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柱峰旅游攻略一日游
天柱山地处安徽安庆市潜山市西部山地,是大别山山脉的余脉,其规模庞大,如今我们所说的天柱山多指天柱山主峰天柱峰,历史上的天柱山曾名潜山、皖山、万岁山等,安徽的简称“皖”就是因天柱山而来。
作为安徽三大名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柱山素以“雄峰、奇石、秀水、洞幽”四绝著称,山间景点众多,其中主要景点有天柱峰、一线天、神秘谷、渡仙桥、蓬莱岛、飞来峰、天柱松等,在登山的途中都可以看到这些景观。
由于天柱山山势较陡,建议先乘坐缆车上山,随后再步行登山,其核心景观都在缆车后面的上山途中。
天柱山还是一座文化名山,有着数量丰富的人文景观,比如山间的摩崖石刻、宗教文化、古皖文化、名人文化等。作为古皖文化荟萃之地,这里还一直被称之为是“七仙女的故乡”;同时这里也被道家封为“第十四洞天”、“第五十七福地”,道教文化也是格外深厚。
与安徽黄山一样,天柱山山间也有许多古树,尤以古松最为著名,据统计,这里有百年树龄以上的古树2000多棵,千年以上的古树50多棵。
天柱松是天柱山的一大景观,在天柱峰侧畔就有一棵古松,其树龄至少有1500年历史,堪比黄山迎客松。
2. 天柱峰景区门票
门票不能退!
天柱山,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西部山地,又名潜山、皖山、皖公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万岁山、万山等。为大别山山脉东延的一个组成部分(或称余脉)。一般指潜山市境内以其主峰天柱峰为中心的山地,有时也指其主峰天柱峰(地理坐标东经116°27′,北纬30°43′)。据1980年航空测定,主峰海拔为1488.4米, 2008年,国家测绘局重新测定为1489.8米。
3. 天柱峰门票价格
门票信息:成人票235元/人
武当山位于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内,是道教中真武大帝(玄武大帝)修炼飞升的地方。而元末明初的道士张三丰,更是集其大成,使武当成为中华武林中重要的门派之一。
武当山古建筑群是包括“五岳”在内的其它名山无法比拟的。永乐皇帝的“北建故宫,南修武当”工程,使武当山的道观成为了明帝国皇室的家庙,也让这里的古建筑体现了皇宫的宏伟壮丽,而按照真武大帝修真神话的设计布局,又为这里增加了道教的神奇玄妙。
武当山从山脚的武当山镇,到主峰——天柱峰顶端,分布着太子坡、紫霄、南岩、金顶(太和宫、金殿)等景区。各景区在群山环抱中,周边树木苍翠。各个景区都保留了大量的道教宫殿,来到这里,静下心来,感受道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
每年都有大批的中外武当武术的爱好者来到这座仙山拜师学艺,山上的太子坡和山下的玉虚宫都是他们经常练功的地方。如果你在山中看到习武的道人或者武术爱好者们在练功习武,可以默默地观赏,张三丰的遗风在他们身上传承着。
来武当山游览,建议有两天时间,这样能够将武当山的大部分景点都囊获其中。大致线路:
D1:山门-太子坡-紫霄宫-乌鸦岭
D2:乌鸦岭-南岩宫-金顶-琼台-山门-玉虚宫
你可以步行,也可以途中乘坐景区观光车,观光车停靠在景区内各主要景点。乌鸦岭是山中主要住宿地点之一。
4. 天柱峰景区介绍
桃花谷景区是太行大峡谷的一个主要景区。桃花谷景观奇特,雾散云山变,花开鸟飞鸣,高山悬瀑落百丈,泉流潭水澄如镜,石山石林千姿百态,林木茂盛青翠葱郁,溶洞幽暗犹如迷宫,登山石径错纵交织,三九桃花开雪里,盛夏冰窟透寒风。
黄龙潭、飞龙峡瀑布、飞龙峡栈道、九连瀑、桃花洞、仙女泉、桃花泉、福龟探水泉、冰窟泉、水断泉、太白峰、油萎峰、五指峰、马鞍峰、王帽峰、天柱峰、文塔峰、天狗吞日、卧牛望月、骆驼望日、太极山冰窟群、白桦林、虬藤区等主要景点珠联壁合,显示出深峡藏秀的悠远意景。
5. 天柱峰旅游攻略一日游多少钱
1、线路特色
一日游的时间比较紧张,可能莲花峰新游线就没有时间去了,建议走西关小循环,体力好的可以走下面这条线路。
2、早5点半从县城出发,乘天柱山索道上山,游六月雪神秘谷象鼻石天宫地宫飞来峰天柱峰蓬莱花峰搁笔台天柱松总关寨,体力好走至天柱山庄,不行的乘青龙涧索道下至天柱山庄。再乘天柱山索道上山。如果体力仍然很好,还可以徒步约40分钟走至佛光寺停车场。
3、行程安排:早上6点从合肥出发前往天柱山景区,行车路程在3小时,10点前就可到达景区。
4、山上路线:游天柱山西关景区惟妙惟肖的象鼻石外飞仙飞来峰鬼斧神工的皖公神像天柱松、以及天柱主峰中国第三大高山平湖炼丹湖等,游览完毕大概在下午5点,然后可准备返程。
5、走神秘谷一线,也就是振衣港、象鼻石、皖公神像、迷宫、龙宫到天池峰,这里是天柱山核心风景所在,在很多大石头组成的小道中穿梭。
6、到了炼丹湖,一天紧张游的游客,可以从天柱青雪、天柱山庄(从炼丹湖到天柱山庄,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了,后面不知道)、南大门下山了,班车在这里经过,招手即停有一条小道可以返回振衣岗,坐索道下山。
6. 江西天柱峰景区游玩攻略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天柱归来不看峰。这句话足以说明天柱山的神秘壮观美景!
