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貌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喀斯特地貌多奇峰异洞等奇 特的自然景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但该地形区地表崎岖、交通不便、土壤贫瘠、岩层保水性能差,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干旱地区喀斯特处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干旱气候区,终年气温较高,雨量稀少,植物缺乏,因此其喀斯特现象发育微弱,由于还有少量地下水的存在,而且水中含有较多的硫酸根离子,因此喀斯特作用仍能进行,不过地貌发育极差,偶有小型孔洞出现。
喀斯特地貌是在水长期的溶蚀下而形成的。其形成过程是石灰岩中碳酸钙和水、氧气发生反应形成碳酸氢钙,而碳酸氢钙会溶于水,从而形成了空洞。喀斯特地貌在我国西南地区分布比较广泛。
喀斯特地貌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埋藏着大量的古生物和古人类化石,或成为储存铝土矿、砂矿及油气的良好场所,因此喀斯特地貌具有重大的科研意义与生产价值。

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
主要集中在云贵高原和四川西南部。在中国,作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物质基础──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石、白云岩、石膏和岩盐等)分布很广。据不完全统计,总面积达200万平方公里,其中裸露的碳酸盐类岩石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7。
埋藏的碳酸盐岩石面积约70万平方公里。碳酸盐岩石在全国各省区均有分布,但以桂、黔和滇东部地区分布最广。湘西、鄂西、川东、鲁、晋等地,碳酸盐岩石分布的面积也较广。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