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学国学?从哪里开始学?哪些书是必须看?
实际上国学这个概念本来就模糊,经过十五十六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后的世界,人们的视野变得前所未有的开阔。尤其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人们沐浴在互联网的光辉之下,一个小小的手机就可以连通世界,万里的距离只在咫尺,人们要学习提高,绝不应再囿于一国一地的学问了。
但是,志存高远也要脚踏实地。我们生活着的这个国度,几千年来沉淀的东西,实在是丰厚。要理解全球化的世界,首先要理解我们身边的世界。我们现在生活中所接触所感受的一切,有一部分是从世界其他的国家汲取的养分,但绝大部分还是从我们的老祖宗那里沿袭演变而来的。所以要学习充实提高,从本国传袭下来的学问入手,是必经之途。这也是我自己不断要求自己,走一条诚意正心之路的由来。
或许我们现在就可以说,国学就是我们中国历代传袭下来的学问。 不过千万别使自己狭窄了。这些学问,包括历史的、文学的、哲学的、经济的、地理的、医学的、甚至科学的。有先秦春秋的,也有唐宋元明清的,可千万要记住了,国学绝不仅仅是四书五经。但是,学国学从四书五经开始,我个人认为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途径。
武侠小说里经常讲的一个道理,学武功要先练习内功心法。我觉得,要进行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从思想训练开始才是正途,也就是先修习智慧学。 国学智慧学的入门,还是要从四书开始。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朱熹规划的。朱熹是个大教育家,还得要听听他的。我的体会,读四书先从大学、中庸读起,先朗读,再熟读。这个熟是滚瓜烂熟。不一定马上就能理解,先熟悉了再说,张口即来才是熟。先相信我们的老祖宗,先别怀疑,你烂熟了才有质疑辩析的本钱。
朗读熟读揣摩大学、中庸,真是累积知识的不二法门。这是个一生三,三生万物的修炼之道。 这些年我要遇到大一些问题的时候,我就不断地诵读大学、中庸第一章里面的字句。比如“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又比如“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焉!”这些文字串联起来如珠如玉,散发着通透湿润的智慧之光。反复揣摩思考,你就一定能找到你生活工作中所面临困难的解决之道。从这一点看,我们的老祖宗待我们不薄啊。这些字字珠玑中,体现的是先祖们对我们后辈的拳拳爱心!
当然,朗读熟读揣摩大学、中庸,还只是我们学习国学知识的第一步。第一步必须要走,但是不能止步不前。如果有多余的精力,学学楚辞诗经是必要的。里面的养分非常丰富,足以让你变得丰满。如果还有余力,学习易经,揣摩阴阳变化,天道循环。你会知进退,识敬畏。你的思辨智慧会变得强大,你仿佛掌握了吸星大法。逢强愈强。再学老庄,揣摩有无,辨析强弱,欲练神功,挥刀自宫。从此,玄门为你打开,层层进阶,入得门来,方有洞天石扉,轰然中开之境。其中圆融贯通之妙处,不足为外人道也。
知识的金字塔你沿阶而上,途中你可与墨子同行,也可与法家为友。他们的方法之道,都可成为你的工具。法、术、势何必拘泥?因时因地因人,经世致用,管用就好!而其中地理自然、历史人文、科学技术、艺术美学由不得你不涉猎,由不得你不勤奋耕耘。为你破孤解闷,擦汗御寒的就是格物致知的获得感和成就感了!
不过,知识的攀登层峦起伏。一个山峰连着一个山峰,这边的风景好,那边的风景更有妙趣。学国学,不能只囿于国学。放眼全球,东边的西边的,横向比较着学,才能更上台阶。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登喜马拉雅又会怎样呢? 所以在全球化的时代,千万别夜郎自大。坐井而观天!
麻烦帮我解释下“国学”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关系?
古典文学也包括经史子集。国学只是比古典文学的时间跨度更长。古典文学是先秦文学(也就是秦之前的思想文化)加上封建时期的文学;而国学还包括辛亥革命之后之后的思想文学,比如新老三民主义、马克思思想中国化等等。也有学者把国学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国学就是我上面所说的,而狭义国学等同于古典文学
国学是国家的所有学术内容,文学、算数、科技、政治等等,古典文学是文学的一部分。 古典文学分经史子集,国学范围更广。古典文学不能算是经,他包括经。
中国古典文学广义的指自先秦至清代末年的中国文学,类似中国古代文学史。国学一般是指一个国家的传统历史文化与学术,因此也可以称为是国家的文学或学术。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也有学者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一般来说,国学一般是指一个国家的传统历史文化与学术,因此也可以称为是国家的文学或学术。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也有学者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中国古典文学与国学 - 其它管理文献 - 道客巴巴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