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湄公河流域发生旱灾的原因有哪些
一是湄公河流域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冬春季节干旱;
二是夏季风不稳定,夏季风势力弱,或者来得晚,退得早的年份降水少,容易发生干旱。
1、湄公河:发源于中国唐古拉山的东北坡,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流入中南半岛后的河段称为湄公河。湄公河干流全长4880公里,是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世界第七大河流;主源为扎曲,发源于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南海。流域除中国和缅甸外,均为湄公河委员会成员国。
2、水文特征:湄公河--澜沧江总径流量达483.7立方千米;[2] 水能资源丰富,干流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000万千瓦。
3、主要支流:湄公河水系较为复杂,大小河湖众多;其中最大的支流为柬埔寨境内的洞里萨河。此外,湄公河的主要水源补给形式为降雨及高山融雪;其中中南半岛的降雨提供了湄公河--澜沧江一半以上的水量。
湄公河流域发生旱灾的原因:一是湄公河流域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冬春季节干旱;二是夏季风不稳定,夏季风势力弱,或者来得晚,退得早的年份降水少,容易发生干旱。
湄公河流域位于亚洲热带季风区的中心,5-9月底受来自海上的西南季风影响,潮湿多雨,5-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3月中旬受来自大陆的东北季风影响,干燥少雨,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
强度很大、历时较短、影响范围较小的雷雨在整个雨季都很频繁;历时较长,范围很大的降雨在9月份最频繁,能引起严重的洪水泛滥,但其影响大多只局限于三角洲地区和流域西部,偶尔穿越大陆使更大范围遭受长时间大雨袭击。由于降雨的季节分布不均匀,流域各地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强度和历时不同的干旱。湄公河流域正常年降雨量从泰国东北部的1000毫米以下递增到老挝南部、柬埔寨和越南的山区边缘的4000毫米以上,在柬埔寨平均为2000毫米,平均年降雨量的年内分布很不均匀,年降雨量的88%左右集中于5-10月份。
湄公河流域气温变化较小,最高平均气温越南为30℃,泰国为33.5℃;最低平均气温老挝为15℃,柬埔寨为22.7 ℃;相对湿度为50%-98%。
二、求我国几条重要河流的水文特征!地理强人请进。
黑龙江的水文特征:河流水主要来自雨水,河流水量比较丰富,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汛期短,河流含沙量较小,冬季河流结冰,有很长的结冰期和封冻期。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水文特征与黑龙江类似。
黄河的水文特征:河流水主要来自雨水,河流水量比较小,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短,河流含沙量大,冬季河流结冰,部分河段有凌汛。我国华北地区的河流(海河)水文特征与黄河相似。
长江的水文特征:河流水主要来自雨水,河流水量很丰富,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汛期长,河流含沙量较小,冬季河流不结冰。我国南方地区的河流水文特征与长江相似。
塔里木河的水文特征:河流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化水,河流水量小,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短,河流含沙量较大,冬季部分河段河流可能断流。我国西北地区的内陆河水文特征与塔里木河相似。
学习这部分内容,不能依靠记住每条河流的水文特征来完成,要注意总结不同地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异同点,掌握分析方法,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五个指标) 流量 汛期 水位变化 含沙量 冰期
东北地区:黑龙江、松花江(丰富 较短 大 小 长)
秦岭-淮河以北:辽河、海河、黄河(较小 短 大 大 短)
秦岭-淮河以南:长江、珠江(丰富 长 小 小 无)
西南地区:怒江、澜沧江(丰富 较小 小 小 无)
初中地理有这样的总结,你总结可以翻翻看。
给你几个网站,自己去看:
河流水量很丰富,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汛期长
三、请简述湄公河水系水文特征,并简要分析其价值.谢谢!
