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否需要读很多书有很多文学积累?
谢邀。
个人积累很重要,需要大量阅读。
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大量阅读。各种读物都读,家长的杂志,邻居的报纸,长辈的古籍,或者是同伴的小说。每年读书可能超过100册,有事没事就开始读书。
上大学,选的是汉语言文学,个人对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这种有阅读支持的科目占尽优势。发现阅读量较少的同学颇为苦恼,所以说积累很重要。
二、如何积累文科知识?
看书,看书,再看书...
既然是以知识为目标,那么最重要的就是积累...文科知识浩如烟海,因而需要从基础开始一步步梳理掌握,然后顺藤摸瓜,获得其他新的东西~
就历史来举例吧,个人认为应该有以下几步:
(1)找一些教材性的东西,对历史有个整体性认识,无论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都需要有大局观,高屋建瓴,对接下来的学习好处很大...【除了大学教材外,世界史推荐《全球通史》,中国史推荐吕著《中国通史》】
(2)找自己喜欢的某一时期的历史细细翻阅,推荐《史记》等等~
(3)看看大家的作品,找找他们的一些观点,你会有更多收获~
高中我也有这样的一个迷茫期,甚至现在自己还感觉自卑,和别人比较对自己是一种激励,同时也是一种伤害...做好自己,超越自己就好!
加油!
三、如何全面的积累文学常识?
去看王力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书的基本介绍: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_百度百科作者介绍:
https://wapbaike.baidu.com/item/%E7%8E%8B%E5%8A%9B/3888?timestamp=1604418294622
四、怎样系统有效地复习汉语言文学知识点?
这也是我想知道的T T
背书背到现在
中国当代文学等等的真的好多好杂
我估计今晚是不用睡了
五、没有读过很多书,学汉语言文学可以学好么?
汉语言文学专业慎入!!!
本人男,汉语言师范,毕业两年,高中语文老师在职。我想就我自己的经历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这个专业学的比较宽广,一个是语言类,一个是文学类,大学要学的东西很多。学的都是基础和皮毛。属于文科,那么学校牛逼的话,出来就是牛逼,学校只是一般的话,要看你有没有实用技能,工资普遍较低。大学室友两个已考上研究生,一个考了教师,另外一个改行计算机编程,还有一个漂着。
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比较爱好文学语言类,并且有天赋,比如说爱看文学书籍且会创作,会写小说、作古文、作现代诗等等。本身拥有专业技能潜力的,可以选这个专业学习,大学四年会很充实,前途不可限量。(创作一篇古文作宣传能卖几万)
如果你是文学爱好者,这个专业能够从专业的角度让你了解语言和文学是怎么回事,学起来也很有趣,大学四年也很幸福,专业上不必担心太难,不像理工科需要复杂的计算和画画,练练字看看书陶冶情操,来一场美丽的恋爱再爽不过了。
如果你是人云亦云,跟风学中文,或是家长长辈推荐,没有其他的选择,那这个你得好好想想,大学还是要学自己喜欢的专业,就业前景好的,如果不喜欢,浪费了机会与时间,会耽误自己,尤其是男生,本来文科就业就窄的很,如果一不小心就学了它,没什么实用的技能,很悲伤的!
但是选择中文师范,那就要考教师资格证了,如果喜欢当老师,毕业当老师也不错,国家也在慢慢提升待遇的。
这个专业学好了,当老师、考公务员、当编辑、文职都可以。如果可以深造的话,可以做学术研究。
说实话,不要指望四年一下学好这个专业,这个专业是需要不断积累与学习的,博闻强识才能厚积薄发。文字功底强的话在社会上,单位里都是会被重用的。尤其是公务员队伍里。
结尾我想送给你一句话:读书多不一定会变得很富,但是一定能改变你的认知。
汉语言文学的同学到大学里去一定要广读书,文史哲,经济法律社会都要涉猎,也要精读!
一下子打这么多字,还是头一次 ヾ(●●)ノ哇~
感谢垂阅,不妨点个赞!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
六、为什么还有人劝退汉语言文学专业?
