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语言学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英语语言学和文学方向选哪个?)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3-24 02:22   点击:172  编辑:yyns   手机版

一、语言学是算人文学科还是自然科学?

个人认为兼而有之。

首先,要明白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之间的区别在哪里。

个人觉得最大的差异是是否能够进行重复检验,是否能够进行可控实验。

从这个出发点出发的话,语言学实际上垮了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

语言学内部有很多的分支学科,我这里主要以语言学研究中的语音学的研究举例,其他的或许可以参考。

语音学的研究大概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理语音学,研究发音的生理机制。

2. 声学语音学,研究语音的声学特征。

3. 听感语言学,研究语音在听感上如何被感知接受。

4. 音系学,研究语音在某个具体语言内部如何组织称为一套有意义的符号系统。

5. 语言类型学,研究某个语音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有哪些世界语言共同share的共性。

6. 演化音法学,研究语音的自然演变过程,包括历史语言学等等。

前1-3大概是属于自然科学范围内;而4-6大致上就是人文学科范围内的。

我觉得正是因为语言学横跨两个学科,造就了它的魅力。

二、语言学(linguistics)属于人文还是社科?

就目前的资金流向、学系设置和学科内容分布来看,语言学属于人文学科偏向于特定自然科学的方面,跟社科的关系不大。

为什么说叫“人文科学偏向于特定自然科学”呢?这和目前语言学部分分支的发展有关。

姑且认为题主所问的“人文学科”等于我们一般所说的Arts and Humanities,“社会科学”等于Social Science。

西欧(包括英国和欧洲大陆)这边语言学的项目资助最大方是AHRC,也就是著名的Arts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英国也有自己的AHRB(好像是这么写的,总之也是Arts and Humanities的范畴)。这些机构除接收语言学的立项申请之外,还接收语言文学研究、电影研究、哲学、艺术(Fine Arts)、音乐等学科的立项申请;而如果语言学研究需要资金,通常需要向这类机构而非社会科学主管机构提交申请。可以说,从资金流向上,语言学通常与比较典型的人文学科放在一起。

目前国际上的语言学学系设置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可以有多个安排。国内最常见的是挂靠于汉语语言学院(北大)或者外国语学院(中山、北医)下(前几天还收到北医来我校的招聘通知),也有可能二者均负责一部分语言学研究(如我母校Poly,CBS和ENGL同时负责语言学研究教学,但风格完全不一样)。国外的情况更为复杂,可以成为独立的语言学系(如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可以挂在外国语学院(如我现在的学校,挂在Modern and Medieval Languages下),可以挂在英语学院(如两系合并之前的RCEAL,历史遗留问题不多说了),可以挂在哲学院(如MIT),也有特例挂在心理学系(如Princeton及我的老东家UCL)。就目前学院安排的主流来看,更多学校的语言学系是与其他语言相关的人文学科在一起的,与其他人文学科共享图书馆数据库等资源,因此在学系设置上,通常语言学被认为是人文学科。

当然也有特例。传统的语言学是典型的人文科学研究模式,依靠分析已有材料总结其中规则,以思辨而非实验的方式研究;这点在句法和语义学上有着明显的体现。但是由于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及声学机器在实验语言学方面的大量应用,采取科学的实验而非单纯语言结构分析的研究方法,语言学的一部分分支正逐渐在往所谓的“认知科学”靠拢,以研究语言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脑机能为主。在这样的驱使下,有些致力于研究语言生理心理现象的学校会考虑把语言学和心理学、神经科学共同设置成一个大院系(标准参考是UCL的PALS)。而认知科学是自然科学的门下一类(一般学位是BSc),所以才会有我之前的“往特定自然科学靠拢”的说法。

在历史上,语言学的确与社会科学(如社会学本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这些年语言学自身的发展使其离这些社会科学越来越远,反而更多地体现了人文学科(及与自然科学交叉)的特质。不管是从这个角度来说,还是从更为实际的钱、资源的角度来说,语言学都更多倾向于人文学科,而非社会科学。

手机排版不方便,大家凑合看吧。

三、语言学究竟是偏向人文主义还是科学精神呢?

因为题主没有明确“科学精神”的内涵,在此先假设是指与人文相对的“自然科学”。那我的理解是,语言学居于夹缝之间。

语言学包含众多细分领域,在其中一些,它确乎利用自然科学的手段,比如语音研究需要精密的分析仪器,再比如眼动实验和脑波检测。但这些都直接涉及的,始终是语言的物质对应物,而非其本身。因为语言本质上是抽象的,在客观世界并不存在。那么物质性手段(起码在目前看来)始终存在极限。如果要突破这个,去做看起来似乎不那么可靠的推理,就始终需要哲学的支持。不讨论语言的哲学是不能完整的,不讨论哲学的语言学也不能行远。在这个意义上,语言学的底色是人文的。因为它还是涉及那些最根本性的追问,比如meaning。

如果题主所说的“科学精神”是指更宽泛的近代以来的对学术的要求,那么语言学作为一门成熟的学科,无疑是具备这种素质的。

四、语言学在哪些方面具有自然科学特征,哪些又方面具有人文社科特征呢?为什么呢?

