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为一个语言学入门级的本科生,如何阅读(做读书笔记)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作为世界性的语言学学术名著,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人作为语言学的入门者,对本书正在细致地阅读,并做学习札记。本札记将分块推出,供各位学友研习参考,才疏学浅,若有纰漏和理解不当之处,万望海涵,若能得到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前言】
·生平: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1857 出生于瑞士日内瓦;
1875~1876 日内瓦大学——德国莱比锡大学学习语言学,后转学柏林大学
1880莱比锡大学博士学位
1881 巴黎高等研究学院教学
1891 离法回国,日内瓦大学讲授梵语、印欧语系语言历史比较研究
1906~1907、1908~1909、1910~1911讲授普通语言学
1913 去世
1916《普通语言学教程》出版(第一版)
·《教程》的意义影响
1. 对近百年内欧美各国语言学界的各种有关原理和方法的问题进行了总结,见解独到
2. 索绪尔受到二十世纪初“格式塔思想”(关注语言结构、系统和功能的研究)的影响,挑战传统的只从心理方面研究个人言语事实的新语法学派,提出了语言是一个系统、语言学分为共时语言学(系统的语言,重要)、历时语言学(个别语言要素的演变,无法构成系统)
→“语言学研究中较新趋向的理论基础”
【第一版序】
·本书的整理过程
索绪尔每天赶写讲授提纲的草稿,已经随写随毁掉了,而他本人的手稿札记无法与学生笔记/课堂材料配合起来。
→求助于听过三度讲课的同学们的笔记
①考订工作:对每一度课、每一个讲座细节把所有本子加以比较,深入原讲授者的思想端倪
②问题:口讲的自由论述带来离奇古怪、变换不定的表述方法;而窥一斑不能见全豹
③决定:以第三度课为基础,利用手头的全部材料,包括索绪尔的个人札记进行重新组织综合。对任何一个点都要从口授的变化游移不定的措辞中清理出去,试图找到其确定形式,再镶嵌入它的自然间架中去
·说明
-主旨是建立一个有机的整体
---整体不完备?——索绪尔并没有想涉及语言学的一切方面,也没有想把一切问题阐释清楚。很多学科(如语义学)几乎不涉及
--转录了一些之前就已经获得的进展?——一切新鲜很难办到,而且细节中蕴藏理解整个体系的零件
【绪论1章 语言学史一瞥】
·语言学史的分期
*新语法学派:19世纪前:“科学前时期”;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建立后是“科学时期”
(1)“语法”
目的:订出规则,区别正确和不正确的形式
弊端:规范性的学科,距离纯粹的观察还很远,观点狭隘;以逻辑为基础,对语言本身缺乏科学公正的观点
(2)语文学
指沃尔夫自1777起倡导的运动
方法:考订。确定、解释、评注各种文献、碑铭,作文学史、风俗、制度等的研究,语言并非其唯一对象
弊端:太拘泥于书面语言,忘却了活的语言;几乎全以希腊拉丁的古代文物为对象
(3)比较语文学/“比较语法”
葆朴(Franz Bopp)看到了亲属语言的关系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材料。用一种语言阐明另一种语言,用一种语言的形式解释另一种语言的形式
e.g. 用梵语做中介来阐明拉丁语和希腊语的关系
局限:从不过问“比较”究竟意味着什么,所发现的关系有什么意义,完全是比较的,而不是历史的,单纯的比较方法引起了一系列的错误观念
*突破:新语法学派(Junggrammatiker)
把比较所获得的一切成果置于历史的展望下,从而使各种事实联成自然的顺序——人们不再把语言看作一种自我发展的有机体,而是语言集团集体精神产物
【绪论2章 语言学的材料和任务;和毗邻科学的关系】
(1)材料
人类所有时代言语活动的一切表现
(不仅是那些“优美的、正确的”语言,更是一切的表达形式)
