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其实不难,主要是考研热度引起的内卷,文学专业的分数也跟着水涨船高。作为21上岸的研究僧,希望自己的备考经验能帮助到大家!
一、考研方向分析
汉语言文学在考研时属于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可以大致分为偏语言学和偏文学研究的两大方向。具体又可分为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学、文献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应用学等二级学科。
现当代文学和古代文学属于热门专业,报考的人数较多。而且对于我们从小就开始接触相关的知识入门比较容易理解,以及涉猎内容包括作品不是那么的枯燥乏味,所以是竞争最激烈的方向,报考人数多且高分频出,但是只要肯下功夫多背诵几遍,掌握热点问题,答题想要拿高分问题不大。
语言文字方向虽然不是那么热门,但考试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而且对于跨考生也不是特别友好,一是涉及到语法等专业知识,二是枯燥且门槛高,知识点零碎,单靠背诵是不容易拿到高分的。在备考过程应该多刷题,多练习。
文艺学偏理论和抽象,难度较大,但仔细研究起来别有一番趣味,对于哲学感兴趣的同学来讲,选择文艺学比较不错。
在选择考研方向的时候一定不能因为冷门、好考才去选择,还要结合自身的兴趣以及未来的发展来决定。而且考研的难易程度都是相对而言的,如果是真的热爱,基础也比较牢,那成功上岸不是难事,所以要综合分析自身情况来选择考研方向。
二、易考学校推荐
考研能否上岸不仅取决于能力,选择也十分重要。众多考研失败的同学一是因为没有认真复习,二就是目标院校实力太强,与自身能力相差太大。因此,选择一个和自身实力契合的目标院校是非常重要的。下面这几所容易上岸的院校是不错的选择。
√ 南昌大学
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学科评估中国语言文学是C+,但作为江西省唯一一所211还是很值得报考的,属于沿海城市,地理位置优越,靠近广东、武汉、长沙等地就业机会和实习资源非常好,而且竞争压力相对而言较小,整个初试、复试的过程十分公平,不会存在学历歧视的问题,专业课考试为大综合,出题不会太偏、太深,题目难度属于中等水平。
从录取最高分和录取最低分来看,南昌大学的复试比较友好,不会刷掉分数较低的学生,虽然最低分和最高分相差较大,但只要能进入复试,发挥出正常水平就比较稳妥。从近两年的录取平均分推算初试分数在390分左右比较占优势,能考到平均分以上成功上岸的几率很大。
√ 河南大学
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学科评估中国语言文学是B+,属于双一流学科院校,文学专业是河大的王牌专业。虽然地理位置较偏,但是学校的科研氛围很浓,师资力量雄厚,还值得一提的是校园的环境优美,有许多古代保存的建筑,书香气十足。河大非常保护一志愿,而且给分十分公平,复试也不会存在学历歧视的现象,专业课出题比较基础,容易掌握。
河大的招生人数比较多,上岸的几率较大,而且分数线和国家线差不多,不会出现高出国家线三四十分还进不了复试的现象;从近两年的录取平均分推算初试分数在380分左右比较占优势,只要在复试过程发挥正常水平结果肯定与付出成正比。
√ 四川师范大学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学科评估中国语言文学是B,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是四川省省级重点学科,川师在复试过程不会学历歧视,一切凭实力说话,而且出题类型比较常规,比较容易掌握。
川师的复试分数线属于单科划线,不同的方向分数线相差5分左右,只有考到390分以上才比较稳妥,在复试过程容易发挥正常水平;但是考的分数相对低的同学在复试过程依然有翻盘的机会,而且从招生人数来看,川师每年在扩增,所以是比较容易上岸的。
★ 专业人士择校才是明智之选
择校是门大学问,选的好,明年你就是研究生,选的不好就是社畜欢迎你了,所以我在磨蹭了半个月报了班之后,第一时间就赶快跟择校的老师沟通。
我当初在选择考研的小方向时非常纠结,不知道自己适合语言类还是文学类,择校的老师给我分析了文学类和语言类的备考优势。文学类学起来不会枯燥,有作品支撑比较有趣,但是看的书比较多,需要大量阅读;语言类偏理性思维,背诵有规律可循,而且不需要看过多作品,但是比较枯燥。我结合自身的兴趣选定了文学类的方向。
定了专业方向之后就是选学校了,第一轮择校老师根据学校的复试分数线、报录比、复试分数分布情况等综合分析制作成详细的分析报告,其中不同地区性价比较高的学校都进行重点标注,还考虑到了调剂的备选学校;之后我按照心仪的城市将范围缩小到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最后老师给我从是否保护一志愿、复录比等方面更加详细的分析这三所院校的优劣,根据自身的能力我选择了华东师范大学。
定好目标院校之后,我就开始了专业课的一轮复习,虽然大学已经有这方面的基础了,但是针对考研的复习我还是不知道从哪下手,好在直系学长给我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之后我就开始了漫漫专业课复习之路。
三、专业课复习概述
① 专业课复习参考书目
专业课分为大综合和自命题,也就是考大综合的学校初试不分方向,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比较文学等等考试内容都一样,比如河南大学就是考大综合,参考书目如下:
615文学批评与写作:《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
810中国语言文学:《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语言学纲要》叶蜚声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但是部分学校考研方向不同,参考书也不同,比如南昌大学,文学类方向和语言类方向参考书就不一样。
文学类方向:716文学理论包含参考书有《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918文学通史包含参考书有《中国文学简史》、《外国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语言类方向:618现代汉语包含参考书有《现代汉语》、《语言学纲要》
819古代汉语:《古代汉语》(1-4册)
② 专业课分类突破,事半功倍
● 古代文学史
复习重点:根据不同朝代构建知识网络
在古代文学的复习上学长给我制定的计划是先熟悉整个文学史脉络,对重点进行勾画,尤其是涉及到作家的思想艺术特色,创作手法,重点作品的思想艺术特色,与另外的作家的比较,流派思潮等。学长会带着我初步过一遍书本,从先秦开始一直到清代结束串讲不同朝代之间的联系,横向连接起知识网络,而且还会将每个朝代的重要诗词、文学大家的作品、流派、文学主张等等都重点强调,让我能够从第一遍的过书本了解古代文学整体以及关键部分,之后学长会发给我详细的每个章节总结好的思维导图让我参考。
过完第一遍学长让我先不急着背诵,给我列举了书中提到的重要作品让我翻看,如《离骚》、四大名著、《聊斋志异》等等。针对诗词类,学长让我不仅能够熟读,最好能背诵代表性作品,李白、杜甫、辛弃疾、李清照等等。俗话说文学史为骨骼,作品选为血肉,一定不能只啃骨头,把没时间当作借口不去翻看作品,只有在了解作品的基础上才能更深入的掌握知识点,在答题时当作自己的例证,给改卷老师留下好印象!
