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诸葛亮的才华?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3-20 10:20   点击:287  编辑:yyns   手机版

谢邀,诸葛亮,字孔明,外号卧龙或伏龙,蜀汉丞相,当时的人类能力天花板,六边形战士,几乎毫无缺陷,就连对手阵营都将诸葛亮视作学习崇拜的对象。下面列举他的才华成就。

政治

清正廉洁公平公正,并且是真正意义上的法治社会,明明党派林立,却是所有人都服从法律遵守法律,提早大英帝国千年弄出类似主立宪制的的政治制度。在临死之前在五丈原的屯田开荒也是,做到了对民众秋毫无犯,做到了军民一体化。和其它两国甚至对比于其它朝代而言,蜀国的政治尤其是诸葛亮执政期间,都是清明公正的。所有人都觉得法律很严苛,但没人有怨言。而且百姓安居乐业,大的暴动只发生了三次,而吴国魏国都是二十三四次的双数。

(我觉得他这一波操作,可以碾压中国古代历代政治家,能和他齐名的,应该就是周公设计的服务于天子的礼乐制度,和秦始皇使用李斯设计的服务于帝王的郡县制了,但诸葛亮比他们都高明,他这一个应该算是君主立宪制了,距离资本主义社会很近了,虽然说,允许诸葛亮自己开府是刘备刘禅同意的,但整个政治架构是诸葛亮设计的。要知道,设计不好的话,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让后继者滑向曹操的方向。更秀的是后来搞得军民一体的各种制度,都有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倾向)

法律

制定《蜀科》,法律虽严且细致,却公平公正人人平等,但且根据罪的情况,分有不同程度的惩罚,并不都用重刑(曹魏人民羡慕哭了)。人民对于他的法治社会均无怨言。哪怕李严欺骗诸葛亮粮食不够导致北伐撤军这样的大罪,也只是被贬为庶人。就连马谡根据记载都不一定是诸葛亮下令杀死的,很有可能是回来后没判之前就自己死了。整个蜀国因为言论而被株连九族的几乎没有。而反观魏国吴国,短短十多年,杀的人都超过了清朝整个朝代了,。诸葛亮制定的《蜀科》,让人们有法可依,有规矩可行,是国家强大的基石,重点是,这套政法成功推行了,使得诸葛亮时期的蜀国政治清明。蜀国法律不仅限制了皇权,也限制了世家大族的权力,使得蜀汉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法制社会。

(法律成就上,可比最为推崇法家治国的秦法,到三国蜀汉之后,后世再无如此清明严谨有效的法律制度,“伴君如伴虎”这种时期在蜀国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在蜀国是真正做到了,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反观后市,为了加强通知无限加强中央集权,导致皇权凌驾其他所有权利至上,反而使得消息传递不畅,导致政治腐败严重,明朝更是一度需要依靠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才能了解底层民生。清朝则对于皇权的加强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国家法度在权力面前是说改就改,有法而不能真正的依法治国,中国从秦蜀法制逐渐退化为人治。)

经济

无论魏国吴国还是蜀国,都因为发行货币而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其中吴国的通货膨胀是一直没解决的。魏国是底盘大,撑得住。蜀国当年就是刘备发直百币抢钱打仗留下的后遗症,而诸葛亮做到了把蜀国的通货膨胀问题解决了。通过拿下了南蛮地区之后,蜀锦和蜀盐产地变大,产量增多,并利用这一稀缺资源,并以这一必需品,缔造起来的蜀币霸权(参考如今的美元霸权),蜀锦等同于如今美国霸权里石油的位置。不仅成功摆脱经济危机,还同时吸血曹魏和孙吴,如果封锁河西走廊,吴国魏国将因为持续吸血不战自乱,之后出兵再打,将是摧枯拉朽一般轻松平推对手。而这个手法,后人很少人能学会。王安石也搞经济建设,但就行不通。甚至后事的文臣想解决财政问题,就只会增加赋税或者减少赋税这种政策,不实际解决生产力和经济问题。诸葛亮提前以前多年就搞起来了,而后人学不会。说真的,搞内政搞经济,他不愧是一把好手。而且在他主要担任经济发展任务时,刘备的军需补给全靠诸葛亮。诸葛亮做到了让刘备不断粮不缺少武器。而刘备几乎没有停止过战争的步伐,每年都在打仗。而且还打了汉中之战这种及其消耗粮食和消耗运输的战争。而且刘备还发行了直百币来抢劫民众和世家大族的钱来支持自己打仗,国内经济可谓是严重的通货膨胀!但无论是在前期啥啥没有的荆州,还是在后期啥玩意儿都被老刘剥削了的益州,诸葛亮竟然没有让刘备缺少军粮和缺少武器装备。你要打,我就给你足够的粮食补给,支持你打,要打几年,我诸葛亮都给你支持!你只管打,国家我诸葛亮负责搞经济,绝不掉链子!这是何等恐怖如斯的经济建设能力啊?真不愧为三国奶王!

