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旅行网

三台寺景区(三台寺怎么样)

来源:www.wlogo.net   时间:2023-03-23 14:15   点击:24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三台寺怎么样

三台寺有。

大安老街有,同心路石岗井哪里也有一家,广华和大市场旁边也有一家,其它的就不知道了

2. 重庆三台寺

女娲庙坐落于女娲山乡七里村,一开始修建时是十分庞大华丽的,在当地有着"第一寺庙"的称号,不仅有百余间房屋,殿堂楼阁高达三层,又被称作"三台寺"。在当时每年都有很多香客到访,一方面纪念女娲娘娘,另一方面也为自己的生活祈福。不过后来经过战乱,这里的辉煌早已不复当年,如今只有一间正殿和一扇门的残垣断壁倔强的屹立在此。关于当年豪华的女娲庙景象也是通过当地的古稀老人的描绘所知。

除了女娲庙还有一建在女娲山风景区主峰的女娲祭坛,屹立在周围群山之中的最高点,其他山峰都仰首相望,十分高贵。女娲祭坛上有一座高十六米的女娲神像,是国内最高的一座神像,也是对女娲形象刻画最生动的一座。人首蛇身的女娲神像用铜制成,金碧辉煌,在高高的山顶散发出耀眼的光芒。雕像立于巨大的太极八卦图之间,面朝东南,凝视苍天,双手挺举五彩石补天,气势宏伟,庄重肃穆,望着天空,我们仿佛看到当年她补天时的情景。

3. 三台寺院

白衣庵位于绵阳城南石塘镇红星村、安昌河右岸,南山半坡上,距市中心三公里,绵三(绵阳至三台)高速公路,城市一环路从寺前经过。

据考证白衣庵始建于民国初年,原在绵阳城南门口(今绵阳市红星街),由释能寿和尚作住持。有比丘尼4人,信众500余人,有观音殿和大雄宝殿,房屋14间。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绵阳佛学社成立于此。解放后寺庙被占,女尼大多离散,有的还俗从事生产劳动,有的回到家里修行。

1992年5月经涪城区政府批准,作为佛教二僧庙正式恢复,对外开放。现已建成大雄宝殿、观音殿、观堂、僧舍、整修了道路。观音殿占地一亩,高13米,正三虚五,朱檐黄筒瓦斜山式屋面,殿内正中供奉着高六米的观世音菩萨,泥塑金身,庄严慈祥,四周有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身像。大雄宝殿占地1.5亩,二重檐,高15米,正三虚五,朱檐金色铜瓦斜山式屋面,仿清建筑风格,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和十八罗汉像,现有比丘尼15人,信众达3000余人。

白衣庵迁建南山的原因:“城中三庵,城外五观”。白衣庵在绵州城中堪称名寺,大约建于明代万历中期(1620年前后),地址在今卫生巷及顺城街口,曾出土观音铜像高三尺,韦驮一尊高四尺。白衣庵大致毁于清嘉庆年间以后,因为州人孙文焕此时曾撰写过《重修白衣庵碑记》。民国28年(1939年)修新南门,占了白衣庵的位置;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修红星街南段,又扩宽了街道,因此,在原地恢复白衣庵已不可能。绵阳寺庙虽多,却无庵堂,最早倡建白衣庵的是圣水寺果忍大师,居士王泽甲、苗志芳等人积极支持;仁山师(86岁)建议去成都找令徒昌果、昌惠、昌度、昌修承办;1992年6月居士陈秀姑、周惠芳前往文殊院请受道堂读佛学的高徒昌果(尼姑)来绵;由尹昌言、昌果等五人组成筹建小组,利用原南山寺山坡十贤堂旧址重建白衣庵;一环路的开通,山门就在路旁,规模越建越大。

4. 三台禅寺

三台山,杭州三台山在南高峰以东。西湖西面。

杭州三台山在南高峰以东。西湖西面。

总有3座山头,居中者海拔156米,俗称中台山;在北者海拔86米,俗称左台山;在南者海拔87米,俗称右台山。

说道三台山又不能不说,以前的杭州市长苏东坡,据说他当年建造苏堤的泥土不够,就到这里来掘取山土,结果破坏了山土旁边的慧因高丽寺的风水;苏市长就自愿做慧因寺的守护神,看家护寺。1996年,曾有施工队从慧因寺遗址挖掘出一个高大的石雕人像,他手持笏板,端端挺立,这就是苏市长的护法石像。

  慧因寺在历史上也是大大的有名,是钱武肃王钱缪建造的。到了1085年,高丽有位王子叫义天,抛却身份出家为僧,并一心想来中国寻求真经,他突破阻力到达杭州后,拜净源大师为师学习佛法。义天后面又回到慧因寺,于是慧因寺又被称为慧因高丽寺。

  三台山上还有个名人不得不说,他就是明朝的于谦,那个写出“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明朝大忠臣,可惜的是他的老板昏庸,最后还处死了他,他死后一年,尸体被送回杭州,埋葬在三台山。

5. 三台寺在哪里

国民党统治时期,三台山上“二王”争神的新闻曾在当地报刊上刊登过。说的是王佩兰 (系郑家村人)和王六 (隶属镇后人)于1926年争这座山修庙为神,目的是为了赚钱。结果王六末争过王佩兰,后王便主旨在山上修了无圣老母庙,塑了神,并将王母寨更名为三台山。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侵略中国,1938年春,鬼子派汉奸队 (当地人称汉奸为三本)占领了三台山,在此驻扎一个班。他们在山上筑工事,修炮楼,庙宇及其它建筑设施全部被毁坏。源泉地区解放后,日本鬼子败退,汉奸也撤下山,但山上文物古迹洗劫一空,只留下破砖碎瓦,断壁残垣。

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盛世,为了宏扬历史文化,开设旅游景观,再现三台山昔日胜景,1995年,郑家村小皮峪刘圣华又主旨筹措资金重新修建无圣老母庙。

刘的提议得到了郑家村和苏家沟村众人的大力支持,于当年重修了无圣老母、无圣老父庙三间,塑神一尊,在簸欠口修筑了影背墙,并择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和九月二十八日两度举行香火盛会,为表志念永留后世,铭碑两座立于山腰路旁平地间。

为感念二郎山马师傅和赵师傅在世时经常到三台山药施普济救人之恩德,还在山腰南麓一洞穴内塑其全金身两尊,以受后人之供奉。

三台山系青石山,石多土少,多荆棘,少树木,还有待于后人造林植被,封山绿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