●现代文学史
复习重点:横向、纵向分类复习
对于《现当代文学三十年》的复习学长给我提供了两种方法,一种是横向复习策略。也就是先按照书本的思路把握三个十年的大致内容。从小说、诗、散文、戏剧等不同类型题材入手,了解各种题材在十年间的发展、衍变及代表人物的作品、风格、艺术特色,如老舍的“京味”指的是什么。以及每个十年之间的衔接,是如何从上一个十年过渡到下一个十年的,发生的文学思潮是什么,由此形成横向的知识框架。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学长让我在横向复习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互文性”学习。把我同一作家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类型作品要打通来学习,以便全面的了解作家的创作概况。
另一种是纵向复习策略,旨在更进一步的掌握知识点的发展变化。学长在带着我进行第一轮把握三个十年各自时期的文学思潮与运动及创作的状况以后,将每一个十年同一版块的内容对比起来复习。也就是把文学思潮与运动、小说、诗、散文、戏剧这几个部分各自的三个十年的状况连在一起阅读,纵向把握三十年的文学创作与发展演变。
●文学理论
复习重点:根据真题把握重点
当初我在备考时看到文学理论的书也是不知所措,但好在学长给了我省时省力的复习方法。文学理论的知识很多很杂,没必要花费精力记忆“不重要”的知识点,这里的不重要是相对而言的,也就是要根据学校真题中的考试重点、某考点出现的次数以及该知识点在书上所占篇幅来划分重点和不重点。简言之,复习时应先区分重点与次重点,然后再把大部分精力放在重点的学习以及相关知识的拓展和深化上。
学长是根据我的目标院校的历年真题来分析考察重点,如比较偏重20世纪之后的西方文论,特别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现代性理论方面,古代文论考的相对少一些但少不是没有,只要出现在试卷中就应该被重视,说不定下次就成了重点考察知识。而且从这些真题中可以看出之后的出题趋势,是否会加大对中国古代文论和中国古代文化美学精神的考查不是一个定数。通过分析真题有重点的理解掌握,不仅能够有效复习,而且可以节省更多的复习时间在其他科目上。
● 现当代文学
● 古代文学
● 语言学补充书目
以上书目都是必读书目,但还需参考学校历年考察重点作家、作品来补充知识。
五、复习的注意事项
● 作品很重要,不要把目光局限在背诵上。大多数同学在文学类考研上犯的错误是只知道埋头苦背,不关注作品。打一个简单的比喻,背诵的固定的知识点只能了解到一门课的整体大概,但实际上内在的灵魂还是处于空洞的状态,这样的复习方法只适合应试,但是研究生考试选拔的是科研型人才,也就是更加偏向于题目的灵活性以及对作者、作品、研究热点的理解程度,而且在初试过程看的作品、期刊等在复试的阶段也是很好的积累,因此前期有时间一定要多了解作品,通过作品记住知识点也是一种记忆的方法,不要局限在背诵课本上的固定知识上。
● 重复背诵,重点背诵。文学类考研必不可少的便是背诵,因为知识比较多,比较杂乱只有在后期进行几轮的重复记忆才能在考场上下笔如有神。在备考前期不需要那么早开始背诵,记忆是有遗忘周期的,就好比大学考试的临阵磨枪快速记忆的效果比较好,考完之后知识点就都忘记了,所以一定一定不要偷懒,知识点多过几遍。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背诵并不是拿着课本死磕,而是有重点的背诵,可以利用之前总结好的知识点或者资料,像现当代文学中的简答题、论述题可以按照“关键词”背诵的方法来记忆,进行减负,也就是说通过关键词联想到其他的部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组织。
● 择校很重要,合适的学校事半功倍。有很多学校的文学专业报名人数很多,高分神仙也是层出不穷,如果实力达不到400+,那就老老实实避开热门学校,把目标院校定到和自身能力匹配的水平。有很多考生初试失利的原因还在于学校压分严重,调剂也难上加难,所以能否成功上岸和择校的关系很大。在选择学校之前一定一定要在网上多看看上岸学长学姐的备考经验,能避开考研重灾区、压分严重学校、不保护一志愿院校等就尽量避开,这样能够更加科学的备考。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