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叫艺术?什么叫行为艺术?
艺术是没有概念的,因为艺术源自于人的内心,每个人内心世界都不一样,所以每个人对与艺术的见解都是不一样的。笼统的说,艺术就是把作者内心对世界的思考与认识以一种行为表现出来的方式。
所谓的行为艺术,是艺术中的一种行为表现,比如说一些常人难以理解的行为,却又包含了某种耐人寻味的思想在其中的,当然像某些满大街裸奔的这种难以理解的行为并不能算做艺术,却又不是所有的裸奔都不是艺术,有些人的裸奔或许包含了裸奔人的某种思想内涵在内,在某种情况下以一种不同寻常的行为表现出来罢了。
行为艺术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你甚至有时候可以把做爱一类的事情可以想象成行为艺术,当然,这种艺术必须在你我双方有足够的思想内涵在内的前提下,以这种方式表现出来你的思想的行为。
你甚至可以走在大街上,捡个废纸的行为都可以算做行为艺术,却又不是每个人走在大街上去捡个纸都能算做行为艺术,有些人捡个纸可能是道德,有的人可能因为舆论,却极少的人是因为,捡个纸因为包含某种思想在其中的。
总之,任何一种艺术,都是作者对与这个社会,这个世界,这个宇宙,所产生的思考,以一种行动表现出来的方式。
二、艺术传媒学出来是干什么的?
传媒类专业就业方向 新闻类传媒(传统新闻、网络新闻、新闻摄影):可以进入各大中小型报纸和新闻出版社,也可从事广播、电视媒体的新闻,还可进入广告、公关、出版等领域。 营销广告类传媒(广告、市场营销、文化政策、文化研究):既可进入政府部门也进入私人企业,从事消费者营销、销售、品牌经理、广告设计、广告执行、营销咨询等。 大众传媒类(大众传媒、公共关系):可成为专业的公关人员,在企业、政府、社区、教育机构、酒店、医疗福利机构、文化交流组织等行业任职。 媒体发布类(媒体产品、电影与媒体研究):将具备专业的创造才能和技能,职业包括摄影、编辑、数码编辑、音效处理、互动游戏设计、光盘媒体制作、网络设计等。创作表演类(创造性写作、表演艺术、剧院艺术):将具备专业的创造才能和技能,职业包括创造性导演、艺术导演、导演、脚本写作、摄影、编辑等。
三、急需才艺演讲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在这春意盎然、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校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了。举办文化艺术节活动,是对同学们文化艺术水平的一次大检阅,它为展现我校学生的青春风采和精神风貌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办好校园文化艺术节,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潜力,发挥个性特长;有利于培养兴趣,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这些活动,启迪了同学们的才智和灵性,发展同学们的才艺和特长。同学们在活动中高举生命智慧的大旗,有思想的翱翔,有感情的抒发,有青春的旋律,有技能的展示,有科学的探索,有毅力的体现,有诗意的飞扬……
在艺术节期间,同学们清理环境卫生,精心布置,把节日的校园装扮得五彩缤纷,表达了同学们对母校的热爱;歌手大奖赛,同学们用激昂的歌声、饱满的热情、独特的创意来赞美祖国、歌唱未来,抒发了同学们热爱祖国的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望;诗歌朗诵、英语朗诵比赛,极大的增强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和自信心,;各项比赛充分展示了同学们的才华,陶冶了同学们的情操。展示了我校校园文化特色和学生的个性特长,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有力地推动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艺术节充分体现了我校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展示了我校莘莘学子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艺术节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放松大脑,放飞心情的空间,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舞台,同时也让我们受到了一次极好的艺术教育和美的熏陶。在活动中,我们既培养了兴趣,陶冶了情操,又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艺术节将成为历史的一页。然而,许多精彩的片段犹然历历在目;许多动人歌乐依旧余音绕梁。艺术节虽然是一个有限的时间段,但艺术的空间却是无限的。当艺术节的第一个音符在校园的上空飘起来时,艺术已不容拒绝的走进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走进了我们的每一寸空间。
江山代有才人出,谁持彩练当空舞? 愿艺术之花香满校园!
凑合改点字就行了
四、大家觉得学艺术好不好!就业怎么样
艺术生如何就业?
