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这句文言文天象是什么意思?
讲的都是白虹贯日”顾名思义就是白色的虹霓横贯太阳。在我国古代,多表现兵祸之象。“白虹”是兵,而“日”是君主,“白虹贯日”则有君主受危害之象。日本也有类似的说法,还记得《遥远时空中》里出现过这个天象,那时候安倍说了是“有人谋反”。
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古人认为人间有不平凡的事,就会引起这种天象的变化。实际上这不是虹而是晕,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
出处 《战国策·魏策四》:“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
二、大象什么意思
“大象”是汉语词语,老子用语,意思是《易》传之一。以卦象为根据来解释卦辞。大道,常理。犹天象。旧指日月星辰运行等天文现象,有时亦指气象现象。动物名。即象。
出自《老子》:“执大象,天下往。”又“大象无形。”王弼注:“大象,天象之母也。”“有形则有分,有分者不温则炎,不炎则寒,故象而形者非大象。”
《老子》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易》传之一。以卦象为根据来解释卦辞。《易・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唐孔颖达疏:“此大象也。十翼之中第三翼,总象一卦,故谓之大象。”
大道,常理。《老子》:“执大象,天下往。”河上公注:“象,道也。圣人守大道,则天下万民移心归往之。”晋干宝《晋纪总论》:“昔高祖宣皇帝,以雄才硕量,应运而仕??於是百姓与能,大象始构矣。
”犹天象。旧指日月星辰运行等天文现象,有时亦指气象现象。晋陆机《应嘉赋》:“寄冲气於大象,解心累於世罗。”晋陶潜《咏二疏》:“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唐杨炯《登秘书省阁诗序》:“观星文而考南北,大象入於_衡。”
动物名。即象。《后汉书・和帝纪》:“_永元_六年正月,永昌徼外夷遣使译献犀牛、大象。”
三、古代的夜观天象是什么回事?
古代的夜观天象更多的是指天文上的一些观测,实际上是长期积累下来,比如说星座的移动,它跟季节的变化相关,比如说像北斗斗柄的指向,指向西的时候就是秋天了,指向东是春天。它也应该是长期的观测的结果,是有科学性的。
但是我们经常可以从文学作品听到比如说夜观天象,在三国里头也可以看见,就是说司马懿夜观天象说有颗星暗了,说诸葛亮已经不在人世了,还有一些借看星象,说改朝换代,这是统治者为他政治服务的一种说法。
在中国古代,许多著名的军事家都会通过观天象预测天下大事的变动,享有盛名的如汉朝的张良,三国的诸葛亮和明朝的刘基等。
历史上中外都出现过许多著名的预言家,留下许多有名的预言书,如李淳风和袁天罡的《推背图》,刘伯温的《烧饼歌》和法国人诺查丹马斯的《诸世纪》等,都对他们身后所出现的大事作了非常准确的预测,他们大多精通星象学,有些就是通过观测天象而做出预言,说明通过天象观测和解读的确能预知人间的变化,也说明古人在对天象的解释上确有独到之处。
星象学在中国已有至少几千年的历史,其实真实的历史可能更为遥远。从本质上来看,它和“太极”,“河图”,“洛书”,“周易”,“八卦”等都是来源于史前文明。
古人认为“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从天象的变化可以推知人类将要发生的事情。人顺天而行,“天”就现吉象,人间必会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人若是逆天而为、干了坏事,“天”就降凶兆,人间就会干旱少雨、洪涝灾害、兵变民乱等。所以古人很重视对天象的观测。
四、太极中的“四象”中的“象”是什么意思?