天柱山有许多的行程路线
可以一日游,也可以两日游。
一日游:
上午坐大龙窝索道上山,游览天柱山风景区,参观神秘谷、天池峰、天柱峰,总关寨等景点,完了乘坐大龙窝索道下山,下午游览山谷流泉文化园、痘姆古陶。
二日游:
Day1:乘坐大龙窝索道上山,游览天柱山风景区,参观神秘谷、天池峰、青龙背、炼丹湖、 霹雳石等景
Day2:游览三祖禅寺、山谷流泉文化园、痘姆古陶、天仙峡景区。
7. 天柱峰旅游攻略一日游价格
里面有天柱山所有的门票和索道票的价格,大门票应该是除了单独收费的景点外都包括网上信息,自选:一日游的时间比较紧张,可能莲花峰新游线就没有时间去了,建议走西关小循环,体力好的可以走下面这条线路:早5点半从县城出发,乘天柱山索道上山,游六月雪-神秘谷-象鼻石--天宫-地宫-飞来峰-天柱峰-蓬莱花峰-搁笔台-天柱松-总关寨,体力好走至天柱山庄,不行的乘青龙涧索道下至天柱山庄。
再乘天柱山索道下山。天柱山新游线指的是从天柱峰前的拜岳台开始,经仙人洞,沿着万景台,青龙轩,莲花峰等山脊走向前拓改和延伸至炼丹湖,绕湖而过,越过飞虎、迎真二峰至青龙潭的一条游线,全长4250米,相对高差600余米。
8. 天柱峰游玩攻略
天柱峰是笔直的所以不能攀爬。
目前正常是上不去的,有条小道可以到天柱峰面前,但是要上去,就要借助外力,目前真正能够上去的,历史上清代几个药农,天柱峰上面擎天一柱,就是他们描绘的。现代,曾经也有专业人士上去过。所以目前天柱峰只能远看了。
天柱山的天柱峰是天柱山的最高峰,像一个巨大的花岗石子弹头立在那里,是天柱山的主要看点。人们只能远观,而不能攀登上去,但景色仍旧是很震撼的。天柱峰如擎天巨柱,雄伟壮丽,气势非凡。在天柱峰前正面崖壁上,镌有孤立擎霄,中天一柱八个大字,横书其上。
9. 天柱峰游记
自初九日别台山,初十日抵黄岩,日已西,出南门三十里,宿于八岙。
十一日,二十里,登盘山岭,望雁山诸峰,芙蓉插天,片片扑人眉宇。又二十里,饭大荆驿。南涉一溪,见西峰上缀圆石,奴辈指为两头陀,余疑即老僧岩,但不甚肖。五里,过章家楼,始见老僧真面目:袈衣秃顶,宛然兀立,高可百尺。侧又一小童,伛偻于后,向为老僧所掩耳。自章楼二里,山半得石梁洞。洞门东向,门口一梁,自顶斜插于地,如飞虹下垂。由梁侧隙中层级而上,高敞空豁。坐顷之,下山。由右麓逾谢公岭,渡一涧,循涧西行,即灵峰道也。一转,山腋两壁,峭立亘天,危峰乱迭,如削如攒,如骈笋,如挺芝,如笔之卓,如幞之欹。洞有口如卷幕者,潭有碧如澄靛者。双鸾、五老,接翼联肩。如此里许,抵灵峰寺。循寺侧登灵峰洞。峰中空,特立寺后,侧有隙可入。由隙历磴数十级,直至窝顶,则窅然平台圆敞,中有罗汉诸象。坐玩至瞑色,返寺。
十二日,饭后,从灵峰右趾觅碧霄洞。返旧路,抵谢公岭下。南过响岩,五里至净名寺路口。入觅水帘谷,乃两崖相夹,水从崖顶飘下也。出谷五里,至灵岩寺。绝壁四合,摩天劈地。曲折而入,如另辟一寰界。寺居其中,南向,背为屏霞嶂。嶂顶齐而色紫,高数百丈,阔亦称之。嶂之最南,左为展旗峰,右为天柱峰。嶂之右胁,介于天柱者,先为龙鼻水。龙鼻之穴,从石罅直上,似灵峰洞而小。穴内石色俱黄紫,独罅口石纹一缕,青绀润泽,颇有鳞爪之状。自顶贯入洞底,垂下一端如鼻,鼻端孔可容指,水自内滴下注石盆,此嶂右第一奇也。西南为独秀峰,小于天柱,而高锐不相下。独秀之下为卓笔峰,高半独秀,锐亦如之。