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级景区创建工作开展工作情况
梧桐山风景区自1987年开始筹建,1993年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区,2009年1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成为广东省第8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梧桐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东经113°17'~114°18',北纬22°23'~22°43'的沿海地区,在深圳经济特区东部,西临深圳水库,东至盐田港,南北均临近特区边界。
风景名胜区邻近繁华市区,面临南海大鹏湾,与香港新界山脉相连、溪水相通,具备了国内风景名胜区中独特的地理位置。
面积为31.82平方公里,于1989年被林业部批准建立国家级森林公园(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于1993年5月被广东省政府授予省级风景名胜区。于2009年12月31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主峰海拔943.7米(一说973.7米)。
2. A级景区创建方案
1、申请单位提出书面申请书一份。
2、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报告书一式三份。
审批程序
1、申请评定A级旅游景区的单位要根据国家标准和评定细则的要求进行自检,自检结果达到相应等级标准和细则规定的,填写《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报告书》并向县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提出评定申请。
2、申报1A级的单位,由县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组织评定、审批,公告。
3、申报2A、3A级的单位,由县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审核同意,并报省级旅游景区评定机构检查评定,合格的由省级评定机构审批,公告。
3. 创建4a景区创建工作小组
5A景区年接待量需60万以上,其中海外游客5万人次以上
5A级景区是中国旅游景区最高等级,代表中国世界级精品的旅游风景区等级,是经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委员会委派地评定小组现场验收,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截至2021年6月9日,文化和旅游部共确定了306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
4. 创建5A级旅游景区申请报告
旅游景区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主要任务是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现代信息技术,对景区资源保护和景区业务管理、游客服务、品牌营销等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信息化改造和运营,最终提升景区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景区进入信息化、智慧化发展。新标准升级旧标准“邮电服务”这项内容,替换成“信息化”,分值也提高了50分,对信息化基础、信息化管理提出了考核要求,如WIFI覆盖情况、游客流量监管、运行监控等方面。随着现在信息技术、网络、互联网、自媒体的发展,信息化服务、信息化管理、电子商务等,对于一个景区的发展尤为重要。
信息化评分细则
信息化的内容构成包括信息化基础、信息化管理、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四个部分。
“信息化基础”评分项
信息化基础在信息化大项中分数占比最高,可见夯实基础是做好旅游景区信息化建设的重头戏。
“信息化管理”评分项
信息化管理是旅游景区信息化建设的一大目标。在信息化基础建设的基础上,实现景区运行监测。
“信息服务”评分项
游客是旅游景区信息化建设的服务对象,建立景区与游客间信息互动的渠道,提高旅游体验质量。
“电子商务”评分项
