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历史事件的偶然性?
提到历史的偶然性最好跟必然性一起谈。
历史大潮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历史的必然性;而历史中各种人物的命运就是历史的偶然性。
如果没有秦始皇这个人,或者说他统一的过程中时运不济死了,历史不会因为一个人没了而停滞不前。说不定几百年几千年后会出现赵政赵始皇、李政李始皇。
这个道理放之四海皆准。
恩,我是这么理解的。
二、考研政治中,“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这句话是否不太准确?
正确啊!
时代造就英雄,任何时代都会出现民族英雄,所以这体现了必然性。
可是英雄为什么是他他他,而不是你?正如苹果砸下来大家都吃了,还说苹果甜,可是为什么就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便体现了偶然性。
三、结合刘邦和项羽,谈谈你对“伟大人物”出现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认识?
项羽,确实谈得上伟大。因为他有超乎常人的能力,有着无比的勇气,带领华夏人民推翻了暴秦的奴役。项羽和跟随他的有识之士有着复兴华夏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政治热枕,最后为此付出年轻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虽然项羽楚霸王的王国只维系了五年,但却犹如一道明光闪耀在神州上空。冲破叛逆、残暴、自私的龙文化对神州大地的黑暗笼罩。
可以这么说,抗日战争胜利,正是楚霸王项羽精神的激励才取得艰难的胜利。当时五四运动后国开始觉醒,对汉奴痞子刘季为了小命荣华富贵啥都不顾的封建奴性思想进行了彻底批判。才涌现大批黄埔军校军人只为报效祖国不为当官发财,用于牺牲自己放逐,了敌人的侵略。
汉痞子刘季,压根不是什么伟人。彻头彻尾一个只想奴役百姓,贪图荣华富贵的痞子。从史记看,这人没任何政治理想,倒是野心大,阴谋多,叛逆-从不感恩;残暴-为了快点逃命把孩子踢下车,更别说坑杀同党了;自私-尿憋不住直接拿同党帽子当尿壶撒尿……
这种不脚踏实地,只想不劳而获的范例实在败坏了许多人,那些吹捧这痞子的人甚至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脑袋里整天只想着怎么整倒别人,怎么为自己搞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样的人群毫无疑问没有什么创造力。吹捧汉痞子的人们,只能窝里横横,不能给神州或百姓带来任何实质的帮助,放到世界文明舞台上就是笑料不断。
你要说必然性,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华夏文化,必然会产生许多项羽这样的人,为文明自由付出年轻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而只想要特权,不要人人平等,只要奴役他人的人性之恶,也必然会产生无数汉痞子这样的亡命之徒。
……
四、反方辩题:伟大历史人物的出现及作用是偶然的。如何立论辩解!?
上b站(在知乎也行)搜人民史观。看懂之后你就会写了
五、历史上各类名人的出现是必然的么?比如牛顿?
历史必然性决定的 文明是向前进的 所以即使没有牛顿 也会有猪顿马顿
六、怎么看待历史事件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大势”,或者说人类文明的发展阶段,是必然的。
地理条件塑造了民族、文化以及不少历史走势,也确实有很大的必然性。
但是网友们最爱畅想的东西,也就是格局,则充满了偶然性,并不能说某国在某个时代就必然会壮大,或者说某国民民族就必然衰落甚至亡国灭种。
格局这种东西看的是国力和影响力的对比,从近代历史来说直接决定格局的是战争。
很多人以为英国崛起真的是因为什么宪政传统、自由思想、海洋法系甚至是英语的“科学性”“包容性”,却忽视了英国从近代开始至今几乎赢下了每一场重大的战争,尤其是与国力相近的国家的战争,比如英西战争(虽然算不上是赢但在战争结束之后还是当时偏弱的英国赚了)、英荷战争、七年战争、拿破仑战争和一战二战,成功踩着西班牙、荷兰、法国、德国等对手上位。
近现代英国唯一彻底输掉的重大战争还是美国独立战争,结果因为美国是讲英语的前英国殖民地,即使英国在20世纪之后衰落了,依然能躺着蹭到美国霸权带来的福利好好享受。
试想下,如果英西战争输了,英国内战输了,英荷战争输了,爱尔兰、苏格兰独立了,我们现世界线中的英国海外殖民地全部变成讲西语、法语、荷兰语的国家,还会有日不落英帝国在全世界呼风唤雨的维多利亚时代吗?
