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关于论语《学而》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3-13 21:35   点击:214  编辑:yyns   手机版

一、关于论语《学而》

首先要翻译一下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可以理解为贫贱不谄媚,富贵而不骄纵。 “贫而乐,富而好礼”则可以理解为,贫穷却仍旧能自得其乐,富贵却依旧崇尚礼仪。 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并非切磋琢磨的意思。 这句引自诗经, 加工“骨”,为“切”; 加工“角”,为“磋”; 加工“象牙”,为“琢”; 加工“玉石”,为“磨”。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意思就是“要像对待骨头、角、象牙、玉石一样,先开料,再糙锉,细刻,然后磨光。” 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与人切磋琢磨,来达到精益求精的目的。 至于说,两句的关系。 孔子认为,单纯的贫穷不谄媚,富贵不骄纵是不够的,贫者应当做到不但不谄媚,而且要做到安于平淡,富者依然。这种做法本身就是精益求精,也就是后面子贡说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二、有朋自远方来,不忆乐呼,这是出自哪的?

<>

三、经典诵读论语公治长第五-述而第七

是朱熹所作的论语集注,为四书集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有:论语序说、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公冶长第五、雍也第六、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子罕第九、乡党第十、先进第十一、颜渊第十二、子路第十三、宪问第十四、卫灵公第十五、季氏第十六、阳货第十七、微子第十八、子张第十九、尧曰第二十。

四、《论语*学而》第一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谈君子的修养之一。。。不少于150字

《论语》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如果人家是无心犯下的错,我们何必去愤怒呢?如果别人是存心去犯错,我们的愤怒和不顺眼,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可见,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养还不够,是自己的学识还不够,没有能力帮到人家。如此看来,与其拿别人的错误让自己生气,惩罚自己,到处散播自己的不满情绪,不如拿这个时间,精力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强自己的涵养。当然,这个提升的过程对末学来说很辛苦,因为末学尝试到今天,也只是一个口头禅的小人而已。

五、《论语·学而》翻译

“君子”的含义有四:

(1)指品行好,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六则)

(2)西周、春秋时对奴隶主、贵族的通称。如:“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伐檀》)

(3)泛指地位高的人。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师说》)

(4)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如:“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劝学》)

“君子务本”出自《论语·学而》,根据语境选(1)更合适。(你的理解是正确的)

六、《说文》《论语学而》

新说文解词目录

内容提要

编辑推荐

作者简介

目录

作者:郭灿金,许晖 编著

ISBN:10位[7801877020]13位[]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定价:¥29.80元

隐藏的论语 作 者: 新燕顿旺

I S B N:

页 数: 422页

开 本: 24cm

出 版 社: 同心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7-2-3

《说文》又叫《说文解字》,《论语学而》貌似没得这本书,学而是《论语》里面的章节吧! 现在都版本都很多的,我只是在网上分别找了一本!希望有所帮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