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练习书法一定从楷书开始吗?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3-30 05:16   点击:266  编辑:yyns   手机版

这个问题,和这篇比较类似,可以参考我的回答:

练习行楷要先写好楷书吗? - 知乎


不同的字体,它的结构是不一样的,用笔也不尽相同。楷书并不是其他书体的基础,但我还是建议初学者先练练楷书再学其他字体。

一方面是学习楷书严谨的态度,以后对于临摹其他书体非常有好处的;

另一方面,现代人多数都很浮躁,当然了,古代的人也有很多浮躁的人。练练楷书,让心静一下,以及培养点专注力,还是非常有好处。以前教小学生,他们的专注力一般只有10分钟,经过一段时间的楷书临摹,普遍能达到20分钟以上,而临摹行草书,也有效果,但是远不如楷书来的快。


至于各种书体的入门,方法有多种,简单说些,仅供参考:


1、如果以后想写魏碑,标新立异,可以从唐楷入门:

魏碑风格多怪诞、荒野,学习魏碑要有一定的唐楷基础,会让自己写出来的魏碑少一些野气,所以唐楷一定要先练,或者结合起来练。


2、如果想学行草书,可以从《千字文》入门:

据我观察,一些年纪偏大的书法爱好者,都想写点行草书,老有所乐嘛,也不必去临摹太拘谨的字帖。这种情况,可以从一些多种字体的《千字文》下手。比如智永、赵孟頫都写过楷行草对照的版本。不必去背《草诀歌》,也不用先临书谱,买一本三体对照的来写。有些字,草书根本看不懂,那就别写了,以行书代替。因为你不是搞艺术,写的东西还是要让人看得懂,所以,以草书为主,识别度低的字以行书代替。

之后可以继续学习《书谱》、怀素等等……


3、以行、楷书为主,可以从田英章的楷书入门:

我建议以后想学习楷书和行楷书的初学者,可以从田英章的基本笔画入手,偏旁部首可以学一部分,结构就别学了,出不来。

学完基本笔画后,直接入手临摹古人的作品,如果以后想写点行书,我推荐赵孟頫和褚遂良的字。

练一段时间楷书可以直接去学《圣教序》,然后王羲之墨迹等~

田英章的字用来入门,是捷径,也是个不错的方法,但是别学太多,笔画学完就够了,赶紧走。别像我这边认识的几位朋友,让他们学笔画,没想到田老师的书都买齐了。。。。。。

田老师的楷书我认真研究过一段时间,和欧阳询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笔画上,在欧体的基础上做了一定粗细对比的夸大;其次是结构上,田英章的更加“标准”,缺乏变化。

九几年的时候,看田老师的字,惊为天人,前两年受到一些网络观点的影响,一度人云亦云地觉得田老师的字不好。去年到今年,又学习了一些书法相关理论,回过头来看,田老师的字非常不错。

所有的打印体都是集大成,一般人整不出来打印体。


4、如果走隶篆路线,可以从邓石如的字入门:

很多人总在说:要“取法乎上”、要学古人。把后人的看作是洪水猛兽,好像看都不能看一样。

“取法乎上”,前提是要能取到法。拿隶书来说,以汉碑最佳,然而时代久远,几乎所有现在能见到的汉碑,都已经腐蚀不堪,大多数是宋朝的拓本,也有极少唐拓,字迹的模糊依然很明显,初学者如果直接去临碑,首先是看不清楚运笔规矩,增加难度,其次是容易错误理解写法,一直写错。

所以建议先学近一点的清朝书家墨迹,然后再学古人,

清朝的隶篆也是名家辈出,但是很多都不适合初学,比如金农,用刷子刷字,有点像现在的美术字,不适合初学;还有伊秉绶,隶书里面融合了篆书笔法,基本的蚕头燕尾等隶书特点弱化了,也不适合初学者去临摹。


一点浅薄看法,请方家指正。


——end——


我的知乎专栏:花落书香 - 知乎专栏

微信公众号:hlsx16(花落书香)

欢迎书法爱好者关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