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特点有语言的媒介性质,为文学艺术的生成提供了物质符号基础。
作为文学的媒介,语言深刻、全面地影响着文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使文学呈现出有别于其他艺术的间接性、精神性和蕴藉性。
第一,文学的间接性,又可称为非直观性,是指文学具有通过阅读语言符号而间接地在内心唤起形象画面的特性。
第二,文学的精神性是指文学通过语言符号传达人类精神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的特性。
第三,文学的蕴藉性是文学以一定的话语形态去蕴含多重复杂意义,或把多重复杂意义蕴含在一定的话语形态之中,话语蕴藉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
二、散文与剧本在艺术特征上有哪些不同(大学《文学概论》范围)?
自己整理了一个答案,可能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大家将就着看吧
散文和剧本在艺术特征上有哪些不同?
1.在内容上,散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散文的书写领域是广阔的,写人、叙事、咏物、怀旧,古往今来、天上地下都可以进入散文创作的视野。如朱自清的《背影》描写了父亲为自己送行时去买橘子时的背影,真切生动,表达了深深的怀念之情。而剧本在内容的设置上要有尖锐的激烈的戏剧冲突。戏剧冲突体现了剧本的叙事性和这种叙事必须适应舞台演出要求的特点,也是戏剧叙事不同于一般叙事之处。除此之外还要设置戏剧情境,以促进戏剧冲突爆发并向前推进。老舍的《茶馆》便是如此。
2、在结构上,散文形式自由,形散神聚,不受文体约束。从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可以看出。而剧本则具有高度集中的戏剧结构,老舍的《茶馆》,一出戏仅有三幕,展现了三个时代,反映了五十年的社会变迁。这是浓缩的反映社会生活的戏剧典范。
3.在语言上,散文的语言自然优美。一般不以故事情节取胜,而是在短小精悍的篇幅里,用自然、简洁、优美的语言表达作者所见所思、所闻、所感,是最具文字性的语言。不像剧本那样强调对话性。而是讲究文辞美,音韵美。而剧本则是以对话为主的戏剧语言,剧本的叙事主要由人物语言即台词来完成,具有性格化、动作性和富于潜台词等特点。
三、文学作为语言艺术有什么特点?
主观,虚幻,情感真实
四、什么是艺术语言?
其实这个问题可以分两个方面来解答。
粗浅一点,可以理解为艺术家或艺术作品的特点。不过这样一来,涉及的方面就会十分广,历史上能叫得上名字的艺术家,每个人的作品都有十分鲜明的特点,比如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的画,一眼就能分辨出来。这种现象越是到近代越是明显,几乎从十九世纪印象派开始,每个艺术家的作品的差别也来越明显,莫奈、雷诺阿、毕沙罗的作品,虽同时印象派,差别却也不小。从这里再往后,跨过20世纪上半叶那些艺术派别,就没有正经的艺术派别了(对,艺术家们就是这样任性)。充分印证了贡布里希的那句话:“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
在我的理解看来,当代艺术的艺术语言就是某个特定艺术作品或者某个艺术家,通过一些个人的符号来表现艺术作品。通过这些个人化的符号,能让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联系更为紧密,另一方面,艺术家也能更好地表现艺术作品。(这方面没有做过详细的研究,所以只谈谈个人的经验和看法)
例如蔡国强和徐冰,他们就是用专属于自己的艺术符号来表达作品,使作品与本人艺术家本人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再比如埃利亚松、萨拉切诺(Thomàs Saraceno)等等。
另一方面,如果把艺术当作一种语言,那么从本质上来讲,这是一个符号学问题。艺术本身其实是符合索绪尔关于语言的描述。索绪尔认为语言是组织在声音物质中的思想,
从心理方面看,思想离开了词的表达,只是一团没有定形的、模糊不清的浑然之物。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致承认,没有符号的帮助,我们就没法清楚地、坚实地区分两个观念。思想本身好像是一团星云其中没有必然划定的界限。预先确定的观念是没有的。在语言出现之前,一切都是模糊不清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声音实质并不更为固定,更为坚实;他不是一个模型,思想非配合它的形式不可,而是一种可塑的物质,本身又可以分成不同的部分,为思想提供所需要的能指。--《普通语言学教程》
你看,如果把这一段里的“词”、“符号”、“声音”替换成“艺术”是不是也没什么说不通。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这样尝试过,苏联符号学家罗特曼就把艺术本身当作一种语言。他把语言分为三种,
- 自然语言;如中文,英语,法语等人们交流的语言。
- 人工语言;科学语言(数学化学一类),约定信号语言(信号灯,指示牌一类)等。
- 第二性语言;它们是建构在自然语言水准上的交际结构。
他把艺术划分入第二性语言,而艺术作品则是以这种语言写成的文本。
(PS:这方面同样没有深入研究,只能讲讲我目前知道。学艺不精,惭愧惭愧。。。)
这样看起来,其实如果你非要把艺术看作为一种语言,其实也没什么大问题,只是每个艺术家用的语言不太一样罢了。
五、文字作为语言艺术具有哪些不同于其他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
文字作为语言艺术,那它的审美特征就是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如下。
一、间接性和广阔性
①间接性:语言艺术的间接性是指通过积极活跃的联想和构想,在自己的头脑中所呈现出活生生的形象、画面。文学运用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传达审美情感,读者必须通过想象才能感受到艺术形象,这是语言艺术的局限,也是他区别于其他一切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
②广阔性:同样源于语言媒介的特性,语言有着最大的自由和极大的容量,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它不仅能描绘外部世界,而且能够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直接揭示各种人物复杂的、丰富的精神世界。
二、情感性与思想性
①情感性:任何文学作品都包含着作家的主观情感,文字的情感性越浓烈,越能感染读者,就越有艺术魅力。而且语言艺术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真实、深刻。
语言艺术的思想性在深度和广度上也远远超过了其他艺术形式
②思想性: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成为不朽的艺术精品,都在于他将高度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作家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述出自己的认识、判断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生活的哲理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
三、结构性和语言美
①结构性:文学作品的结构与语言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他们不仅是构成文学作品的重要艺术手段,而且本身也具有审美价值,结构是对文学作品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整体安排,它是文学作品的内部联系和构成的方式。
②语言美:文字是语言的艺术,语言自然成为这个艺术种类的第一要素,文学以语言为媒介和手段,从而使得文学有了与其他艺术相差别的审美特征,在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
希望可以帮到你哦~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