而战争本身就是充满偶然性的,因为一枚马蹄铁导致死了一个重要将领,再导致输掉整场战争都并不是稀奇事,因流矢等意外而死的重要人物在历史上数不胜数,而中了箭、中了枪弹却大难不死的重要人物也同样存在。而重要领袖或者天才将领对于战争有着重大影响,一个决策的偏差就能导致结果产生重大差异。
与此同时,很多重要人物的决策并不是完全是出于现实利益的考量(所谓的“理性人假设”),因情感、立场、偏向而做出不符合利益的决策在历史上也有数不清的例子,所谓的“疯王”“蠢王”在历史上也并不少见。
承认这一点并不是陷入了所谓的“英雄史观”反而这才是真正的唯物史观,因为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如果真的不存在a,那么也不可能会存在a的完美克隆体b。
世界历史是由无数细节构成的,而这些无数的细节一环扣着一环,只要重要的细节有所变化,都不可能产生完全同样的结果,试想下自己的父亲没有和自己的母亲结婚生子,那么还会有自己的存在吗?这是同样的道理。这就是历史的偶然性。
因此,“没有xxa也必然有xxb”的言论反而才是陷入到了庸俗唯心主义思维当中。
尤其是在网络上讨论具体的国家、民族之间的格局变迁的时候,我们就应当重视历史的细节,去理解具体事件的前因后果,这样才能正确地去理解历史,而不是随随便便丢下一句说这样的结果就是必然的。
七、历史是充满偶然性的,有哪些小人物或小事件深刻地影响了历史?
偶然不偶然得看在哪个参照系里面,还有这个小人物小事件的表述也不够准确,什么算小人物,奴隶?风尘女子?宦官?大头兵?平头百姓?还是不入流的胥吏?每个人心中对人的评价标准都不一样,更何况小事了。我想你内心想问的恐怕是普通人能否通过自己来影响历史?
五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滚滚而过,只留给了我们浩如烟海的史集经卷还有故老相传的神话奇闻。几乎每个时期都会有一批普通人涌现出来,在这绵长的画卷上添上一抹浓重的色彩。他们在平日中大多默默无闻,循规蹈矩可是突然有一天在一个特定的场合,特定的时间,他们就出手了,一出手就改变了之前的格局,进而影响了历史的走向。读史的时候不同的人对这些人的评价是不同的,向往有之,讨厌的也有;先说向往的,人人都想留名青史,可是青史是惜字如金的,更何况那么多世家,贵胄都记不完哪有多余的字记些不相干的人物。但是总是有人能行非常之事,普通人离我们距离近,更能产生共鸣,所以也会幻想自己少年封侯,天子降阶,反抗剥削,开创新时代的丰功伟绩。大多数人的目标也都会向这些看齐,然后说讨厌的,有些小人物行非常之事只为了一己私利,或者就是受病态心理指引。这类人虽然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却是口诛笔伐,背负骂名。
历史事件你说他偶然,那就是以大看小,生态是多样性的,偶然和必然充斥其中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例如其中一位回答者文中说的医官用药箱挡了荆轲一下帮助嬴政逃脱,你说这是偶然吗?是,满朝文武,殿中也会有执甲护卫。怎么着也轮不到一个首无缚鸡之力(可能,没看过对这位医官的生平记述)不入流的小人物来制止。这位医官本也可以退在远处观望,可是他行动了,很突兀,但是有效果。为什么这么做,可以有很多种猜测,但是这个人心理上不是完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当然也有可能秦王或先王对他有恩等等。从这个小人物视角我们就可以想到很多的可能,那发生这件事也就必然了。
那现在再看小人物对历史事件的影响,其实和大人物对历史的影响是相互的没有一定的偶然和必然,但是你现在要对历史进行影响,那得先有完善的知识储备框架,然后就是静待机会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然你非要做黄巢,洪杨之流我也不拦着,也许以后的法考案例会添上你们的一笔。
八、历史到底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历史,即过往时间~事件。没有所谓主观还是客观。所以拿来的必然与偶然呢?
对于历史,没有偶然或者必然这一说。
对于历史事件,很多人都以偶然性事件为说明方式,这是一种主观的表述,因为偶然性是认为定义的。即我们认为是小概率事件,影响了某些进程。
这其实,是我们的误读!
历史事件(轨迹)发展的延续性,究其本质上是一系列事件发展的概率组成的。譬如某件事件发展可能性有如下:
A、自己杀掉老子,然后登基
B、自己部将杀掉老子,然后自己为老爹报仇,杀掉部将,登基
C、暗杀老子,然后登基
D、伪装好,默默等老子死掉,然后登基
E、通过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干掉其他兄弟,然后静静等着老子死掉登基
F、通过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干掉其他兄弟,然后干掉老子死掉登基
G、通过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干掉其他兄弟,结果被老子发现了、被干掉了,结果登不了基,被其他傻子捡了便宜。
。。。。。。。。。。。。。。。。。。。
我想这些登基方式,历史上都有发生过,那为什么是这些方式中的一个?而不是只用一种方式?
最终归结为:
历史事件,一定沿着阻力最小的那个路径发展下去!
