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邛海景区青年旅社(邛海度假区)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2-18 05:15   点击:15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邛海度假区

西昌的民宿在西昌市郊区的廊桥水岸附近最便宜,单间和标间的价格都在120元每人左右(包食宿),节假日会上涨到200元每人左右,距离热门景点邛海车程20分钟,螺髻山车程35分钟

2. 邛海度假区总接待

有泸山等旅游景点。

邛海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邛海又名邛池,位于西昌市东南5公里处,因地层断裂而形成的天然湖泊,是四川省独自拥有的第一大天然淡水湖。湖面27.678平方公里,最深处18米,常年蓄水约3.2亿立方米。

邛海是史前地质构造运动时断陷形成的。湖周群山环抱,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湖水常年清澈,四季均宜游泳、泛舟、垂钓。邛海四季如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理想的“御寒避暑胜地,休闲度假天堂”。

沿湖有海滨公园、新沙滩、月亮湾度假村、东郊公园游览点。 邛海盛产鱼虾,是有名的天然渔场和水上运动场,沿岸绿树成荫,远处群山环抱,海滨公园水榭长廊,配以时令鲜花,格外引人注目。

邛海泸山景区位于中国最大的彝族自治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境内。景区与西昌城区连成一体,组成了国内不多见的山、水、城相依相融的独特自然景观和优美的人居环境。

3. 邛海度假区设施

是万科在西昌打造的一个文旅项目。

邛海·17度是继2006年杭州良渚文化村、2010年吉林松花湖度假村、2011年三亚森林度假公园、2017年昆明中国抚仙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后,万科全国布局的第五个文旅作品。

邛海17度坐落于西昌邛海畔,紧邻约两万亩邛海国家湿地公园,享主城区便捷配套。项目总占地2300亩,规划500星月湖,70%蓝绿比,四季如春,天然氧吧。

4. 邛海度假区资源游客评价

星月湖公园,总面积约13万方,其中包含约5.5万方星月湖,约5.3万方景观绿化。位于中国邛海·17度国际旅游度假区,是整个国际旅游度假区的首先亮相的主题景区公园与度假生活实践的生态场所。整个公园以“生态环保”和“乐活向上”的理念,将国际前沿生态环保技术运用整个打造环节,让现代化度假生活与自然山水融于一体,成为生态度假、娱乐、互动的国际典范。包含“mini儿童冒险乐园”、“主题互动网红打卡点”“约2.3万方星空露营草坪”、“17度水上运动俱乐部”、“17度青少年营地”等主题场所,满足全家庭、全生命周期的多元需求。未来,还将举办邛海水上竞赛、17度草地音乐节、儿童户外营地等丰盛活动,全面体验与世界一线度假胜地同步的邛海度假生活。

5. 邛海度假区度假产品的考察

西昌市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区首府。

据史载,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她便是祖国西南边陲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西昌曾是祖国南方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演绎过司马相如的开疆拓荒,诸葛亮的猎猎南征,杨升庵的浅吟低唱,马可.波罗的异域探奇,“彝海结盟”的千古绝唱。

而今,中国西昌航天城已成为我国高科技的象征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她的开发和发展前景以及对整个地区资源开发的带动作用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

中央领导曾指出:“西昌是国家的门面,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中央和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

” 西昌位于凉山州中部,总面积2600余平方公里, 总人口50余万人,是自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中心。

西昌自古便是祖国西南边陲的一个重镇,自秦汉始, 历代政权均在此建立过郡、州、司府、委派过官吏。

如汉元鼎6年(公元111年),武帝遣司马相如为使,建邛都(今西昌),设越西郡,辖15县,属益州。

以后辖也虽不断发生变化,担郡、州、司府的治辖也虽不断发生变化,担郡、州、司府的治所依然在西昌。

因此,西昌迄今已是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已被四川省列为省级文化名城)。

同时,由于海拔、气温、日照、经纬度等条件好,加之大气中悬浮物质少,空气透明度大,所以月亮光亮圆大,故西昌又有“月城”之美誉。

并且,更由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建在这里,西昌还有“航天城”之美称。

此外,西昌资源丰富,风景名胜较多,也是一座待开发的风景旅游城市。

这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独具特色。

以中国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为中心的航天高科技观光旅游和以彝族等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为主的风情旅游,具有其它旅游区不可替代的特点。

