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上海朱家f古镇景区地址(上海朱家古镇真实照片)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2-12-25 17:09   点击:108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上海朱家古镇真实照片

上海朱家角古镇一般建议玩4小时,朱家角俗称“角里”,隶属于上海市青浦区,是离上海最近的江南水乡古镇。镇内小桥流水,古意盎然,展现出江南水乡的缩影。

在朱家角最出名的地方是放生桥,建于明万历年间,是上海地区最大的一座五孔联拱石桥。

另外,北大街有很多特色小吃店,正所谓“长街三里,店铺千家”。

2. 朱家古镇在哪里

淀山湖。漕港河从淀山湖流出后穿朱家古镇而过,然后向东至上海市区汇入黄浦江。使的朱家角古镇主要有九条长街、千栋明清建筑、36座石桥,素有上海的威尼斯之称,“小桥流水天然景,原汁原味明清街”之誉。1991年被列为上海市首批四大文化古镇之一,2016年被中国邮政列入发行的中国古镇邮票之一。

3. 上海朱家古镇真实照片图片

芹川历史文化村落距今已有750多年的历史,民居沿溪而建,主要建于溪与东西两侧山峦之间的长条地带上,溪两侧民居之间有桥梁连通。

坑源村,位于淳安县瑶山乡政府西南面3.5公里,岩尖南侧山麓,距县城千岛湖50公里,由琅口入境,沿着阡陌小路一路往里,途径幽幽山谷,九曲溪景,到逥澜桥便是琅坑。

常青村地处浙皖边界深山万岁岭西南,七个自然村村落大致形成于唐宋时期,发展完善于明清。

淳安县枫树林镇下姜村,古名“雅墅峡涧”,位于浙江西部、新安江和钱塘江上游,毗邻千岛湖风景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起乡愁”的美丽乡村梦想开始成为现实,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游客选择下姜村作为周末和节假日旅游的目的地。

金峰乡朱家村,据《紫阳朱氏宗谱》记载:“南宋绍兴年间,朱谵(朱熹四世孙)从安徽朱万村迁此建村。”村以姓氏得名朱家。朱姓居多。

富泽村是淳安县唯一的少数民族村,该村畲族有蓝、雷、钟三姓。

上西村王姓是中国书法家王羲之的后裔,有诗曰:“书圣后人居上西,千年繁衍俗风熙。”

里商乡里商村,据记载:“宋,商姓原居于汴,自奉使公流寓西夏,官都知兵马使,因使命归宋,献密有功,宋仁宗嘉其义,赐居芝山,赐田食禄,淳安之基此其肇也,世择居此地,原称辽源,并同改文源,今宗族繁盛,复易名为商源乡。”因其地商姓多,改名为“里商”。

漠川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村落,建村于唐,讫今巳有 1300多年村史。漠川村地处富文乡中部,村内主要河流为清平源,自北向南贯穿整个村庄,至村口与聚壁源河流交汇后而注入千岛湖。

