任务的第一组队员刘金山等人就摸到了高岗的门前。刘金山第一枪打死了高岗的卫兵,高岗正在那里趴着写字,听到枪响一抬头,刘金山第二枪就打过去了,正好打在他脑袋上。 高岗之死,起到了隔山震虎的作用,也使他苦心经营的谍报网络从此分崩瓦解。 建立新四军与延安的秘密通道,刘少奇等平安穿越封锁线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军部迁移到了江苏盐城一带。由于通讯不便,急需开辟一条通往延安的秘密通道。经过再三考察,最终确定了一条从盐城北上、经山东南部西去延安的秘密路线。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穿越临城附近的津浦铁路。这段的护送任务,落在了铁道队的肩上。 1942年夏天,正在待命的铁道队忽然接到鲁南军区的通知,要他们护送一个工作队通过津浦铁路,同时军区还专门嘱咐:工作队中有一位代号为“0号”的首长,务必要保障他的绝对安全。 晚上,身着长袍、头戴礼帽的0号首长在铁道队的掩护下,顺利抵达姬庄附近的津浦铁路东侧。由于事先已经做好了伪军工作,所以沿途气氛显得十分平静。 0号首长平安到达115师教四旅所在地后,拍来了电报,最后落款是“刘少奇”。大家才知道原来是如此重要的0号首长! 自护送刘少奇过路后,铁道队又相继成功地护送了陈毅、肖华、罗荣桓等党政干部穿越津浦铁路。从1942年到1944年,铁道队先后护送干部近千名往返延安,从未出现一次差错,受到了鲁南军区的通令嘉奖。 乘勇追穷寇,智逼顽敌就范,23岁的铁道队政委成为1000多日军的受降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在南京,驻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递交了投降书。 铁道游击队群雕与此同时,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下令敦促华北、华东日军立即放下武器,向所在地的抗日武装投降。然而,经过几次谈判,驻扎在临城一带的日军却始终拒绝向铁道队缴械。而日军惟一能够选择突围的路线就是乘火车沿津浦铁路南下到徐州。当残留日军乘坐的铁甲列车趁着夜色悄悄开出临城车站,行驶到临城南边的沙沟附近时,发现前面的铁路已经被破坏,当他们又试图退回临城时,铁道队事先埋下的炸药拉响了,日军的退路也被切断。日军在孤立无援、忍饥挨饿了3天之后,再也坚持不下去,只能选择向铁道队投降。 1945年10月,枣庄和临城的1000多日军携带8挺重机枪、130多挺轻机枪和两门山炮等轻重武器,向铁道队投降。而出面代表铁道队接受临城日军司令官投降的,是刚刚继任政委、年仅23岁的郑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