西昌历史悠久,文物众多,境内山川秀丽,景色迷人,省级风景名胜泸山、邛海、“中国古冰川公园”之称的螺髻山、黄联土林奇观、中国特色的狂观节-火把节等自然、人文景观绚丽多彩前来旅游、观光、考察的中外客人无不欣喜赞叹。

6. 邛海度假区度假产品

  地理位置: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西昌市东南5公里  面积 :31-28.5平方公里  深度: 最大深度34米,平均深度10.32米  容积 :3.2亿立方立米  成因类型 :陷落湖  形成原因:邛海是怎么形成的呢?在这个问题上,众说纷纭。诸如牛轭湖说、古弯曲湖残余说、安宁河东南流的古河道说、堰塞湖说;不过,影响最大的算是邛海地震下陷说了。  邛海地震下陷说,始于古籍《后汉书‘西南夷列传》:“邛都夷者,武帝所开,以为邛都县。无几而地陷为淤泽,因名邛池。南人以为邛河。”之前的《汉书》.《汉书》之前汉武帝时代的司马迁著《史记》,都没有“邛海地震下陷说”。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只说:“于是过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邛,即指西昌,他到了西昌,因而有了如上记载。司马迁,著述以严谨、翔实著称,对“邛海地震下陷”这样大的史实,是肯定不会忽略不记的。  南朝梁代的李膺著《益州记》,其中有邛都县下有一姥所饴之蛇为其报仇的故事,“是夜,方四十里与城一时俱陷为湖,土人谓之‘陷湖”。后来又有西昌知县胡薇之编撰《西昌县志》“元鼎初地震,县陷为淤泽”的记载;以至于后来又有《新唐书·五引志》“两州地震,昼夜八十。压死百余人,地陷者三十里”的记载;以至于后来又有明代《泸山碑记》“迨至嘉靖年间,地震坍塌,段氏所施之田,尽皆化为沧海”的记述;以至于后来又有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水涌地裂,陷下四五尺,卫城外城若浮块而已……陷河之说殆是实然”的记述;以至于后来又有周询《蜀海丛说》“宁远府城于咸丰、同治间地震,全部陷入地中,成为巨漫。今之府城则震灾后另辟地修筑者”的记叙;以至于后来又有《澳门日报》1987年在《邛海沧桑》中"17世纪中期发生一次大地震,建昌城陷为海”的记叙。  如此众多一致的邛海地震下陷说,那邛海的成因是“地震下陷”无疑了吧?但是,有些地质和水利专家说,以上所记是不可全信的。  前面说及司马迁著《史记》,未有只言片语关于西昌“邛海地震下陷”的记载,而后来著《后汉书》的作者范晔,未到过四川,更未到过西昌,其籍贯又远在河南顺阳,所论可靠与否,还是个未知数;同时,《后汉书》也有“豪帅放纵,难得制御”的说法,这说明当时汉朝的统治者在当时还未完全征服其他民族。在这样的情况下,官府建筑不可能设在城外,大坟堆西汉遗址,很有可能就是当时邛都所在。旧址既在,邛海地震下陷说就难以成立。知府牛树梅的《西昌地震纪变》诗,描绘了1850年西昌大地震后的情形:“坤维夜半走奔雷,山岳震荡海波颓。床榻如舞人如簸,万家栋屋枯叶摧”,“迟明一望满城平,欲辨街衙谁能晓”,这里,并无全城下陷成湖的描写;从20世纪80年代邛海周边发现的一批新石器遗址及出土的陶器、网坠等说明,至迟在史前邛海即已形成,西昌城遗址以及出土文物,也说明了“地陷成湖说”的不能成立。  地震是很有可能“城陷”的,如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但不是全部。西昌确是地震多发区,有记载的7级以上大地震,就有这么几次:公元前116年,震级达8~9级;公元1536年,7.25震级;公元1850年,7.5震级。但是,不能因为西昌过去多地震,并时有地震,就先人为主地认为邛海是地震下陷形成的。那邛海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  至于牛轭湖说、古弯曲湖残余说、安宁河东南流的古河道说、堰塞湖说,都有一定的依据,但并不十分充足,所以还不能算是确证。  总之,邛海成因众说不能完全成立。