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书法是文化类还是艺术类(书法究竟是艺术还是文化?)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3-20 16:27   点击:148  编辑:yyns   手机版

一、书法究竟是艺术还是文化?

不说当代艺术,我们把讨论设定在工业革命以前,而且有几个概念需要重新明确一下。

艺术”:中国历史上没有艺术这个词,艺术最早进入中国还是国人翻译了日本的词来了,是在抗战前10-30的那几十年,国人才开始知道、接触、解释、建设、发展艺术。

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征,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等等。

也指运用文字的能力。

中国画”:针对西洋画,在二十世纪初产生的词,传统国画、文人画、以及其他用传统工具改良发展后的画。

我觉得你想问的是书法承载人文多一些,还是承载美学多一些吧?姑且这么认定,我分享一下我的想法,今年写论文稍了解了一下这部分内容。

我反而认为书法承载美学多一些,也就是你的问题中,偏艺术一点。

书法在中国古代的地位那是远远的高于绘画,站在当时的历史,以科举制、士农工商四民政治为背景。

写字好坏会决定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不管考四书五经还是八股文,卷面整洁都占很大的比重,字迹潦草一律作为废卷。

所以书法之重,自然也成了整个社会的心之所向。

再说美学,还是因为士农工商,专业的画家,属于工,画匠的地位很低,就算画匠有了钱,也是送孩子去当读书人,走仕途。

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这类的故事不会出现在中国古代社会。想当宫廷画师,也是要经过科举的,宫廷画师除了四书五经之外,还要加一个命题作画,就是给一句诗,然后画意境。

由于专业的画匠本身的文化水平较低,他们这个阶层就没有得到巨大的突破,像是西方从绘画中突破了透视,解剖,物理,光学等等。中国画匠创造的就是年画这类的民间艺术。

反而掌握着较大话语权的士族,他们又不愿承认自己是画家,比如王羲之,他先是将军,再是书法家,绘画是文人四雅,一个闲时的爱好而已。

从艺术的角度说,绘画最重要的表达,表达自身的情怀,志向,个人品质等等,这一部分完全被书法分担了,我们说字如其人,颜筋柳骨,不仅是他们写字的笔风,更是他们的人格高洁。

郑板桥,标准代表,他把画竹子的方法加入到书法里还开创了新体,书法分担了绘画很大一部分精神世界。

这也导致中国画发展不像西方那么迅猛。不过东边不亮西边亮,书法的辉煌是无可比拟的。

所以,书法是艺术这是不可否认的,书法当然也是文化,除了它本身就是文字之外,他就是精神财富。

要说承载美学还是承载人文,我更认为承载美学多一些。

西方文艺复兴后的绘画就是承载人文多一些,如果需要解释为什么的话,你再滴滴我。

二、书法是文科专业还是艺术生专业?

属于艺术文。

艺术类专业,全国招生的有艺校类,美院类,综合院校类。

三、艺考选择美术类好还是书法类好?

谢邀,书法专业在读,简单借这个机会聊一聊我稍微了解一点的书法艺考。

书法相对应其实不应该是美术这么一个大类,而更像是对标美术下面分设的诸如国油版雕壁这些更细化的专业。以一个大类去跟一个专业比就业面多少有点失公允。之所以单分出来个书法艺考,莫非是因为实在不能靠素描速写色彩这套来为书法专业选拔招生罢了。

学书法的人相对会少,但竞争其实压力也不小。如果你的水平属于比较高的那一档,在书法艺考会很吃香,大部分院校基本考哪过哪。相对的,水平一般甚至较差就很容易出现考哪哪不成的现象,每个学校就那么几个合格证名额,大佬也不是只考美院的。往往个别人赢麻了,部分人血本无归,沉没成本导致要么复读死磕,把自己熬成大佬,要么转头回去考文化课了。所以书法艺考一向是很卷的,远早在内卷这个词在网络流行之前。

考试的结果可能根据你的学习能力,感受能力,考试状态,童子功基础,选择的机构方向与你的志愿院校是否匹配,机构老师水平,联考和校考政策和地域保护等等等等。诸多因素使然,应届生不一定比复读生差,大学生不一定比考前生强,写的好的没学上,写的差的走名校,甚至研究生不一定比本科生水平高,博士写的没有硕士好。

我们都爱半开玩笑的说艺考是玄学,是赌局,确实如此。不管什么艺考,不确定性都比纯走文化课要高太多了,不过正因为如此,有很多人血本无归,更有人逆天改命般地赌赢了,如果文化课考学已经无望,又十分有不管读书的渴望也好学历的需要也罢,倒不如赌一把,最差也不过和学艺术之前一样结果。

四、河北,物生地,文化分450~500。走文化还是走书法?(真怕自己一步错步步错,希望给些建议谢谢)?