(中国古代除了管仲,在经济建设上,大概没人能和他相提并论了,王安石、范仲淹算半个,毕竟没做成。而且诸葛亮毫无怨言,领导要,我就给。我就问看本文的在座各位,你的领导跟你说,我要做项目,但我没钱,你能帮他搞到钱嘛?然后他要浪,搞到一半说钱花光了,你能继续帮他保证资金投入嘛?你能帮你领导搞定这些问题嘛?说真的,我有这能力,我还给你当小弟?我自己当老板了都,但是诸葛亮搞定了,还兢兢业业的选择为老板干活儿,人品和能力都是没谁了)

战略

诸葛亮的战略规划可以说是排的进前三的,和张良那种规划好之后顺利执行不通,他的战略规划是出现了变化的,但面对变化,他又给出了其他方案。我们看看他最开始的规划,那就是隆中对,牛了吧?弄出来个三分天下三国鼎立。但倒霉的是,二爷丢了荆州,所以只完成了一半,这时候只剩下益州了,还能不能赢?诸葛亮说,能!他先拿下了南中地区,重编南蛮异族,获得了强大战斗力的军队不说,还获得了蜀锦蜀盐作为经济支持,开启吸血他国的第一步,用来恢复蜀国经济。然后他的北伐,打的地方很特别,他打的主要的地方,实际上是陇西地区。两大的北伐,都是剑指陇西,为啥?因为这是他的新的战略规划。此时蜀国失去了荆州,但为了稳住东边,已经确定要和吴国搞好关系了。不可能再去打荆州来实现两路出兵的原计划。那么就只能出新的战略,那就是拿下了陇西,由西凉和汉中两路出兵,这样也能实现当初的战略效果。而且,现在能拿下陇西,还能封锁丝绸之路,整个曹魏和西方世界的贸易就会被切断。蜀国不仅能实现对贸易的完全垄断,还能吸血全世界。这样蜀国的经济将会有质的变化,曹魏和吴国哪怕不打,也会被活活拖死。更何况蜀国还会获得两路出兵的优势,这是调整后的战略部署。这两个设计,无论哪一个,都是牛逼的战略部署,说实话,没几个人的设计能跟得上。

(战略上,只有姜子牙、张子房,刘伯温能与之相提并论,但在我看来,他们都还比不上,因为孔明还有补丁,而我们并不知道姜尚、张良和刘基有没有给他们的主公备案)

文化

身在广西的我发现,每年过年我们一定要拜神,我曾好奇的问,我们拜的到底是谁?长辈们告诉我“拜阿公”。哈?拜阿公?阿公还活着啊?拜哪门子的阿公?年幼的我只能理解为拜祖宗,直到后来我才知道,这个“阿公”其实说的是“诸葛亮”。

千年之后,我国佤族人民遭到大英欺压,他们奋起反抗而不敌,写了一封《敬告祖国同胞书》向全国人民求救,书中有一段话说的是:“阿祖阿公之源源相传,守土有责,倘自我失之后世,上难以见冥灵之阿祖阿公,更何颜于后世耶!誓断头颅,不失守土之责!誓撒热血,不做英殖之奴!”这里的阿祖阿公,其实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当初南征的时候,和他们的祖先达成誓言,永远守护祖国边疆。一千多年以后的近代,他们的后人依然遵守着这个约定,可见诸葛亮在他们心中的影响力!当初西方传教士想让当地人信教,当地人不信,为了他们的传教事业,耶稣都改国籍了,他们传教士只能攀亲戚,说耶稣是诸葛亮的弟弟,上帝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诸葛亮,小儿子是耶稣,信我们教,就是信诸葛亮,这才有点用。当年诸葛亮拿下南蛮后,也是才用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策略,在文化上影响这些南蛮人,把刘备和他们当地人的神挂在了一起,帮助他们重塑了信仰,将技术教授给当地人,据说“馒头”就是这一时期出现的。要知道汉人文明和汉人对于异族是有排他性甚至有点歧视的。东夷南蛮西戎,这就是我国古代汉人对其他民族的歧视性用语,而诸葛亮并不这样看待少数民族,他选择了把尊重他们文化的同时把他们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可以说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一问题不是只有蜀国存在,吴国有山越人而且还有台湾,吴国拿到了台湾却用不了台湾,魏国也有在西北方向的乌丸人。但他们都没处理好,之后无论是鲜卑,契丹,蒙古还是满族,通通都是北方少数民族作乱,南方台湾现在归属感啥样大家也都看到了。而在诸葛亮治理下的西南的少数民族确是最认同“中国人”身份的一群少数民族