生理性与物理性观察的结果(语音的声学特征与发音特征以及语言相关神经学特征)、可观察的社会文化行为以及语言现象揭示(词汇、语法、语用的可统计特征),这些采用的基本就是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构建一个个模式来描写、解释语言系统,包括采用基于统计、神经科学实验方法的方法进行了严密论证的理论,比如词汇的各种分类法、各种句法学理论、各种认知与语用学假说,基本就属于人文社科研究特征,当然更不用说那些通过各种手段研究语义所反映的社团特征、思想倾向、舆论趋势的研究了。

为什么呢?

语言是人类传信工具之一,这一点应该是语言学中最没有争议的观点。“传信”,传递的是人对所生活客观世界的理解、思索、感知,是主观的,大千世界,万众难一心,各有缘法。

“工具”,本身就是客观事物,跟任何工具一样。一方面,正常人体有一样的生理构造,具体而微罢了;另一方面,物理时空相对规定,此时此刻此地之中的语言本身(发音的音素、用的词汇、使用的语法)是客观的,不因个人喜恶而变形,谁想要抛开原有语言的一切另起炉灶,那就是自绝于人,把自己开除人的社会。

举个例子更为具体点的例子吧:

词汇是语言工具中最为基础的符号层,在有较为系统研究的人类语言中,一种语言的词汇基本都符合奇普夫分布,即F×R=C(频次×排序=一个常数),词汇中的高低频词,也基本都符合T分界频次 。这个规律不仅适用于一种语言,也适用于绝大部分语料库、篇章。这种基于统计的特征发现,就是自然科学研究方法.

https://en.wikipedia.org/wiki/Zipf%27s_law

那么为何词汇会有这种特征分布呢?语用学用“省力法则”“成功产生成功法则”来解释它,这是对这种分布成因提出的假说,并普遍采用假设验证逼近方法得以论证。

这种特征分布有什么实际用处呢?知道了词频分布特征,就知道我们如何在概括文意时取舍得当,是很多自然语言分析方法的底层逻辑,比如共现词分析、关键词提取、摘要抽取,这些分析方法又广泛应用于舆情监测、知识系统管理、智能客户等实际应用中。

“为什么”以及“有什么用”就属于人文社科研究范畴。

五、英语语言学和文学方向选哪个?

如果就业方向已经明确的话,建议先去确认一下未来可能想应聘的学校或者机构对专业的需求与你现在的专业是否对口(名称是否能对上),虽然通常是能够对上的不过谨慎点总是没错。

接着谈文学还是语言学的问题。我建议需要考虑到的一点是,你对一个学科感兴趣,是对它给你带来的总体印象比较好,还是说你在学习具体内容上有动力,还是说你能够对其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有热情。可以先去慕课上或者去b站上看看相关课程的视频,大概了解一下,其实文学也同理。先考虑一下这个学科是否真的符合你学习和研究上的兴趣再做选择。

学习两者在未来教学上提供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我认为文学显然能够给你丰富的对英语世界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视角,这在为学生准备学习内容时能够成为很好的资源。语言学能够给你提供对于语言系统的深刻认识,如果你尝试深入二语习得领域的话也可以了解人类习得和使用语言的一些规律,这能帮助你在教学中注意一些教学策略和学习现象,来进一步调整你的教学方式。

就我个人而言,学文学其实还是在学人文学科,而学语言学就是已经大半只脚进入社科甚至自然科学了。前者可能更需要需要感性的体验、阅读的积累和对文论的理解,后者更需要理性的考量、研究方法的训练等等。

贵校的具体课程安排完全可以先询问学长学姐获取详细信息。

六、语言学是学科还是科学?

语言学,是科学中的一个分支,一个部门,一个学科。属于社会科学的一个门类。

科学分两大类,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关于自然领域各门类的学问属于自然科学,如数家,物理,化学,地质,环境,农林,医学,工程,等等;

同样,关于社会领域各门类的学问属于社会科学,如哲学,政治,军事,社会,伦理,语言,历史,地理,等等。

当然,有的学科既有自然科学的属性,又有社会科学的属性,那就是交叉学科。当今交叉学科越来越多,越普遍。

语言学,顾名思义,是研究人类语言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

七、语言学是不是科学?

语言学是科学但现在还不是自然科学,可以看做人文科学。

八、选英美文学还是语言学?