浪川乡狮古山村连岭脚村分布在大连岭的山脚下,是大连岭红色古道旅游的必经之路,也是当年下浙皖特委所在地,属于革命老区。

4. 上海朱泾古镇图片

走叶新公路、朱枫公路,到珠溪路右转,再行驶1公里左右就到了

5. 上海朱家角古镇风景图片

大上海的后花园--朱家角 名镇朱家角迷人的自然风光,在一山一湖。真山真水显现出江南水乡之特色,山名叫淀山,山虽不高,名气极大,为浙西天目余脉,此山为始,如登山望湖,有“淀峰晚照”一景可赏。 湖,即天然淡水淀山湖,面积达62平方公里,湖东区大部分在朱家角境区,有11个杭州西湖面积大,乘艇游湖,茫茫水天一色,湖区芦苇轻摇,惊起野鸭水鸟,顿觉远离尘嚣,心旷神怡。名镇朱家角更迷人、更具古镇特色的人文景观,是一桥、一街、一寺、一庙、一厅、一馆、二园、三湾、二十六弄。如果说九百岁的水镇周庄小巧精致、似小家碧玉,而千年古镇朱家角则具气势磅礴、大家闺秀的风采。首先朱家角古镇面积达1.5平方公里,为周庄面积的三倍多,家大,自然游玩的地方就多,漕港河将朱家角分成两半,北岸井亭港,南岸北大街,两岸遍布蜿蜒曲折的小巷,花岗岩石的街面,青砖黛瓦的明清建筑及众多的历史遗迹。 一桥,当推沪上第一石拱放生桥,也是江南地区最大的五孔大石桥,气势磅礴。站在桥顶,看七月廿七摇快船,是再好莫属,而其他三十几座古石桥之壮美也并不逊于周庄,论构筑和工艺,朱家角中和桥和西栅桥较周庄双桥更坚,而那些特色桥更是周庄无法比拟的。三步之遥的“高低桥”,“微缩景观”的课植桥,“咭咯”作响的戚家桥,“纪念国耻”的永丰桥……。 一街,那是沪上第一明清街北大街,久经沧桑,还保存得如此原汁原味,那“一线天”独特构筑,令人啧啧称奇。有“长街三里,店铺千家”之称的北大街,老式店招林立,大红灯笼高挂,成为江南古镇最热闹的古老街道,是江南其他古镇所望尘莫及的。 一寺,是报国寺,为上海玉佛寺下院,寺内缅甸白玉雕成的释迦牟尼玉佛、新加坡赠送的第一尊白玉观音及千年古银杏,称为报国寺“三宝”。 一庙,是城隍庙,已有200多年历史的城隍庙,青瓦黄墙,飞龙翘角,吉祥葫芦,花格落地长窗,呈现古意盎然、香烟袅绕、肃穆壮丽的景象。其中“斗拱戏台”、“木刻横梁”及“中堂画轴”(现已废)被称为城隍庙“三宝”,十分罕见。 一厅,是席氏厅堂,集江南豪门大富人家建筑之大成,特别“墙门砖雕”堪称一绝,其图案优美,雕花之精细,技法之高超,让人叹为观止。一馆,即是“王昶纪念馆”,展出清代乾隆十九年进士、刑部右侍郎,称为“吴中七子”的王昶的腊人腊像、诗字画、碑刻、织布机、老式床等近百件实物展品,内容丰富,史料翔实,晶位极高。 二园,是课植园和珠溪园,一个古老,一个现代;一个庞大,一个精巧,相映成趣。课植园是一处庄园式园林建筑,占地96亩,园由马文卿建于1912年,乃寓“一边课读,一边耕植”以应园名,园内建有书城,又辟有稻香村,园中亭台楼阁,廊坊桥树,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各种建筑及生活用房200余间,布局错落有致,疏密得体,构思精巧,在私人园林建筑中实为罕见。而珠溪园,则建于1956年,占地70余亩,小巧玲珑,景色优美,布置成春、秋、冬三园,各具特色,还辟有儿童乐园、餐厅、茶室、商店,为休息、进食、购物、游玩于一体的理想场所。 三湾,即:三阳湾、轿子湾、弥陀湾。人行街上,前后左右都是房,以为到了路尽头,直角拐弯,一街市面在眼前,令人产生别有洞天的奇妙感觉,这种在老街上出现奇特拐弯的景观,是其他古镇难得一见的,非朱家角不能见到。 二十六弄,实际是朱家角的古弄何止26条,每街每路都有弄,路通街,街通弄,弄通弄,形成网络式棋盘格局,朱家角的古弄幽巷又以多、古、奇、深,名闻遐迩,这在一般江南其他古镇上是不能相比的。穿弄走巷,如入迷魂阵,趣味无穷,寻古探幽,领略北方胡同式的情趣,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近年,“古弄旅游”越来越受到外地人和老外们的青睐,是一项颇有价值,有待进一步开发的处女地。朱家角,水之美,桥之古,街之奇,园之精,酒之醇,花之香,让人心旷神怡..

6. 上海的古镇朱家角

朱家角的历史和亳州有相似之处,曾经都是明清时期的经济重镇,到了近代也都没落了。它是由两条小溪河和横亘在他们之间的一条大河组成。由于便捷的水路交通使朱家角成为商贾云集的经济中心,明朝时期曾以布业著称江南,号称“衣被天下”,成为江南巨镇。

到了清初,朱家角米业突起,带动了百业兴旺,时有“长街三里,店铺千家”。民国初年上海米市曾有“沪米百担,七成朱家角”一说。可见当时之兴旺。

7. 上海朱家古镇真实照片高清

朱家角历史说来话长,也算源远流长,在唐代时还只是分属于华亭县、昆山县。到了宋元期间,朱家角才形成小集镇,名叫朱家村。而到了明万历四十年,随着水运繁华起来,商贾云集,朱家角也就发展成了大镇。众所周知,江南自古文化昌盛,出了很多大才子,朱家角古镇也不例外,这里在明清两代曾经出了进士16人、举人40多人,其中有清代学者王昶、御医陈莲舫、小说家陆士谔等等。

8. 上海朱家古镇真实照片大全

朱家花园位于建水古城的翰林街中段,是一组规模宏大、具有滇南特点的清代民居建筑。刚到朱家花园门口,就听见朱家花园工作人员段鉴航介绍,朱家花园系清代建水人朱朝瑛弟兄所建的集家族祠堂、住宅和私家园林为一体的宅院。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前后历经三十年,于宣统年间终告落成,是云南省首屈一指的私家园林。