(不要小看这个成就,就少数民族来说,广西四川这一块的南蛮兵是从古至今都算的上号的超强战力,当年秦始皇为了防御广西云南这一块的南蛮,要调集秦国精锐去防御,以至于后来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秦国的章邯只能用死囚来当士兵作战。在解放战争的时候也有一个说法,要小心装备美式装备或操着广西口音的部队。因为这两种部队的战斗力和别的国军部队完全不同。可见南蛮有多难治理。但从诸葛亮之后,你又会发现这忽然变成了最安定的一片地区。凡是作乱,基本都集中在北方了,南方几乎都没有了。现在全国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我们也能看到新疆西藏被当做西方分裂我国的重要筹码,但你会发现,广西云南这一块西南地区乖的不得了。这里毫无疑问,我们是要给诸葛亮记一功的。这是延续了千年的文化成就!后世的治理成本得以大幅降低,为祖国的统一,保留和传承中华文化和提升民族认同感,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军事

名成八阵图,这诸葛孔明的八阵图被后来晋国视为机密,现如今已经失传了。古代打仗尤其是步兵,在野战时极度依赖阵型,攻击用方阵防守用圆阵。无论中西方都是如此。四川缺少好马,诸葛亮就侧重研究怎么用好步兵,于是诸葛亮就弄出了个八阵图的布阵方式,做到了野战几乎无败绩。蜀汉步兵面对曹魏的骑兵就没输过,还以此阵斩过王双张郃。曹魏但凡不是打守城战,基本上对上诸葛亮就是分分钟被诸葛亮虐。那如果没对上诸葛亮呢?失街亭以后诸葛亮吃了那次亏了,所以没关系,改革军队体制。把部队训练成没有优秀主帅也拥有极强战斗力的部队不就行了。然后还写了一份选拔将领的重要参考文献《将苑》,里面记录了如何挑选好的将领,如何振奋士气,如何提高军队战斗力论述的清清楚楚,为后世选拔将领做铺垫。同时著又《便宜十六策》这样的军事书籍,对军队器械进行革新,弓弩兵是古代杀伤力最强的兵种,但是要训练士兵学会使用弓箭成本太高,虽然弩箭射击难度低,但弩箭上箭速度太慢,于是乎诸葛亮制造了诸葛连弩这样的快速瞬发武器,一下子解决了弩箭上弹速度慢和弓箭需要训练的问题。蜀地山路多,简单的运粮车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山路运输,尤其古代轮子都是没有弹性大木制车轮,在颠簸道路上行走极为困难,然后他就给你制作出木流牛马,这样的机械运输工具,有效的减少了运输难度,提升了在蜀地。运粮的效率,用科技来保障了后勤。结果李严还是给你弄一出运粮不济,他就给你搞根据地,军民一体,就地屯田。千年之后我党建立敌后根据地的时候,粮食问题也是这么解决的。这也导致我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可以不依托于传统的交通线路保障部队后勤的供应。老蒋以为控制住交通要道,共产党没了补给就死了。谁知道我们不依托于这种补给方式了。诸葛亮如果没死,在五丈原这一套能执行下去,曹魏搞不好首都是要丢的。近现代的著作评价整个三国时代的军事时,把曹操诸葛亮分为一类,另一类是其他。可见其地位。

(能做到步兵虐骑兵的古代将领,除了诸葛亮,就是南宋的岳飞了,论战术技巧,诸葛亮野战的操作是完虐同时代所有将领的。而他还对军队做了硬件和软件的全方位改革。可以说,能在军事上和诸葛亮有一拼的没几个,也就韩信,岳飞,戚继光等,韩信弄出了推陈出新等军队改革方案,野战没输过。岳飞以步虐骑。戚继光改革军队阵法。但他们都只是一方面的成就,诸葛亮全部囊括。入武庙十哲是当之无愧。)