楼主提出想当大学老师,那还是语言学

文学博士点虽然更多,但是鉴于人文社科越来越和自然科学靠拢的趋势,语言学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更好写论文)


不过如果是想当中学老师,那还是英美文学,在某些内陆城市好像不找语言学的


如果考公务员的话,那就不要考英语类了,正好你也喜欢中文,可以跨考汉语言文学(起码你英语基础好英语可以拿高分)

九、有哪些没有一定语言学知识的人不会相信的语言学上的事实?

1.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及其相关问题的科学。


2.语言学是一个学科群,有70余个学科名目,涉及语言结构、语言功能、语言应用、人类语言学习、机器语言学习、语言与生理、语言与认知等七大研究领域。


3.语言学的学科性质有科学、技术学、艺术学三大分野,横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


4.语言文字学由章太炎定名。具体包括文字学 (研究汉字字形)音韵学(研究汉字字音)训诂学(研究汉字字义)


5.世界上只有两种文字体系——表音体系、表意体系——索绪尔


6.法律语言学是“‘法律语言’学”还是“法律‘语言学’”这一直是个很大的问题。


7.英文是拼音文字,而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种连续五千多年没有间断而日益成熟了的构意文字。(略有争议,这里补个图)

十、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区别到底在哪?

首先,是“人文学科”,而不是“人文科学”,因为人文领域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客观评判标准。

个人以为,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导向。自然科学(还有形式科学)求真,而人文学科则是求善求美的。所以研究自然科学需要高智商和高专注度,研究人文学科需要博览群书、培养高雅气质。

而自然科学的规律具有普适性,而人文学科则因年代、地域、阶级、性别等各种因素令其更具有更多独特而鲜明的特征。简言之,自然科学是追求共性(一般性)的,而人文学科则是追求个性(特殊性)的。

十一、语言学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站流派吗?

题主跟我当年很像,整得我都想在这里写一部语言学史上的爱恨情仇。

我年轻的时候也不喜欢站流派,后来发现学术界跟政界挺像的,想要生存下去,有时候不得不站队。只有一小部分幸运儿一直没站队,或者自以为没站队,也生存了下来。

语言学这个领域圈子很小,加上正处于从人文科学转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过程中,派系斗争可以谈得上是“腥风血雨”,比起很多已经发展成熟的学科(比如物理)派系斗争要严重得多。如果想生存下来,大概率是需要站队的。

也有到最后仍然不想站队的人,比如我,最后大都选择离开学界,去开拓另一片天地了。

语言学为什么还不是语言科学?

从科学哲学的角度,能从根本上解答。语言学是科学,为什么?

题主所言是人文学科的“通病”。不仅语言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都存在此问题。

科学在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等领域内非常成熟,在这些领域内大多数科学家都有统一的公认的基础理论。

然而在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领域却远远不是这样。在这些领域内往往存在着大量的基础理论派系,它们还时常是针锋相对的。

比如在心理学领域,我们可以看到认知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社会心理学等等等等,它们各自独立,几乎没有任何共同的理论基础。

经济学呢?

单单是经济学的一个维度就有如此多的学派林立,凯恩斯的经济学和哈耶克的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几乎没有相似之处。这还没有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等学派。问题不在于学派多,而在于它们之间共享了多少基础理论。目前来看,在这些领域内依然看不到统一的希望。

在没有更多的信息的时候,应该如何选择正确的理论呢?答案是无法选择。所以只能保留两者,留待将来更多的观察。这就导致了科学理论中保留了许多互相矛盾的理论。有些矛盾被更多的观察和实验解决了,而更多的矛盾没有被解决。科学家们只能在不同的时候选用不同的假设和不同的理论来解释问题。

用哲学的语言来讲,科学一定程度上通过放弃一贯性换取了实用性,放弃自洽性换取了他洽性。这在科学中是非常正常的,在人文学科中尤为突出。

究其原因,人文学科(包括语言学)中存在更多的“唯象理论”,暂时无法观察到现象的内在原因(即无法观察到人类大脑的思考过程),所以出现多种理论都能解释同一现象的局面。自然科学中同样存在唯象理论,随着科技的进步,唯象理论的数量已经很少,但是仍然存在。

另外,是否可证伪已经不是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所以,不能因此认为语言学不是科学,而需要依赖科学共同体的裁定。

参考:

为什么可证伪不是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志?


哲学和科学有什么关联?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哪个更重要?

不想谈太多

日本对于学科虽然广义分法是理科、文科

但计算机领域、system science(这领域比较新,年代类似叙事学)、数学

是归在形式科学


然后 德国 把 人文科学

(像哲学,历史学,心理学,音乐学,语言学,戏剧研究,文学研究,媒体研究

有些甚至会把神学、法学纳入)

叫做 Geisteswissenschaft

日本译法是: 精神科学

英文译法则是:science of spirit

我觉得中国还没胆把人文科学用这种译法来招生

----------------------------------------

上述回答太敷衍

再补充下: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哪个更重要?

