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罗浮山朱明洞景区景点(罗浮山洞天奇景介绍)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2-02 21:40   点击:15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罗浮山洞天奇景介绍

罗浮山的三大特色

奇峰怪石、飞瀑名泉和洞天奇景。

罗浮山有432座山峰,较有名的有飞云峰、铁桥峰、玉女峰、骆驼峰和上界峰等。其中飞云峰是主峰,海拔1296米,因为高耸入云而得名。

罗浮山有980多处飞瀑名泉,著名的有白漓瀑布、白水门瀑布、黄龙洞瀑布、白莲湖、芙蓉池、长生井,还有北宋文人苏东坡所推祟的卓锡泉等。

罗浮山有朱明、蓬莱、桃源、蝴蝶、夜乐等18个大洞天,有通天、罗汉、伏虎和滴水等72个小洞天,其中朱明洞是山上最大的洞穴。 罗浮山刚好处在北回归线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足,植物茂密,呈垂直分布变化明显。山顶是低矮的灌木林和草甸,山腰是灌木林和松木林,山底是常绿阔叶林。山上生长着1200多种药用植物和各种水果,形成了独特的罗浮山特产,包括有罗浮山百草油、酥醪菜、云雾甜茶、矿泉水等。

苏东坡的“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诗正是罗浮山盛产各种水果的真实写照。

据地质学家考证,罗浮山形成于八千万年以前,这一带地壳发生断层,花岗岩体受挤压而隆起。经过长年的风雨侵蚀,形成现在奇峰林立的罗浮山。 罗浮山曾经在广东文化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苏东坡曾在此地住过很长时间,写下《杂书罗浮事》、《书卓锡泉》等文章。明朝吏部尚书湛若水也曾于九十高龄在罗浮山讲学。另外还有司马迁、李白、杜甫、韩愈、杨万里、刘禹锡、朱熹、屈大均、汤显祖等都有题咏罗浮山的名作。

2. 罗浮山瀑布在哪个景区

15元/人。

由香港商人投资兴建的华南规模最大的道观--罗浮山黄龙观号称广东第一大观,位于惠州市博罗县西北的罗浮山西北,虽然开光至今时间不长,但有关黄龙洞的历史传说可追溯至五代十国时期。目前黄龙观有两座大殿,道学院,祖堂,仙苑等处,亭台楼阁,池塘瀑布,又位于罗浮山的山腰处。

3. 罗浮山朱明洞景区介绍

罗浮山难爬。

罗浮山比泰山都很难爬,各有千秋,从哪个角度看了。罗浮山位于 广东 省 博罗 县,被誉为“岭南第一山”、“百粤群山之祖”,被国家评为5A级旅游景区。罗浮山风景区占地面积为214多平方公里,景区内共有大小山峰432座,瀑布名泉多达980多处,洞天奇景18处,石室幽岩72个,山势雄伟壮观,绵延起伏,植被覆盖广袤,多高大古木。罗浮山有许多道观寺庙,还有许多民间传说,趣闻雅事在这里发生并流传千古。罗浮山佛道并存,被道教尊为天下第七大洞天、三十四福地,被佛教尊为罗浮山第一禅林。

罗浮山风景区通常以自然景观而吸引许多游客。最为闻名的是罗浮山的第一高峰、罗浮山的主峰——飞 云顶 。飞 云顶 海拔高1296米,峰顶圆正平坦,是花岗岩山体。常年云雾缭绕,其日出可与泰山媲美。还有许多山峰秀美灵动,譬如形如雄狮蹲伏的 狮子 峰,以及玉女峰、云岩等。罗浮山风景区内溪流、瀑布、清泉、池谭众多。较为著名的有:冲虚古观内的长生井,白鹤观前的水帘洞,以及白鹤观附近的五龙潭,还有黄龙洞瀑布,华首台的“飞云溅雪”。每一处都令古往今来的游人称奇赞叹。

罗浮山最具盛名的应该是它的人文景观。罗浮山佛道并存,有九洞天、十八寺、二十二庵。罗浮山九洞天中最具盛名的应该是朱明洞,它以“洞中有洞”、“大洞套小洞”、“别有洞天”三个特点而闻名。朱明洞中的冲虚古观是国家级保护文物,千年古观,游客如织,香火旺盛。除了朱明洞,还有黄龙洞、朝元洞等,也是各具特色。而佛教的华首寺则是十八寺之首。罗浮山的建筑不仅有道观和寺院,还有许多大小亭台,有如 狮子 峰上的旷心亭,黄龙洞中的观瀑亭,这些风景亭无一不为眼前的美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摩崖石刻和石碑匾额在罗浮山中随处可见,无论是溪涧旁、钓台前,还是飞瀑的石壁中、山上云深处,甚至连水潭的潭底都可以看见古人留下的刻字。真是令人惊叹

4. 罗浮山罗浮洞

罗浮山又名东樵山,是中国十大道教名山之一,为道教十大洞天之第七洞天,七十二福地之第三十四福地,岭南第一山.汉朝史学家司马迁曾把罗浮山比作为“粤岳”。拥有九观,十八寺,三十二庵.它位于中国广东省惠州博罗县的西北部,横跨博罗县、龙门县、增城市三地,总面积260多平方公里,和位于中国广东省佛山市境内的西樵山是姐妹山。罗浮山的主峰是飞云峰,海拔1296米。其山势雄浑,风光秀丽,四季气候宜人,是中国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避暑胜地,被誉为“岭南第一山”。北宋苏东坡曾在这里作下“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名句,而使罗浮山闻名于世。葛洪,黄大仙,鲍姑,吕洞宾,何仙姑,铁拐李等神仙都曾留过胜迹.