外交

说服孙权联刘抗曹,赤壁之战阻挡了曹操南下的脚步,为三分天下奠定基础。在刘备作妖打东吴后,再次修复与东吴的关系,使得再次获得了足以抗衡曹魏的对峙态势。为了维持北伐曹魏的大局,能忍得下孙权称帝。与羌族达成联合战线共抗曹魏。

(诸葛亮的外交能力最主要的体现还是在联吴抗曹上,其中第一次联吴抗曹是外交的最大成就,直接促成了三国鼎立格局开始的基石。其大局观是其他几个领导人所没有的。那时候所谓正统是多么重要,但诸葛亮能忍得下孙吴称帝。能在荆州丢失时也忍下来继续联吴抗曹。这都需要能忍时人所不能忍。)

文学:

《隆中对》《出师表》《戒子规》《诫外生书》《坐上与杜微书》《正议》(回怼曹丕招降自己的回信)将苑(是选将的参考书)《便宜十六策》(诸葛亮的军事著作)《后出师表》(《后出师表》可能不是他写的,有一定的可能是诸葛均冒诸葛亮的名写的)《诸葛亮集》(《诸葛亮集》是现代人收录了诸葛亮的许多言语书信和文章的图书,想看诸葛亮文章的,大可以直接看《诸葛亮集》)光是《出师表》短短的741个字里,就诞生了20个成语。《戒子规》《隆中对》也是金句频出,成语连连。诸葛亮开创的是简洁优美的文风,你去看诸葛亮的文章会发现,没有一句废话,从头到尾都是有用的大实话,但是你又同时能感觉到他的文风并不是大白话那般枯燥乏味。你如果以为诸葛亮作品少,那只能说明你读书少。而且你也应该庆幸他不是“清纯帝”(就是乾隆)那样啰嗦的人,否则你的语文课本里要背诵的文章和成语数量又要多几个0了

(诸葛亮做事儿不玩虚的,不像曹操曹植写诗,他写的每一篇文章都是非常直白的,有功能性的文章,不是为了娱乐而写的东西。所以开创了这样独特的文风,后世也没几个人能学的来。说《史记》是无韵之《离骚》,诸葛亮的文章,大概就是这样的感觉。虽然没有《史记》这样宏篇巨著,但其文学性和文风来看,也就《史记》的评价能对的上诸葛亮文章的感觉了)

科技

火井制盐(利用蜀地天然气进行取火制盐,勘探技术领先世界,天然气使用的技术也领先世界。使得自贡盐商后来一直活跃在做过历史舞台上,并为蜀国解决了食盐问题。其技术目前依然沿用至今,如果你有时间去自贡,别忘了去参观一下。)

蜀锦的普及与锦官的设立(中国现在有四大锦,但在其他三锦基本都是出现在宋朝之后,唯有蜀锦是在秦汉之际就已经出现。也是历史最为悠久的锦没有之一。所以三国时期的锦,其实只有蜀锦。但蜀地本身的蜀锦产量就极为稀少,所以十分珍贵,可是祭祀又必须使用,而且人们都对华丽的蜀锦十分喜爱。这也导致蜀锦成为三国时期的硬通货。诸葛亮治蜀后,专设锦官,并教授当地人如何扩大生产蜀锦,提高了蜀锦的生产效力,并依靠蜀锦这一产物,制造了蜀锦霸权,将其他几国拉入通货膨胀之中,并逐渐稀释本国的通货膨胀,让蜀国走出了直百币的通货膨胀困局。)

诸葛锦(诸葛亮改善了制锦工艺,南征时,把织锦的方法传授给云贵地区的少数民族,所以苗族把自己织的五彩锦称为"武侯锦",而侗族妇女织的侗锦 又称"诸葛锦")

冶铁技术的提升(如果你去看地方志,是能看到许多诸葛亮活动到当地发展冶铁技术的记载的,诸葛亮将先进的冶铁技术传授给当地人,使得蜀国的钢铁锻造技术得以提升,解决了武器和农具生产的问题)

