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语言文学活动教案小班公开课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3-19 09:42   点击:120  编辑:yyns   手机版

一、大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参加了古代文学课老师自发组的科研小组,完成了一个任务之后有点吃力,还要参加吗?

注意到补充里的一个词——痛苦

因而,我有几个问题,你可以问问自己:

1.为什么会感到痛苦?只是因为完成过程的吃力?还是因为感觉自己无法面对接下来的任务呢?

2.完成过程中有求知的渴望吗?有没有一种自己很渺小的感觉,渴望汲取知识。

3.好不容易完成后是否有满足感和成就感?我想满足感与成就感一定能给人带来慰藉,甚至让人感到喜悦。

身为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三学姐,我好像还没资本去问你的老师给出了怎样的任务,这样的任务是否符合你现在大一的情况,或许你可以问问科研小组的其他同学,询问他们对于任务的感受。

于我个人而言,我会非常乐意非常感激老师提供科研训练的机会,并且在完成那些本科阶段的、在大佬眼里非常微不足道的课程问题或科研项目时,都感觉自己在享受一场酣战!焦灼忧虑后破解“难题”,钻到死胡同里又柳暗花明,四面楚歌之际又绝处逢生……但这些都建立在我有一定专业知识储备,学会一些研究方法的基础上。

题主大一,开学应该才两个月吧,建议可以先打好基础,读读感兴趣的书籍、论文,写写读书笔记,如果现在压力太大可以等自己知识储备更好的时候申报科研立项或者大创项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科研项目。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准大一有什么好的专业公开课吗?

安利B站西竹书院杨宁老师的文学理论课

不知道你说的公开课指的是什么。

欢迎来到中文系!

三、有没有幼儿园中班适合上公开课的教案?

哝,给你一篇适合上公开课的教案

中班歌唱活动《哈哈镜》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在熟悉第一段的基础上,借助图片内容,尝试替换部分歌词。

3、在游戏情境中感受歌曲幽默风趣的风格,愉快积极地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对哈哈镜有一定了解,有过照哈哈镜的体验。

2、物质准备:

(1)变形的小动物图片、镜子图片、西瓜图片(图一-----图十),西瓜熊,豆芽熊图片(图十五);(2)活动开始时将小椅子摆成半圆形,在游戏的最后成圆形。



活动过程:

环节1:感受故事,倾听教师第一遍范唱歌曲。

教师出示“瘦瘦镜”图片(图一),教师:“这是一面神奇的镜子,有一天,有只小猫好奇的照了一照,咦,镜子照出的怎么有点和自己不一呢?镜子里的到底是谁呢?

环节2:借助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建构歌词的基本模型。

(1)出示“豆芽猫”(图二),帮助幼儿初步熟悉歌词。

(2)教师范唱2—4遍,出示小动物背面图(图十一),引导幼儿猜测翻图(图三----图五),进一步建构歌词模型。

接下来依次范唱第3第4遍,每遍后邀请一名幼儿上来猜测翻图并验证。

环节3:在熟悉第一段歌词模型的基础上,继续借助图片,引导幼儿讨论如何替换歌词

(1)出示“胖胖镜”(图九),引发幼儿继续参与的兴趣。

(2)教师范唱第5遍,提问引导幼儿发现歌词的变化,寻找替换规律。

(3)教师继续用点兵点将的形式,引导幼儿在翻图游戏中练习演唱两遍。

环节4:出示“豆芽熊,西瓜熊”图片(图十五),引导幼儿尝试自己根据前面的对歌曲结构感知的经验,填词唱出相应的歌曲。

教师:小熊也来照镜子啦!看这一次,他一下子照出了两种有趣的样子哦!你们能把这两种样子都唱到歌曲里吗?

环节5、累加游戏:“西瓜滚滚”

幼儿将椅子围成大圆,其中一张椅子背上贴着西瓜(图十),幼儿边演唱,边在圈外围圈行进,歌曲结束时,站在“西瓜”面前的幼儿扮演西瓜,其与幼儿扮演豆芽。

教师:我们围着镜子边唱歌做游戏吧!歌曲的最后,怎么知道谁是西瓜呢?

幼儿:停在贴有西瓜图片的椅子前面的小朋友!

教师:其他的小朋友就是谁呢?

幼儿:豆芽。

教师:西瓜熟了,大风一吹,就围着镜子滚起来咯!(幼儿做相应的动作)哎呀,被压倒的小豆芽是什么样子呢?可以做什么动作呢?(幼儿做倒地的造型)

注意: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在音乐的最后快速反应,根据随机的角色随乐循环游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