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水俣病提醒人类什么?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2-01 11:38   点击:60  编辑:yyns   手机版

海洋的确是一座宝库。海洋宝库里的宝物中,有些是可以再生的,永远不会枯竭,如海洋能源。有些宝物的存量非常大,人类消耗的微乎其微,丝毫不致影响存量,如食盐。可是有些宝物就不能毫无计划地开发了。如石油、天然气,按目前开采的速度;一二百年内就会用完了。还有些宝物虽然是可以再生的,但是已经过度开发,资源一旦被破坏就难以再生,如水产资源。而清洁、健康的海洋环境更是宝中之宝,是比一切别的资源更为重要的资源,环境若是被污染了,海洋这个宝库就永远不能再聚宝。

海洋水体庞大。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海洋水体的容量可以看做是无限的,有非常大的自净能力,能够把排到海水里的一切物质稀释,使它们分解成无害的物质,或者沉到海底。海底的海流速度很小,把废物抛到海底就不会被冲出来,扩散到别处。于是,人们把海洋当做废物垃圾场。

人们生活产生的污水由各家各户的下水管汇入下水道,流进河流,或者直接排进海中。这些污水中有大量腐烂了的有机物,还有洗涤剂。有机物和洗涤剂中所含的磷酸盐都是营养物质,它们会使海水过营养。洗涤剂中还有些对海洋生物有害的其他盐类。每家排出的废水虽然不多,可是千家万户排出的废水就很可怕了。

工业生产中产生大量废水,尤其是造纸、制糖、酿酒、纺织、印染等工业排出的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特别大,这些污水有时发黑、发臭、起泡沫。冶金、电镀.等重工业的废水中的金属化合物,大多数都有毒性,尤其是汞、镉、铜、铅等的化合物对人类的危害更大。废水中还有大量石油制品,估计每年从各种渠道进入海洋的石油就达1000万吨。农田施放的化学肥料、无机和有机农药中也有相当大的部分随着灌溉用水从沟渠中排出,或者渗入地下,最后汇到河流里排入海中。工业产生的废气中的酸性物质还会溶解到大气中的水滴中,使落下的雨滴都是带有酸性的“酸雨”。发电厂排出的冷却水由于温度比周围的海水温度高,也会污染生态环境。就连海滨水产养殖业排出的水因为有机物质含量高,有时还带有病毒或细菌。

人们在海底倾废场倾倒的固体废物、疏浚港口和航道挖出的泥沙等,也会慢慢扩散,悬浮在海水中。使放置在海底的核工业废料渗露出来,带来放射性污染。

陆上百川汇大海,就这样把陆上的污染物带进海中。再加上海底油气开发飞速发展,钻探、生产时难免有一部分油气漏到海洋中。而且陆上生产的石油有60%是用油轮跨洋运输的,运输过程中也会有泄漏和洗舱残油。油轮发生事故时,大量原油溢入海洋,后果更为严重。

由此而知,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从各个途径使海洋受到污染,已经到了海洋本身难以自净的程度。

1953年发生在日本的“水俣病”使人们开始认识到海洋被污染的危险。当时熊本县水俣湾旁的居民得了一种神经性疾病,患者听觉失灵,手指颤抖,发狂、痉挛,死亡率高达37%。后来发现其起源是附近工厂排出的污水中含有汞的化合物,流入海中以后,有些鱼把汞富集在体内,含量比海水中高许多倍,人吃了这种鱼就中毒发病了。水俣病提醒了人类,海洋的自净能力不是无限的,不能再毫无顾忌地向海洋排放废物。

人们通过科学研究,发现海洋受到污染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有毒物质,像重金属化合物,含磷、含氯的农药不易分解,会长期存留在海水中,或沉在海底沉积物中,达到有害的浓度就会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很多生物,如藻类、贝类、鱼类有富集有毒物质的能力,它们本身不会死亡,但人吃了这些有毒的生物后就会中毒、生病甚至死亡。如今农药在海洋中已经分布得相当广了,就连生活在遥远南极的企鹅体内都能检出一种剧毒农药多氯联苯,可见污染的严重性。