奇峰怪石、飞瀑名泉和洞天奇景。

罗浮山有432座山峰,较有名的有飞云峰、铁桥峰、玉女峰、骆驼峰和上界峰等。其中飞云顶是主峰,海拔1281米,因为高耸入云而得名。

罗浮山有980多处飞瀑名泉,著名的有白漓瀑布、白水门瀑布、黄龙洞瀑布、白莲湖、芙蓉池、长生井,还有北宋文人苏东坡所推崇的卓锡泉等。

罗浮山有朱明、蓬莱、桃源、蝴蝶、夜乐等18个大洞天,有通天、罗汉、伏虎和滴水等72个小洞天,其中朱明洞是山上最大的洞穴。 罗浮山刚好处在北回归线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足,植物茂密,呈垂直分布变化明显。山顶是低矮的灌木林和草甸,山腰是灌木林和松木林,山底是常绿阔叶林。山上生长着1200多种药用植物和各种水果,形成了独特的罗浮山特产,包括有罗浮山百草油、酥醪菜、云雾甜茶等。

5. 罗浮山洞天奇景介绍词

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元年),陆贾奉使南越,说服赵佗去帝号,称臣奉贡。陆贾回朝复命后撰《南越行纪》,称“罗浮山顶有湖,杨梅山桃绕其际。”(见清四库书《唐书·经籍志》中嵇含《南方草木状》及屈大均《广东新语》)。这是罗浮山为中原人士所知之始。至于《山志》所引《神仙传》谓秦时“安期常游罗浮”,“安期授阴长生”等,为方士所言,不可信。最早开辟罗浮而有实物遗迹者为汉代朱灵芝(青精先生,祖籍大宛)。他在朱明洞建一庵(朱子庵)一坛(朱真人朝斗坛),且服食山中人至今犹存的“青精饭”。331年(晋成帝咸和六年)葛洪到罗浮山,先后在山中建了东、西、南、北4庵。葛洪及其妻针灸名医鲍姑炼丹、传道、行医。葛洪著述宏富,阐扬道教理论,为道教南宗灵宝派之祖。357年(东晋升平元年)佛教徒单道开进入罗浮山面壁。502 年(梁天监元年)天竺僧智药入罗浮山,是为印度僧人进入罗浮之始。535~545年(梁大同中),头陀僧景泰禅师结茅庵于小石楼峰下,广州刺史萧誉常与他往来,因而改建茅庵为南楼寺,这是罗浮山兴建的第一座佛教寺院。道教和佛教同在罗浮山兴旺发达,这在全国名山中并不多见。博罗县委和人民政府着力营建罗浮山为宗教旅游胜地,是适宜的。

罗浮山除道、佛两教外,儒学也很发达。葛洪本人原来就是儒家。罗浮山中,在南宋时即有官立的豫章书院、静观书院(均在黄龙洞)和私人设立的张(宋卿)留(正)书院。其后有不少私人讲学读书的精舍、书堂,如郑公书堂(在幽居洞)、弼唐精舍(庞子讲堂,在黄龙洞)、甘泉精舍(一在幽居洞、一在青霞谷)、冼子读书台(在青霞谷)等。还有专祀儒学大师的四贤祠(南汉天华宫故址,祀周廉溪、罗豫章、李延平、陈白沙)。儒学也是罗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

罗浮山有瑰丽的山川胜景,有优美的神话传说,有道教称许的天下第七洞天朱明洞(全称朱明曜真洞天),第三十四福地泉源洞。自陆贾之后,罗浮山即成为国内骚人墨客、高官名士所向往和览胜之地。其中未游罗浮而慕名赋诗的如南朝宋代阴铿(子坚)《罗浮》,同时期的谢灵运《罗浮山赋》和徐陵《奉和山池》等。唐代诗人李白、杜甫、刘禹锡、李贺,虽未至罗浮而赋诗咏罗浮,其他人如杨衡、张又新、施肩吾、李群玉、吕洞宾、曹唐、黄滔、许浑等均有言志或赠别等有关罗浮山的诗篇,见于《全唐诗》的还有奉旨往罗浮采药的司马退之《洗心》诗以及曹松、陈陶、祖无择等的诗作。唐代以后,水运逐渐发达,岭南与中原交通频繁,省内外人士来游罗浮者络绎于途,留下吟咏较著名的有宋代的陈偁、林俯、古成之、卢大年、苏轼、苏辙、祝枝山、汤显祖、杨万里、郑玠、留元崇、王胄等。元代有赵孟杰、甘虚亭。明代有王佐、孙蕡、黄哲、陈琏、李亨、李顒、张铎、陈献章、湛若水、王守仁、张度、习韶、刘存业、林光、经彦采、涂相、李云龙、屈大均、陈恭尹、袁崇焕等多人。清代有梁佩兰、潘耒、赵执信、王煐、徐杞、顾嗣立、王炳、张九钺、江逢辰、丘逢甲、康有为、吴道熔、潘飞声等。

民国时期孙中山、宋庆龄、廖仲恺、何香凝、陈济棠、蒋介石、林森、抗日名将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等均曾游览罗浮山。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曾亲到罗浮山,对罗浮山建设作具体指示,批准用20两金箔包装冲虚观的三清神像。“文化大革命”期间,经广州部队请示,周总理明确指示保护好冲虚古观,使这座具有16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保存下来。此外,新中国10大元帅中的叶剑英、陈毅等7位元帅均曾游览罗浮山,为名山生色不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