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滕王阁风景介绍
现在是高一时候学的,不过在90,00年代,王勃的《滕王阁序》是我们在高三的时候学的一篇课文,当时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还要求背诵段落
2. 滕王阁风景区介绍文字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洞庭北路,地处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紧靠洞庭湖畔,下瞰洞庭,前望君山;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沿袭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时的形制与格局;因北宋滕宗谅重修岳阳楼,邀好友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使得岳阳楼著称于世。
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世称"天下第一楼"。
3. 滕王阁风景介绍150字
滕王阁风景名胜区荣获由中央文明委授予的第三批“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
2001年被评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04年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滕王阁在古代被人们看作是吉祥风水建筑,有古谣云:“藤断葫芦剪,塔圮豫章残”。“藤”谐“滕”音,指滕王阁;“葫芦”,乃藏宝之物;“塔”,指绳金塔;“圮”,倒塌之意;“豫章”亦即南昌。这首古谣的意思是,如果滕王阁和绳金塔倒塌,豫章城中的人才与宝藏都将流失,城市亦将败落,不复繁荣昌盛。在我国古代习俗中,人口聚居之地需要风水建筑,一般为当地最高标志性建筑,聚集天地之灵气,吸收日月之精华,俗称:“文笔峰”。滕王阁坐落于赣水之滨,被古人誉为“水笔”,有古人亦云:“求财去万寿宫,求福去滕王阁”。可见滕王阁在世人心目中占据的神圣地位,!历朝历代无不备受重视和保护。
同时,滕王阁也是古代储藏经史典籍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古代的图书馆。而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也多喜欢在此,贵为天子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鄱阳湖之战大胜陈友谅后,曾设宴阁上,命诸大臣、文人赋诗填词,观看灯火。
4. 滕王阁 介绍
第一段: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原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翻译:豫章(原为)旧时的郡治,洪州(本是)新设的都府。分野(正对应着)翼星、轸星,地域紧接着衡州、江州;以三江为衣襟,把五湖作束带,(上)控着荆楚(下)连着瓯越。
讲解:“分野”涉及到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理念,二十八列星分别对应着地面上的一些区域,比如现在的南昌,也就是西汉时的豫章郡、唐朝的洪州府,所对应的列星就是翼星和轸星,那么,翼星和轸星就叫做南昌的分野。翼轸二宿为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的最末二星,有煞尾的作用。“襟”和“带”在都活用为意动用法了,意为“以……为衣襟”“以……为束带”。“控”“引”本义都和拉弓有关,有控制之意,但对于地理位置来讲,只能是连着,不可能是真的控制,这里用这两个字,是为了强调滕王阁所处位置的重要。
鉴赏:这是扣着题目中的“洪府”介绍滕王阁所在的地方。一连三组,分别从历史、地理、政治三个方面描述了滕王阁所在之地的重要,言辞之间的历史感、空间感、使命感使人在千载之下犹然怦然心动,洪州的地势之雄可谓写得淋漓尽致
5. 滕王阁旅游景点介绍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地处赣江东岸,为南昌市地标性建筑、豫章古文明之象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江南洪州都督时所修,现存建筑为1985年重建景观;因初唐诗人王勃所作《滕王阁序》而闻名于世;与湖南岳阳岳阳楼、湖北武汉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
6. 滕王阁旅游介绍
半天绝对够了,我2小时不到就玩够了,就一个木楼而已,没什么好看的,拍几张照片,然后去楼顶远看一下,然后就看一下文人墨客留下的诗句滕王阁,位于中国江西省南昌市赣江畔,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屡毁屡建,今日之滕王阁为1989年重建,与古貌相比更为气派。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为当时任洪州都督的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所建。竣工后,阎公聚集文人雅士作文记事,途经于此的王勃就是于此时写下了其代表名篇《滕王阁序》,并由此令滕王阁名扬四海。现在的滕王阁是1985年按照梁思成绘制的《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重建,是南昌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开放时间折叠7:30—17:30门票折叠50元 交通 折叠市区乘公交到滕王阁2路(火车站——滕王阁——火车站)7路(京东公交停车场——滕王阁——京东公交停车场)8路(塘山——滕王阁——抚河桥)302路(火车站——滕王阁——火车站)20路(八一桥——滕王阁——八大山人纪念馆)26路公交(心雨花园——滕王阁——心雨花园)可达。轨道交通南昌轨道交通ncrt一号线中山桥站步行至滕王阁(2015年左右开通)。地址榕门路仿古街58号
7. 滕王阁风景介绍作文
能拿满分
滕王阁序是大才子王勃在酒会上应急而写,思路清晰,内容丰富,紧扣酒会的人物,风景,巧妙地穿插自身的经历和思考。语言优美而典雅,出口成章,便为经典。特别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可以说写尽了鄱阳湖秋景的绚丽与壮丽。
这样的文章,如出现在高考的试卷中,只能亮瞎老师的眼,岂能不得满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