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书法展有些字写得“龙飞凤舞”,为什么也能叫书法?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3-17 14:24   点击:279  编辑:yyns   手机版

丑书是有,但我见展览上不多。

很多所谓“丑书”实为“拙书”。

骂“丑书”的也很多啊,什么:

“要真是人如其字就好了~”、“这是在侮辱中国书法”、“中国书法再不拯救就完了~”

更有甚者,说这是背离传统,数典忘祖。


丑是相对于美来看的,多数说丑书的人,都会认为书法不是美的就是丑的,可能你觉得四平八稳的,像电脑打出来一样的楷书才是美的,我觉得未必。

(田英章先生的楷书)

传统不仅仅只有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

行书不仅只有二王、米芾、赵子昂

至于很多人说的丑书,历史上不乏名家:





上面这些字,在骂丑书的人的眼里,可能全是丑字

特别是最后一张,这写的什么鬼???

然而这些作品在历史上全是大名鼎鼎的。

分别是王献之、张旭、苏东坡、徐渭的作品。如果把落款抹掉,挂在今天的展厅里,照样被骂的一文不值。


这些字丑不丑呢?

前面几篇看着赏心悦目,还不错,我在某微信书法群里调查了一下,前三篇肯定和否定的基本对开。

而徐渭这一篇,在某书法初学群里问了一下,回答我的大概有30人,说“丑”的占100%。

美丑这个是主观的判断,而技法方面却是客观存在的。

所以我觉得它丑,但是写的也好。

书展也就是这么回事,判断的比较客观,都是捡好的上,很多作品字写的虽然不那么符合审美,技法却非常高超。


现在王镛、沃兴华、刘彦湖、于明诠、曾翔、王冬龄、石开、程风子、何应辉等活跃书坛,且比较有实力的人,其实书法功底是不缺的,不敢说所有的,其中有些人功底很出色。

象王镛这一类,中央美术学院带博士生的,据我对他们的了解,他们对对传统的重视程度,对书法基本功的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都非常高超。

这些人是能好好写偏不好好写,他们要推陈出新,他们要把东方艺术按西方的路子走。

黄宾虹曾经讲过一句话:“西画以能品为极点,国画以能品为起点。”说的是西画画到逼真就是终点,而中国到像的程度才是刚刚开始。

中国画做到技法上精致后,还有一个返朴归真的过程。

很多人认为魏晋时代是书法的开始。从甲骨文到魏晋,中间还有1000多年,你太低估了魏晋以前的人。

我们现在看到的如张迁碑、石门颂、乙瑛碑等,其古朴、大巧若拙的美感是后来人无法比拟的。

唐代的隶书和汉代相比,达不到汉代水平。


很多人对“丑书”的判断都是建立在对王羲之、初唐四大家的书法理解上。

假如你不去学他们而去学甲骨、金文、汉碑、北碑等古朴的书法,那肯定是“丑”了。

中国艺术要从意境上去判断,如果从表面形式的优美与否作为衡量标准,是很难理解中国画不求写实、中国书法不求漂亮的事实的。


而一些人以扣“丑书”的帽子来打击具有深层传统审美思维同时又能不断创新的书法家,其实是不懂传统文化精髓的表现。


我曾听人说过:我10岁的儿子都比他写的好。

如果你真这样认为,您别玩书法了。

清朝傅青主说: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

这话很多人有误解,宁什么勿什么,并不是前者不好,后者好。

宁死勿屈,意思是说死也不能屈服,但不是死就是好的。

宁丑勿媚,丑不好,但比媚要好。



————————————————————

好了,以上是我的基本观点。

下面从我多年收藏的国展资料里面挑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简要分析:

刚才有朋友私信问我要这份资料。

行,那就给。

关注我的公众号:hlsx16(名字叫:花落书香)。关注之后在后台回复关键词:“国展”获取。

这是书协发的高清版本,不是观众拿相机拍那种。可以学习一下装裱和布局,能上展的作品设计都非常雅致。


从历届参展作品的图片上来看,这几年至少有这么几个变化:

首先是设计感越来越强:



这是第一届国展的获奖作品,以及评委作品。

从格式上来看,比较保守,没有太多的花样,字也是老老实实在写。

到了第十届,布局上设计感十足,染色、拼贴的非常多。

字写的也不那么老实的,墨色用的酣畅淋漓~

这个也不奇怪,毕竟搞书法的越来越多了,要想从众多的书法作品中跳出来,首先要注重视觉突出,让评委看到的第一眼就能跳出来:

海选现场是这个样子的,成千上万的作品展开放着,评委在单个作品的前面停留不了几秒,多留一秒,你就多一份希望。

所以大家都装饰的五颜六色、宣纸也是五花八门。

透过你肮脏的屌丝面孔看到你纯洁的心灵那种时代已经过去了。


其次是书体变多了。

有人说这几年的展览楷书变少了,其实不是。而是其他书体变少了。

这个隶书我是没见过,不知道出自什么碑,以前我以为是自成一体。后来人家告诉我出自简牍。

我找了些简牍的图片来看,确实是这么回事,写的非常好。

这又是什么草?

二王怀素黄庭坚没这么写过嘛!

这是学的明清大草。

这又是什么火柴体?

别人说这是出自先秦买地锲,就是民间买卖农田签的合同,这个字出自那上面。但我在网上没找到,所以无法判断。


再次,国展上也有很多开始写得极好的:



国展上还有不少获奖专业户,比如黄继革、李国胜等,经常问鼎最高奖项。

比如说这位黄先生,楷行草隶篆都能写,都能获奖。要论水平,可能不算一流,但很符合评委眼光。

这样的投稿专家近些年也涌现了不少, 他们把评委的口味都摸清了。


总的来说,国展优秀的作品还是非常多。

而且这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场景对于书法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混进去的丑书自然是有,但不多。

像前面说的一样,很多是拙书,而非丑书。书法也并不是只有二王和唐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