电子票务系统是旅游景区信息化的标配,更是宣传景区并推动其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信息化这一部分的修订中,新标准吸收了原有分散的相关内容,把景区信息化单独列为一个大项。其目的是引导旅游景区更加注重提升信息化水平,满足旅游景区自身发展和游客对信息化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
信息化整改揭示景区发展方向
新标准对景区信息化要求的添加,指明了旅游信息化、智慧化已成为景区申请 5A 硬指标。随着现在信息技术、互联网、自媒体的发展,信息化服务、信息化管理、电子商务等,对于一个景区的发展尤为重要。
旅游景区信息化建设要求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综合统筹建设、管理、运营和服务,以各业务应用信息系统建设为纽带,整合景区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创新管理模式;实现资源保护、产业结构优化、经营管理和服务智慧化,全面促进景区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景区A级评定标准的更新与完善将更好的推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5. 5A级景区创建
简单说就是提高游客体验质量,真正意义实现享受级标准,从文化,环保,卫生,便利性等一系列要素来完善旅游景区理想化。带动行业文明标准,形成良性标杆,意义深远及重大。一家名副其实的五A景区给游客的感受是良好惬意的,便利的交通信息和抢险系统,丰富优质的餐饮服务,引人入胜的文化传播方式,干净方便的厕所,都是给人最深刻直观的印象。为景区至旅游业都在注入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6. 创建4a景区工作安排
运城目前没有5A级景区。
有4A级景区排名。
1、五老峰风景名胜区 国家风景名胜区4A景区
五老峰风景名胜区,位于山西省永济东南16公里的中条山,景区面积200平方公里,有“道家天下第五十二福地”、“东华山”之称,被誉为我国北方道教文化名山、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景区风景秀美宜人,山中有9泉、12洞、36峰,主要由玉柱峰、太乙峰、棋盘峰、东锦屏峰、西锦屏峰五座山峰组成,主峰玉柱峰海拔1809.3米,形同玉柱,直插云霄;松涛、云海、奇石、怪崖、流泉、飞瀑、日出、晚霞等奇观变幻莫测,风光旖旎非凡。
地址:山西省永济市市区东南16公里的中条山脉
2、芮城县永乐宫旅游区 4A景区文物保护单位
永乐宫(又名大纯阳万寿宫),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城北3公里的龙泉村东侧,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故址在永乐镇而得名。永乐宫的中轴线上排列有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四座规模宏伟的建筑,吸收了宋代“营造法式”和辽、金时期的“减柱法”,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永乐宫是以壁画闻名天下,可与敦煌壁画媲美,其艺术价值之高,数量之多,实属世上罕见。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
3、解州关帝庙旅游景区 4A景区
解州关帝庙创建公元589年,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是现存规模大的宫殿式道教建筑群和武庙,被誉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是海内外游客、信众观光朝圣、寻根谒祖之胜地。解州关帝庙总面积22万平方米,形成了“解州关帝祖庙、常平关帝家庙、常平关帝祖陵”三关文物旅游景区。解州关帝庙先后荣获“山西十大旅游品牌单位”、“ 山西省十佳优秀旅游景区”、“中华旅游文化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西关
4、运城盐湖景区 4A景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
运城盐湖,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以南,中条山北麓,是山西省最大的湖泊、也是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运城盐湖是个古老而又典型的内陆咸水湖,长约30千米,宽3千米~5千米,湖面海拔324.5米,最深处约6米,总面积132平方千米。运城盐湖自古以产盐著名,所产之盐称“解盐”、“潞盐”或“河东盐”,由于其盐含量类似中东的“死海”,人在水中可以漂浮不沉,故被誉为“中国死海”。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
