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国总督府旧址的介绍?
德国胶澳总督府旧址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观海山南麓的沂水路11号。1897 年德国侵占青岛后,于1903年始建其总督府,1906年竣工,建筑面积7132.3平方米,耗资85万马克。该楼是一座砖石、钢、木混合结构的建筑,采用十九世纪欧洲公共建筑的对称平面、四角和中间略为突出、中轴线非常明显的特点。
整个建筑为4层楼房,呈“凹”字形,屋顶用红筒瓦覆盖,坡度较大,围以铁栏杆,既美观又作避雷之用。
该楼建成后为德国总督办公之地,故名“总督府”,又称“提督楼”。
二、从青岛火车站到青岛德国总督府怎么坐公交去呢?
220路 约20分钟 / 2.7公里青岛火车站 南行120米步行至 火车站 乘坐 220路(或 217空调专), 在 龙江路站 下车青岛德国总督府
三、描写青岛总督府的段落?
位于沂水路11号的总督府坐落在观海山之南坡,背山面海,居高临下,天然造就了权力机构的肃穆和威严气势。它始建于1903年,由德国建筑师拉查鲁维茨根据19世纪欧洲公共建筑的艺术形式设计,大楼外表均采用青岛优质花岗岩石料砌成,屋顶覆盖红色筒瓦。整个建筑既庄重典雅,又美观坚固,至今仍属青岛市著名建筑之一。
四、青岛的历史资料?
1891年,清政府决定将该地区作为打击海军袭击的主要防御基地,并计划建设一座城市
随着中国城市的历史,青岛是一个相对较新的人。它于1891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当时清政府开始对所有在中国沿海嗅闻的西方国家感到紧张,寻找进入这个利润丰厚市场的途径。清朝在青岛周围建起了防御工事,但这些防御措施被证明没什么用处。
德国人是第一个注意到新的海上防御工事并占领港口城市的人。中国随后于1898年在某些不平等特许权下将整个地区交给德国,这使得德国人从1898年到1914年控制了青岛。德国占领是今天该市蓬勃发展的啤酒产业的一个原因,以及许多其他欧洲影响力的例子。然而,直到1897年这座城市被割让给德国时,情况还很少。德国人很快就把青岛啤酒变成了一个战略上重要的港口,由海军部而不是殖民地办公室管理。他们在这里设立远东中队,允许舰队在整个太平洋地区开展行动。
五、青岛的海洋资料?
青岛濒临山东东南沿海,海域面积广阔,适合捕捞,海l水养殖,海洋研究,港口贸易等多领域发展。
六、德国占领青岛的故事?
辛丑条约签定后,德国租借胶州湾,称机派兵占领青岛等等
七、青岛与德国的渊源?
虽然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殖民主义的色彩,但也不得不承认青岛与德国的渊源从那时候起就注定了。由此也改变了山东半岛的格局,也影响力中国近现代史的演变。
德国人获得青岛后,其对青岛的重视程度远远超出了世人的想象。他们把青岛视为德国在远东的桥头堡,在当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德国试图将青岛建设成“模范殖民地”,因此对青岛的建设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不仅在财政上“倒贴”,对于区内市民的租税也极低,因此青岛的工商业发展迅速
八、德国门将布特的资料?
布特是德甲非常传奇的一个门将。他一生打进了很多点球,作为一个门将,他罚点球的水平是相当了得,是球队专门的点球手。
九、德国风俗民情的资料?