在艺术生就业困难的大形势下,如何让自己更好的就业,成了艺术生最为关心的问题。山东省工艺美术学院就业指导中心的娄彦主任说,与基础学科相比,艺术生平时有更多机会做兼职,其实完全可以利用兼职的优势,多培养动手能力,了解社会对艺术生的需求,早为就业铺路。此外,艺术生要注意保留平时的作业或好的作品,这对找工作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从目前的情况看,艺术生毕业后,绝大多数进入企业和公司工作。比如设计专业,毕业后一般进入设计公司工作。对此,娄主任表示,毕业生除了到企业工作外,完全可以自主创业,而且艺术专业灵活多样的特点决定了比较容易创业。据了解,该校不少往届艺术毕业生,自己注册成立了设计工作室,从事广告牌设计、广告制作等一系列业务。
此外,目前艺术培训比较热,无法就业的艺术生,可以考虑到培训班代课,据了解有些培训班可以开出每月两三千的工资。艺术类毕业生还可以转行,从事一些与本专业相近或无关的工作。
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到底有多难?记者昨天在对云南艺术学院部分往届毕业生进行采访中发现,很多毕业生对就业环境非常无奈:他们虽然也想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但出于收入、福利待遇、社会地位等诸多原因,最后都选择留在昆明,或者放弃专业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经过采访,记者总结了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最突出的3大“难点”。
难点一:回州市专业难有发展前途
小彭同学去年从云南艺术学院计算机美术专业毕业后放弃了回思茅老家工作的机会,决定留在昆明。“苦学了这么多年,实在不想放弃自己喜爱的专业。”她叹了口气对记者说,虽然回思茅可能工作要安逸许多,但她学的专业在大城市才能找到发挥的空间,而在州市由于缺少学习机会和艺术环境,“不要说专业精进,就连保持现有的水平都很难。”
难点二:收入、社会地位落差大
在今年3月的首届云南省艺术类普通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机关事业单位提供的岗位成了众多艺术类学生争抢的“香饽饽”,而一些民营演出公司招聘台前却冷冷清清。艺术学院的毕业生也同样要为生计现实困扰,很多从艺学子都表示,收入稳定、社会地位较高的公务员和教师职业是他们的首选,有的毕业生对一般工作不屑一顾。
“某文化传播公司招策划人员,见习期半年,每月基本工资才500元,浮动津贴最多也只有300元,我想都没想就说NO。”现在一家省级机关工作的小朱解释说,艺术类人才收入普遍较高,学生对收入的期望值也相应调高。另外,从事艺术学习需要昂贵的投资,学生和家长自然也期望得到更高的回报。
难点三:专业冷暖两重天
云南艺术学院学生处处长苏常青介绍,同在一个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就业状况差别很大。最抢手的是舞蹈表演、播音主持、影视表演等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前半年就基本都被各家单位预定光了”。而学习“史论”等偏重于艺术理论方面专业的毕业生,找工作就成了一大难事。此外,由于就业面比较窄,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就业难度也不小。为了就业,不少“冷门”专业的毕业生不得不改变求职方向。一名去年毕业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女生告诉记者,他们班有18名同学,如今全部改行,原因很简单,“生存是第一位的”。
专场招聘会:为艺术人才就业铺路
针对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难点,省教育厅学生处处长桂正华分析说,原因中既有毕业生心态的问题,也有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环境、待遇等问题,而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将通过多种途径为双方搭建平台。
明年1月7日将在云南艺术学院举行的“云南省艺术类普通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是今年唯一一场由省教育厅直接牵线的为特定类别毕业生举行的专场招聘会。桂正华说,随着我省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成果显现,对艺术类人才的需求也逐年增多。省教育厅非常关注艺术类毕业生这个比较特别的学生群体,针对他们能够现场表演才艺的特征,与云南省艺术学院联合组织专场招聘会,并通过新闻媒体扩大影响,将广泛邀请省内外用人单位前来挑选人才。
谈到就业难的问题,他认为,一方面毕业生要摆正心态,树立大学生是普通劳动者的观念;另一方面,各用人单位也应以人为本,要在工作待遇、社会保障、工作环境和条件等方面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平台,让艺术类毕业生“招得来,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本报记者谢 炜(春城晚报)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