5、永济普救寺旅游区 4A景区
普救寺旅游区,位于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景区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50米,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地势高敞,视野宽阔,寺院坐北朝南,居高临下,依塬而建。由于《西厢记》的问世,使得这个“普天下佛寺无过”的普救寺名声大噪,寺内的舍利塔也被更名为“莺莺塔”而闻名遐迩,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撼动着人们的心灵,使它成为文明中外的游览胜地。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
6、永济鹳雀楼景区 4A景区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蒲州镇,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黄河文化的标志和象征。鹳雀楼为四檐三层的仿唐式建筑,楼体高73.9米,座南朝北,本依黄河水,南枕中条山,远可眺舜都遗址,近可瞰黄河之水天上而来。景区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富盛名。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蒲州镇
7、永济市神潭大峡谷景区 4A景区
神潭大峡谷景区,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永济电机厂南2公里处水峪口村,中条山北麓,距离市区仅2公里。景区范围包括整个水峪口村以及村后的深山、峡谷和森林,奇石、瀑布、特殊的地质地貌,溪水、森林、自然的民俗村落,构成了神潭大峡谷景区的独特吸引力,区内碧水蓝天、绿树红花、如诗如画,生态环境优良,旅游资源丰富,气候冬冷夏凉,是夏季消夏避暑的好去处。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水峪口村
8、万荣李家大院 4A景区
李家大院,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阎景村,是南北融汇、中西合璧、三晋无匹的晋商大院。景区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并称为“晋商三蒂莲”,素有“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说。区内整体建筑为竖井式聚财型山西四合院,同时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南北两大建筑特色,层次分明;体量宏阔,用材肥硕;结构严谨,通风透光,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阎景村
9、舜帝陵庙 文物保护单位
舜帝陵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舜帝陵庙景区整体规划布局合理、规模宏大、创意超前。景区总占地1778亩,分舜帝大道、舜帝广场、舜帝公园、舜帝陵庙四大部分。其中舜帝陵庙建于唐开元26年(738年),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陵庙又分神道、陵园、皇城三部分。神道上连理神柏,世间罕见;陵冢上五子古柏,苍劲肃穆;皇城城墙高大,庙内建筑布局合理,保存完好。皇城已于2001年正式对外开放,接待游客。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
10、垣曲历山景区 4A景区
垣曲历山风景区,位于运城市垣曲县历山镇文堂村,是中原与华北互通的重要门户。区内的历山原始森林是华北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有植物1400余种,动物300余种,享有“山西天然植物园”和“华北动植物物种基因库”的美称。景区主要有舜王坪、皇姑幔、猕猴源、迎客松、白云洞、东峡、西峡、山迪岩等旅游景点。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历山镇文堂村
7. 5A级景区创建工作方案
(一)旅游交通
1、可进入性
2、自备停车场
3、内部交通
(二)游览
1、门票
2、游客中心
3、引导标识
4、宣教资料
5、导游服务