“四象”中的“象”是动物形象。
古代汉族人民把东、西、南、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四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源于中国古代的星宿信仰。
在二十八宿中,四象用来划分天上的星星,也称四神、四灵。四象在春秋易传的天文阴阳学说中,是指四季天然气象。四象的概念在古代的日本和朝鲜极度受重视,这些国家常以四圣、四圣兽称之。
在《周易》中,四象是指从两仪(阳仪和阴仪)衍生出来的太阳、少阴、少阳、太阴。四象又衍生出来了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四象”是中国天文学名词,其具体所指为: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象者,像也。“四象”,是将二十八宿按天区分布,划分为四组,以其所属各星宿在天区中的分布,看上去像龙、像虎、像雀、像龟而作的命称。并以此代指东、西、南、北四方,以及春、夏、秋、冬四时。 二十八宿,是星官名。它是中国古代依一周天的恒星为标志,用以分成二十八组来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以制定逊ǘ模乐泄糯悍质苯诨苹柚钡奶煜蠊鄄煳谰荨6怂薜摹八蕖保凶∷蕖⑺奚岬暮濉F渲福怯伸兜厍蛉铺粼诵卸斐傻奶羰釉硕Γ山撬蘅迹晕飨蚨帕校恳幌笥善咚匏钩桑阂澜恰⒖骸⒇怠⒎俊⑿摹⑽病⒒咚薮付胶痛禾臁4似咚拊谔炜盏姆植迹瓷先ハ褚惶趿男巫础4禾煲坏剑蟮赝蛭锔此眨壳啻洌食拼讼笪岸角嗔保灰蓝贰⑴!⑴⑿椤⑽!⑹摇⒈谄咚薮副狈健⒋远尽V泄卮Ρ卑肭颍救照帐奔涠蹋砸惶熘械拇蟛糠质奔浯队陌抵校似咚薜男强辗植迹瓷先ズ芟褚浑b龟。中国人习称黑色为玄色,依龟有甲示武,故称此象曰“北方玄武”;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在西天的空中分布,样子很像一b老虎。依西方代指秋天,西方的代表色为白色,因而就称此象为“西方白虎”;而分布於南天的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其星空布局所构成的图像,好似展翅高飞的一b雀形。以南方代表夏季,夏季赤日炎炎似火,故其代表色为朱色,因而就称此天象为“南方朱雀”。将“四象”各分为三度,这便是黄道十二次。 依当代中外科学家们的研究考证,四象二十八宿及黄道十二次的建立和命称,构成了一个古代天文观察与历法制定的基本体系,它大约形成於距今五千年左右的历史上,源於中国,后经印度而传播於世界。 天文学观察研究的发展,是直接推动中国唯物辩证哲学思想产生,并走向完善与提高的根源。凡是不具备天文学知识的哲学家,其理论往往存在缺陷。因此,一种哲学思想理论体系的科学与否,可以依天文学研究成果为其试金石。中国古代,正是由於“天、地、人、时”四维一絷的唯物辨证哲学思想体系产生很早,这就极大地促进了天文学研究的发展。轩辕黄帝命人察日、观月、历星辰运行之纪,制定逊ǎ跃词谌耸倍怪秤μ焓保适辈ブ指鳎褪钦夥矫娴睦分っ鳌6煳难а芯康姆⒄梗直厝灰蟠蟮卮俳ㄎ锉缰ふ苎枷氲姆⒄埂⑼晟坪吞岣摺R哉苎枷肜砺畚《傅脊艺巍⒕谩⒕隆⒎伞⒙桌怼⒌赖隆⒖萍肌⒁揭⒁衾值任幕乱档姆⒄梗褪侵谢拿鞣⑸⒎⒋镏纾谢幕┐缶畹睦犯础S纱硕从车秸苎Ю砺鄄龇矫妫簿妥匀欢坏匾蛏险庵掷返挠〖牵骸吨芤住だM辞》中“《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的这一段话,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现在,就以我个人的研究所得,试以现代通俗性的语言,将“《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解释如下: 产生於中国尚无文字时代的古典哲学,是“天、地、人、时”四维一絷的唯物辩证哲学,其由一套图案画形式为载体,而作“道理”的传承体系。这一思想体系是研究天地万物变易规律的,其传承方式是简易的,而其所传“道理”是千古不易的,故其书名就命之以《易》;这种哲学是一元论,它的“一元”大可包之宇宙,小可成为原子模式,故命之曰“太极”;这个一元论认为一元事物的基本法则就是阴阳对立统一规律。这就是“《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的意义。 阴与阳,可论男女,可代上下,可喻寒暑,可言天地,所以,称恒星日为“太阳”,谓月球为“太阴”。日、月、地球的运行,造成了四季寒暑、昼夜之变,故有“两仪生四象”之喻比。 世上万物生变,是天地之间风、雷、水、火、山、泽相互作用而造成的,故《易》首立八经卦以象“天地定位,风雷相薄,水火相射、山泽通气”为纲领、为法则,而作哲理演绎,并重之以六十四卦以像徵万物变化,讲述其“道理”。这就是“四象生八卦”的喻指。此中的“八卦”是指八卦这种哲学传承载体,而非仅指八经卦。 八卦传承系统所讲的哲理,不是为了好玩,而是让人们以此明白顺应自然万物变化规律。因为顺应自然规律则得,逆此规律则失。得则吉,失则凶。这就是《周易・M辞》所解释的“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的明确语意界定。明白了吉凶之所以然,就是为了让人们遵循自然规律,以做成事业,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这就是“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的道理。 究以上下古今,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发展进步,可以总结出千条理、万条理,但若以一句话作高度的集中和概括,就是研究客观存在着的一切自然规律,应用这种自然规律为人类的社会发展服务。研究并应用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於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就是科学。人类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是不断地走近科学。这,就是《易》经要讲的道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