都江堰测水位的标尺、为都江堰设置了专属堰官(当年诸葛亮用于清淤维护的石标尺,直到80年代才被原样仿制的不锈钢标尺替换。详细量化了都江堰的治理方式,使得成都地区的水利工程得以长期使用。农业社会,最重要的就是土地和水利,天时得当,则粮食不缺。诸葛亮为了保证蜀地农业生产,所设置的都江堰的堰官和维护的量化制度,之后沿用千年,维护了成都地区的供水需求。至今我国依然有沿袭这一制度,以维护都江堰的水利工程)

诸葛堰(诸葛亮修筑的水利工程,水坝这样的东西,上世纪九十年代才有部分被拆除换为最新技术)

梯田(成都平原确实是沃野千里,但仅靠成都平原生产粮食是对其他资源的浪费,为解决蜀中因为缺乏平原进而缺乏种地面积从而导致缺粮的问题所发明,梯田成功的使得人们得以在山地里种植各种农作物,详见诸葛亮休士劝农对汉中梯田和农业的影响一文)

诸葛鼓(《益部谈资》、《游梁杂记》、《蛮司志》、《戎州志》记载的诸葛鼓,除了作为乐器外鼓在古代许多文明中还用来传播信息。今壮、布依、傣、侗、水、苗、瑶等少数民族,还十分珍爱这种乐器。传为诸葛亮所创制,故名诸葛鼓。这也是诸葛亮利用中原文化影响当地文化的一种方式,逐渐让当地少数民族认同汉文化,并逐渐使得当地人的文明归入汉文明信仰中华文明的体现。)

总结1:至此,诸葛亮的发明解决了经济疲惫、农业军事设备生产不足、生活农用水不稳定、粮食生产不足、文化信仰不同所产生的民族问题等民生问题,使得蜀国拥有了一定的国力与魏国抗衡。

八阵图(又名八卦阵,诸葛亮出山后自己创造的兵阵,被后世视为国宝。战神李靖的排兵布阵的演化就源自八阵图的改良。八阵图的出现,使得蜀汉军队的阵法得以实现非常好的步兵于弩兵的协调,兵配合强大的诸葛连弩实现了对于曹魏骑兵的反杀,首次实现了以步打骑这样的恐怖战绩)

诸葛连弩(诸葛亮出山后发明的第一样作战兵器,能连发弩箭,配合上步兵方阵,竟然实现了对于骑兵的反杀)

铁蒺藜(《裨史类编》记载的铁蒺藜,不管怎么扔都是三尖着地,一尖竖起,是对付骑兵的有效武器,实际上对于步兵也有效,撤兵时将其洒在骑兵追击的道路之上,能扎伤马脚,降低对方的追击速度,进而配合步兵与弩兵实现反杀)

孔明灯(一种用来向救兵传递信息的空飘灯,也是热气球的起源)

火兽/假兽(一种外型似兽,朱红色,能喷火的武器来对付孟获的兽兵,感觉类似现代的喷火枪

搭桥枪(据说是一种带有螺纹枪头的枪,枪与枪之间能通过螺纹相互固定,形成脚手架的形式搭桥修路)

木流牛马(一种交通工具,运输粮草,而且在山地地形如履平地,解决了当时兵粮不足的问题,这是第四次北伐时的重要工具,因为有他,诸葛亮北伐的粮食才能源源不断。而李严在明知道粮食足够的情况下,骗诸葛亮粮食不够,导致第四次北伐失败,错失了困死司马懿的最佳时机。)

馒头(《事物纪原》记载的诸葛馒头, 馒头在汉朝前就有了,诸葛只是改进馒头而已)

诸葛锅(在岐山五丈原发现遗留的铁锅,农民称其为诸葛锅。记载如下:平谷县乡民掘地得一釜,以凉水沃之,忽自沸,遂投以米,即熟,下有“诸葛行窝”四字。乡民以为有宝,碎之,其釜夹底中有水火二字。见《代醉编》。翻译一下就是,平谷县乡民发现了一个锅,把凉水倒进去后会自己发热沸腾,把米投入其中就自己熟了,下面写有“诸葛行窝”,窝有说是锅。把锅打开想看里面有啥,只写了水火二字。这个原理是什么?现在无从考证了,但我大致判断,应该是用到了生石灰制作这样一口铁锅。从撬开的地方看,很显然这口锅有夹层,所以我大胆的判断,夹层之中放入了生石灰这类物质,遇水就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以倒水进去后会产生热量,使得水沸腾。这于我们现如今的自热锅应该是一样的。而可以使用火井的蜀汉,锻造烧制一个生石灰并不算难事。所以这并不是不可实现的发明)