(2)任务
a. 对一切能够得到的语言进行描写并整理它们的历史——整理各语系的历史,尽可能重建每个语系的母语;
b. 寻求在一切语言中永恒地普遍地起作用的力量,整理出能够概括一切历史特殊现象的一般规律
c. 确定自己的界限和定义
【绪论3章 语言学的对象】
3.1 语言是什么
·二重性的冲突:语言现象总有两个相互对立的方面,其价值相互倚靠
①语言与声音的对立统一
人们发出的音节是耳朵听得到的音响印象,但是声音没有发音器官就不能存在
——不能把语言归结为声音,也不能使声音脱离口头上的发音
②声音是音响·发音的复合单位,当它与观念结合起来就又构成了生理·心理的复合单位
③言语活动有个人的一面,又有社会的一面
④在任何时候,言语活动既包含一个已定的系统,又包含一种演变;在任何时候,它都是现行的制度和过去的产物。
解决方法:
一开始就站在语言的阵地上,把它当作言语活动的其他一切表现的准则
※语言VS言语-1:
语言只是言语活动的一个确定的部分,而且当然是一个主要的部分
言语活动既是言语机能的产物,又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有可能行使这机能所采用的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规约。
言语活动是多方面的、性质复杂的、跨领域的
语言是一个整体、一个分类的原则
简单的来说,语言就是一个系统、一套规则,其中包括很多小系统,如语音系统、语义系统、语法系统、词汇系统。而言语就是使用这个系统/这个规则去说/去写的结果,就是实际说出来的话。
→人们说话的机能——不管是天赋的还有非天赋的——只有借助与集体所创造和提供的工具才能运用:“说语言使言语活动成为统一体,那绝不是什么空想”
·言语天赋?失语症的相关观察:
①口头言语活动的各种错乱与书写言语活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②在失语症、失写症病例中,丧失的是使用某种工具来唤起正常言语活动中的符号的机能
→在各种器官的运用上面有一种更一般的机能,指挥各种符号的机能,即语言的机能
3.2 语言在言语活动事实中的地位
言语循环——考察可以把言语循环重建出来的个人行为:
被称为概念的意识事实 -联结- 用来表达它们的语言符号的表象或音响形象
一个概念→音响形象(心理现象)→大脑将与这个形象相关的冲动传递给发音器官(生理现象)→声波嘴到listener的耳朵(物理过程)→耳到脑(生理现象)→脑子产生形象
循环可以分为:
a. 外面部分(声音从口到耳的振动)--里面部分(其余一切)
b. 心理部分--非心理部分(生理事实、物理事实)
c. 主动部分(说话者的联想中枢到听者耳朵的部分)--被动部分(听者的耳朵到联想中枢的部分)
*在心理部分中,主动的一切(c→i)都可以称为执行的部分,被动的一切(i→c)都可以称为接受的部分
概念辨析:音响印象
人能发出、耳朵能听到的音节的印象。是引发发声的物理活动的心理对象,不是物质的声音,纯粹物理的东西,而是这声音的心理印迹;也是人听到语言的声音后唤起的心理对象。索绪尔认为,音响印象是人类语言最原始的载体。
丨 当人默读文字的时候心中唤起的就是音响印象,此时没有发声过程。
语言的特征(语言和言语-2):
①是言语活动事实的混杂总体中一个十分确定的对象,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个人以外的东西。个人不能独自创造/改变语言,也必须经过一个见习期才能懂得它的运用。一个人即使丧失了使用言语的能力,只要理解所听到的声音符号,还算是保持语言
②语言是人们能够分出来加以研究的对象。我们虽不再说死去的语言,但是完全能够掌握它们的语言机构。语言科学可以没有言语活动的其他要素。
③言语活动是异质的,而这样规定下来的语言却是同质的
④语言是具体的。语言符号都是可以捉摸的,文字把它们固定在约定俗成的形象里
3.3 语言在人文事实中的地位:符号学
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
符号学(sémiologie):一门研究社会生活中符号生命的科学
