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石壁山风景区的地图(白石山风景区地图)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2-03 19:45   点击:268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白石山风景区地图

秦岭-淮河线的纬度位置为:32°N~34.5°N。秦岭-淮河线经过甘、陕、鄂、豫、皖、苏等省,是中国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北在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秦岭,是位于中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山脉,它就像一堵“挡风墙”阻止冬季冷空气南下,拦截夏季东南季风的北上。自古以来,因秦岭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因此而带来的秦岭南北气候变化,人文景观、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被称为中国南北的分界线。习惯上称秦岭以南为中国南方,秦岭以北为中国北方。

淮河,是位于秦岭东边的一条大河,全长1000公里。淮河两岸的地形、河流及水文特征的差异不如秦岭南北的差异明显,在很大程度上淮河作为南北分界线提出主要是依据其地理分区的意义。将淮河看做中国南北分界线的一部分,同样也应该作为一个带来理解,不宜局限在某一具体的水系上,这也和淮河的实际流域有关。

范围划分

秦岭—淮河线从名字上看它的画法似乎很简单,沿秦岭、淮河画一条线即可。可是当你面对着一张大比例尺的中国地图时你会发现根本无从下手:秦岭西起甘肃省白石山,秦岭—淮河分南北,只是分了中国东部,中国西部怎样分南北部是很有意思的,西部的确可分两大区域,但却是南北颠倒,冷热倒置。沿秦岭再向西,大致有两列东西走向的山脉与秦岭相连:一列是祁连山接阿尔金山一路向西;另一列就是西起帕米尔高原,向东绵延2000 多公里的昆仑山及其余脉。如果秦岭向西分南北的话,这两列山系可供考虑  。

这里说的南北之分,不是文化的概念,而是指自然地理上的南北之分,确切地说,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方)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北方)之分。自然地理的亚热带与暖温带都是有定义、有标准的。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的刘胤汉教授研究秦岭多年,他主张南北分界线应该画在秦岭南坡的800米等高线处。按照刘先生的说法,由于山地的海拔逐渐升高,气温在下降,在海拔800米等高线的位置,亚热带就已经结束了,像橘子、竹子这些亚热带的指示性植物已经见不到了。南方到这里就应该结束了,因此中国的南北分界线应该与南坡800米等高线重合。

已故著名地理学家任美锷先生却主张把中国的南北分界线画在秦岭北坡700米等高线处。因为从秦岭的北坡看,整个关中盆地是暖温带,但是随着山地的上升,气温降低,在700米等高线处,气候已经不是暖温带了,而是山地气候,越高越冷了。其实任美锷先生是把秦岭看为出现在暖温带的一个山系。

而另外一些地理学家如黄秉维等却主张南北分界线应该画在秦岭的主脊线上。理由是这样可以保持山两边垂直自然带的完整,正好可以两相比较,看出南北之不同。但秦岭找不到明确的脊线,这种分法,怎样分还是一个未知数,也可能把一些高海拔山峰的最高点连起来,算作秦岭的脊线吧。

在2008年出版的《中国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研究》一书中,郑度院士等人在对秦岭南北的气候、植被进行了详尽地比较分析后,应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对秦岭地区的自然环境进行分类。最终认为从综合的角度看,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在秦岭地区的分界线应该标定在主脊。

我国南北自然分界线,实际上首先是气候分界线。就热量带说是北方暖温带和南方亚热带的分界;在水分区划中则是北方干旱、半湿润气候和南方湿润气候的分界;在雨旱季节类型区划中则是北方春旱、夏雨气候和南方春雨、梅雨及伏旱气候的分界  。

然而,这个过渡和变化是通过相当宽的一个带来完成的。在淮河两岸,相隔一二十公里甚至更宽,并看不出气候、农业、自然景观等方面有什么变化。实际上,由于淮河地区主要是平原地区,南北冷暖气流畅通无阻,确实也不可能产生一条截然分明的南北分界线来。以“橘逾淮而北为枳”为例,由于我国东部地区冬季中南下冷空气强,常常带来柑橘致命低温,因此现今即使淮河以南的长江两岸,除了局部有利区域外,一般也没有种植柑橘的经济价值。

我国南北分界带的西段秦岭,冬季阻挡了北方冷空气,因而在岭北为典型暖温带情况下使岭南成为典型亚热带(能生长同纬度淮河两岸不能生长的柑橘等亚热带指标植物)。但是,秦岭分界也并非一条线。因为秦岭南坡约千米海拔以下才是亚热带,而秦岭山脉两坡千米等高线间的宽度,也就是分界带的宽度也大约有90-110公里。而且,在历史上南北分界带是随气候变化而南北移动的。如果全球持续变暖,亚热带北界将来甚至有可能要北推到黄河的中、下游地区。

2010年,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陈全功等人根据气候、地理、人文等方面的综合数据,逐点计算适宜度,制成了《基于GIS的中国南北分界带分布图》,将中国南北分界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分布图表明,中国南北分界具有自然(气候、地理)和人文的综合属性,分界带涉及四川、甘肃、陕西、湖北、河南、安徽、江苏等7个省的130个县(市),最窄处约26.42公里,最宽处约195.41公里,总面积约145500.74平方公里。