为什么要做选择题。个人感觉走文化和书法并不冲突。

因为走书法的话,录取是在本科提前批a、b、c段。而走文化的话,一般都是在本科批。

艺术类和文化类的本科并不在一个批次。所以我认为你可以考虑书法,然后参加校考和校际联考。等高考成绩出来,以后根据你的文化分,再来选择到底是走艺术类本科提前批,还是走文化类的本科批。

五、现在高二下学期 在纠结学书法还是美术 文化科只能三百上下(都没有基础) 想艺考现在该怎么选很着急?

我觉得可以选择美术,主要是书法的就业方面太窄了,美术的话可以选择设计类,视觉传达类,纯艺术类等等,选择余地很大,而且美术的话学好了上大学可以靠专业做一些兼职挣外快,当然要看自己努力,美术高考阶段非常累,要看自己能不能坚持下去

六、书法真的算艺术么?

书法肯定是艺术,而且是个非常抽象的艺术,鉴赏书法都需要一定的学识和阅历,因为书法可以是丑的也可以是美的可以是怪的也可以是奇的,无关文字内容,通过笔法、章法、用墨、字法来表达书写者的情感和思绪,比如一生坎坷,兄弟早亡,惨遭三次失败的结婚失手杀妻、遭七年冤狱,科考八次不第,九番自杀一生悲剧的徐渭他的书法是这样的:

看着是不是很压抑?杂乱的章法、疾驰的运笔速度是他对人生不幸的宣泄,他打破古人的篱笆将自己的情绪肆意挥洒在纸上,凌乱而且缩成一团没有明显的行距也没有明显的列距,空间上就给人一种压迫的窒息感,这或许就是他的人生写照,所以后世书家常说他的字是“心书”。

再看看弘一法师李叔同的临终绝笔:

这抖动的笔画、扭曲的结构、枯竭的墨汁是不是很像一个快要灯油燃尽的人向命运反抗着对人间似有不舍强迫着自己的身体写下的?

再来看看颜真卿的书法,皇帝要升他的官他推辞写下的字是这样的(让宪部尚书表):


而怀念牺牲的侄子,满心悲愤时写下的字是这样的(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对比《让宪部尚书表》是不是写的很乱?字是不是涂改的很严重?这种区别难道不是书写者在书写时不同情绪的表达吗?

再来看看美的,比如赵孟頫:

比如高闲:


赵孟頫的字深受皇帝推崇,为众人学习的榜样所以一直保持美美的;而高闲是唐朝僧人,就这二位所处的时代自身的背景,能把书法写的美美的很正常,但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批评高闲书法“不得其心而逐其迹”意思就是他的书法就是在炫技虽然写的美美的但看不到书写者多大的情感多大的情绪在里面,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对赵孟頫、文征明、董其昌……这些人的字的批评,这就是为什么大众喜欢他们的字但某书协、某亭奖更喜欢王铎、何绍基、赵之谦这些人的,如你所说艺术就是要表达情绪表达书写者的情感而不是美美的一个一个平躺着看不出书写者的任何感情波动,但艺术就是这样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也不可能所有人讨厌,一千个人里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才是艺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看法,某书协、某奖虽然不喜赵孟頫之类的字但大众喜欢啊,大众对赵孟頫的字也会有其他积极的看法和评价,即便历史对颜真卿的字有很高的评价,但米芾也曾批评过颜真卿的字是丑怪恶札之祖;最后总结书法就是个抽象的艺术,时代不同背景不同经历不同写出来的字就会不一样,角度不同同一幅字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解读,千人千面的看法和感受是书法艺术的魅力之一!

