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药orz……为什么被这种神圣的问题选中了。。
诺思罗普.弗莱:“书面文字远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提醒物: 它在现实中重新创造了过去,并且给了我们震撼人心的浓缩的想象,而不是什么寻常的记忆。”
正经地答一下吧。首先说明一下,我所认为的文学天赋是在创作上的天赋,毕竟做学者并没有太多的天赋之言,像陈寅恪先生这样的奇才其特点也是鲜明易见不需多言的。所以我们回到词条上给出的文学的定义,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比较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我觉得目前已有的几个答案并不能回答题主"有文学天赋的人是怎么样的"的这个问题,只能算是"记忆力好/对文字敏感/能熟练运用已积累的知识是怎样一种体验。"对于过目不忘,苏步青没念过多长时间书时就能《左传》成诵,你能说他是文学天赋好的代表吗?至于文章/论文旁征博引,我身边很多优秀的理科同学在写作文时也能做到如此,这是学习与记忆与组织能力强的人的共同技能。依我看来真正有文学天赋的人的最强劲的能力是:对外界事物无比敏锐细致的感知能力,以及将这种感受转化为文字的能力。反向来说也是阅读到诗/句/词甚至是一个字时心中能产生远强于他人的情感共鸣,发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同时在脑海里还原出更加丰富的其所表达的现实世界的“美”。也许这种表述过于虚无缥缈,然而天赋本就是一种很形而上的东西,就像贝多芬脑里自然流出乐章,门捷列夫做梦都看见元素周期表一样,顶多让不具备这种天赋的人感觉到“会写文章”“背东西快”,个中妙处只有其自己能够体味,不足为外人道也。
姑且算是一个热爱”文学“的人,并不能算有天赋,与身边人在面对事物时便有一二刻差距。看到一朵花红的很盛,一枝柳条抽芽了,平白无故地落叶了,也能脑里飞奔过无数词语,心里感概一万遍……与花鸟讲话更是常事。若说和文青有什么区别,那大概是文青想让全世界人都知道他在想什么,而这些想法我要么写了,要么只跟空气讲讲。
无论是理性还是偏执,痛苦还是快乐,有文学天赋的人都势必比普通人感受的更加激烈。当你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日暮途远,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的时候,可能会感叹其对语言的使用之精妙熟稔,再向后读又感慨用典之流丽知识之浩瀚,不过你仔细想一想:面对同样的草树烟霞,同样的国殇家痛,为什么普通人写不出这样的句子呢?差距真的只是在对文字和知识的储备与使用技巧上吗?更是感受力的不同。他眼中的烟霞,想必要比普通人富丽十倍;他心中的愁痛,也要胜大众八分。李后主”有释迦担荷人类罪恶之感“,这样的痛苦,庸人只觉痛,他从中提炼出美学来,这是文学家的天赋。“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没有这种“痴”,没有这种敏感,也成不了好文章,所谓”发乎情“。
多数人讲张爱玲的文章冷漠尖刻,她自己却写”不听市声睡不着。“纳博科夫行文奇诡骇丽,可他一样跑来跑去捉蝴蝶乐此不疲。目前读到最年轻的可以说是”文学的“的作品是《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惊骇于用字的精准狠辣,这种精准必定是建立在她无比敏感的心灵体验上的。私以为文学家与他人最直接的不同,非但从落笔开始,而是从看到的感到的想到的起便是两个世界了。
图是林的一段采访,与题无关,但好像又有点关,很喜欢就放上来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