在中国南北分界带上,顺经度各段中点的连线,称为南北分界线。此线的走向为,西起与青藏高原相接的西秦岭余脉(E104°15′、N32°18′),经四川省的平武县、青川县,甘肃省的文县、康县,陕西省的宁强县、略阳县、勉县、留坝县、城固县、洋县、佛坪县、宁陕县、镇安县、

旬阳县、商南县,湖北省的郧西县,襄阳市、枣阳市,河南省的南阳市、西峡县、淅川县、内乡县、邓州市、新野县、唐河县、桐柏县、泌阳县、确山县、息县、驻马店市、汝南县、平舆县、新蔡县,安徽省的临泉县、阜阳市、利辛县、凤台县、淮南市、怀远县、蚌埠市(北距蚌埠市区约4.67公里)、五河县,江苏省的泗洪县、洪泽县、淮安市(北距淮安市区约5.68公里)、涟水县、阜宁县、滨海县、射阳县等44个县(市)蜿蜒而下,止于东海海滨(E120°21′,N34°05′),总长度约1666.28公里。

2. 白石山景区景点介绍

白石山景区,主山脊线长达15里(7000余米),总面积34平方公里,有三顶、六台、九谷、八十一峰,是我国唯一的大理岩峰林地貌,可谓“北方第一奇山”!

    白石山坐落于河北保定有凉城之称的涞源县。涞源县城海拔800—900米,白石山步游路起点海拔1800米,主峰海拔高达2096米,落差近300米。

3. 白石山游览地图

河北白石山最高峰佛光顶,海拔2096米。白石山位于河北省涞源县城南15公里,雄居八百里太行山最北端,景区面积54平方公里,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有全国独一无二的大理岩峰林地貌。

4. 白石山旅游景点图

云台山,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和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交界处,景区面积280平方公里,含红石峡、潭瀑峡、泉瀑峡、青龙峡、峰林峡、子房湖、茱萸峰、猕猴谷、叠彩洞、百家岩等主要景点。

园区地形复杂,气候随海拔与山势山形变化各异、上下差异明显,原始次生林覆盖了整个山峦,各种树木和奇花异草种类达五百多种。云台山主峰茱萸峰海拔1308米,有落差314米的云台天瀑,在景区泉瀑峡的尽端,是中国发现的落差最大的瀑布之一。

园区内地质遗迹丰富,30亿年来,形成了太古宇、元古宇、古生界和新生界地层;多次的构造运动,尤其是2300万年以来,新构造运动的强烈抬升和水蚀作用的深度下切,造就了云台山双崖对峙的峡谷群和各种动态的瀑、泉、溪、潭,共同构成了旷奥兼具的"云台地貌"景观。

云台山上溯夏商,下至明清,文人墨客不绝于此,唐代是称覆釜山,到了金代时,称之为云台山,这个名字一直延续到现代,竹林七贤隐居山中,对中国园林从宫廷走向大自然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5. 白石山景点地图

1、白石山,在太行山的最北端,最高峰是佛光顶,海拔大概有2096米,该地一年四季皆是美景,展现了祖国美好的山河。

2、大茂山,也被称之为是神仙山,这是太行的一座主峰,特别雄险奇秀,山顶经常会有云雾,仿佛是仙境一般的地方。

3、狼牙山,在太行山的东麓,该地奇峰林立,山体雄浑,著名的狼牙山五壮士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个地方,因此让这座山闻名于世。

4、虎山,位于曲阳县的北部,山里植被特别茂密,是景色非常优美的自然山水景区,这里的自然生态保护的很好。

5、庆都山,这座山周边比较平坦,山体似卧龙一般,很有帝王之气。其山顶特别平坦,山林里面的植被很多,空气非常清新。

6、百草畔,百草畔景区素有“太行山中的绿色明珠”之称,主峰海拔1983米,为野三坡境内最高峰,景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自然生态保存完好,遮天蔽日的森林与千姿百态的石林相融合,山地风光独具风采。

7、白银坨,白银坨地处太行山深处的顺平县境内,是保定市西北部第一道高峰区,山高、谷深、林密、水美。一年之中五个月鲜花盛开。被誉为“五彩山”。

8、云蒙山,因山中常年云雾缭绕,故得名云蒙山,它总面积40平方千米,由77道山峰 33道峡谷组成,顶峰海拔1120米,是看日出 看夕阳 云海的好地方。

9、青虚山,青虚山主峰海拔998米,因“四时之气清而熙,界入虚空,超然物外”而得名,三座主峰和十几座峰林构成了,华北地区最大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10、百里峡,百里峡景区位于保定市涞水县三坡镇,十渡景区西侧,距离北京市中心的车程约150公里,是野三坡风景名胜区内最重要的景点。百里峡景区以狭长幽深的峡谷为主,来此可以观看壮观陡峭的峡谷山势,欣赏谷内的溪流、瀑布等。夏季时,景区里十分清凉,也是避暑游玩的好地方。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