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1)说出进入三角洲后,伊犁河在水文和水系上的变化 (2)曾有学者如此评价“伊犁河三角洲是巴尔喀什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1-20 20:14   点击:206  编辑:yyns   手机版

一、(1)说出进入三角洲后,伊犁河在水文和水系上的变化 (2)曾有学者如此评价“伊犁河三角洲是巴尔喀什

伊犁河水文特征:1. 属于内流河;2. 流量季节变化大,夏季流量较大,冬季流量较小;3.夏季为汛期;4.冬季河流结冰; 5.含沙量较小。

伊犁河流尚在天山北支婆罗科努山与南支哈尔克山之间,最后经哈萨克斯坦注入巴尔喀什湖,其入湖水量占到总入水量的75% -80%左右。

二、为何巴尔喀什湖西部是淡水,东部是咸水?

巴尔喀什湖是一个内陆湖,位于中亚哈萨克斯坦东部,整个湖区属大陆性气候。萨雷姆瑟克(Sarymsek)半岛从南岸伸向北岸,把湖面分为两个水域,西半部广而浅,东半部窄且深。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主要有一下几个原因:

1.伊犁河从南面注入湖的西半部,接纳了大量的来自天山的冰雪融水注入巴尔喀什湖西部,伊犁河源远流长,水量较大,构成巴尔喀什湖主要水源,平均含盐量仅有1.48‰。占总入水量的75% 至80% ,而湖东部因缺少河流注入,其蒸发量大大超过河水补给的数量,平均含盐量也达到10.42‰。这是造成巴尔喀什湖东西两半部咸淡明显不同的根本原因。

2.该湖地处中亚心腹地带,气候极度干燥,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整个湖区属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水温西部为10摄氏度,东部为9 摄氏度,西部年降水量约430 毫米,东部年均降水量120毫米,东部湖水大量蒸发而使湖水含盐量增多。

3.西半部湖水清澈,东半部含盐分较高,两湖之间有一狭窄的水道相连。由于中间湖区比较狭窄,所以东西两边湖水水体交换比较慢,东部的咸水和西部的淡水间无法很好的相互交流。这是巴尔喀什湖水东西两半部不同的又一个原因。

4.西部有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水汽通过河西走廊,阿拉山口常年深入,形成降水,而东部离大西洋比较远,水汽难以到达。

三、地理(有关巴尔喀什湖)

巴尔喀什湖位于亚洲中部,是一个内陆冰川堰塞湖。流经流经中国新疆的伊犁河,接纳了大量的来自天山的冰雪融水注入巴尔喀什湖西部,占总入水量的75% 至80% ,而湖东部因缺少河流注入,加之湖区气候干旱,远离海洋,湖水大量蒸发而使湖水含盐量增多,因而形成了西淡东咸的一湖两水现象。而产生这一罕见奇特现象的原因得从巴尔喀什湖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该湖地处中亚心腹地带,气候极度干燥,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本应形成内陆咸水湖泊。但是,巴尔喀什湖有其特殊之处,其一,在湖泊西半部,发源于天山山脉的伊犁河自东而西注入该湖。伊犁河源远流长,水量较大,构成巴尔喀什湖主要水源,平均含盐量仅有1.48‰。而湖泊东半部仅有湖东岸的巴尔喀什湖盆地与阿拉湖盆地接壤处;北岸同哈萨克丘陵毗连,是岩石高地,有古代阶地的痕迹;南岸是低凹的沙地,芦苇丛生,中多小湖沼,经常被湖水淹没,日益沙漠化。却没有大河注入,其蒸发量大大超过河水补给的数量,平均含盐量也达到10.42‰。这是造成巴尔喀什湖东西两半部咸淡明显不同的根本原因。其二,巴尔喀什湖是一个东西狭长的湖泊。从地图上量算,东西长约600公里,南北最窄处只有十几公里。这就影响湖水水体的交换,东部的咸水和西部的淡水间无法很好的相互交流。这是巴尔喀什湖水东西两半部不同的又一个原因。因此,巴尔喀什湖在世界内陆湖泊中是一种十分罕见的湖泊。

四、巴尔喀么湖为什么一半咸水,一般淡水?

巴尔喀什湖地处中亚腹地,气候极度干燥,蒸发旺盛,本应形成内陆咸水湖。但是特殊的地理条件和狭长的湖泊形状,造就了该湖与众不同的特色。

首先,发源于我国天山山脉的伊犁河自东向西注入巴尔喀什湖的西半部,提供了该湖75%~80%的入水量,再加上其它较大河流的注入,大量的淡水对湖水起到稀释作用,使得西半部湖水平均含盐量仅为1.48‰;而湖泊的东半部却没有大河注入,其蒸发量大大超过降水量和河水补给量,平均含盐量高达10.4‰。这是造成巴尔喀什湖东、西两半部咸淡明显不同的根本原因。

其次,巴尔喀什湖是一个东西狭长的湖泊,东西长约600千米,而南北宽8千米~70千米,湖泊中部有一半岛,半岛以北的湖峡,把湖面分成了东西两部分。西半部广而浅,东半部窄且深。两湖之间仅有一狭窄的水道(宽约3.5千米)相连,这就影响了湖水的水体交换,使东部的咸水和西部的淡水之间无法很好地互相交换。这是巴尔喀什湖湖水东西两半部盐度不同的又一重要原因。

随着伊犁河流域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上游水库的修建,伊犁河河水入湖量将大大减少。这样,巴尔喀什湖的湖区面积也将随之不断缩小,湖水的盐度也将不断升高。

五、为什么巴尔喀什湖河流注入部分水深 里海河流注入部分水浅???

巴尔喀什湖和里海都是地壳运动形成的湖泊,因此其水深主要取决于地壳运动而非河流泥沙沉积。

一、巴尔喀什湖,中国古称夷播海,是位于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南部的一个内流湖,是世界第四长湖。它东西长约605公里,南北宽8~70公里,西部宽27~74千米,面积1.83万平方公里。中部的萨雷姆瑟克半岛从南岸伸向北岸,把湖面分为两个水域,西半部较广阔而水浅,东半部较狭窄且水深。湖的西半部宽27~74公里,湖水为淡水,水深不超过11米;湖的东半部宽10~19公里,湖水为咸水,水深达26米。

二、里海的湖底深度不同,北浅南深,湖底自北向南倾斜,北里海面积99404㎞²,是海中最浅部分,平均深度为4~6米,在与中里海的分界沿线最深达20米。海底由单调的波形沉积平原构成。中里海面积137918Km²,形成不规则盆地,西坡陡峭,东坡平缓。最浅部分--深度达101-140米的大陆棚--沿两岸延伸,最西面的坡由于水下塌方和峡谷而沟壑纵横。阿普歇伦暗滩为一沙洲和岛屿带,从水下古老的岩石上面升起,是向面积约149,106Km²的南里海盆地过渡的标志。一系列水下山岭打破北部地形,但盆地底部其他地方为一坦荡的平原,而里海最深处则在此。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