湄公河主要水文特征:
上游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 下游流量大、水流平稳;含沙量小。
一、湄公河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原因:地处山区,河流落差大;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流域面积狭小(原因:河流两岸山脉(分水岭)较为靠近。(或地处峡谷,山高谷深)), 二、湄公河下游流域特征:河网密布,入海河道多 (原因:地势低平,河流径流量大)
湄公河梯级电站主要集中于中下游河段。上游水电站稀少的自然原因:上游地区地形陡峻,工程难度大;地质灾害多,不利电站安全。
对该河流域进行开发主要以水力资源的开发、 水上通航、旅游观光、边境贸易等。
湄公河主要水文特征:河流水主要来自雨水(源头附近有高山冰雪融化水);夏半年形成丰水期,冬半年形成枯水期;河流水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上游植被良好河流含沙量较小;流经热带地区河流不结冰、无凌汛。
湄公河主要水系特征:湄公河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区,干流主要向南流;上游流经高山峡谷区,河流支流较短小,支流少,流域面积小。中下游支流多且支流分布不对称,流域面积大。河道比较弯曲。河流入海口附近水网稠密。
湄公河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大;湄公河河道经过整治可发展内河航运;优美的自然风光还可发展旅游业。
湄公河地形可分为5个区:北部高原、安南山脉(长山山脉)、南部高地、呵叻高原和湄公河平原。北部高原包括老挝北部,泰国的黎府和清莱省山区,到处是崇山峻岭,高程达1500~2800m,只有少量的高地平原和河谷冲积台地。安南山脉从西北向东南延伸800余km,北部和中部的山坡较陡,南部为丘陵地区。南坡和西坡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雨量较大,而中部河谷较干旱。南部高地包括柬埔寨的豆寇山脉,东面为绵延山地,西南为丘陵地。呵叻高原包括泰国东北部和老挝的一部分,为长宽各约500km的蝶状山间盆地,支流蒙河和锡河流经这里。湄公河平原为大片低地,包括三角洲地区。
在当地被称为昂曲和札曲的上源,发源於青海省南界唐古拉山中海拔4,900公尺(16,000)馀的高地。它们向东南流经西藏昌都地区。被称为澜沧江的主河朝南面下泻,穿越被侵蚀切割成丘陵和谷地的云南高原,到达景洪南面一点,成为中缅界河。河水接著朝西南方向奔流;长201公里(125哩)馀的河段形成缅甸、老挝之间的边界。
缅甸以下流域可分为6个主要部分――北部高地、呵叻高原、东部高地、南部低地、南部高地与三角洲。下游流域植被的多数属热带阔叶树种,不过随著纬度与地形的不同,也出现不同的个别树种。
北部高地有高褶皱山岭,高约海拔2,743公尺(9,000),许多山岭山坡陡峭。永珍下游东-西向河道的南面为呵叻高原,几乎囊括了湄公河流域在泰国的所有部分,以及在老挝的湄公河支流的下游。这是一片起伏和缓的丘陵,与平坦的冲积平原纵横交错。东部高地是安南山脉的组成部分,山中河流从西面注入湄公河。在越南的奇山(Ky Son,孟仙〔Muong Sen〕)与柬埔寨的桔井(Kracheh)之间的大部地段,分水岭构成东面的越南与西面的老挝和柬埔寨之间的边界。
南部低地与老挝巴塞(Pakxe)下游湄公河两边均毗连。湄公河在孔南瀑布(Khone Falls)猝然一跌流入柬埔寨。在孔南瀑布与桔井之间,激流险滩与冲积平原交错。在磅湛(Kampong Cham)以下,河床坡度变缓,河水流经其锢钠皆系墓憷寤T诮鸨吒浇毓佑攵蠢锶(Tonle Sap)汇合,并通过後者与洞里萨湖连接起来。洞里萨河的流向因季节而异。在汛期高峰,当湄公河水位高时,水经洞里萨河流入湖中,湖面在此时从2,590平方公里(1,000平方哩)馀增加到约10,360平方公里(4,000平方哩)的最大面积。在旱季,当洪水退去时,洞里萨河逆向朝东南泻入湄公河中。洞里萨湖是一个高产渔场。
柬埔寨西南部的象山山脉与豆蔻(Kravanh)山脉组成南部高地。洞里萨河的几条支流发源於这些高地。湄公河在金边以下分为两条支流U湄公河自身与巴塞河。三角洲自此一直伸展到海边。三角洲总面积约为64,750平方公里(25,000平方哩),分为3大段。
干流河谷较宽,多弯道,经老挝境内的孔(Khone)瀑布进入低地,到柬埔寨金边与洞里萨(TonleSap)河交汇后,进入越南三角洲。河流过金边后分成两条汉河,一条叫湄公河,一条叫巴塞河。在河口附近,湄公河又分成3条汊河人海。湄公河最大支流是泰国境内的蒙河,该河发源于呵叻府,河流先向东北流,然后转向东流,最后在空坚附近注入湄公河,河流全长550km,流域面积15.4万km2,多年平均流量720m3/s,其最大支流是锡河。
湄公河另一条较大支流是洞里萨河,该河发源于柬泰边境,河流向东南流,最后在金边注入湄公河。金边附近分成前江与后江,三角洲上再分六支,经九个河口入海,故入海河段又名“九龙江”。大部分河槽深切,多峡谷,适宜建坝。湄公河涨水时,水注入洞里萨湖,湖面积由2590km2增加到7700km2,而在冬季,湄公河水消退后,水从洞里萨河流人湄公河。洞里萨湖和洞里萨河可以通航。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