当然都很重要

但通常人在讨论这问题时

针对的是,学生的数量比例与品质

自然学科也许不怎么样

但毕业时知识储备量通常是较广的,也是社会上相对需要的

自然学科若要说有缺点

就是外语方面可能会不如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

因为许多发展中国家都需要自然科学

所以自然科学几乎除了名词外,用到的英文都不会太难

大概只有特朗普演讲稿、twiiter的英文能比自然科学简单了

(除了有些作者喜欢用拉丁文或一些语言,字母跟英文相通但意思要特别去查的话)


但这不是重点

绝大多数的学生,做不了开创性的结果

祂们只需要负责传承下去就好

而且,最好与此同时,让自己一直保持着求知、具有好奇心、行动力的状态下


社会科学、人文科学

然后我不清楚是否该把艺术、音乐等也列入

要对社会产生用处

几乎会需要做出开创性的结果

这我觉得在校生做出来的希望渺茫

就算有,比例应该也不够高(做不出来的还是能毕业)


此外

我觉得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学生

很难办到让自己一直保持着求知、好奇心、有行动力这点

少数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学生

(虽然我肉眼所见的几乎都清一色是那样的学生

不过还是说少数好了,毕竟个人Level不算高)

在考上该科系后

就「置个人理工于度外」

从此不过问理工的事情

但理工的比较容易觉得自己缺乏人文、商管、法、农一类的素养

而在脱离学校或在学校时比较会去接触

而且,读理工科的,通常补强英文或外语后

就业上有很大的优势

经济上也比较有余裕能做这些事情

(虽然可能很多人身陷于加班困境中)


以人生的可能性、知识的触角而言

若硬要比较重要性,我选择自然科学与形式科学这样

就算是以立志当工人、技术员、厨师一类的

我还是照样选自然科学


最后,个人算是商科的

但若我在读商科后

就再也不关注理工科的东西

我根本不会去研究上述那些东西

理工科因为会学到很多国家各自贡献的东西

所以(可能)会对其它国家稍微尊敬些

至少会先去查查各国家一些基本资料这样

此外研究其它国家的教材

其实大陆本身也算有在注重这方面

就是说在读理工时

也会读到数学史、科技史与历史跟当时气候等接近人文科学东西这些范畴的

像是若数学课本有附图

我们会发现杨辉三角,用的数字符号很奇怪

但不是现在的12345或者一二三四五或者壹贰参肆伍这样

大概就这样!!


(回这篇文章时间有限,有些匆促,sorry

不过之后也没打算大幅更改就是了)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分别有什么用?

前两位的答案好正经。来个通俗的。文科学告诉你现实中什么是美,自然科学帮你把美变成现实。

我要举个特别通俗又包涵美学和科普的例子。。

作为标准的人文科学学生,

先来三首古诗词,

白居易长恨歌——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暧度春宵。

杜牧阿房宫赋——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冯延巳如梦令——尘拂玉台鸾镜,凤髻不堪重整。

绡帐泣流苏,愁掩玉屏人静。多病,多病,自是行云无定。

这些古诗词展现的共同点是啥?就是它表明了一个问题,一头好看的头发有多美,不好好弄头发你就显的不堪。

而当代时尚学也告诉我们,一头秀发决定了你很多,想从温柔乖乖女变身风情美少妇吗,想从古典美人化身性感小野猫吗(表达的怎么这么恶心)?做个发型就可以。看到了吗,头发已经上升到美学范畴了。人文科学告诉你,这就是美。

现在你已经知道美了,你要怎么变美?头发怎么能显得好看?其实就是要有空气感和层次感,所以你马上就会想到自己需要烫头发,让它显得蓬松一点。这时,自然科学粉墨登场了——

数码烫的原理,是在抹上第1剂后,头发内部开始发生了化学反应,角质蛋白之间的分子就会被软化,同时化学键被打断和重新排列。用不同型号的数码烫卷芯杠通过其内在加温产生红外,线促使角质蛋白之间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产生新的形状。随着烫卷芯内的温度的升高与外夹的加热,在物理作用下,使角质蛋白结构重新硬化固定下来。这就是数码烫的化学及物理作用。

没有物理化学这些科学家研究出烫发的原理并制成了烫发工具,你就是再设想自己的头发要蓬松起来才是美,它也还是塌塌着。顶着贴着头皮的一头头发,你还上哪臭美去。

所以特别想说的是,我觉得自然科学特别牛逼,它帮着人文科学也更有底气了。而人文科学也让自然科学发展的更有动力了。两个都对人类发展太重要了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