气势恢宏的朱氏宅院

听了段鉴航的介绍后,更对这座花园充满了好奇。站在花园门口看去,就被其精致的大门所吸引。瓦屋顶、三重檐枋的垂花门楼,门头上方高悬着三层错落有致、优雅精美的檐枋,上面雕镂着“鱼跃龙门”“四喜临门”等富有寓意的图案,使得整座门楼优雅精美且大方庄重。

进入花园后,段鉴航向记者介绍,朱家花园总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坐南朝北,分为家宅和祠堂两部分。家宅占四分之三,共有院落9个,每个院落为一个基本单元,各单元之间相互联通,为建水典型的“三间六耳三间厅附后三耳,一大天井四小天井”式传统民居的变通组合体建筑。

家宅东面有宗祠,宗祠由不同的三进院落组成。宗祠前有小水池,被称为“小鹅湖”,“小鹅湖”前是一座玲珑奇巧的水上戏台,台口呈八字形,虚悬于小池上,以四根石柱架于水中,柱头上有各种雕像。在祠堂的正前为三大开间花厅,左右两侧为小姐绣楼,花厅前为透空花墙隔开的花园,分东园与西园。整座宗祠台榭参差,花木掩映,成为“园中之园”,造型奇巧。

在游览过程中记者发现,与朱家在外界的威势不同,朱家花园内诗情画意、秀外慧中,溢满书香气。整个朱家花园,无论是窗棂上、壁面上、门扉上,还是水池边石栏上,字画随处可见。如中门后的一道透空花墙拱门,正上方的“循规蹈矩”和背面的“谨言慎行”八个大字,好似在警醒着世人做人的道理。层出叠见的院落里,几百道木门花窗、画轩雕栏,让人赞叹不已。细看之下,还有多民族文化融合的雕刻绘画,充满了书香气。

整个朱家花园内雅外秀、形制规整、布局灵活、空间丰富、色彩淡雅,景观层次丰富且变化无穷。古雅的景观中蕴藏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是建水珍贵的建筑历史文化遗产。

朱氏家族的兴衰起伏

最后,到了朱家花园的怀远厅,段鉴航告诉记者,想要读懂这座宅院,一定要了解朱氏家族的兴衰起伏。朱家花园虽不算小,却容纳不下朱氏家族百年的荣辱兴衰,在这座宅院里,上演过一个家族的百年兴衰,也上演过滇南辛亥风云的大戏。

朱氏家族原籍湖北,祖上迁居云南。清道光年间,朱氏先人开始经商,同治年间,朱家一举成为建水乃至滇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大家族。按照传统,“先富起来”的朱家,当然是大兴土木。却没想到大院竣工之时,主人朱朝瑛就因资助过以周云祥为首的“反清仇洋”矿工起义而弃宅而逃,流亡日本。

5年后,避过风头的朱朝瑛重返建水,受广东都督龙济光之托,招募新兵。不久,辛亥革命爆发,他联络革命党人策动驻防建水的新军向临安府进军,攻占了临安。次日成立以朱朝瑛为都统的南防军政府,并被云南省军政府授为中将,这也是朱家花园又名“中将第”的来由。辛亥革命后,朱朝瑛被选为国会议员,前往北京出席首届国会,因国会被袁世凯解散,又转至广东投靠军阀龙济光。

护国运动中朱朝瑛逆流附袁,从此一蹶不振。1915年12月,袁世凯自称“洪宪”皇帝,蔡锷、唐继尧在云南首先发动护国起义,出兵四川、广西讨袁。袁世凯任命广东军阀龙济光之兄龙观光为“云南查办使”,率领粤军一部,企图夹击护国义军。朱朝瑛被任命为第三军司令,带领士兵逃至广西,被护国军击败。与此同时,朱朝瑛之子朱映椿潜回建水,集合武装进攻临安城,也被护国军打败。战后朱氏家产又被抄没,直到1922年唐继尧始发还其家产。

1927年龙云控制云南,其部将与朱氏家族发生激烈冲突,双方在建水血战七昼夜,死伤上千人,朱朝瑛及朱映椿均被俘入狱。后来朱朝瑛被家人接出,忧愤而死,朱映椿被处决。至此,朱家家道衰落,花园荒芜。解放后,朱家花园被收为公产。1990年,建水县人民政府接收朱家花园,经全面修缮后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

深入了解朱家花园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后,不禁让人感叹。百年光阴转瞬即逝,如今,朱家的兴衰沉浮早已夹进发黄的书卷,留给世人的,是这2万多平方米、214间房舍、42座天井的书香豪宅,令无数人神往的滇南大观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