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有哪些种类?
“美术”是一学科名称,在中国已存在和使用了100年.做为一个专门学科,无论是正式的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在中国都明确指向视觉艺术或造型艺术,具体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和工艺四大门类.这是概念。 意义: “美术”一词来源于英文“art”,再往上溯,英文“art”又是来源于拉丁语的“ars”。当代出版的由牛津大学和商务出版社主编的《牛津现代高级英汉辞典》(1987年版)是这样对“art”进行解释的: ①美的事物的创造和表现;艺术,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儿童艺术、风景画艺术等。 ②thefinearts;美术,包括绘画、雕刻、建筑、音乐、舞蹈等。 ③想象力及个人鉴赏比精确计算更为重要的事情;人文学科,如历史文学、教学演说等。 ④诡计、诈术、巧计、策术、魔术、妖术。 从《牛津现代高级英汉辞典》的解释中,显然未将“art”指向今天我们所理解的视觉艺术或造型艺术,而“thefinearts”(美术)则包括了绘画、雕刻、建筑、音乐、舞蹈等各个艺术门类。而英国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art”这一条目又是这样解释的: “用技术和想象力创造可与他人共享的审美对象、环境或经验。艺术一词亦可专指习惯以所使用的媒介或产品的形式来分类的各种表现方式中的一种,因此,我们对绘画、雕刻、电影、舞蹈及其它的许多审美表达方式皆称为艺术。” “艺术亦可进一步特指一种对象、环境或经验作为审美表达的实例。例如我们可以说“这张画或壁毯是艺术”。传统上,艺术分成美术(thefinearts)与语言艺术两部分。美术(thefinearts)一词译自法语“beaux-arts”,偏重于纯审美的目的,简单说即偏重于美。“ 从西方对“art”的词语解释来看,将“art”做“美术”(thefineart)解,是一个涵概面很广的形容词性质的词语,即:美的艺术。而未指向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及工艺四大门类的视觉艺术或造型艺术
二、设计与艺术的关系是什么
关系:
设计和艺术虽然有许多相通之处,但他们又着根本的区别。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也体现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状况,并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艺术涵盖了美术、建筑、戏曲、影视和音乐等等的大艺术范围。在古代,“艺术”一词中就有“设计”的含义在其中;不论是在落后的中国,还是在发达的西方国家对“艺术”一词的界定也是含糊不清的,而对“设计”一词的含义也是模棱两可的,但从艺术的辞源上来看,“艺术”与“设计”也都有相似的指令和界定,都是有一个从“术”到“艺”的过程,也就是说它们是同一含义的词语,再从艺术和设计的定义上来说它们也是相同的,艺术是人类创造的一种审美的、创造性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而设计也是人类创造,审美的一种创造性活动,例如古代的艺术家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和精神享受,而把自己在生活所看到的、想象到的一些事物,通过自己的主观创造活动而制造出来的精神产品,而这些精神产品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是艺术家们为了揭露社会而凭借自己的绘画功底、审美观念,加以自己的情感对社会的一种主观臆断,而设计师们也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物质享受以及精神需要,通过对时代的观察再加以自己的主观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自己的创造活动而制造出来的产品,而这些产品也是社会时代的反映,是设计师们满足当代人们精神享受的需要。
艺术:
艺术是指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书法、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
设计: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某种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人类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创造文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最基础、最主要的创造活动是造物。设计便是造物活动进行预先的计划,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理解为设计。
三、介绍一项中国的民间艺术500字
剪纸
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
剪纸的历史十分悠久,现代的剪纸大多出之农村妇女之手,她们剪出的花样大都是农民最向往的东西,如:家禽、家畜、花鸟、农作物、戏曲故事、吉祥图案等.贴在窗上的是窗花,贴在门上的是门签,少数作为墙花、顶棚花、喜花、灯花和刺绣的花样.此外剪纸还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
剪纸的花样和地方也有密切的关系,北方剪纸的花样大多是戏曲人物,而南方的剪纸精巧秀丽,多作为刺绣的底料.
2/艺术并不是和普通人无关,我们普通人也可以演绎艺术,而且最棒的艺术的灵感总是来源于普通人的生活.所以不要将艺术束之高阁进行供奉,而要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断去创造艺术.
今天的语文课上我们班举行了主题为“艺术就在我们身边”的作文朗诵比赛.这真的是一次有趣的比赛.
首先上场的是我们第四小组,我们表演的是第25课《伯牙绝弦》.伯牙有陈正东饰,钟子期由魏子淳饰,道具由黎杰君负责,旁白由王老师君做.因为王老师君朗诵得很有感情,所以我认为旁白做的最好.我们的动作、神态表演地维妙维肖,老师、同学都对此赞不绝口.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友谊,是多么深啊!他们互相了解,是真正的知音.而在现在,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看着看着,我不禁陷入了故事的情节之中.
接下来上场的是第五小组,他们表演的是第26课《月光曲》.皮鞋匠由马炤康饰,盲姑娘由吕齐齐饰,贝多芬由蔡志航饰,旁白由林颖做.因为林颖朗诵得很有感情,所以我认为旁白做得最好.他们的动作、神态同样表演得惟妙惟肖,但是却比我们略胜一筹.动听的钢琴声、清幽的月光、微波粼粼的海面、波涛汹涌的大海……我陶醉了,陶醉在了旁白那极富感情的声音中.我想:贝多芬与盲姑娘何尝又不是一对知音呢?
最后上场的是第二小组和第六小组,他们分别表演了第27课《蒙娜丽莎之约》和第28课《我的舞台》.虽然他们的表演都比较好,但是却使我哭笑不得.因为他们是即兴表演,所以大部分都是朗诵.在他们表演的同时,我认识了艺术的另一种美,这种美就是朗诵的美.
通过这次朗诵比赛,我发现艺术并不是跟我们普通人无关,其实我们的身边处处是艺术.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