诸葛筒袖铠(胸甲背甲联缀一起,肩部有短筒袖的铁甲。三国蜀诸葛亮改进定型,故称。据出土武士俑观察,甲片排列方式,与“鱼鳞甲”同,间亦有高盆领、长袖筒者。《宋书·王玄谟傅》:“〔玄谟〕寻除车骑将军、江州刺史,副司徒建安王於赭圻,赐以诸葛亮筒袖铠。” 《宋书·殷孝祖传》: “诸葛亮筒袖铠、铁帽,二十五石弩射之,不能入。)

诸葛枪(又名诸葛竹枪,诸葛亮曾制造过两丈长的木柄枪和二丈五尺长的竹柄枪,都加上铁制枪头。出于《事物纪原》。这大概是三国时期最长的兵器了。《宋书》记载的诸葛竹枪)

五折刚铠 (三国初的马铠,由面帘、鸡颈、当胸、马身甲、搭后、寄生、鞍蹬构成,形制相当完备,除四 足外,全身其余部分均在铠甲的防护之中。铠甲的坚硬度增强)

地雷(地雷是我国最早研发的,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国时期地雷就已经诞生了,发明者正是诸葛丞相。但三国时期制作的地雷比较简单,只需要一个竹筒、适量的火药和一根引信即可。威力自然没有现代地雷大,但是在当时军事技术落后的时代,军队的制式武器都是冷兵器,地雷的杀伤力堪称恐怖。这样的爆炸,尤其对于骑兵而言,杀伤力是巨大的,受到惊扰后的马匹及其容易掉入到提前设计好的陷阱之中,减缓冲击力,分散对方兵力,实现分而击之的效果。)

诸葛菜(《刘宾客嘉话录》记载的诸葛菜,实际上并不是诸葛亮的发明,而是诸葛亮的发现,诸葛菜在山东又叫紫金草或二月兰,被称为“和平之花”,相传诸葛亮曾将二月兰的嫩芽作为将士们的果腹之物,用以解决粮草之急。也有说是大头菜,大头菜即芥菜,又称芜菁、芥辣、芥菜疙瘩,是芥菜的一个变种,为根用芥菜。它质地紧密,水份少,纤维多,有强烈的芥辣味并稍带苦味,在襄樊地区,人们还把它叫作诸葛菜,传说吃大头菜是诸葛先生首创的。因此得名诸葛菜)

诸葛木(也是诸葛亮的发现,其实就是扯根菜,《云南记》记载:州界缘山野间,有菜,大叶而粗茎,土人蒸煮其根叶而食之,可以疗疾,名曰:“诸葛菜”,云武侯南征用此菜种于山中,以济军食,亦犹广都县山枥林谓之“诸葛木”也。)

孔明棋(早在隆中时,诸葛亮就打算发明一种棋。公元228年,蜀国南方暴乱。诸葛亮作为一国之相,决定亲自率兵前往征讨。然而,情况并没那麼好:南方的气候令士兵难以适应。加之军中无趣,南王孟获久久不肯归服。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发明了孔明棋来活跃士兵烦闷的心。孔明棋规则简单,是一种智力游戏。)

蒲元神刀(诸葛亮令巧匠蒲元造刀三千口,“以竹筒密纳铁珠满中,举刀断之,应手虚落,若剃水刍,称绝当世,因曰神刀”《诸葛亮集》卷四)

总结2:至此,诸葛亮的发明使得蜀国的军事科技与其他两国直接拉开了距离。不仅解决了军队的攻击力于防御力的问题,还解决了军队之间的夜间通信问题,更解决了行军问题于粮食运输和制作等问题。可以说是对于魏国在军事科技上的降维打击。当年曹魏骑兵横行天下,打爆陶谦、锤爆袁绍灭乌丸,碾的刘备到处跑,几千人的骑兵打爆孙权十万大军。但在诸葛亮的科技面前,竟成了弟弟。王双和张郃的骑兵都分分钟被碾压,打得司马懿只敢守不敢出兵打。看到这些发明真的恐怖如斯…科技树上的碾压,魏国怎么打?他但凡多活几年,曹魏皇帝搞不好要面对加特林了就…

