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豫东平原种植面积最广的粮食作物
豫东平原处于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之一的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属于地理意义上的北方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春季干旱少雨、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日照充足以及冬季寒冷干燥的特点,年平均降雨量约为711.9毫米左右。
从地貌类型来看,豫东平厚主要为黄河冲积平原区,在黄河未改道之前黄河干流在此流经,地势较为平坦。黄河改道汇入渤海以后,受“地上悬河”的影响,大堤成为了黄河下游河段的分水岭,因此黄河下游支流甚少,基本上只剩下黄河干流。
二、豫东平原属于华北平原吗
河南大部为平原。但河南并非单一地形特点,省内也有山地、丘陵、水面构成。河南地处中国中部,有中原之称,河南简称豫,远古时期森林茂密有野象出没,故简称豫。河南省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分布。河南大部处黄河以南,省内有淮河流经。
三、豫东平原是怎么形成的
周口:原名周家渡口,有600余年的历史,因1403年至1424年一周姓船户在沙河来回摆渡而得名,市区处于沙河,颍河,贾鲁河,三川交汇处,所以被称为川汇区。
第一:河南,以黄河之南而得名。
第二:市内主要的河流“沙颍河”由于境内河道纵横,水上运输极为便利,周围数百里的农副产品都在此销售或者经过水运转销各地。
第三:周口也以河南四大名镇之一而称誉中原,更有了“小武汉”之别称。《周口市志》记载了当时沙颍河的繁荣景象
四、豫东平原面积
1.豫东属于河南省
2.豫东指河南省东部地区,包括开封市、商丘市、周口市3座地级市以及永城市、兰考县、鹿邑县在内的省直管县(市)。截至2015年,全区总面积29107平方公里,总人口2062.57万人。
3.豫东历史文化厚重。开封、商丘均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开封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老子、墨子、庄子、惠子等古代圣贤名人均诞生在豫东地区。
豫东资源丰富。豫东地处华北平原南部,平原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99%以上,粮食产量占河南省的30%左右;煤炭资源储量居河南第一位;森林覆盖率居全省前列;豫东地区亦是河南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新兴工业基地,汽车制造、生物医药、能源加工、制冷装备、体育器材、新型材料、金刚石、现代物流、纺织服装等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并做大做强,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豫东城市发展快速。开封是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区内有商丘、开封两座百万人口大城市。
豫东区位优越,交通便利。陇海铁路、京九铁路、漯阜铁路、郑徐高铁、商杭高铁、郑合高铁、京九高铁、连霍高速、济广高速、宁洛高速、大广高速等国家交通干线纵贯全区,是全国交通路网密度较大的地区之一
五、豫东平原是哪里
月季、蔷薇、棣棠、珍珠梅、紫荆、玉兰、女贞、枸骨、海桐、连翘、迎春复、榆叶梅、碧桃、紫叶李、樱花、美人梅、梅花、腊制梅、海棠、绣线菊、扶芳藤、牡丹、芍药、紫叶小檗、知黄刺玫、玫瑰、白鹃梅、海州常山、火棘、黄栌、冬青、黄杨、卫矛、木槿、柽柳、紫薇、山茱萸、丁香、流苏、锦带花、金银木以及众多一道二年生草本花卉。
六、豫东平原农村图片
豫东平原位于河南省东部,面积约7.5万平方公里,这里地势平坦,是华北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西起太行山和豫西山地伏牛山脉东缘,东部和北部直抵省界、南北长约500公里、东西宽约100公里~260公里,比我国宁夏省(6.64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还要大,约占河南全省总面积的45%,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平原。
七、豫东平原海拔
河南地形西高东低,处于我国地形的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高差悬殊,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全省土地总面积16.7万km2,其中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6.6%,丘陵面积占17.7%。平原面积占55.7%。本省西北和西部以山地为主,主要山脉有太行山、小秦岭、崤山、熊耳山、外方山、伏牛山等,山体地形复杂,地势起伏较大,海拔高度大多在1000~1500m以上,座落在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海拔2413.8m,为本省最高峰。在中山地的外围是海拔200~1000m的低山和丘陵。本省中东部是平坦广阔的大平原,为我国地势第三阶梯的一部分,地形起伏缓和,略向东南倾斜,海拔在200m以下。
