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津斑竹林景区游玩攻略
1、成都市新津县斑竹林景区成都新津“斑竹林”景区,位于新津县兴义镇,距成都市区25公里,县城9公里,核心区占地约560亩,近期规划建设面积2.45平方公里,中、远期规划建设面积7.55平方公里,于1994年被成都市林园局评为市级森林公园,已有160多年历史。
2、成都南郊新津县花舞人间旅游景区花舞人间是一座以赏花为主题的的都市农业主题公园,位于四川成都南郊新津县,是赏花、玩水,体验低碳休闲度假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拥有郁金香节、杜鹃花节、鲁冰花节、向日葵节、百合花节、野菊花节、花粉节、兰花红叶节等多个主题花节庆,使得景区365天花开不断,被誉为“西南赏花首选地”!
3、观音寺(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观音寺坐落在县城南约7.5公里的永商镇宝桥村境内,面临邛水,背负群山,苍松翠柏,清水环绕,山如九峰拱卫,状如莲花,故有“莲华接翠”之称。1956年8月16日,公布为四川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以惊世绝伦的明代壁画著称。
4、四川新津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新津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于2013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复同意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规划总面积约588公顷,分为湿地保育区、湿地恢复重建区、科普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及综合管理服务区等五大功能分区,其中湿地保育区6530亩,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74%。
5、四川成都新津老君山老君山,坐落于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城区以北,因传太上老君曾在此山的老君洞内炼丹而得名“老君山”。又传明朝建文帝曾逃至此处隐居多年而又得一名“藏王寨”,由此,“藏王寨老君山”的美名便在民间叫。
2. 新津斑竹林公园一日游记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有以下好玩的网红打卡景点:1、斑竹林景区,相距至今有160多年时间,自然景观秀美无比。生态环境好,每年都有很多的鸟类在此处栖息。
2、花舞人间旅游景区,跟成都相隔至今30多公里,主要是赏花为主。每年都会举办很多主题花卉节,比如杜鹃花节等。
3、观音寺,寺庙内拥有唯美唯妙的明代壁画。整个的人物壁画线条很流畅,比例均匀,神态很端庄,丰满和细腻。
4、新津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总共有五大功能区域。A区主要是青石板,木栈道等,风景优美,绿化到位。
5、老君山,据说曾经太上老君曾经在老君洞里面炼丹得名,包含的景点有明月洞、老君洞、百人洞等。
3. 新津斑竹园旅游
1.神仙树。相传光绪年间,此地有一枯树桩,中空贮清水。巫人传枯树已成仙显灵,神水能祛病,为树披红,引来了不少信男信女,求神赐福,香火盛极一时,故称树桩为神仙树。
2.琴台路。琴台路是四川省成都市的珠宝一条街,建筑保留了一些古建样式。改造后的琴台路于2002年12月30日正式开街,全长900米,以汉唐仿古建筑群为依托,以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示汉代礼仪、舞乐、宴饮等风土人情。
3.红照壁。红照壁是四川成都的老地名,位于原老成都皇城正南门御河上三座金水桥前,现天府广场南,人民南路百货大楼、新华书店一带。
4. 新津斑竹林景区路线图
不用门票,免费的。
斑竹林距成都市区40多公里,除了很少一部分人工打造的餐饮茗茶休闲区外,几乎是一个原始竹林和河流,江安河、羊马河环绕其中,一片片原始的杂草丛生的低矮河岸,茂密的竹林、高大的楠木、黄枯的芭蕉林,幽静曲折的小径。是放松休闲的好去处。
5. 新津斑竹林好耍吗
彭州的丹景山风景区,崇州的鸡冠山风景区,樨木河湿地公园,新津的斑竹林湿地公园,龙泉驿的桃花故里风景区等都非常棒,幽静,值得一去。萊垍頭條
6. 新津斑竹林好玩吗
1、花舞人间景区2、观音寺推荐理由:观音寺以明代的壁画闻名于世,1元票价就能欣赏到国宝级文物。垍頭條萊
3、新津老君山推荐理由:中国道教名山之一,川西的游览胜地4、梨花溪推荐理由:每年三月可赏漫天纯白梨花,如童话世界。萊垍頭條
5、知美术馆推荐理由:老君山下的艺术地儿,隈研吾设计的建筑令人着迷6、纯阳观推荐理由:为纪念吕洞宾而建,因忠孝学说而被广知7、兴义镇8、朴宝园湖9、宝墩古城遗址推荐理由:是同时代川西地区最早、最大的古城,是成都平原最早古城址典型。萊垍頭條
10、新津斑竹林公园 萊垍頭條
7. 新津县斑竹林公园图片
可以,斑竹林,位于新津区兴义镇,核心面积为650亩,可以是非常大气的一个景点,整个景区是按照国家4A级标准建设,已经形成为一个集生态旅游、休闲娱乐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游览胜地,由于环境极好,天府农耕博览园也和斑竹林景区几乎合为一体,斑竹林早在1994年就被评为市级森林公园。頭條萊垍
8. 新津斑竹园森林公园好玩吗
斑竹园算是景区,里面有很多植物可以观赏。
9. 新津斑竹林门票
新津斑竹园不要门票。萊垍頭條
新津斑竹林公园,为川西平原腹心地带仅有的市级森林公园。毗邻羊马河畔,羊马河的支流穿园而过,聚集出两处湖泊,园内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园中已有160多年历史的斑竹林掩映其中;拥有数百株省二级重点保护树种桢楠,其植造于清代乾隆末年。條萊垍頭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