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方辩题:伟大历史人物的出现及作用是偶然的。如何立论辩解!?
上b站(在知乎也行)搜人民史观。看懂之后你就会写了
二、历史选择题比如反应了,体现了等等问法各是什么意思。?
体现了~比较具体。
反映了~含三类,一类是表象反映里象,需要概括;一类是现象反映实质,需要抽象;一类是现象归因。
说明了~最灵活,可以包含前述两类,也可以单独替代其中一类。
三、对于历史人物,当时的人的判断与现代做出的判断,哪一个更贴近事实?
自问自答。
个人认为,现代人对于历史人物的认识,毫无疑问要强于当时的人们。
1.有话叫做谁掌握了现在,谁就掌握了历史。绝大部分政权,对于控制历史观点来抬高自己的政权合法性这件事不遗余力。故而人们认识同一个时代的人物,总要受到政府的相当大的影响。更何况每个人有自己的好恶与利益所在,利益牵动的地方,很难做出客观的评价。譬如朱相,因为下岗政策被在东北地区风评尤差。想要做出客观的评价,除非一代人逝去,才能站在不带感情的角度,看看当年的政策到底利弊何在。
2.随着时代推进,能够搜集到的资料是向更加丰富趋近的。苏联解体后,大量的资料流出,给历史研究者提供了相当多的研究依据。除了某些绝版的书目,现代人搜集某些文献要比古人轻松很多。
3.历史的治学理论也在不断的进步。
赵鼎新作的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里面就大量运用了统计上的资料来支撑自己,这方面上古人完全无法比拟。同时对于社会的认知的增进,也推进了对于历史的探索。勒庞可以用心理学研究八月四日之夜,而古人则倾向于简单地忠奸判断,缺少对社会复杂性的认识。
4.现代的观点,很多都是在古代既存的观点之上建立的。很难相信历史学上有这么严重的开倒车现象,从而一代不如一代
ps:有的所谓翻案,倚靠惊人观点夺人眼球的历史研究成果不在讨论之列
四、历史大题怎么练?
不同的省份的题大概不太一样吧。自从山东省进行新高考改革后,历史题基本上已经没有了那种直接问的题。
比如:“——”造成材料中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而是改成了:请提取材料中的观点,并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或者:请对材料中“——”进行解释。
这种题就是那种要写很多很多很多字且大概率不能分条的那种。
有一个很简洁的公式:背景+现象+影响
背景就是原因,这件事情出现在什么背景下,也就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件事情。
现象就是是什么,这种现象到底是什么(有些提取材料再分析的题可以将其它)。
影响就是这种现象造成了什么影响。
其中,背景是最最最重要的得分点。其他方面或许没有得分点,但背景必写。
此外,评析是评价和分析。自己的观点也很重要。
另外还有史料分析题、时期判断题,还有每年必出的新题型。
话说,这些老师都会说吧,我又讲了废话哦。匿了匿了。
五、请问以下历史判断题是否正确?
从教科书角度来讲,完全正确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