1、山地
本省的山地多分布在西部和南部,主要有以下几条山脉。
(1)太行山脉:分布于本省西北部边缘地带,整个山脉呈一向东南突出的弧形带状,长约180km,北部最宽处可达50km,西部最窄处不到5km,山脉的主脊地带主要由寒武—奥陶纪灰岩构成为中山类型,海拔多在1500m以上。林州市以西的太行中山系断块构造中山,山势异常陡峻,济源市以北的太行山地,山体峻峭,海拔多在1600~1800m之间,其中鳌背山主峰海拔1929.6m,为省境内太行山最高峰。在太行山主脊以东和以南,山势明显降低,广泛分布着低山、丘陵、拗陷盆地和河流谷地,较大的盆地有林州盆地、临淇盆地、原康盆地、南村盆地等,纵横约10~25km,地势平缓。
(2)小秦岭山脉:该山脉分布于灵宝市境内,是西岳华山的东延部分。东西走向,东至宏农涧河之谷缘,长约30km,山体雄伟高峻,海拔多在2000m左右。山脉西段的老鸦岔海拔2413.8m,为本省最高峰,由花岗岩组成。小秦岭北侧受华山北麓大断裂切割,山高坡陡,山势挺拔,南坡较北坡稍缓。两侧的河谷或沟谷下切作用强烈,形成许多谷坡很陡的V型谷,跌水和瀑布众多。
(3)崤山山脉:分布在宏农涧河与洛河之间,自西南向东北延伸,山脉主脊地带属褶皱断块构造类型的中山,海拔在1500m左右,主要高峰冠云山海拔1866m,千山海拔1902.6m,总的山势是西南高,向东北逐渐降低。发源于山地的河流在山脉两侧分流,向西北面的流入宏农涧河,向东面的流入洛河。河流的中下游下切作用强烈,形成许多深窄的V型谷或峡谷。
(4)熊耳山和嵩山山脉:熊耳山脉分布在伊河和洛河之间,自西南向东北延伸,西南段山体宽阔,山势陡峻,海拔多在1500m以上,主要山峰全宝山海拔2094.2m,华山海拔1931.8m。东北段一般以低山类型为主,分布有较宽广的丘陵。嵩山山脉分布于洛阳龙门以东,东西走向,其主峰在登封市区北面,是我国著名的中岳嵩山,海拔1440m,其南的少室山(玉寨山)高达1500余m,山脉北坡陡峻,南坡较缓,为褶皱断块中山类型。
(5)外方山山脉:分布于伊河以东,北汝河以南,西南—东北走向,西南部与伏牛山相接,构成为黄河、淮河和长江三大水系的分水岭,山势雄伟,属中山类型。海拔高度约1500m左右,主峰海拔1700m以上,东北部为低山丘陵。
(6)伏牛山脉:这是秦岭东延到本省的一条重要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绵延200余km,山势异常高峻挺拔,山脉西段群峰耸立,十分壮观。主要高峰有玉皇尖(海拔2057m)、龙池山曼(海拔2129m)、石人山(海拔2153.1m)、老君山(海拔2192.1m)、玉皇顶(海拔2211.6m)等。东段的山势逐渐降低而分散,变为低山丘陵。伏牛山脉向东延伸到方城县东北处,突然中断,形成我国地形上著名的“方城缺口”,此缺口长约30km,宽约8~15km,是一条自西南向东北伸展的山间堆积平原。位于南阳盆地东北角的方城缺口是该盆地和豫东平原间的天然通道,也是沟通华北平原和江汉平原的历史上著名的“南襄隘道”的一部分。伏牛山脉两侧的河流或沟谷,下切强烈,形成一些又窄又深的峡谷或嶂谷,并有许多跌水和瀑布。在山地中,还分布有一些山间盆地或山间谷地。
(7)桐柏—大别山脉:桐柏山和大别山脉分布在本省南部边境地带,自西北向东南延伸,桐柏山脉主要由低山和丘陵组成,海拔高度约400~800m,只有个别山峰超过1000m,如主峰太白顶海拔1140m。低山丘陵间有一些大小不等的盆地和宽阔的山间谷地,其中以桐柏—吴城盆地为最大。大别山位于京广铁路以东的豫、鄂、皖三省交界地带,近东西延伸。西段主脊高度不大,多在800~1000m之间,著名的避署胜地鸡公山就在其间,东段主脊狭窄高峻,有一系列超1000m的陡峭山峰,如黄毛尖(海拔1011m)、黄柏山(海拔1257m)、九峰山(海拔1353m)和金刚台(海拔1584m)等。自山脉主脊向北地势逐渐降低,由低山丘陵过渡为山前冲积倾斜平原。
2、平原 本省平原可分为豫东平原和南阳盆地两大部分。
八、豫东平原包括哪些城市
豫西和豫东是在河南行政地理区位上,大致的概念。具体来讲::
豫西一般是指河南的三门峡市、洛阳市及南阳市北部几个县。豫西以伏牛山山区为主。
豫东则包括开封市、商丘市和周口市。豫东主要是黄淮海平原。
九、豫东平原面积有多大
豫东指的是河南省东部的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平顶山市以及周口市、驻马店市等地区。 因为豫东位于河南省的东部,是地理上的一个概念。其中包括河南省的中部和南部地区,涵盖了郑州、开封、洛阳和平顶山四个市以及周口和驻马店两个市的部分地区。这些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发展迅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和学习研究。顺便提一句,豫东地区还包括了安徽省的部分地区,如商丘。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