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如何趋利避害的开发喀斯特地质景观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1-22 04:48   点击:144  编辑:yyns   手机版

喀斯特地质的地表崎岖、土壤十分贫瘠,不利农业发展,因此在云贵高原有“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两银”的俗谚。但其千沟万壑的特色却十分受到观光客青睐。目前巴尔干半岛及中国重庆、广西、贵州、云南一带均有喀斯特地形的存在,其中重庆-贵州的武隆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为联合国自然遗产。

该种地形地理学家最早在克罗地亚喀斯特高原做有系统的研究,因此又称喀斯特地质。

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气候暖湿的石灰岩层分布区。较著名的区域有中国广西、 云南和贵州等省(区),越南北部,南斯拉夫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区,意大利和奥地利交界的阿尔卑斯山区,法国中央高原,俄罗斯乌拉尔山,澳大利亚南部,美国肯塔基和印第安纳州,古巴及牙买加等地。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约91~130万平方千米 。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有著名的云南石林。

喀斯特矿泉、温泉富含有益元素和气体,有医疗价值。喀斯特洞穴和古喀斯特面上各种沉积矿产较为丰富,古喀斯特潜山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喀斯特地区的奇峰异洞、明暗相间的河流、清澈的喀斯特泉等,是很好的旅游资源

中国喀斯特地质地区的环境问题

1.石漠化问题 热带亚热带湿润与半湿润气候条件,溶岩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土地退化的极端表现。

2.缺水问题

3.地下水污染 岩溶地区人类活动,常在地下河系统的汇水区,而地表水常通过落水洞排入地下,缺乏过滤作用,岩溶水极易受到污染,中国南方多地下河已变成下水道。

4.地面塌陷

(1)基岩塌陷 : 分别有地下河塌陷、矿产开采塌陷、蒸发岩溶石塌陷。岩溶上松散沉积层中的塌陷 : 地下水位坡动引起土中潜蚀,产生土洞,导致塌陷。(抽水、气候变化、水库蓄水)

(2)震动 : 工程施工。(广西贵港市樟木镇塌陷)

5.洪涝

(1)季风区降水分配时间不均匀(5-9月降水占全年75~85%)

(2)岩溶地下水系发育

(3)水土流失,泥沙淤塞地下河咽喉部位

(4)大江大河上建水库,地表水沿地下河倒灌以致其内涝问题加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