两峰南坳,轰然下泻者,小龙湫也。隔龙湫与独秀相对者,玉女峰也。顶有春花,宛然插髻。自此过双鸾,即极于天柱。双鸾止两峰并起,峰际有僧拜石,袈裟伛偻,肖矣。由嶂之左胁,介于展旗者,先为安禅谷,谷即屏霞之下岩。东南为石屏风,形如屏霞,高阔各得其半,正插屏霞尽处。屏风顶有蟾蜍石,与嶂侧玉龟相向。屏风南去,展旗侧褶中,有径直上。磴级尽处,石阈限之。俯阈而窥,下临无地,上嵌崆峒。外有二圆穴,侧有一长穴,光自穴中射入,别有一境,是为天聪洞,则嶂左第一奇也。锐峰迭嶂,左右环向,奇巧百出,真天下奇观!而小龙湫下流,经天柱、展旗,桥跨其上,山门临之。桥外,含珠岩在天柱之麓,顶珠峰在展旗之上,此又灵岩之外观也。
十三日,出山门,循麓而右。一路崖壁参差,流霞映采。高而展者,为板嶂岩。岩下危立而尖夹者,为小剪刀峰。更前,重岩之上,一峰亭亭插天,为观音岩。岩侧则马鞍岭横亘于前。鸟道盘折,逾坳右转,溪流汤汤,涧底石手如砥。沿涧深入,约去灵岩十余里,过常云峰,则大剪刀峰介立涧旁。剪刀之北,衙岩陡起,是名连云峰。从此环绕回合,岩穷矣。龙湫之瀑,轰然下捣潭中。岩势开张峭削,水无所着,腾空飘荡,顿令心目眩怖。潭上有堂,相传为诺讵那观泉之所。堂后层级直上,有亭翼然面瀑。踞坐久之,下饭庵中。雨廉纤为止,然余已神飞雁湖山顶,遂冒雨至常云峰。由峰半道松洞外,攀绝磴三里,趋白云庵。人空庵圮,一道人在草莽中,见客至,望望去。再入一里,有云静庵,乃投宿焉。道人清隐,卧床数十年,尚能与客谈笑。余见四山云雨凄凄,不能不为明晨忧也。
十四日,天忽晴朗,乃强清隐徒为导。清隐谓湖中草满,已成芜田,徒复有他行,但可送至峰顶。余意至顶,湖可坐得。于是人捉一杖,跻攀深草中,一步一喘,数里始历高巅。四望白云迷漫一色,平铺峰下。诸峰朵朵,仅露一顶,日光映之,如冰壶瑶界,不辨海陆。然海中玉环一抹,若可俯而拾也。北瞰山坳立内,石笋森森,参差不一。三面翠崖环绕,更胜灵岩。但谷幽境绝,惟闻水声潺潺,莫辨何地。望四面峰峦,累累下伏如丘垤,惟东峰昂然独上,最东之常云,犹堪比肩。导者告退,指湖在西腋一峰,尚须越三尖。余从之。及越一尖,路已绝,再越一尖,而所登顶已在天半。自念《志》云:“宕在山顶,龙湫之水即自宕来。”今山势渐下,而上湫之涧,却自东高峰发脉,去此已隔二谷。遂返辙而东,望东峰之高者趋之,莲舟疲不能从,由旧路下。余与二奴,东越二岭,人迹绝矣,已而山愈高,脊愈狭,两边夹立,如行刀背。又石片棱棱怒起,每过一脊,即一峭峰,皆从刀剑隙中攀援而上,如是者三。但见境不容足,安能容湖?既而高峰尽处,一石如劈;向惧石峰撩人,至是且无峰置足矣。踌躇崖上,不敢复向故道,俯瞰南面石壁下有一级,遂脱奴足布四条,悬崖垂空,先下一奴,余次从之,意可得攀援之路。及下,仅容足,无余地。望岩下,斗深百丈,欲谋复上,而上岩亦嵌空三余丈,不能飞陟。持布上试,布为突石所勒,忽中断。复续悬之,竭力腾挽,得复登上岩。出险,还云静庵,日已渐西。主仆衣履俱敝,寻湖之兴衰矣。遂别而下,复至龙湫,则积雨之后,怒涛倾注,变幻极势,轰雷喷雪,大倍于昨。坐至暝始出,南行四里,宿能仁寺。
十五日,寺后觅方竹数握,细如枝。林中新条,大可径寸,柔不中杖,老柯斩伐殆尽矣。遂从歧度四十九盘,一路遵海而南,逾窑岙岭,往乐清。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