6、游客公共休息设施和观景设施
7、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8、特殊人群服务项目
(三)旅游安全
1、安全保护机构、制度与人员
2、安全处置
3、安全设备设施
4、医疗服务
5、救护服务
(四)卫生
1、环境卫生
2、废弃物管理
3、吸烟区管理
4、食品卫生
5、厕所
(五)邮电服务
1、邮政纪念服务
2、电讯服务
(六)旅游购物
1、购物场所建设
2、购物场所管理
3、商品经营从业人员管理
4、旅游商品
(七)综合管理
1、机构与制度
2、企业形象
3、培训
4、游客投诉及意见处理
5、征询游客意见
6、国际互联网宣传
7、电视宣传
8、报刊宣传
9、电子商务
10、社会效益
(八)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1、空气质量
2、噪声指标
3、地表水质量
4、景观、生态、文物、古建筑保护
5、出入口
6、区内建筑及设施与景观的协调性
7、周边环境与景观协调性
8、绿化或美化
9、清洁能源的设施、设备
10、环保型材料
细则二:景观质量评分细则
(一)资源吸引力
1、观赏游憩价值
2、历史文化科学价值
3、珍稀或奇特程度
4、规模与丰度
5、完整性
(二)市场影响力
1、知名度
2、美誉度
3、市场辐射力
4、主题强化度
细则三:游客意见评分细则
1、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对游客意见的评分依据
2、游客综合满意度的考察
3、《旅游景区游客意见调查表》发放、回收、统计
4、在质量等级评定过程中,《旅游景区游客意见调查表》发放规模
5、《旅游景区游客意见调查表》采取发放方式
6、游客综合满意度的计分方法
7、旅游景区质量等级游客意见综合得分最低要求
第二部分 有关景区评比知识点
1、外部交通
2、景区交通
3、停车场
4、风景区旅游线路
5、景区内标识牌
6、景区互联网
7、导游服务
8、多功能的游客中心
9、景区安全
10、景区内厕所
11、景区通信
12、崂山旅游纪念品
13、景区培训
14、景区广告语、质量口号、质量方针、景区质量目标
15、景区总体规划
16、景区旅游投诉
17、景区ISO9001质量认证和14000环境质量认证
18、景区主体建筑
19、景区适合游览时间、客源
细则一: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
说明:
1、本细则共计1000分,共分为8个大项,各大项分值为:旅游交通140分;游览210分; 旅游安全80分;卫生140分;邮电服务30分;旅游购物50分;综合管理195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155分。
2、5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950分,
(一)旅游交通 140分
1、可进入性 70分
①抵达依托城市便捷程度,直达机场距依托城市距离在30公里以内。
②依托城市有高速公路进、出口;客运火车站、航运码头。
③依托城市到达景区便捷。
④抵达公路及客运航道等级为一级公路或最高级客运航道。
⑤景区外部交通引导标识,要求在颜色、外形上有别于一般交通标识。
⑥护坡良好。
⑦有旅游专项交通方式。
⑧有直达旅游专线。
⑨公交通达。
2、自备停车场 30分
①自备停车场地,要求停车场有绿化停车面或绿化隔离线。
②停车场设停车线、停车分区、回车线、分设出入口、专人值管。③车场内有方向引导指示标识。停车场或码头要求美观,有特色或文化性,与景观相协调。
3、内部交通 40分
①游览线路进出口设置合理,不过分邻近,有利于游客疏散。
②景区特色游步道,要求游步道设计特色突出, 体现景区文化,采用生态或仿生态效果。
③游道或线路设置合理,线路设置形成环线,观赏面大,有利于游客游览。
(二)游览 210分
1、门票 10分
①设计制作精美
②有突出特色
③背面有游览简图,咨询、投诉、紧急救援电话。
2、游客中心 65分
①游客中心位置优越、标识醒目、规模恰当,游客中心外明示免费服务项目。
②在游客中心内部设置电脑触摸屏,介绍各景点设施及服务。
③在游客中心内设置影视介绍系统。
④提供游客休息设施。
⑤提供本旅游景区导览宣传资料。
⑥咨询服务人员配备齐全。
⑦提供游程线路图。
⑧明示景区活动节目预告。
⑨提供导游人员明细公示。
⑩提供饮料及纪念品服务。
⑪提供特殊人群服务项目,包括残疾人轮椅、盲道、无障碍设施,老年人使用的拐杖,儿童使用的童车等。
3、引导标识 43分
①配备导游全景图,全景图要正确标识出主要景点及旅游服务设
施的位置,包括各主要景点、游客中心、厕所、出入口、医务室、公用电话、停车场等,并明示咨询、投诉、救援电话。
②大型景区内交叉路口设置导览图,标明现在位置及周边景点和服务设施的图示。
③配备景物介绍牌,标识牌
④设计制作精美,维护良好,无脱落、无毛剌、无腐蚀等。