语言学家的任务是确定究竟是什么使得语言在全部符号事实中成为一个特殊的系统
索绪尔:语言的问题主要是符号学的问题
符号在本质上是社会的,跨不出个人执行的范围就和符号沾不上边
【绪论4章 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
·发音器官对于语言是外在的东西:
语言=交响乐;发音(音响形象的实施)=演奏乐师
·语言活动的研究:
主要的:不依赖于个人的语言为研究对象,这种研究纯粹是心理的
次要的:研究言语活动的个人部分——言语,是心理·物理的
·语言和言语-3
(1)
-要言语为人所理解,并产生一切效果,必须有语言;
-要使语言能够建立,也必须有言语
-言语的事实总是在前的:我们总是听见别人说话才学会自己的母语;促使语言演变的是言语
(2)
·语言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东西,同时对任何人又都是共同的,而且是在储存人的意志之外的
1+1+1+……=1(集体模型)
·言语则是人们所说的话的总和:1.以说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个人的组合;2.实现这些组合所必需的同样是与意志有关的发音行为。言语中没有集体的东西,表现十个人的、暂时的
言语活动的整体是没法认识的,因为它并不是同质的
1+1’+1”+1’”……(特殊情况的总和)
【绪论5章 语言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
关于语言的定义是必须要把一切跟语言的组织、语言的系统无关的东西(即“外部语言学”所指的东西)排除出去的。
内部语言学:
不容许随意安排,语言是一个系统,只知道自己固有的秩序
一切在任何程度上改变了系统的,都是内部的——研究语言本身的结构系统
例如:国际象棋由波斯传到欧洲:外部事实;一切和系统、规则有关的都是内部的。把棋子从木头的换到象牙的,这种改变对系统是无关紧要的,但假如我减少或增加了棋子的数目,这种改变就会深深影响到“棋法”
外部语言学:
凡与语言在地理上的扩展和方言分裂有关的一切
二、汉语言老师布置的作业:读一本语法书,写一篇读书笔记。求语法书推荐。?
大学老师留的入门书单
《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 陈保亚著
《汉语史稿》 王力
《普通语言学教程》 (瑞士)索绪尔
《说文解字注》 (清)段玉裁
《语言学概论》 高名凯 石安石
《音韵学教程》 唐作藩
《文字学概要》 裘锡圭
《汉语方言学导论》 游汝杰
《训诂简论》 陆宗达
《中国语言学史》 濮之珍
《马氏文通》 (清)马建忠
《语言学教程》 胡壮麟
《历史语言学》 徐通锵
《汉语描写词汇学》 刘叔新
《中国语历史文法》 (日)太田辰夫
《简明汉语史》(上、下) 向熹
《中国文字学通论》 高明
《汉语方言概要》 袁家骅
《汉语训诂学史》 李建国
《语法研究入门》 马庆株
《近代汉语研究概况》 蒋绍愚
三、请问怎么写专业书的读书笔记?
个人经验,读书笔记要分为好几层。第一遍,整体框架,第二遍,重点,第三遍,个人体会。
四、有哪些语言学方面的书籍值得推荐?
Martha·Ratliff在2010年写的苗瑶语言历史研究,建议先看了英文版的https://www.doc88.com/p-73747199651035.html再来决定要不要买翻译版的实体书.
五、语言类的笔记和读书类的笔记分别怎么做?
做笔记是可疑的。做笔记非常可疑。
这个你把我问乱了。
你让语言去记录语言,这个委托有问题。你知道在你合上本子之后,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吗?受骗太有可能了。上初中时候我就信不过它们,然后我的办法是画下来,歪歪扭扭画下来。所以那时候我学习是最好的,后来就不行了,因为我听了别人的,不再画下来了。
后悔到现在。
我帮你问个专业的人吧,这个人做笔记有一套。
@秦耘-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