孔明锁(两千多年前的孔明就发明了一种方法,用一种咬合的方式把三组木条垂直相交固定,这种咬合在建筑上被广泛应用.原创为木质结构,外观看是严丝合缝的十字立方体,动动脑筋可拆解,装上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解开孔明锁重现远古智慧,别让古人留给我们的财富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丢失.孔明锁---相传是三国时期诸葛孔明根据八卦玄学的原理发明的一种玩具,曾广泛流传于民间曾广泛流传于民间。说白了就是榫卯结构,但也有人认为,孔明锁是起源于鲁班的春秋时期,因为那时候已经有榫卯结构出现。因此我将这一发明列为暂定。)

云梯,冲车(蜀军围陈仓,“起云梯冲车以临城,(郝)昭于是以火箭逆射其云梯,梯燃,梯上人皆烧死。昭又以绳连石磨压其冲车,冲车折” 。见《三国志·魏志·明帝纪》注引《魏略》,但这样的冲城工具,应该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可能并不算是诸葛亮的发明。)


个人智商

学习时候是“观其大略,不求甚解”,知识面可谓极广!看看上面那些成就,这智商没有个140以上你敢信?这里面任何一个领域单一个人可能都能达到他的成就,但是全部领域都达到这样的高度,这绝对是要一个天才才能完成的事情,而天才的智商必然在140以上!总结就四个字“智商极高”!

个人情商

举个例子来看看他怎么处理法正的问题的,法正人品其实是有点问题的,得势后打击报复了跟他有仇的人,诽谤他的人都被他杀掉了。就有人跟诸葛亮告状,诸葛亮却表示,法正那是主公的翅膀,我怎么能动他呢?原文是: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这里你会发现诸葛亮有两层用意,一方面利用法正把那些不听话的反对派势力除掉,起到威慑作用。而另一方面,可以说是给足了法正面子,我不动你法正,但你也不要让我难做,这个人情算是做到位了,法正也明白诸葛亮的意思,之后自然有所收敛。这说明,诸葛亮不是一个完全不懂人情世故的理工男,他还是懂得如何搞关系的。

个人数商

诸葛亮的锦官、堰官等制度里,都对于各种细节有非常明确的量化信息。对于国家的治理,他心里非常有数。能做到对整个国家经济文化生产等各个方面都细致量化,这数商不是一般人所能拥有的,必然拥有极高的数商,才能有这样的对于国家经济农业军事等各个方面细枝末节的量化建设。别说放在三国时期是超前的能力,哪怕放在现代社会,也绝对是拔尖的存在。

个人品德

爱民如子,北伐时说出“一夫有死,皆亮之罪”这样的话,重视天下人的性命,是为“仁”;对身边友的孩子也都尽力照顾,对盟友承诺不违反是为“义”;身为相父却恪守君臣之礼是为“礼”;以一州之力将疲惫之蜀治理为可抗衡曹魏的大国是为“智”;严格遵守法律且言出必行,自己的承诺说到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为“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国家战斗到最后一刻,身为相父手握大权死后还能归政皇权,不滥用职权贪污受贿是为“忠”;留下子嗣,将诸葛家族的名声名扬海内外,如今祠堂依然香火不断是为“孝”;对自己的大哥诸葛瑾尊重是为“悌”;遵从自己光复汉室的理想至死不渝是为“节”;能原谅法正滥杀,能容忍政治对手背地里说坏话,仅仅是将弄权且运量不济的李严依法贬为庶人而非诛九族均是为“恕”;面对强国曹魏、蜀道艰险、大族矛盾、民族矛盾、经济凋零均不畏艰辛,想尽办法克服万难走向辉煌是为“勇”;让利于民让利于国,为大义奉献一生,死后家中仅薄田15顷,桑树八百株是为“让”;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他诸葛亮全包了,在儒家道德评价体系里,几乎就是个完人了,道德上可以说毫无瑕疵。

个人外貌

身长八尺,容貌甚伟,还用说什么?又高又帅。典型的能靠着脸吃饭还偏偏要靠实力混饭吃的人。

看完以上内容,你会发现他为相是全方位全能的,无论成绩还是品质都是人类天花板,六边形战士,三国演义都把他的能力弱化了,演义里的诸葛亮是半仙,而现实中的诸葛亮是人。但这明明是个人,明明是个人!竟然超神了!他不是千古名相谁是?他不名垂宇宙谁配名垂宇宙?想想看这些能力和成就,简直令人汗毛倒立恐怖如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