七、书法专业选师范类学校好还是艺术类学校好?

更多的看你自己计划的发展方向,如果你想当老师,那就师范类的好,如果你醉心于书法艺术那就艺术类的好,如果你想自己的大学名气很旺,以后想修个双学位之类的,那就综合性大学呀

八、想通过书法艺考考上一个不错的综合类或者师范大学,再转专业 ,行得通吗?

不好转。而且每个大学的要求也不一样。

你如果到美术学院的话,再转真的很麻烦。因为艺术类和普通文化类有很大的区别。如果真的想的话,不如打电话到各个高校的教务处去问清楚问明白。

九、中国书法究竟是一门技艺还是文化现象。?

我的理解,书法是一门技艺,技艺又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横跨“抽象”和“实体”的所有部分,它不为某个群体所独有,实际上“文化”是“生活”的镜像(或者“影子”),时不时会听到有人指责别国“没文化”,知道吗?“没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如果说“文化”是有不同层次,这我同意,不过要说明一点,所有“阳春白雪”,无一例外都来自于“下里巴人”,当然有一个提炼的过程,结论是:不要把“文化”孤立化。

十、我选择了书法艺考 文化课选择理科还是文科?

选文会好一点,后期文化课提分相对容易点。

选科主要还是看你所在省市的提档线是不是分了文理科划分,如果分开划线,理科分数线低点,选理科也问题不大。

从学科相关性,还是选文好点。

十一、高考选文化还是艺术?

我的建议是依据个人综合实力情况以及家庭支持情况来考虑。

我讲一讲我的故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 去年我是2021届陕西省编导类理科艺术生,艺术类统考成绩是理科全省前茅,高考成绩距离一本线差40分,去年的成绩是可以选择本省普通一本院校的,但是仅限于播音编导类艺术专业。在当初家人和我学艺术的决定下,本着把艺术作为跳板上211甚至985的初心来学习了艺术。所以面对这样的成绩,我和家人共同决定是复读。不走艺术,复读一年报考理工科,目标设为军警院校。
  • 我做这个决定的时候周围人都大为震惊,如果我是旁观者看见有人做出我这样的决定,第一反应也很惊讶。但是为何我会做出这样决定,原因如下。
  1. 我非独生子女,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也是大家庭里这一代人中的老大,下面全是弟弟妹妹,家里需要我树立一个榜样。也需要我走上一个可以在未来扶持或提携弟弟妹妹的职业,而不是搞他们认为没有“前途”的艺术。
  2. 我的家庭情况不支持我走上靠艺术吃饭的未来。若我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情况绰绰有余,但我是老大,下面还有两岁的弟弟和一个妹妹都需要后期很大的资金。我不能不懂事。
  3. 我有着可以考上一本线的最初成绩。我高中就读于西安交大某分校,在理科重点班,学习成绩是可以过一本线的,当初学习艺术是当做跳板,结果痴迷艺术,文化课下滑严重,导致成绩退步很大。复读一年目标警校,考上基本没有问题。
  4. 我一直是一个很能折腾的人,我不甘人后,会在能力范围内全力以赴,力求上进。我小学在老家某县城读小学,成绩稳居班级前三,毕业考试全县前一百,我爸决定支持我去西安上学,他公司也在西安,购有房上学方便,于是我去了西安读书。小升初考“530”与心仪初中某西安市一类学校仅差一分错失臂膀,于是考了某公办学校,远高于录取线入学,之后也进入该校重点班成绩前茅,中考成绩高出普高线一百分,选择了一所适宜高中。进入高中后高一考九科成绩一直有优势,因为我是文理科都还行的人,文科较好,地理历史基本在90左右,政治80以上,理科成绩偏低于文科,语文成绩普遍一样,英语成绩班级前三,数学是我的拉分科目,九科总分一直在班级前茅。高二分科分班,自己跟着朋友稀里糊涂学了理科,进入了理科重点班,但是我的理科并不是很好,所以一直平平淡淡。选择学艺术也是因为我很喜欢摄影,粗略的玩了三年,刚好可以让兴趣成为跳板于是就学习了编导艺术。但是高考结果不尽人意,复读是为了我有更好的未来。


(暂且先讲到这里,如果有什么需要补充,我会后续改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