石油污染也是对海洋环境的严重危害。1升石油在海中氧化降解需要消耗40万升海水中的溶解氧,这就夺去了大量海洋生物生活所需要的氧,使生物窒息而死。石油污染还能使鱼类丧失生殖能力;使海鸟羽毛粘连,难以飞翔;使海兽沾满油污,最终难逃厄运。石油中还有致癌物质,它富集在海洋水产体内,人吃了要患癌症。又黑又浓的原油要是沾到海滩上,那就更加不可收拾。

有机物分解产生的营养物质和硝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硅酸盐等营养物质浓度过高也会变成污染,引起灾难。例如硒的化合物含量较高时,一些繁殖特别快的藻类疯长,产生“赤潮”,海面上布满藻类,颜色都改变了,发红发臭,不仅把别的生物需要的氧消耗光,还能排出毒素,使海洋水产大量死亡。电厂的温排水、悬浮在海水里的固体垃圾、泥沙颗粒,都能使海水透光性减弱、溶解氧减少,影响海洋生物的新陈代谢。

我们平时使用的易拉罐、塑料瓶、塑料袋等废物在海水中也不容易降解。它们能存在很长时间,被海洋生物吞食就会危及它们的生存。还有挖泥、疏浚的废土不恰当地倾倒在海流比较强的海底,也会随着海流扩散,往往淤塞航道,或者改变海岸线。

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所造成的后果,人们一时不易察觉,但等到危害严重时,治理和恢复就很难了。例如过度捕捞造成的海洋水产资源的破坏,砍伐海岸带红树林,造成红树林生物基因资源的破坏,热带海洋中珊瑚礁的破坏都是许多年后也难以恢复的。

人类已经认识到海洋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了。联合国1992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发展首脑会议,提出“21世纪议程”,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人类应该对自己的前途、自己的子孙后代负责。人类不能盲目地只顾发展,不管环境。应该在开发的时候,分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把环境的健康和经济的发展统一起来来考虑,在发展各种产业、建设物质文明耐,保护好环境,创造、维护健康的环境。

海洋环境对人类至关重要。海洋大规模开发的历史比陆地的开发短得多,海洋受到的污染还比陆地轻,更需要及时注意,防止海洋环境受到进一步污染,使海洋宝库能永远聚宝,海洋开发能永远持续下去。警戒污染的卫士要控制、治理环境污染,首先要建立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经常地监测海洋环境受污染的状况,弄清主要的污染源,研究污染扩散的方式和途径,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海洋环境的本底,也就是未被污染以前的原始状况对分析污染问题是有用的。科学家不远万里到南极附近的大洋里,调查远离人类活动的海水中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作为最基础的资料。在海岸带建设新的工厂时,事先要调查附近海区的水文、化学、生物、地质条件,一方面提供设计依据,另一方面也为研究建厂后对环境的影响积累原始数据。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对沿海的环境作了周密的调查,同时建立起长期监测海洋环境的网络。

在典型的海域布设监测环境用的浮标,或者建立监测用的平台,上面装有仪器,专门监测海洋水质。除了观测海洋水文要素,像温度、盐度、海流、波浪等以外,重点测量的水质要素有酸度、溶解氧含量、海水的浊度、化学耗氧量、生物需氧量、各种重点污染物的浓度、油的浓度和种类等。有些量,像酸度、溶解氧,已经能用电极和特制的膜做成传感器,连续地测量。而另一些量,特别是痕量的污染物,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传感器来连续、快速地测量,现在采取把化学分析实验室搬到现场的办法,用自动的电化学、光谱分析的方法在现场代替人进行测量。随着光纤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激光和光纤还能做出新的传感器来,日本已经有全部用光纤监测的海洋污染监测站。在监测浮标或平台上的计算机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采集一次数据,把它储存起来,或者通过通信手段把数据传递出来。在污染的情况超过警戒限度时,还会自动发出警报。在河流的入海口、污水排海出口、水产养殖区附近、工厂附近、电厂温排水入海口等污染比较严重的海区都应该设置监测站。根据海洋学理论还可以建立模型来模拟污染物的扩散情况,帮助决策人决定采取什么防治措施。

卫星和航空遥感的方法也常常用来监测污染。用电磁波可以探测到海面上的油膜,并且能测出油膜的厚度。用遥感光学仪器可以发现海面上的油膜、赤潮,还可以看到悬浮物扩散、分布的状况。遥感方法最适宜用于经常的监测、监视。

