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9更新:
马上就要报考学校了,我也来到新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有新的感受,各位在今年报考择校尽可能还是要求稳,考研这件事上多的是看不见的炮灰,一定要想清楚有些代价自己要不要承担,再者秋招也要来了,建议心里没有太多底的考研儿,去秋招逛一逛。
2022.5更新:
这个时候了,这一年过去五个月了,该定专业了!!!!!学校可以暂时不定,但专业得定了!
单词一定要背起来!
2022.4更新,对2023的考研儿语重心长:
2022年最新更新:1.孩子们,好多学校的学科语文变三年制了!选择报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2.还是结果论,一定要先看结果,去看你未来工作的地方人家的招聘要求,如果你想去的学校被专业上卡的死死的,就一定不要选择汉硕了!到时候很尴尬很难搞!!
如果你想调剂,请看学校……就是这样式儿的…
原答案:
单纯要学历的或者是读博,选古代文学。
读博只能学硕。
想调剂,绝对:古代文学。
家里不差钱,本身年龄可以,想读博,选古代文学。
文科读博后出来看到薪水你可能有点伤心,读完后的年龄也不小。
考研容易一些的话,选古代文学或者非教育部六所的学科语文。
师范大学中文系出来的,选学科语文。
想当老师,并在这个行业走的长远,选学科语文。
1.27更新:
还有一个择校因素是考察的题型是不适合你。作为不同的个体,擅长的题型是不一样的,有点人热爱客观题,有些人主观题洋洋洒洒;教育学333考察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比如有些学校不考名次解释,只考简答论述;有些卷子题出的中规中矩,有些偏一些、活一些,这些都要好好考察一番再做决定,选一个合适的最重要,不只是看它是否是一所名校来判断上岸难度。
以下是之前私信我免费给一些建议的姐妹:
1.22更新:
如果你有感兴趣的学硕,我希望你去考学硕,就不要研究学科语文了。
如果你觉得自己英语不好,所以才想选专硕,劝你打住。首先,你可以去做一下2020、2021的英语二,掐点做,你就知道英语二已经不是当年的英语二了。其次,我考的是教育部六所常规排名第三名的学校,我六级一次过513分,我考了82,我只能说这个分在众多入围者中,不拉分,名列前五,大家都差不太多。
如果你想一站成功,就业是你最后的目标,不追求一味的985 211,不必非得去什么好中学就业,建议是:找到你未来理想就业的所在地,选当地的一所大学。比如想去杭州就业进入体制内,可以选择杭州师大、浙江师大,这俩基本上会通用的,实际考编制时没什么区别。
这个专业是开在所有师范大学和少数性不出名的综合性大学(中央民族应该也开,不包括其)六所师范除了北师、华东就都不是985了,当然教育部六所也是好用的,但是难度什么样,你找找例如东北师大最后录取的人的考试各科分数,专业课你没有感觉的话,你看看大家的英语、政治在多少你就明白了。
对于复试分数线,建议你找到学校的几年分数线,增幅多少你要清楚,比如去年东北师大复试线386,根据前几年数据复试线每年长十分,那么今年2021年至少要考到400分可能才有戏,不要看前一年线多少,你要算今年你面对的这一年应该是多少。
你以为你考了不到四百分被刷掉能调剂吗?不好意思,你面对的只能是非全日制及青海师大(没有歧视的意思)的名额,所以你成为不了研究生的可能性极大,基本无调剂的可能。
你以为333教育学好背吗?你以为背下来就得分吗?不好意思,可能你没背过四本大书(或五本),到时候你就知道你背不下来了,去考试的基本上都得背个七八遍了。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劝退,选一个好考的专业,找个好学校,这才是性价比高,一样当老师。
2020.12.20更新:要问问自己到底要不要当老师,教师行业现在的市场准入有一个特点是非常乱,一种混乱。
就业市场的真实情况是除了硕士是教育部六所及少数非六所211师毕业的意向是教师的同学们可以进入一个还算是城市的一所中学外,其他所谓双一流师范大学毕业的硕士能选择的范围是非常狭窄的,可能是要去小学,大多数还是会在县城或地级市中学,以上谈论皆指向公立学校的用人标准。
现在市场行情举个例子是这样的:一个985的哲学硕士毕业生和东北师大、陕师大学科教学类、文学类的硕士相比,985哲学硕士得到一个可以去做很不错中学的语文老师的机会的可能性是更大的,是的,事实就是这样的。
无论什么时候,毕业学校的层次是第一生产力,专业性和什么个人能力那都是要往后退的,因为第一轮简历筛选,你有没有资格参与竞争就已经决定了。“985优先”,绝不是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而且可能还未毕业的你未曾感受过教师行业的竞争有多大,肯定会想没有那么多非科班出身来和你竞争,你错了,一个好学校的岗位竞争会让你重温一次考研的经历的,你可以想想周围有多少人和这个教师行业毫无关系却和你一起都去考教师资格证,尽管她们考的更辛苦更不容易,你就可以想象到最后就业时你的竞争对手到底多么五湖四海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