⑤中外文对照明确无误,对照最少3种,要文图相符。
4、提供宣教资料。15分
①包括正式出版印刷的导游图、明信片、画册、音像制品、研究
论著、科普读物等。
②游客能获取本旅游景区主要的导览和宣传资料,其中至少包括一种免费宣传品,品种多,展示精美。
5、导游服务。37分
①导游人员数量适当。
②导游语种丰富,设外语导游。
③增加高级导游员或讲解员。
④设便携式可选择播放语音导游。
⑤导游词丰富、有文采。
⑥导游效果清晰、生动、吸引人。
⑦导游服务有针对性,强调个性化。
6、提供游客公共休息设施和观景设施。22分
①布局合理,数量充足,能满足需要。
②不设置在危险地带、危险场所。造型与景观环境相协调。
7、设置公共信息图形符号。18分
①标识的内容、位置与范围,参照GB10001标准。
②位置与数量。要求在停车场、出入口、售票处、购物场所、医疗点、厕所、餐饮设施等位置,合理设置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图形规范,与景观相协调,有文化特色,视觉效果好。
8、特殊人群服务项目 10分
包括残疾人轮椅、盲道、无障碍设施,老年人使用的拐杖,儿童使用的童车等。
(三)旅游安全 80分
1、安全保护机构、制度与人员。 10分
①设置安全保护机构,有健全的安全保护制度。
②有专职安全保护人员,并在游客集中和有安全隐患的地方分布。
景区流动安全保护人员应与旅游区规模及性质相适应。
2、安全处置 17分
①有高峰期游客安全处置预案,职责明确,程序清晰。
②工作人员到岗到位,分流得力,安全措施有效。
③特殊情况的安全处置,包括恶劣气候、突发灾情、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缆车停电等特殊情况。预案反应迅速,组织得力,替代设施到位,处置效果好。
3、安全设备设施 28分
①危险地带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护栏、水上拉网等应齐全和有效。
②防火设施齐备、完好。
③游览游乐服务设施安全,包括交通工具、交通设施、游乐设施、水上游乐设备以及地面防滑处理、无障碍设施等,应符合安全规定、有效。
④特殊旅游项目的安全确认,速降、蹦极、潜水、漂流、游乐等特殊旅游项目,经验收合格。
⑤安全警告标志、标识应齐全、醒目、规范。
⑥安全宣传。安全说明或须知等要求中外文对照,置于醒目位置。有关重点景区(水上项目、滑雪场)需安装安全广播。
⑦完善景区监控系统建设。
4、医疗服务。8分
①设立医务室
②有专职医护人员
③备日常药品
④备急救箱、急救担架。
5、救护服务。4分
①有水上旅游景区、山地旅游景区、滑雪场等的救护设备。
②建立紧急救援体系。
③内部救援电话,向游客公布且畅通有效。
④与相关单位有专门运送协议,及时发现,安全运送。
(四)卫生140分
1、环境卫生 20分
①景区内无乱堆、乱放、乱建现象,施工场地维护完好、美观。
②游览场所地面无污水、污物。
③建筑物及各种设施设备无污垢、污脱落。
④气味清新。
2、废弃物管理 40分
①污水排放不污染地面、河流、湖泊、海滨等。
②排放设施齐全完好。
③垃圾清扫及时,日产日清,流动清扫。
④垃圾清扫器具美观、整洁。
⑤垃圾箱(桶)外观整洁美观、数量充足、布局合理。
⑥垃圾处理场地或垃圾集中场地远离旅游景区,不乱堆放,不就地焚烧或掩埋。
3、吸烟区管理 5分
①合理划分,划分为吸烟区与非吸烟区。
②管理到位,对非吸烟区吸烟行为,管理措施明确,管理行为到位。
4、食品卫生 10分
①食品卫生符合国家规定。
②餐饮、饮具、厨具分类存放,消毒处理。
5、厕所 65分
①要求景区提供厕所布点图。
②位置合理。位置相对隐蔽,但易于寻找,方便到达。
③数量充足。厕所总量达到旺季日均游客接待量的5‰以上。
④若固定厕位不能满足高峰期需求,设流动厕所。
⑤厕所使用水冲或生态厕所的比例达100%。
⑥设残疾人厕位。
⑦厕所设备洁具质量较好,要求隔板与门均有。主要游览场所的厕所应具备盥洗设施(水龙头)、挂衣钩、卫生纸、皂液、面镜、干手设备、烟缸等设施且实用有效。
⑧厕所内部有文化氛围,厕所内根据景区特点进行装饰布置。厕所外观、色彩、造型与景观环境协调。
⑨游客集中场所的厕所有专人提供服务。
⑩三星级以上厕所达100%。厕所无异味,地面无秽物。
(五)景区邮电服务 30分
1、邮政纪念服务。 8分提供纪念戳、本地纪念封、明信片、纪念邮票等。
2、电讯服务。 22分
①有公用电话。
②公用电话数量充足。
③在出入口及区内游客集中场所均有设置。
④公用电话有直拨长途功能。
⑤公用电话亭及标志与环境相协调,标志美观、醒目。
⑥能接收移动电话信号。
(六)旅游购物 50分
1、购物场所建设 15分
①购物场所不破坏主要景观,不妨碍游客游览,不与游客抢占道路和观景空间。
②购物场所建筑造型、色彩、材质与景观环境相协调;布局合理,外部广告标志不过分影响观景效果。
2、购物场所管理 10分
对购物场所进行集中管理和环境整洁,秩序良好,无围追兜售、强买强卖现象。