这才是结论。
所以我们主观上的客观就是,历史的必然性,他不存在偶然性!
九、如何认识历史发展的偶然性?
谢邀。好形而上学的题目。
历史上的偶然性很重要。
帕斯卡尔曾调侃说,如果克利奥特佩特拉的鼻子短一点,整个世界的面貌就会发生改变。
这个说法不无道理,尤其是当我们把目光集中在政治事件和英雄人物身上的时候。
如果克利奥佩特拉的鼻子短一点,罗马前三头后三头的故事很可能要重写了。
不过,这种故事只是历史的一个方面。
克里奥佩特拉的鼻子短一点,会改变罗马与埃及的关系吗?不好说。会改变罗马帝国在东地中海的地位吗?可能性较小。会影响埃及的经济、生态和文化传统吗?几乎肯定不会。
因此这种问题有层次和侧面之分。
半个多世纪前,布罗代尔曾划分过所谓的三种历史时间,偶然性对事件的进程可能影响最大。感兴趣的可以参阅一下他的文章。见布罗代尔《论历史》。但这种时间划分最近几十年受到了质疑。
P.S.
问题说明中提到的各种社会,只是一种理论建构,这种社会形态的划分,带有很强的人为性质。可以反思一下:为什么要把历史分成这么几个阶段?为什么是五个而不是十个八个?
可以说,这种历史认识本身也是历史的产物,它带有很强的进步主义的色彩,反映的是19世纪那些思想家们对进步的信念,以及对理解把握世界历史进程的自信。
我认为现在应该反思和超越这种诞生于19世纪的话语。
十、论历史偶然性还是历史必然性哪个更准确,为什么?
整体来看,历史发展的规律是存在必然性的,比如一个王朝从强盛到衰弱再到灭亡!
但这个必然性的历史趋势中,却又充满了偶然性!这个偶然性,主要体现在人为的因素上。而一连串的偶然因素,让这个事情变成了必然!
因此,我认为这是一个概率问题。一个偶然事件的概率很小,但一串偶然事件加起来概率就很大了。所以也就成为了必然!
这就好比人生,死亡是必然的,但如何死亡(如疾病,车祸),则充满着未知的偶然!
一个例子就是大明朝。从建立初期达到鼎盛后就不断衰落,最终灭亡那是必然的,也是历史的规律。但亡于谁手这个则充满了偶然。
如果当初大明不裁撤驿站,那李自成就不会失业!如果有饭吃,李自成可能也不会去造反;
或者当初孙传庭一努力,在子午岭的时候把李自成也顺道一起抓了,或许崇祯也就不会被起义军逼上景山了;
再或者如果当初崇祯学了宋徽宗跑到南方避难,也许大明还能维持几百年半壁江山;
所以,我一直认为,很多时候当时的历史事件成败,主要就是在当权者做决策的一瞬间。
但是,就算是当时把李自成处理掉,或者说就算是崇祯退保江南,大明朝可能不会毁在崇祯手里,可能会多维持几百年。但谁也保不准,未来会不会还有其他的偶然因素(比如权臣政变)让大明朝灭亡!
另外再说你提到的改革开放。对于当时我国来说,改革开放这个属于必然性,也是大势所趋。但偶然性就在于,这个改革开放是由邓小平来完成的。
换句话说,也许邓小平当时如果不愿意,79年的中国可能就不会对外开放了。但即使是79年不开放,邓之后的其他领导人可能也会选择开放!只是说时间会推后。
因此,对外开放是必然性,但1979年这一年对外开放则充满了偶然!
最后,看完顺道给个赞呗?
十一、有人说:“历史发展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你认同这一观点吗?
嗯,为了防止这边因为偶然与必然的哲学定义而扯皮,我这边将偶尔定义为事先难以预测或人类条件下无法预测,或事后看来容易改变的事情。必然则定义为事先可以预测或事后看来无法改变的事情。
然后先说,我认同这个观点。
一切事物总在围观上呈现不可预知性,在宏观上呈现规律性。历史同样如此。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很可能会换个脉络。但生产力发展伴随生产关系改变以及压迫过重产生反压迫这些脉络是不会变的。偶尔会局部倒退,但始终向前。
很多时候,一个历史人物可能只是运气好,可能只是顺应了潮流,然后便成为名将,帝王。也可能有不逊色于他们的人被战场上一支箭射死。
他们或许会改变一个民族几十年的命运,但其实,这些放在世界历史长河中并不起眼。自然环境会筛选出适合这片区域的人文思想和政治体系。然后这两者又反过来去影响自然环境。然后产出一个个相关的历史人物,从而组成历史事件。
越微观越具体越难以预测,然而这些不可预测的东西聚集起来的宏观却总是确定的。这便是一种对立的统一,也是一种辩证思维的运用吧。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