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京夫子庙简介
夫子庙,始建于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三年(337年),根据王导提议“治国以培育人材为重”,立太学于秦淮河南岸。当年只有学宫,并未建孔庙。孔庙是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的。因为祭奉的是孔夫子,故又称夫子庙。在学宫的前面建孔庙,目的是在于希望士子遵循先圣先贤之道,接受封建教化。
南宋建炎年间遭兵火焚毁;绍兴九年(1139年)又重建,称建康府学。元朝改为集庆路学。明初为国子学,将上元、江宁两县学并入,其后再毁再建。清初府学迁原国子监,便将夫子庙原府学故地改为上元、江宁两县的县学。咸丰年间再次毁于兵火;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
2. 南京夫子庙是纪念谁的
北京夫子庙是纪念孔子的,南京夫子庙是节假日的一个庙会。
3. 南京夫子庙简介200字
南京夫子庙白天晚上都可以,不过相对晚上去更有一翻景致,观览秦淮河与夫子庙的夜景特有意境。其是每年的正月十五闹元宵,这一天晚上,无论是刮风下雨,都无法阻挡游人来欣赏秦淮灯会。这是国内最大的灯会了,热闹非凡。 久负盛名的南京夫子庙景区,不仅有风情万种的秦淮河,儒林士子争跃龙门的江南贡院,“桃花扇底送南朝”的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故居,还有“天下文枢”的古牌坊。其中主要的两大景点简介如下:
1.江南贡院是夫子庙地区主要建筑群之一,秦淮河畔也因贡院、夫子庙的存在而一度繁荣起来,是中国最大的科举考场。其鼎盛时期仅考试的号舍就拥有20644间,加上官房、膳房、库房、杂役兵房等数百间,占地超过30万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占地之广居全国各省贡院之冠,创造了古代科举考场中国之最。
2.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摇篮,历史上极富盛名。这里素为“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更兼十代繁华之地,“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被称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远在石器时代,流域内就有人类活动。从东水关至西水关的沿河两岸,东吴以来一直是繁华的商业区的居民地。六朝时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宋代开始成为江南文化中心。
4. 南京夫子庙介绍
夫子庙位于南京城南秦淮河畔,是祭祝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庙宇,也是古代学习礼仪、讲书传经的地方。
5. 南京夫子庙简介和历史
夫子庙即孔庙,原来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子又称孔夫子,所以称之为夫子庙。
南京夫子庙是孔圣人的祭殿,始建于宋景佑元年(1034年),始称文宣王庙。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重建,名叫建康府学。元朝时改为集庆路学。 明朝初年作为国子学,继之为应天府学。清朝时这里成为江宁、上元二县学,并进行了重修。
庙内有奎星阁、 明德堂、梨香阁等建筑。夫子庙声名远扬,不在于它是孔庙、府学,而是 因地处六朝金粉佳丽之中。秦淮河古称淮水。据说秦始皇时 凿通钟山即今紫金山,引通淮水,横贯城中,故名秦淮河。秦淮河分为内 河和外河,内河是十里秦淮最繁华的 地带。
当年河水清如碧玉,有文德、 利涉、淮清等桥横卧其上,而沿岸歌 楼画馆林立,历代风流名士涉足其间。特别是到了明代,科举贡院沿河而建, 考生云集,青楼妓院也应运而生。明 末清初,秦淮河畔还真出现了几个忧 时愤世、深知亡国之恨的风尘女子, 诸如顾横波、董小宛、李香君、柳如是等等,成为文人墨客题咏编撰的素材。
夫子庙是中国四大文庙,为中国古代江南文化枢纽之地、金陵历史人文荟萃之地,不仅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时也是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是中国最大的传统古街市。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