3、商品经营从业人员管理 10分有统一管理措施和手段,包括质量管理、价格管理(需明码标价)、计量管理、位置管理、售后服务管理等。
4、旅游商品 15分具有本旅游景区的特色。
(七)综合管理 274分
1、机构与制度 20分
①管理机构健全,职责分明。
②规章制度健全。市场营销、质量、导游、卫生、环保、统计等规章制度健全。
③规章制度贯彻得力,有一年以上完整执行记录。
2、企业形象 26分
①产品形象。据有独特的产品形象并形成外在的企业标志。
②有明确的质量目标,有鲜明的质量方针或口号,为全体员工所熟知。
③企业标志运用。要求在旅游景区入口、导览系统(如全景图、指示牌、景物介绍牌等)、宣传品、门票、工牌等均带有企业标志。
④企业品牌标志进行商标注册。
⑤员工着岗位服饰,佩带工牌。举止文明,热情大方。
3、旅游规划 30分
①有按照本标准及细则制定的相关规划。
②规划审批,经当地政府审批。
③规划实施有效性。规划中的各项建设项目和市场开发方案得到全面实施。
4、培训 20分
①培训制度、机构、人员、经费明确,落实。
②年度培训范围。管理人员及服务人员全面培训。
③质量、营销、安全、导游、卫生、环保、统计等业务培训全面。
④培训效果,员工回答流利、正确。
5、游客投诉及意见处理 20分
①投诉数量及性质。查询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景区自身记录。近
两年内发生重大质量投诉(涉及到对旅游者人身侵犯和健康损害的旅游投诉,均视为重大质量投诉)的,此项不得分。
②投诉处理制度健全。
③投诉服务设施齐全。有明确的投诉电话、投诉办公室标志、投
诉信箱、意见本等。
④投诉处理过程中,受理投诉迅速,服务态度好,记录完整、细
致。必要时有法律咨询。
⑤投诉处理效果好。
6、征询游客意见 6分
①定期征询,一年不少于3次。
②征询数量,样本量符合接待规模(总量达到全年接待量的1/1000)。
③意见处理,征询意见有分析、有通报、有改进措施。
7、通过国际互联网宣传 14分
①有独立域名且有中文网址。
②依托知名综合网站或权威旅游专业网站。
③内容丰富,全面说明景区情况。
④建成数字虚拟景区,实现网上游览。
⑤支持英文及其他语种。
8、通过电视宣传 10分
①节目形式,有介绍本景区的电视宣传片。
②播放级别,在中央级电视台播放。
9、通过报刊宣传 5分
①文章介绍形式,专题介绍。
②报刊级别,中央级报刊。
10、电子商务 25分
①查询,动态查询未来特定时间段预计游客接待量。
②预订,预订门票、住宿、商品、餐饮娱乐等。
③支付,能提供网上支付功能。
11、社会效益 15分
①带动当地社会就业,80%为本地员工。
②对当地经济带动作用显著。
(八)资源和环境保护 155分
1、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10分
2、噪声指标,达到国标一类标准。 5分
3、地表水质量达国标规定。 10分
4、景观、生态、文物、古建筑保护 45分
①保护费用投入。全年用于景观、文物、古建筑、生态系统、珍稀名贵动植物的保护费用要达到旅游区(点)全年门票收入的10%。
②采取适合的保护措施(如防火、防盗、防捕杀、古建筑修缮、古树名木保护等),要求制度具体,设施设备完善,人员职责明确。
③保护效果,全面保持文物古迹和景观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5、出入口 15分
①出入口主体建筑格调,对区内主体景观有烘托效果。
②出入口有相应的游客集散场地,面积适中,管理良好。
6、区内建筑及设施与景观的协调性 37分
①选址不破坏景观
②主体建筑风格有特色,效果突出。
③区内各单体建筑风格一致,相协调。
④区内建筑外观(造型、色调、材料等)与景观相协调。
⑤区内建筑体量适度。
⑥建筑物周边形成相应缓冲区,观景效果良好。
⑦功能性建筑选址要隐蔽或外观美化,
⑧管线设施,区内输电、通讯线路等全部采用地下隐蔽方式
⑨区内标语口号及布置方式,注重文化性、艺术性及与景观的协调性。
⑩不乱贴、乱放、乱摆小广告,商业服务设施招牌不过分突出。
⑪各种娱乐设施及项目设置、布局和外观合理
⑫建筑及设施选用材料不得使用玻璃幕墙、马赛克贴面、卷帘门窗、简易铁皮棚屋等。
7、周边环境与景观协调性 13分
①旅游景区与周边环境设有隔离带或缓冲区。
②旅游景区周边形成优美的天际轮廓线。
8、绿化或美化 14分
①绿化美化措施多样,效果良好
②植物种类比较丰富。
③具有珍稀植物
④绿化覆盖率达80%以上。
9、采用清洁能源的设施、设备 3分
区内禁止使用造成严重破坏环境的设施、设备(包括产生高噪音或有害气体、漏油漏气的车辆、船舶等)。
10、采用环保型材料 3分
景区内禁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经营摊点禁用一次性塑料袋。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