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三大喀斯特地貌?
在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入选世界自然遗产,这三个地方都是喀斯特地貌。

中国喀斯特地貌美景有很多,除了上面三大喀斯特,贵州兴义万峰林、云南罗平峰林、四川黄龙、广西漓江、广西桂林、贵州黄果树瀑布、湖南张家界等都是让人流连忘返的喀斯特景点。

云南石林在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内,是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也被称作世界第一奇观。石林在2.7亿年前形成,是世界喀斯特地貌的精华,云南石林面积有350平方公里,少数民族的风情、物丰景奇,云南石林由飞龙瀑、长湖、圭山、月湖、黑松岩、奇风洞以及重要的石林共同组成,这里有山有水,有瀑布有湖泊,有独特的石林也有玄妙的奇风洞。

这里的喀斯特地貌演化历史最久远,分布也最广,类型最齐全,形态最具独特的古生代岩溶地貌群落,这里的风景包含奇、险、秀、幽、旷、雄等,云南石林也是阿诗玛的故乡,阿诗玛是云南彝族地方传统民间文学,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的风景秀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仅适宜人们居住,也适合人们来旅游。

贵州荔波的喀斯特地貌是典型的锥状克斯特,在贵州省东南,是贵州高原和广西盆地过渡带,贵州荔波县这里的喀斯特也拥有完好的生态系统,典型的峰丛喀斯特和峰林喀斯特景观呈现有序的排列,通过研究其排列能推测地貌演化与递变。这里是大陆型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拥有丰富动植物,这里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原始森林,对保存生物多样性拥有非常大的价值。

重庆的武隆,由名字可知,在我国重庆市的武隆县,这里不仅是喀斯特重要组成,是深切型峡谷典型代表。这里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串珠式天生桥群,还有天下第一栋芙蓉洞。

我国的喀斯特地貌美景有很多,喀斯特地貌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主要的成分是碳酸钙,与二氧化碳和水一起发生化学反应成为碳酸氢钙,碳酸氢钙能溶于水。

我国的喀斯特地貌分布非常广泛,面积也较大,面积最大的在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和青海等地区,在我国东北部也有喀斯特地貌分布。不同地区的喀斯特都非常值得研究和观看
二、喀斯特地貌的特点
喀斯特地貌的特点是地表崎岖、土壤十分贫瘠,不利农业发展,因此在云贵高原有“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I银”的俗谚。
但其千沟万壑的特色却十分受到观光客青睐,喀斯特地貌主要特征体现在溶洞、天坑等地理现象。按出露条件,喀斯特地貌可划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这三种。
地貌形成原因
喀斯特地貌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形成条件,气候,降水,温度和气压影响水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从而影响岩溶作用,生物,动植物给土壤提供有机质,土壤中的有机质氧化和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影响岩溶作用。构造,岩层的产状和节理构造等,有利于水的垂直流动,从而影响岩溶作用。
三、什么是喀斯特地貌,喀斯特景观都有什么特点?
喀斯特地貌指的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大喀斯特作用。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
喀斯特地貌地面往往奇峰林立,常见的景观如石芽、石沟、石林、峰林、落水洞、漏斗、喀斯特洼地、溶洞、地下河等。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溶岩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成因原理:
喀斯特地貌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
四、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碳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为91-130万平方千米。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

我国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广西桂林、阳朔一带。桂林位于一个巨大的褶皱盆地中,这一地区石灰岩厚度大、质地纯、降水丰沛,漓江穿盆地而过,流水对石灰岩的溶蚀作用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岩溶地貌景观。
喀斯特地形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碳酸钙+二氧化碳+水→碳酸氢钙---CaCO3+CO2+H2O=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2007年6月27日,正在此间举行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经过审议,同意将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和重庆武隆“捆绑”申报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①喀斯特地貌在世界范围内,主要分布在九个地区:南斯拉夫的迪纳拉山区,法国中央高原,俄罗斯的乌拉尔山区,澳大利亚大陆南部,美国肯塔基和印第安纳州,我国的云贵高原及滇南谷地,古巴、牙买加和越南中北部地区。
②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③卡斯特地貌的主要分类:
1. 按出露条件,喀斯特地貌可划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这三种。
2. 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五种。
3. 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四种。
喀斯特地貌形成原因,你了解过吗,还有哪些地区有着类似的地貌呢
那里有以大量碳酸钙为主的沉积岩与大量水资源,那里就有喀斯特地貌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