邛海的成因仍然是一个千古未解之迷,还有待地质和文物、考古专家的进一步考证确认。  水源由来:如此大的集水面积,其水源来自何处?据专家考证,邛海水源有四:一是邛海水面31平方公里的大气降水;二是流入邛海各溪流及其区域范围的地表径流;三是邛海外冲积层间的地下径流;四是岩溶及其岩裂隙水补给。  生态特征: 邛海处于中营养水平,目前已呈现富营养化状态,污染元素的泥沙、氮、磷;年均水温17.8℃。邛海湖内有40多种鱼类,其中有特有的白鱼、鲤鱼、大虾、螃蟹等。秋末冬初有19种候鸟携家眷来此过冬。虽然地处高原,但其鱼类区系都是由中国江河平原区鱼类组成,与青藏高原特有的裂腹鱼类和条鳅组成的鱼类区系相异,与同属金沙江水系的程海鱼类区系相似,现有鱼类中红尾副鳅、短尾高原鳅、中华倒刺鲃、云南光唇鱼、岩原鲤和白缘“鱼央”等为广泛分布于长江上游的种类,鲤、鲫、西昌白鱼和中华倒刺鲃等,13种在云南的程海都有分布,泥鳅和宽鳍“鱼昔”等17种为广泛分布于长汀中、下游的种类在邛海鱼类中仅有白鱼,鲤和红鲌等几种鱼类在形态特征上具有明  形态描述 : 邛海,古称邛池,属更新世早期断陷湖,至今约180万年。邛海之名,见于《汉书》:“邛都南山出铜,有邛池泽”;《后汉书》:“邛池南人以为邛河,纵广二十里,深百余丈,多大鱼………”其形状如蜗牛的邛海,南北长11.5公里,东西宽5.5公里,周长35公里,水域面积31平方公里;湖水平均深14米,最深处34米;水面标高为1507.14—1509.28米;水位变幅小,集水面积约30平方公里。  邛海湖形似蜗牛,头在西北的海河出湖口—带,湖长11.5公里,最宽5.5公里,平均宽度2.7公里,湖岸线长35公里,湖盆为锅底形,湖岸到湖心深度变化很大,大多数水深在15米以上,湖泊最大面积3lkm2,(水面标高1509.28m),最低水位时面积为28.5km2(水面标高1507.14m),流域集水面积为309km2,容积为3.2亿立方米;湖底泥是由暴雨径流冲刷地表土入湖沉积所致,为红棕色细泥;较大的河流有邛河、官坝河和鹅掌河,其中官坝河集水面积较大,能维持终年有水。  邛海是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距市中心7公里,卧于泸山东北麓,螺髻山北侧,山光云影,一碧千顷,是四川省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邛海水质清澈透明,面积约31平方公里。  邛海如同我国一些高原湖景一样,以恬静著称,景色四季各异,春日天光水钯,上下一碧,一片浩翰波光闪耀在苍山碧野之中,“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岸边柳眉桃腮,燕语呢喃。夏日湖水盈盈,彩霞耀眼,山寺渔村,相映生辉。秋日天高气爽,落霞孤鹜,秋水天长,使人留连忘返。冬季天净水明,红枫翠柏,倒映湖面。午后起风,海浪奔涌,似白鹅嫱戏于波涛上。  诱人的邛海景色,与西昌晚间皎洁的明月,形成“月出邛池多诗意情怀。如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浏览邛海后对其景色大加赞叹,兴奋不已,并在其游记《马可.波罗游记》中写道:“碧水秀色,草茂鱼丰,珍珠硕大,美不胜收,其气候与恬静远胜地中海,真是东方之珠啊。”  再如原中央大学教授朱契游邛海后也写道:“我曾泛舟西湖、鼓棹洞庭、横绝太湖、登临鄱阳,觉得洞庭雄阔,鄱阳奇伟,太湖深秀,西子浓妆,邛池淡抹,各有千秋,邛池尤以恬静见胜。”邛海景色由此可见一般。  邛海不仅景色秀美,还有众多美妙的民间传说,更烘托出它的神秘和美丽,如李膺《盖州记》和《太平御览》等著述中均有不少记载。邛海湖内有40多种鱼类,其中有特有的白鱼、鲤鱼、大虾、螃蟹等,秋末冬初有19种候鸟携家眷来此过冬。湖畔现有邛海公园、邛海宾馆 、新沙滩渔村、莲池、月亮湾、阳光度假村、萝莎玫瑰园、青龙寺、老海亭遗址、核桃村观赏园和省体委水上运动学校等景点。  2002年5月,四川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