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黄土高原地表的景观有什么特点?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1-19 18:03   点击:66  编辑:yyns   手机版

一、黄土高原地表的景观有什么特点?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原因有这么几个:从土壤说,黄土垂直解理,土质疏松从降水来说,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流水侵蚀大从地形上来说,黄土高原处于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落差大,流水快。

从气候来说,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水土保持效果差。综上所述,流水侵蚀严重,造成了千沟万壑的状况。

黄土高原地表的景观特点有:千沟万壑;严重的水土流失。 成因是:

1. 黄土土质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2. 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

3.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

4.开发历史久,人口增长快,过度开荒种地,过度放牧。

二、黄土高原四种地貌类型是什么?

黄土高原四种地貌类型:塬、梁、峁和川。

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

黄土高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利耕作,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黄土高原之上孕育了黄土地独特的文化,产生了以“窑洞”为代表的民居和以信天游、安塞腰鼓为代表的民间文艺。

黄土高原

窑洞文化

黄土高原之上,沟壑纵横之间孕育着黄土地独特的文化,遍布在黄土高原沟沟壑壑上的窑洞,便是这种文化的直接体现。窑洞,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形式,具有十分浓厚的汉族民俗风情和乡土气息。

陕北的窑洞分为土窑洞、石窑洞、砖窑洞、土基子窑洞、柳椽柳巴子窑洞和接口子窑洞多种。窑洞是陕北一种古老的民居形式,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的居穴。

三、黄土高原四种地貌类型

黄土高原基本的四种地貌是塬、梁、峁和川。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

黄土高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利耕作,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黄土厚度在50~80米之间,最厚达150~180米。黄土高原之上孕育了黄土地独特的文化,产生了以“窑洞”为代表的民居和以信天游、安塞腰鼓为代表的民间文艺。

黄土高原东西长1000余千米,南北宽750千米,包括中国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位于中国第二级阶梯之上,海拔高度800~3000米。黄土高原属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大地构造单位主要包括陕北陇东地台、华力西褶皱带、太平洋式燕山褶皱带、陇西地块、中条山地块、吕梁山地块和汾渭下游沉带等,并以秦岭地轴和鄂尔多斯地台为南北二大界线。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