石油是由很多种烃构成的,分辨出海面溢油的构成,可以了解油的种类,从而确定油污染的来源。根据各种烃的荧光性质的差异,可以把各种典型烃的光谱作出“油指纹”档案,在分析溢油事故、找出溢油责任者时是很有用的。

有些海洋生物富集某种污染物的本领特别大,例如贻贝能富集重金属。于是用它作为重金属污染的指示生物,采集贻贝样品,分析它的肉里所含的重金属含量,比直接分析浓度非常低的海水要容易、准确得多。

还有一种鱼,视觉不好,在海水中发出电脉冲定位,它发出的电脉冲随着海水中污染程度而变化,检测这种鱼的电脉冲,就能发现污染是否有变化。

举一反三,将来还可以找到更多、更好的办法,从各个方面来监测海洋环境的污染状况。

遏住污染的源头各种有毒的物质大部分是从陆地上排到海洋里来的,它们一旦进入海洋,溶解或悬浮在海水里,就难以治理了。因此,最根本的治理海洋环境污染的办法是遏住陆源污染的源头。

对于能产生有毒物质的工业,不能因噎废食,而应该改进工艺,尽量减少废物以及减少废物中所含的有毒物质。通常把工厂产生的废渣、废水和废气叫做三废。最理想的办法是把废渣集中起来,开发一些回收技术,把它里面的化学物质提取出来,化害为利,生产有用的化工产品。最后没有其他利用价值的废渣可以加压制成建筑材料,既不至于占用土地堆放,又可以省掉制造建筑材料的原料和燃料。含有有机质的污泥可以放在会旋转的圆桶形窑里,通热空气烘干,使它变成颗粒状,这种颗粒可以作为燃料。对于废水,要进行化学、生物处理。加化学药剂,使其中的一些化合物与药剂起化学反应,变成无毒的化合物而沉淀下来,从这些沉淀物中可以提取一些有用的物质。剩下的污水中主要含有有机污染物,可以用氧化和生物降解的办法来净化。生物净化的方法很多,例如用厌氧发酵技术或者喷洒细菌的技术,使废水中残留的有机物被细菌改造而与水分离。最终,使尽浑身解数,可以使净化的水恢复清澈的本来面目,而且生物可以在里面生存。净化了的水又可以循环使用。这些净化技术产生的废料是无毒的,不会造成新的污染,还有一部分可以当作肥料,或制成有用的化工产品。日本的东京湾、英国的泰晤士河、德国的易北河都曾经是漆黑的、没有生命的水体,经过多年治理,已经重新变成清水,海洋生物又回到那里生长。我国沿海水质总的来说是比较好,但是在大城市工业密集的地方,岸边、河口的海水的污染已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了,需要从根本上治理,从处理废渣污水做起,控制住源头,使海洋环境得到改善。

城市的排污口应该尽量建在海水比较深、距岸比较远、海流和波浪能迅速把排出的污水扩散稀释的地方,排污口安放在海底,这样可以尽量减小排污口的污染。发电厂的冷却水应该尽量循环使用,减少排海量。利用余热发电、取暖或淡化海水,降低排出的水的温度,是一举两得的事。用海水冷却代替淡水冷却,可以节约淡水,也可使排出的水不至于冲淡附近的海水。

接触海水的海洋工程结构和船舶上涂的防腐、防污涂料也要用不溶于水的、无毒的。过去常用的含有机铜、有机锡的防污涂料已逐渐让位于生物涂料,这种涂料入水后表面有一层细菌构成的黏膜,能阻止附着生物生长。

农业废水是重要的污染源,减少这种污染的方法也是从源头做起,采用科学施肥、施农药的方法,不要平均抛撒,而是集中施到作物最需要的地方,采用先进的喷灌、滴灌等灌溉技术。这样,可以节省用肥、用药、用水,产生的污水和污染少,也达到节约的目的。还应该禁止使用毒性大、不容易降解的滴滴涕等农药。

选择倾废场时,要妥善调查海域,选择海流小,尤其是没有上升流的海区,要求远离港口、航道、主要渔区,还要注意当地没有发生地震、浊流、断层等地质灾害的可能。对于倾倒核废料的倾废场,更应该选在大洋深处的海盆,海流极小、水体平静的地方,还要把核废料密封在容器内,不要使放射性泄露出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