谢邀,很简单,因为一入汉文深似海,从此头发是路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不比其他专业,从大一开始就会接触很多的超其他专业量的专业课,并且在学了这么多了后考研难度还高,你可以看看汉文的考研的国家线和单科线,高得吓人。
有种说法说汉文是万金油专业,但是问题在于这个社会真的很需要这种万金油专业吗?事实上现在汉文如果不考研不深造的就业前景并不是很明朗,朝着应用型方面去发展是比不过人家专业那个方面的,朝着写作方面去发展如果不是确实有天赋也很难去有成就。
汉语言文学专业当然、必须、一定要考研的,汉语文化博大精深,本科学那点东西太肤浅了,
对于报考汉文的同学我们老师一直都是建议你考研,这样不论从学科知识掌握的厚度,还是将来更好的就业都有益处的。
其次当然还有其他路子可以走,公务员考教资也是很好的方向(教资汉文基本上大部分都会考的),不过汉文也分师范和非师范,这个两者关系区别我还没有具体去了解过,只能说各有千秋(但是只看大一好像我们非师范课程要多点)。
当然题主如果有幸进入汉语言文学专业那么也说明题主本身水平不错,考汉文的高考分一般都是学校里面高考分算高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一定要积累积累,积累永远是学习汉文的精髓,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总结一个优秀的汉文学子最为正确。
题主还有什么相关疑问可以评论,我一般一天内就会回复。
七、作为一个汉语言文学的新生,我该怎么学习?
汉语言这种专业,最重要的还是“用爱发电”。它不像理工科,原理、公式明白了就能学懂,它需要“同情之了解”,需要了解时代语境,需要对文本有敏锐、丰富的感受。这些东西,只有长时间浸润、和无数次不自觉地思考才能获得。
尽管如此,也并不说学汉语言完全不需要基础,完全没有学习的次第(《礼记》云“学不躐等”)。夯实基本功,循序渐进地安排阅读材料,会让你少走许多学习的弯路(蒙文通云,吃透一本书,让它成为你的资本,你的学问就会像资本家靠钱生钱那样,成倍增长。反之,缺乏根基,就成为学术的打工人,东西忙碌,少有所得)。
具体来说:
第一,吃透一些真正好的教材,尤其像现代汉语这种比较“新”又偏客观性的学问。最好能找两三本风格不同、风评又好的教材性质的书(未必是学校发的教材,那种有时质量很差)对着看,比如一本老一辈学者的(扎实、严谨),一本新一代学者的(吸收了新的学术成果)。只有比较才能真正看出好处。
第二,精读原典,最好有老师带,其次有志同道合者一起讨论。例如古代方面,《礼记正义》、《楚辞章句》、《毛诗正义》、《文选》(个人感觉即使是汉语言,也是先读经部书为好,可以了解古人的思维方法,且注疏体系完全,从汉代古注一直延续到清代考据。上来就读《文选》,反而难度偏大)。
第三,在读原典和教材的同时,善于思考的同学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这时可以开始以这些问题为中心,搜集相关论文,比照参看,理解其问题意识、论证思路、材料搜集的方法,看这些论文能否解决自己的问题,又解决到哪一步,还能继续推进吗?如还能,就可以自己写一些小札记,并向老师请教。
第四,规划自己的知识领域。现代文科有很强的交叉性,在本科阶段合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能为自己未来的学术发展积累潜能。例如古代文学,需要深入学习的有:训诂学、古代史(尤其是制度史)、文献学、文艺理论,那么就需要在这些方面花更大力气。如系里没开古代史课,就应该去自学(找教材,听网课,蹭课)。而其他课程,例如世界文学,就可以少花一点精力,毕竟时间是有限的。打好了中古文的基础,再去自学西文,也会事半功倍。
第五,学会运用各种网络、图书馆资源,稍了解学术界在关注什么(但不需要花太多时间)。比如一些学术机构的微信公众号、豆瓣、知网,都是有用的工具。还要会逃水课、水不重要的作业(比如几门课交一份论文,但论文质量要好),我们的青春不是拿来听你念PPT的,也不是在低效的“学术训练”中疲于奔命。
再推荐两本极其简要的、讲求学方法的书吧:
张舜徽:《初学求书简目》(附在其《四库提要叙讲疏》后面,《四库提要叙讲疏》单行本貌似已绝版,但是书又收于氏著《旧学辑存》中。不知绝版没有,反正电子版应该好找)
张之洞:《輶軒语》
另外,越是初学,越要读好书,只有好书才能激发你的问题意识,催动你的求知欲。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