德国风土人情 德国人的特点是勤奋、自信。严于律己的德国人很讲究形式和准时,公私事宜必须事先约定时间并准时赴约。 未经预先约定想与德国人会面,是办不到的事,如果因故需要推迟约会或取消约会的话,一定要打电话通知对 方。否则,不仅失礼,也被认为是对其的莫大侮辱。 德国人工作中讲求效率,注重纪律,一丝不苟。 在业余生活中社交活动繁多。有招待会,鸡尾酒会,冷餐会,舞会等。此外,德国人酷爱旅游,尤其是在冬夏 两季。旅游归来后,喜欢聚集到朋友家中,设宴洗尘。 德国人是一个讲究秩序的民族。每人都的有自己的"归属",甚至连每一样东西也都有其"合适"的位置。外国人 在德国旅游。第一个感觉是那里的一切都是井井有条。维持秩序的标志牌和禁令牌随处可见。德国人出现在公 开场合以及与人交往时,讲究举止端庄,对人敬重适度,事事循规蹈矩。 俗话说:各地有各地风俗,德国当然也不例外。过去德国人把“作客”分为礼节性访问,告别访问、致谢访问 、回访、就职访问、留宿作客和未婚妻作客等等。后来有人还发现了先生作客和女士作客两种。首次接触性的 作客,一刻钟或半小时已经够了。客人不带什么礼品,花束也不带,主人也不招待什么。作客的最佳时间是晚 上6点到6点半,或者是中午将近12点钟。最好,事先通知一下被访者。 在德国,用餐有很多规矩,像样的用餐总要先喝点开胃酒。不管是在饭店里还是在家里掌勺,德国人总爱来点 苦味的开胃酒,所有客人认识后,大家先围在一起站着聊聊天,讲些无关紧要的和轻松愉快的事情,因为美酒 佳肴需要有良好的气氛。入席时,在女主人和其他女客人就坐前,男的不能先坐下,男的要帮助女的移动座椅 。要将身子挺直、放松、双脚踏在地上,不要多动。等女主人拿起餐具时,方可用餐。 德国人送礼比较实惠,送东西都有所缘由,如生日、订婚、结婚等。客人只带点小东西,像一束花、一瓶酒, 或自己制作的东西。被喻为“小小礼物,滋吞友谊”的美号。 德国全年法定节假日有:新年(1月1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耶酥开天节(复活节后的第七个星期日) ;德国统一日(10月3日);忏悔节(11月);圣诞节(12月25日-26日);慕尼黑啤酒节(每年9月最后一周 至10月第一周);基本法颁布日(5月23日)。 游客应注意,圣诞节,复活节前后两周勿访。 与德国人交往 对德国人的第一印象大都会给你一种很友善的感觉。的确这样,无论你有什么问题求助于同学或者刚认识的德国人甚至在街上邂逅的人,都会耐心的给你指点。原来在国内学德语的时候,上过一段听力练习,就是关于问路的事情。一个异乡人向德国人打听路,因为被问的人也不清楚,那个德国人就拉住旁边的人帮他问,结果最后两个德国人之间为了走哪条路最近争执了起来。当时听的时候觉得是笑话,来到这里发现这种情形是太可以理解了。如果说要把和德国人的交往都写出来,可能会是几本书都不够的。甚至每个人的体会都会是不同的。这里说一下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还有刚到的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吧。以后想起什么再说吧。首先,如果你有问题要象德国人请教,尽管相信他们都是肤色不同的洋雷锋吧。涉及法律方面问深了可能会不妥,因为他们的回答可能会要付法律责任的。不过一般问题无论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可以请教,并且不要觉得问的多了好象过于麻烦。如果你问了一个开头,听了他的解释还是不太明白,又不好意思问下去,要是让他觉察了,反倒会觉得你对他的解释不重视。不要随便送德国人很重的礼物,他对贵重礼物的第一个反应是戒心,小礼物比如一小合中国茶叶,几张剪纸等等都会很受欢迎。如果有机会到德国人的家里做客,要比约定的时间晚十到十五分钟,要是邀请你吃饭的话,你可以带上一瓶酒,一小束花,或者你自己做的一份菜都可以。和德国人交往最有特征的就是Termin。干什么都要事先约定好。没有约定的上门,无论是私事还是公事都不会受欢迎的。诚实,也是打交道的一个原则。小到吃饭上,到了德国人家里,如果主人给你添菜的时候你客气一下说够了,那么不会象国内那样有人再给你加。德国人到你家里来吃饭,如果他说够了,你也不要象国内那样没完没了地来让。了解德国人,就要了解他们的思维习惯。直接而简单的想法可能会是和中国几千年的谦让温和的习俗不太适应。呆久了,慢慢也会接受。和德国人的谈话,可以海阔天空,该争论的时候就争论。经常会为了台湾,人权等问题和他们争的面红耳赤,可过后他们忘的比你要快好几倍。并且不要以为你能够说服他。 和德国人打交道,我想每个人都希望留给他们一个好印象。我的体会是,诚实,会是最基本也是最好的一个好印象。而这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剩下的就看你的努力了。在我们大多数人的经验里,德国人是很愿意和中国人交朋友的。并且对中国的各种饭菜也是赞不绝口的。如果你想在刚开始的时候练练口语,那就讲几个中国的小故事吧。告诉你一个秘密,每个德国人都对塞翁失马这个寓言有极大的兴趣,我发现这是对他们的思维里的一个很有诱惑力的亮点。试试吧。同时让他们陶醉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的时候,顺便帮你纠正一下表达上的语法错误。 好象有点跑题了,不过既然写了,就放在这里吧。下次我整理一下,看看把另外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放上来。一定要记住: 不要试图欺骗德国人,除非你想失去你的德国朋友,或者失去你在这里做人的尊严。
十、青岛镇海楼的资料?
镇海楼整体高28米,为歇山顶,复檐五层;首层面宽31米、深16米;东西两面山墙和后墙第一、二层用红砂岩条石砌筑,三层以上为砖墙,底层石墙厚3.6米,以上逐层递减。《镇海楼记》和《重修镇海楼记》碑刻分别在五层楼前东西两侧;镇海楼被誉为"岭南第一胜概",先后以"镇海层楼"和"越秀层楼"列为清代和现代的羊城八景之一。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